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王明昭  吕少哲 《发光学报》1995,16(2):165-170
合成了配合物Eu2(DBM)64,6`-BIPY,IR和Raman光谱都证实了配合物的生成,77K正派激发高分辨激光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存在^5D0能级能量差别为15cm^-1的两种Eu(Ⅲ)格位,两种Eu(Ⅲ)离子均不位于对称中心,由^5D0→^7D0.1,2跃迁荧光光谱峰数判断,两种Eu(Ⅲ)格位的区域对称性均为C1或C2或C,两种格位Eu(Ⅲ)离子的发光寿命分别为0.37ms和0.3  相似文献   

2.
配合物Eu(o-MBA)3phen(o-MBA:邻甲基苯甲酸酸根离子;phen:1,10-二氮杂菲)在紫外或可见光激发下,能发出很强的红色荧光.以Eu(Ⅲ)离子为光谱探针,77K下测得其高分辨激发和发射光谱.选择激发配合物的5D0能级,得到两组不同的5D0→7F2发光光谱,表明配合物中Eu(Ⅲ)离子有不同的化学环境.配合物的喇曼光谱中,羧基阴离子的反对称伸缩振动(γas(COO))和对称伸缩振动(γs(COO))谱带是明显分裂和带肩峰的宽带,说明配合物中羧基同时存在多种配位方式,这与它的晶体结构测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
配合物Eu(p-PBA)3phen1/2H2O(p-PBA:对苯基苯甲酸酸根离子;phen:邻菲咯啉)在紫外光激发下,能发出很强的红色荧光.以Eu(Ⅲ)离子为光谱探针,77K下测得其高分辨激发和发射光谱,选择激发配合物的5D0能级,得到两组不同的发光光谱,表明配合物中Eu(Ⅲ)离子有两种不同的化学环境.配合物的喇曼光谱中,羧基阴离子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和对称伸缩振动谱带是明显分裂和带肩峰的宽带,说明配合物中羧基同时存在多种配位方式  相似文献   

4.
在无水乙醇溶液中分别合成了Eu^2+离子、Tb^3+离子与2,2‘-联吡啶、1,10-邻菲罗啉押种配合物,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由于Phen含有较大范围的共轭π键和较好的刚性平面,含Phen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均要比配合物的强;配合物的高分辨荧光光谱表明,Eu^3+离子在Eu(Dipy)2Cl3’2H2O和Eu(Phen)2Cl3.2H2O配合物中处于C1或C2或C5的对称性位置。  相似文献   

5.
利用时间分辨光谱,讨论了铕与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配合物Eu(TTA)3.2H2O分子同能量转移机制,结果表明分子内能量转移途径主要为T1→^5D1→^5D0,即^5D1作为传能的中间能级,讨论了并提出了中心离子Eu(Ⅲ)的发光动力学方程,且与实验结果相自洽。  相似文献   

6.
采用Sol-Gel方法首次在比较低的温度下制备了具有氧磷灰石结构的发光体Mg2Y8-x-y(SiO4)6O2:Eu,Bi(x,y≥0),利用XRD、IR、TG-DTA三种手段研究了发光体的形成过程。室温(293K)和液氮温度(77K)的荧光光谱表明Eu3+和Bi3+在这种基质中分别发射红光和蓝光,每mol基质中其最佳掺杂浓度分别为0.14mol和0.03mol,并且其发光都存在温度猝灭。Eu3+的激光感生荧光光谱中存在两条5D0-7F0跃迁线,表明Eu3+同时进入4f格位和6h格位。在Eu3+、Bi3+共掺杂的发光体中,观察到了Bi3+→E3+的部分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7.
Eu3+:Y2SiO5晶体透射光谱和荧光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室温条件下,对Eu^3+:Y2SiO5晶体的透射光谱和457.9nmAr^+激光激发荧光谱进行测量和研究。这些光谱表明,Eu^3+离子在Y2SiO5晶体中占据两种最低对称性C1格位。利用透射光谱和荧光谱对Eu^3+离子的最低激发态^5D0的两种格位光谱进行了成功分离。实验发现,在^5D0态两种格位谱的谱宽只有0.1nm左右,其峰间隔约为0.18nm。另外,文中还测量了Eu^3+离子的基态^7FJ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微晶X1Y2SiO5∶Eu,研究了室温和15K下的光致发光特性.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测量结果表明,样品的平均粒径为50nm.通过低温下的格位选择激发,分别得到X1Y2SiO5∶Eu中两种格位的Eu3+离子各自的光致发光光谱,确定了谱峰位置.在格位选择激发下,两种格位的发光衰减均呈很好的单指数关系,5D0能级的寿命分别为300和218ms.  相似文献   

9.
本成功地合成了一系列新型Pb-1222相层状铜氧化物(Pb0.5Cd0.5)(Sr0.9R0.1)2(R‘0.7Ce0.3)2Cu2Oz,R=R’=Y,Pr,Sm,Eu,Gd,Dy,Ho以有(R,R‘)=(La,Eu),Sm,Gd),(Sm,Eu),(La,Gd),(Eu,Gd),(Nd,Dy),(Nd,Y),(Nd,Er)。  相似文献   

10.
本文成功地合成了一系列新型Pb-1222相层状铜氧化物(Pb0.5Cd0.5)(Sr0.9R0.1)2(R'0.7Ce0.3)2。Cu2Ox,R=R'=Y,Pr,Sm,Eu,Gd,Dy,Ho以及(R,R’)=(La,Eu),(Sm,Gd),(Sm,Eu),(La,Gd),(Eu,Gd),(Nd,Eu),(Nd,Dy),(Nd,Y),(Nd,Er).X-射线衍射和电子衍射表明它们属于四方晶系,其结构与(Pb,CU)-1222相结构相似.其中(R',R')=(Eu,Gd)的样品在氧气中成相得到23K的超导转变临界温度.  相似文献   

