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样品用四酸(盐酸+硝酸+高氯酸+氢氟酸)溶解,经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富集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其中的15种的稀土元素。选用HCl(1.2mol/L)作平衡液和淋洗液,HCl(4.0mol/L)作洗脱液进行实验,测量时选择最佳的分析谱线从而避开杂质峰的干扰。各稀土元素的方法检出限均低于1.5μg/g,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1%。经标准物质验证结果可靠,适合地质样品中稀土元素的同时测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HEH[EHP]的正己烷溶液在不同浓度(0—11M)的硝酸介质中萃取稀土元素(Ⅲ)的平衡规律。借助IR、NMR测定和斜率法研究了不同硝酸浓度下的萃取平衡反应,计算了不同萃取机理的浓度平衡常数。研究了温度和溶剂对萃取平衡的影响,测定了不同硝酸浓度和温度下各相邻元素对的分离因数,计算了萃取平衡反应的焓变值△H、相对自由能变化值△Z_?以及相对熵变值△S_?,并考察了这些热力学函数随原子序数的递变规律。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平衡法测定铷、铯在稀硝酸或稀硝酸-甲醇(或正丁醇)与华东化工学院阳-42号树脂间的分配系数,比较用硝酸及硝酸-醇作淋洗液分离铷、铯的效果,并确定0.47M硝酸是较好的淋洗液.  相似文献   

4.
稀土元素的薄层色谱分析,由于它既有较好的分离能力,又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易于推广等优点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总结了近十几年来稀土元素薄层色谱分析的发展过程、正反相色谱展开条件、衍生物薄层色谱,以及对吸附剂、展开剂的条件选择和对R_f值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归纳和讨论。 (一) 稀土元素反相薄层色谱 1964年Pierce等首先用反相薄层色谱来分离稀土元素,作者用Corvic(氯乙烯/乙烯基乙酸酯共聚物)和HDEHP为固定相,用0.25—0.9N盐酸为流动相对La-Pr-Sm,Gd-Tb-Er,Nd-Eu-Tb进行了分离。 Holzapfel利用硅胶浸渍HDEHP作固定相,用盐酸或硝酸作流动相,分离了La-Ce-Pr-Sm,  相似文献   

5.
王俊  胡昭圣 《色谱》1988,6(2):105-108
薄层色谱法是一种新型、微量、操作简便的分离技术,用于稀土元素的分离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Holzapfel等利用硅胶浸渍HDEHP作固定相,用盐酸或硝酸作流动相分离了La-Ce-Pr-Sm,Tb-Dy-Ho-Y等稀土化合物。台湾大学张兆候等用硅胶、纤维素D、氧化铝等多种吸附剂分别浸渍HDEHP、DBP、TBP等固定液作固定相,以1—12mol/L盐酸及1—16mol/L硝酸为流动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HEH[EHP]的正己烷溶液在不同浓度(0—11M)的硝酸介质中萃取稀土元素(Ⅲ)的平衡规律。借助IR、NMR测定和斜率法研究了不同硝酸浓度下的萃取平衡反应,计算了不同萃取机理的浓度平衡常数。研究了温度和溶剂对萃取平衡的影响,测定了不同硝酸浓度和温度下各相邻元素对的分离因数,计算了萃取平衡反应的焓变值△H、相对自由能变化值△Zz以及相对熵变值△Sz,并考察了这些热力学函数随原子序数的递变规律。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以硅胶/淀粉/硝酸铵作固定相,用磷酸三丁酯/丁酮/乙酸乙酯/硝酸作展开剂的薄层色谱分离轻稀土元素,钇与钕元素。在硅胶/淀粉/硝酸铵为2.8/0.15/0.5,磷酸三丁酯/丁酮/乙酸乙酯/硝酸(1∶1)为24/45/13.5/2.4时、镧、铈、谱、钕、钐可以满意地分离;磷酸三丁酯/丁酮/乙酸乙酯/硝酸(1∶1)为18/45/13.5/2.4时,钇与钕比例在1∶1—100∶1时也可以满意地分离。应用偶氮氯膦Ⅲ吸光光度法测定分离后稀土元素,可用于轻稀土为主的稀土氧化物中镧、铈、镨、钕的分离及测定。应用本法分离及测定了独居石中镧、铈、镨、钕。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纸色层法分离铀、钍、稀土等元素,用国产色层纸(23×13厘米),用上行法进行条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液以硝酸介质,用丁酮-甲基异丁基酮-硝酸-水(45∶45∶5∶5(体积比))作展开剂,分离铀、钍、钪和稀土元素结果良好,Rf值分别为:铀(近于1),钍(0.5),钪(0.16),稀土(0)。温度10—30℃,展开时间2—3小时,铀,钍,稀土元素Rf值变化不大。从20毫克稀土元素中定量分离微克量钍和铀;从4毫克钍中定量分离微克量稀土元素和铀;从10毫克铀中定量分离微克量钍及稀土。解决了铀、钍和稀土元素中大量元素分离微量元素的问题。将分离后的铀、钍、稀土元素色带剪下,视其含量用容量法或比色法测定,相对误差5%左右。拟订了细晶石、褐钇钶矿、黄绿石、黑稀金矿等稀有元素矿物系统全分析中的铀、钍和稀土元素的测定方法。经几年的生产实践和大批样品的分析,结果甚佳。从而简化了稀有元素矿物全分析中铀、钍和稀土元素的分离和测定手续,提高了测定它们的准确度,并缩短分析时间,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9.
在分离稀土元素的薄层层析法中,展开剂的选择为主要研究课题。1964年,Pierce等用 P204进行稀土元素的薄层层析分离,可分离3—4个稀土元素。1976年以来,德国Specker等人用乙醚-四氢呋喃-?204-硝酸(100:15:1:3.5)在硅烷化的硅胶板上实现  相似文献   

