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材中一般采用求和公式或数学归纳法来解答数列的求和问题,但有时也可联想排列、组合的知识来解答.  相似文献   

2.
笔者本节课所面对的学生已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求和公式、利用分析法证明一些简单结论等基本方法;对抽象数列研究步骤已基本掌握,特别是抽象数列中的有界性以及单调性问题已能通过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但是对于抽象数列仍旧存在困惑.究其原因,在于抽象数列递推公式种类较为繁杂,抽象数列中所涉及的求和问题方法较难想到.因此,笔者对一类求和形式为dn+S的放缩问题进行课题教学及研究.  相似文献   

3.
高中课本第四册讲到数列问题,课本里也详细推论了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求和公式,并在课后的练习里安排了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它们的习题。但同学们课外做习题或在竞赛当中,却往往碰到一些既非等差,又非等比的数列(它们实际上也无须用多少等差、等比数列公式甚至根本  相似文献   

4.
知识要点]本章知识主要包括:数列的一般概念、通项、前n项和公式的意义、数列{an}与{Sn}的关系;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定义、判定、性质及其应用.数列的求和;数列极限的计算;数学归纳法及应用.本章的重点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有关数列的问题,大多要归结...  相似文献   

5.
高考对数列问题的考查主要涉及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数列的通项与求和以及数学归纳法.数列型客观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数列解答题大多以递推数列、数学归纳法内容为工具,综合运用函数、方程、不等式等知识,通过运用递推思想、函数与方程、归纳与猜想、等价转化、分类整合等数学思想方法,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难度大、区分度高.  相似文献   

6.
1 问题的提出 高中代数(甲种本)第二册79页29题,用归纳法求数列 1,(1 2 1),(1 2 3 2 1),…,(1 2 … n … 2 1),…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的公式,然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所得公式。  相似文献   

7.
数列是高中数学竞赛的重要内容.以数列为载体的问题,常与不等式、数学归纳法、概率、数论等内容交汇,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灵活性,有一定的难度.解决数列的综合题,首先需要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特殊数列的求和等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解题方法,同时要注意了解某些特殊类型的递推数列的求解思路.  相似文献   

8.
新教材数列部分研究性教学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 ) .数学》的选修和必修课都增加了研究性内容 ,这是我国当前数学教和学的必需 ,教学大纲在列出了一些参考课题的同时又指出 :“提倡教师和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笔者认为 ,这句话的正确含义应当是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提出问题或引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其次要求学生独立思考 ,提出问题 .本文以新教材数列部分为例谈谈教师进行研究性教学的几点建议 .1 等差 (比 )数列的通项公式推导需要改进由于新教材中数学归纳法与数列的教学相分离 ,再用归纳法归纳得出等差 (比 )数列的通项公式显然不够恰当 .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对它的学习既可以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又为学习高等数学的打下了基础.数列在高考和各种数学竞赛中也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数列求和又是数列的重要内容之一,有的数列(例如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可以直接利用求和公式,但是大部分数列的求和都需要一定的技巧.下面就几个历届高考数学和数学竞赛试题来谈谈数列求和的6种基本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二期课改”高中数学试验教材已进入了第二年,新课程全面实施在即,新教材怎样教?和老教材相比,有哪些显著变化?怎样认识和理解新教材?这些成为一线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就数列与数学归纳法两章内容编排来谈谈“二期课改”教材的变化与特色.一、教材内容编排位置的变化数列与数学归纳法在“一期课改”教材中,是放在高二下学期解析几何之后,而在“二期课改”教材中,却把这一内容提前到高一下学期的三角比与三角函数内容之后.另外数列的通项公式与通项的递推公式,在“一期课改”教材中是分开讲述的,即数列通项公式在数列的定…  相似文献   

11.
<正>高中教材中对于数列和公式12+22+22+…+n2+…+n2=(n(n+1)(2n+1))/6及12=(n(n+1)(2n+1))/6及13+23+23+…+n3+…+n3=[(n(n+1))/2]2的推导过程只字未提,只是要求学生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上述公式成立,大部分学生会问及此公式的推导方法.下面总结两种学生能接受的求较低次数自然数列方幂和的方法.1.裂项法求自然数列方幂和裂项法是中学数列求和中的一类重要方  相似文献   

12.
在学习数学归纳法时,我发现以下几个公式:这几个公式也就是通项公式为的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仔细观察这几个数列,不难发现它们有一个  相似文献   

13.
<正>《中学生数学》2017年1月下"数苑纵横"栏目刊登了《解析一类求和公式的发现过程》一文,其编后语:本文(2),(3),(4),(5)中归纳的一步是不完全归纳,得到的是猜想,因此最后的结果也只是猜想.本文展现了发现1~k+2~k+3~k+…+n~k求和公式的探索过程.至于发现的公式是否正确,尚须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正是这段编后语引发了笔者对这类求和公式推导的再思考:对于未学习数学归纳法的  相似文献   

14.
<正>数列求和问题中,不仅包含了分组求和、列项求和、倒序相加、错位相减等具体的数列求和基本方法,还蕴含了函数、递推和转化等丰富的数学思想.有了这些数学思想的引领,数列求和中不少复杂的问题就会有比较清晰的思维方法和解题路径.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例子,分析数列求和中的数学思想及其对应的数列求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正>裂项求和是数列求和的一种重要方法,常见的裂项求和都是根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特点采用合理的裂项进行求和,但是对于给出递推公式而不便或难以求出通项公式的数列,我们可以根据通项的特点,进行适当的变形而实现裂项求和,这一问题在高考题中屡见不鲜,本文就这一问题常见的求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6.
方平 《中学数学》2001,(6):20-22
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 .这个内容在《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和《高考数学科的考试说明》中 ,只要求学生能够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所以 ,在已知数列的递推公式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等问题时 ,一般的方法是先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一般是四、五项 ) ,然后通过观察、比较、猜测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最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该通项公式确为所求 .其过程为“递推—猜想—证明”.不过 ,高中数学的数列部分 ,是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为基础和重点的 ,一些数列是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基础上构成的 (某些递推公式也反映了这…  相似文献   

17.
学习导引:数列是特殊的函数,不仅与方程、不等式、复数相联,而且还和三角、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密切相关。本章包括数列,极限,数学归纳法。§1数列一、大纲要求:能够运用函数观点,理解数列的有关概念,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  相似文献   

18.
对由递推公式给出的数列,寻求通项公式,一些刊物介绍了很好的方法。本文试谈利用等差、等比数列的知识和已学过的数学方法,求这类数列通项公式,这些对中学生是易于接受的。 一、用不完全归纳法找通项 由递推公式给出的数列,一般用不完全归纳法求通项。即由递推公式算出前有限项(有时算出结果,有时写出表达式)归纳得通项,再用数学归纳法予以证明。  相似文献   

19.
一些取整数列求和公式及应用秦宗慈(镇江高专数理系212003)由取整函数[X]产生的数列可称作取整数列.关于取整数列的求和,我们已经知道等[1].本文将证明另外一些求和公式,其中一切字母表示自然数.在公式④中,令s=2,m=l便得①;令s=2,m=2...  相似文献   

20.
自然数列在数列中有广泛的运用.这是因为所有的数列中,各项的序号都组成自然数列.任何数列的通项公式都可以看作:数列各项的数与它的序号之间固定的数量关系.自然数求和公式在初中数学规律题中展示出特殊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