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7 毫秒
1.
以Mg(NO3)2、Ca(NO3)2、Eu(NO3)3、Bi(NO3)3、LiNO3和Si(OC2H5)4为反应物,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比较低的温度下,首次合成0.701moIMgO-0.175molCaO-1.25moISiO2∶0.06molEu(3+),0.002moIBi(3+)(加入Li+作为电荷补偿剂)发光体。得到了最佳合成条件。研究了由溶胶向凝胶转变和凝胶向发光晶体的转变过程。探讨了发光体在不同激发波长激发下的发光特性以及在激活剂、敏化剂不同掺杂量下的发光行为。讨论了在(Mg(a)O-SiO2基质中Bi(3+)对Eu(3+)的能量传递和敏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用中温水热法合成了类水滑石[Cd_xMg_(6-x)Al_2(OH)_(16)]~(2+)[S·2H_2O]~(2-),探讨了pH值、投入Cd~(2+)离子的量以及硫化时间等条件对合成的影响,并用XRD、FT-IR、DTA-TG等手段进行了表征,找出了合成层间嵌入S~(2-)离子的含Cd类水滑石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3.
利用不同溶剂合成并测定了希土三氯醋酸盐与α,a'-联吡啶(bipy)不同比例的配合物(I)La:bipy=1:1,[La(CCl3COO)3(bipy).H2O]2和(Ⅱ)Tb:bipy=1:2,Tb(CCl3COO)3(bipy)2.H2O,结构测定表明配合物(I)与(Ⅱ)均为三斜晶系,中心离子La(或Tb)具有配位数为8的畸变四方反棱柱多面体;但是配合物(I)形成具有对称中心的二聚体。  相似文献   

4.
Nd(CCl_3COO)_3(Phen)_2和[Eu(CCl_3COO)_2(Phen)_22H_2O]~+[CCl_3COO]~-的电子结构和化学键成义祥,王培筠,陆维敏,董南(杭州大学化学系杭州310028)关键词INDO,稀土混配配合物,电子结构,化学键...  相似文献   

5.
在pH为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电化学及紫外光谱电化学等方法研究了铜配合物与6-巯基嘌呤,腺嘌呤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u(phen)^2+2和Cu(bpy)^2+3与6-巯基嘌呤,腺嘌呤发生了相互作用,但作用程度不同,根据荧光光谱实验数据计算出Cu(phen)2+3和Cu(bpy)^2+3与6-巯基嘌呤,腺嘌呤的配位比均为1:1,它们与6-巯基嘌呤作用的配位常数分别为2.  相似文献   

6.
将Gly-GlyO,4,4'-联吡啶与Cu(NO3)2.H2O在二次水溶液中反应,合成出以4,4'-bpy为中继基,Cly-GlyO为螯环的新型双核铜配合物,经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确定该配合物晶体的化学结构式为[(H2NCH2CONHCH2COO)Cu(OH)(C10H8N2)Cu(OH)(H2NCH2CONHCH2COO)].9H2O。晶体属P1空间群,晶胞参数α=1.1412nm,b=1.229  相似文献   

7.
童跃进  王家虎 《结构化学》1995,14(5):417-422
UO2(NO3)2.6H2O和8-羟基喹啉(HOX)反应制得UO2(OX)2,后者与三丁基氧化膦(TBPO)反应合成了UO2(OX)(tbpo),并用元素分析、电子光谱、红外光谱等方法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测定表明配合物晶体(C30H39N2O5PU)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a=13.662(4),b=9.747(3),c=22.999(8)A,β=93.21(3)°V=3057.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2,2′-(1,2-亚乙基双氮次甲基)二喹啉及其与Cu2+、Zn2+、Ni2+、Mn2+配合物的合成,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热分析及核磁共振等手段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M.L.(ClO4)2·H2O(M=Cu2+、Zn2+、Ni2+、Mn2+离子;L=C22H18N4)。  相似文献   

9.
采用半微量相平衡方法研究了三元体系Y(ClO4)3·3H2O-B15C5—CH3OH在25℃的溶解度,测定了各饱和溶液的折光率.该体系在25℃生成三种化学计量的配合物,其组成分别为:4Y(ClO4)3·3B15C5·12H2O·12CH3OH(Ⅰ)、Y(ClO4)3·B15C5·3H2O·1.5CH3OH(Ⅱ)与Y(ClO4)3·2B15C5·3H2O·CH3OH(Ⅲ),其中配合物(Ⅰ)和(Ⅱ)是溶解不一致化合物.在甲醇溶剂中,分离制备了配合物(Ⅲ),在69—72℃下干燥得到配合物Y(ClO4)3·2B15C5·3H2O.利用IR光谱、电导测量及X-射线衍射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四元交互体系Li+,Mg2+/CI-,SO-H2O25℃的机关系和平衡液相的物化性质(密度、粘度、电导率、折光率和pH).该体系25℃有七个相区Li2SO4·H2O,MgSO4·7H2O.MgSO4·6H2O.MgSO4·5H2O,MgC12,6H2O,LiCI.MgCl2.7H2O,LiCI·H2O,十一条单变量线,五个共饱点.其中LiCI·H2O+LiCI·MgCl2·7H2O+Li2SO4·H2O为一致零变量点.与文献中的研究结果比较,我们得到两个新相区MgSO4·6H2O和MgSO4·5H2O.用经验和半经验公式计算了平衡液相的密度、折光率.由实验测定的溶解度数据求得了高锂浓度下的Pitzer参数.对该体系25℃溶解度进行了理论计算复证.  相似文献   