10.
以市场销售的桃为实验材料,利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桃中稀土元素的含量。样品经过硝酸-氢氟酸-双氧水微波消解,实现了桃中16种稀土元素的测定。各元素的检出限在0.004~0.020μg·g-1之间,方法精密度在0.78%~2.96%,回收率在95.0%~106.0%之间。比较了稀土元素在果皮和果肉中的分布。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在果皮中的含量明显高于果肉。本法快速、准确,可用于桃等水果中稀土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读者园地     
问 :如何建立一种稀土元素和显色剂之间的反应条件使各稀土元素的呈色螯合物具有基本一致的桑德尔灵敏度 ?福建读者———李明  答 :通过选择适当的显色反应条件和选用合适的掩蔽剂 ,并根据熔炼中所用的中间合金中各稀土元素组份的实际存在比例作为光度法测定总稀土中制作工作曲线的标准溶液中各稀土元素的配比依据 ,可以建立较适宜的测定稀土元素总量的显色反应条件。现以CPA mN光度法测定非铁合金中稀土元素总量为例说明这种显色反应条件的建立。CPA mN试剂与稀土元素可在稀盐酸、硫酸、硝酸及磷酸溶液中反应生成呈色配合物 ,但其桑…  相似文献   

12.
用色散率不大的光谱仪测定矿石中稀土元素时,大量铈族稀土元素的存在,由于它们的强烈光谱对钇族稀土元素的测定带来谱线干扰和背景影响,有必要进行分组分离。有人研究了稀土元素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上与硝酸-脂肪醇之间的离子交换行为,用适当浓度的上述混合溶液可以使钇、镥、镱、铥、铒、钬、镝、铽、钆、铕、钐与钕、镨、铈、镧相互分离。  相似文献   

13.
双酰胺萃取剂具有螯合性能,能从硝酸介质中萃取各价态锕系元素。其降解产物对萃取过程影响很小,能够燃尽,易于处理,合成也较容易,因此被认为是在高放废液的分离-嬗变工艺以及稀土湿法冶金等方面很有前途的一类萃取剂,IBGA萃取硝酸、铀(Ⅵ)和钚(Ⅳ)及其配合物结构研究已有报道,但关于从硝酸介质中萃取稀土元素的系统研究报道较少。我们对,IBGA萃取多种稀土元素的性能进行了详细考察,本文报道镧(Ⅲ)、镨(Ⅲ)、钆(Ⅲ)和铒(Ⅲ)的萃取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4.
大量锆存在对稀土元素的测定有干扰。因此含锆矿石中分离大量锆是准确测定稀土元素总量的关键。鉴于锆在硫酸介质中分配系数很低,据此,我们采用国产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对交换介质、洗脱条件、稀土元素的分离、回收及矿石分析等进行了试验,从而拟订了含锆矿石中稀土元素总量的分析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锆量少于1毫克时,可用100毫升硫酸(2+98)洗脱,然后用100毫升1.2M盐酸洗脱钛、铁、铝等干扰元素;用200毫升3—4M盐酸洗脱稀土元素。锆含量高时,可在2—4%(V/V)硫酸介质中进行交换,以120毫升6%硫酸进行洗脱,能有效地分离高达100毫克锆及常量的钛、铁、铝及钍等干扰元素。再用80毫升1.2M盐酸洗脱残留的铝。最后以200毫升3M或4M盐酸洗脱稀土元素,然后分取适量试液用偶氮胂Ⅲ光度法或其它方法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按上述条件对相应元素进行洗脱,洗脱曲线形状较好。稀土元素从500微克至200毫克能定量回收。方法的精密度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5.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分离-富集痕量元素十分重要的富集剂。采用离子交换树脂选择性分离痕量稀土元素,其分离效果虽好,但是交换速度慢,分析周期较长。为了简化操作,缩短周期,目前在此方面已作了许多工作,尽管如此,其分析流程仍感过长。本文选用细粒度(-180目)阳离子交换树脂(强酸1×8)小型交换柱(φ6×110毫米),分别于硝酸、盐酸介质中,在减压下连续洗提,使稀土元素与杂质分离,采用单道扫描感耦等离子直读光谱测定15个稀土元素。实践证明方法的分离效果好,交换速度快,整个交换过程仅需3—4小时即可完成。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用红外光谱法同时测定磷酸三丁酯-煤油-硝酸体系辐解产物中的羰基化合物、硝酸酯及硝基烷。方法灵敏度分别为5×10~-4M.1×10~-4M和1×10~-4M.分析一个样品所花时间约15分钟。同时,还确定了其他辐解产物对测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稀土元素的薄层色谱分析,Specker等人研究了用硅烷化的硅胶板分离稀土,后用分光光度法定量。陈永熙等人用硅胶/淀粉/硝酸铵薄层板,以磷酸三丁酯/丁酮/乙酸乙酯/硝酸作展开剂分离了La~Sm五个稀土元素,再用分光光度法定量。但展开时间长(约2.5小时),斑点拖尾,定量也较费时。我们应用硅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硝酸铵制板或用预制硅胶板以NH_4NO_3溶液浸渍,活化后,用乙醚/磷酸二(2-乙基已基)酯/  相似文献   

18.
β-双酮稀土元素配合物的质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十三个稀土元素的四十二个L_4MQH型β-双酮稀土元素配合物的高、低分辨质谱和亚稳跃迁实验结果。论证了它们在70 eV电子轰击下的断裂机理,并讨论了L,M及Q对断裂机理的影响.为解释M为Sm,Eu及Yb的质谱,应考虑变价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对铁和稀土元素在DOWEX 1-X8阴离子交换树脂上于不同浓度的盐酸和硝酸介质中的分配系数(K_d)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6~9 mol·L~(-1)盐酸介质中Fe~(3+)的K_d10~3,即强吸附于DOWEX 1-X8阴离子交换树脂,而稀土元素在DOWEX 1-X8阴离子交换树脂的K_d≤10,即不吸附于树脂;而在浓度低于2 mol·L~(-1)的硝酸介质中,Fe~(3+)的K_d6.4,即不吸附于树脂上,故选用1.6 mol·L~(-1)硝酸溶液将吸附于柱上的Fe~(3+)洗脱下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洁净钢中微量稀土元素含量的方法。该方法用于测定产于日本及韩国的洁净钢样品,测得回收率在87.7%~118.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23%。  相似文献   

20.
应用响应曲面法研究盐酸体系中P507萃取稀土元素的分配比与初始酸度、稀土初始浓度的关系及在盐酸、硝酸体系中P507对Dy~(3+)的萃取情况。结果表明,在盐酸介质中,体系中Dy~(3+)的初始浓度和初始酸度均较低时,有利于P507对Dy~(3+)的萃取,且硝酸体系优于盐酸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