11.
硝酸钴与2,2'─(1,4─亚乙二氧基)─二苯甲酸(H2L,图1)作用分别得到红色配合物CoL’和蓝色配合物CoL″.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热分析等方法进行了表征.CoL'合物的分子式为[CoL·H2O]·3H2O,近八而体构型,羧酸根以双齿形式与Co(Ⅱ)螯合;CoL″配合物分子式为[CoL″]·H2O,近四面体构型,羧酸根以单齿形式与Co(Ⅱ)配位.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以4,4-bpy为中继基,Gly,GlyO为螯环的新型双核铜配合物。经X射线单昌结构分析确定该配合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2CCH2CONHCH2COO)Cu(OH)Cu(OH)(C10H8N20Cu(OH)-(H2NCH2CONHHCH2OO).」10H2O。  相似文献   

13.
将Gly-GlyO、4,4'-联吡啶与Cu(NO_3)_2·H_2O在二次水溶液中反应,合成出以4,4'-bpy为中继基、Cly-GlyO为螯环的新型双核铜配合物,经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确定该配合物晶体的化学结构式为[(H_2NCH_2CONHCH_2COO)Cu(OH)(C_(10)H_8N_2)Cu(ON)(H_2NCH_2CONHCH_2COO)]·9H_2O.晶体属P 空间群,晶胞参数a=1.1412nm,b=1.2298nm,c=1.4269nm,α=113.82°,β=101.91°,γ=103.64°,Z=2.最终一致性因子R值为0.068,R_w值为0.057,标准偏差σ=0.1951。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双水杨醛缩乙二胺Schiff碱(SALEN)与钴的配合物Co(SALEN)(NO3)2.3H2O及镧系-钴的异核配合物LnCo(SALEN)2(NO3)5.2H2O(Ln=La,Nd,Sm,Gd,Yb,Y)以紫外红外光谱,特别是HNMR是EPR波谱等方法研究了它们在组成、结构和配位等方面的异同,中讨论了配合物EPR谱在不同溶剂中峰宽的相对关系,配合物在晶体场强度及Gd^3+周围局部对称性等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12-十八烷基-1,4,7,10-四氮杂环十三烷-11,13-二酮的氯仿-正辛醇液膜在Ni~(2+)存在下对Cu~(2+)的传输速率,结果表明,传输是通过中性配合物进行的,无阴离子参与。Ni~(2+)的存在对Cu~(2+)的传输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不同溶剂合成并测定了希土三氯醋酸盐与α,α'-联吡啶(bipy)不同比例的配合物(Ⅰ)La:bipy=1:1,[La(CCl3COO)3(bipy)·H2O]2和(Ⅱ)Tb:bipy=1:2,Tb(CCl3COO)3(bipy)2·H2O,结构测定表明配合物(Ⅰ)与(Ⅱ)均为三斜晶系,中心离子La(或Tb)具有配位数为8的畸变四方反棱柱多面体;但是配合物(Ⅰ)形成具有对称中心的二聚体.  相似文献   

17.
CO2/H2和(CO/CO2)+H2低压合成甲醇催化过程的本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在Cu/ZnO/Al2O3催化剂上CO2+H2,CO+H2和(CO/CO2)+H2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对合成甲醇动力学和反应机理进行了细致分析,提出合成甲醇的反应机理,解释了在(CO/CO2)+H2合成甲醇过程中少量CO2的作用及合成甲醇的直接碳源。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Mn_2(bzacen)_2(MeOH)_2(μ-4,4′-bipy)](ClO_4)_2化合物,并测定其晶体结构。该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_1/n,晶胞参数:a=1.3082(3)nm,b=1.2713(3)nm,c=1.8006(5)nm,β=110.91(2)°,Z=2,μ=5.97cm-1,R=0.0580,GOF=1.66.在配合物阳离子中,4,4′-联吡啶桥联2个[Mn(bzacen)(MeOH)]+,而锰原子具有3个N原子和3个O原子形成的扭曲八面体配位构型。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均表明,形成配合物后,v_(C=N)、v(C=O)、和v(C=C)移向低频。红外光谱的1110cm ̄(-1)谱带表明ClO_4 ̄-未与Mn(Ⅲ)配位,812cm ̄(-1)振动说明4,4′-bipy充当桥联二齿配体。拉曼光谱中的463cm ̄(-1)和401cm ̄(-1)别为Mn-O和Mn-N的振动带。电子光谱证明存在d-d、d-π和π-π跃迁。电极电位测定显示该配合物Mn(Ⅲ)的价态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Cu(C_(11)H_(11)O_3)(C(10)H_8N_2)_2]NO_3·C_2H_5OH化合物并测定其晶体结构。晶体属P1空间群,a=1.1911(2)nm,b=1.5322(2)nm,c=1.0492(2)nm,a=108.98(1)°,β=107.04(1)°,γ=70.25(1)°,Z=2.在[Cu(C_(11)H_(11)O_3)(C_(10)H_8N_2)_2] ̄+配合阳离子中,2个2,2’-联吡啶的4个氮原子和二苯羟乙酸的1个羧基氧原子位于铜原子周围,从而使铜原子子具有畸变的三角双锥配位构型。对红外光谱进行了归属。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CeO_2)_(0.7-x)(MO)_x(La_2O_3)_(0.3)(M=Mg、Ca、Sr)固体电解质。对其晶体结构、电导率、XPS谱、离子迁移数及制成的燃料电池的V-I曲线进行了测定。(CeO_2)_(0.7)(La_2O_3)_(0.3)中掺入Ca ̄(2+)、Mg ̄(2+)或Sr ̄(2+),可使电解质的氧离子导电性能改善,从而使制成的燃料电他的开路电压输出功率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