11.
孙照勇  汪联辉 《发光学报》1998,19(2):146-149
研究了铕(Ⅲ)与噻吩甲酰三氟丙酮(HTTA)、丙烯酸(HAA)的三元配合物及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成键聚合物(CPEu(TTA)2AA)和掺杂聚合物(Eu(TTA)2AA/PMMA)发光性质,测量了配合物中Eu^3+的^5D0和^5D1能级的荧光衰减,对其传能过程和荧光寿命进行了讨论,测量了配合物及聚合物THF溶液的荧光光谱,配合物的聚合有收交配体发生明显红移,且存在配体到中心离子的传能,指出  相似文献   

12.
铂(Ⅳ)-钼酸盐-乙基罗丹明B离子缔合显色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在聚乙烯醇(PVA)存在下用钼酸盐与乙基罗丹明B(ERB)形成离子缔合物,该缔合物的最大吸收位于580nm,摩尔吸光系数为1.12×106L·mol-1·cm-1,服从比耳定律范围0—2.5μg/25mL,缔合物至少稳定1周,考察了5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除生成杂多酸元素和Au(Ⅲ)、Os(Ⅷ)、Pd(Ⅱ)、Ir(Ⅳ)外,大多数元素不干扰。测定铂的条件为:〔HClO4〕=1.2mol/L,〔MoO42-〕=9.1×10-4mol/L,〔ERB〕=3.2×10-5mol/L,0.08%PVA。缔合物的摩尔比为Pt(Ⅳ)∶ERB=1∶2,本法已用于铂矿中铂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新显色剂二溴邻羧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DB-O-CDAA)与铜(Ⅱ)的显色反应及分析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TrtionX-100的存在下,于pH10.0的Na2B4O7-NaOH缓冲介质中,Cu(Ⅱ)与试剂形成1:2的红色配合物,配合物λmax=53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08×10^5L/mol.cm,铜量在0-0.32μg/mL,范围内遵循比尔定律,方法用于合金及合成水样中微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BaFClxBr-1-x:Sm2+D2→7F0的跃迁几率随x变化为中心对BaFClxBr-1-x:Sm2+体系4f5d带的激发光谱、5D2→7F0跃迁的荧光衰减随温度的变化特性、5D2→7F0的跃迁几率等进行了研究.从而得出结论:在BaFClxBr1-x:Sm2+中,随Br含量的增大,4f5d带与5D2能级更加接近,使7F0→D2的吸收截面增大,从而可能提高在5D2:能级烧孔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铕(Ⅲ)与噻吩甲酰三氟丙酮(HTTA)、丙烯酸(HAA)的三元配合物及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成键聚合物(CPEu(TTA)2AA)和掺杂型聚合物(Eu(TTA)2AA/PMMA)的发光性质.测量了配合物中Eu3+的5D0和5D1能级的荧光衰减,对其传能过程和荧光寿命进行了讨论.测量了配合物及聚合物THF溶液的荧光光谱.配合物和聚合物的吸收峰较配体发生明显红移,且存在配体到中心离子的传能.指出小分子配合物和掺杂型聚合物中Eu3+具有类似的发光性质而与成键型聚合物不同  相似文献   

16.
苯甲酸稀土(Eu,La)配合物的红外和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用氯化稀土与苯甲酸铵在水溶液中反应,合成了苯甲酸稀土(Eu,La)三元固体系列配合物,其化学组成式为(Eu1-xLax)L3(其中L为C6H5COO-,x=0.0~1.0)。研究了它们的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由红外光谱数据表明,配合物中羧基的对称和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发生了分裂,而且羧基伸缩振动随着La3+离子含量的增加发生了规律性的变化。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用不发光的La3+离子取代苯甲酸铕中部分Eu3+离子可以提高Eu3+离子的特征荧光发射强度。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三种苯并-15-冠-5与Eu(Ⅲ)配合物在乙腈中的荧光性质,发现对Eu(Ⅲ)荧光的猝灭能力是苯并-15-冠-5(Ia)〉4′-甲酰基苯并-15-冠-5(Ib)。且Ib与Eu(Ⅲ)之间存在能量传送作用。首次提出利用^5Do-^7F2/^5D0-^7F1(ETFP/MTFP)之比可以反映出苯环上4′-取代基的不同对Eu(Ⅲ)对称性的影响,且这个比值与能量传递无关。  相似文献   

18.
用混溶蒸发法制备出高聚物(PEO)_n-CuBr_2(n=4,8,12,16,24)薄膜。并详细测量它们在0.1350MPa静水压范围的复阻抗谱,以及在0.1-2400MPa静水压范围的交流电导率。结果表明:离子电导率与压力的依赖关系可分解为四段相迭加的线性关系。根据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它们分别归于PEO非晶相的压力效应,PEO结晶相的压力效应和析出新相CuBr_2的压力效应。最后给出克服办法——添加少量增塑剂碳酸乙烯酯可增加(PEO)_n-CuBr_2薄膜的弹性,使压力下的离子电导率提高一至两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9.
析相光度法测定铜(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Cu-PEG-DDTC(铜试剂)(NH4)2SO4体系的析相光度法并应用于测定Cu。最宜酸度为3.6-9.0(NaAc-HAc,NH4Cl-NH3.H2O)缓冲溶液,其络合物的最大吸收位于45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9.05×10^3L.mol^-1.cm^-1,Cu浓度在0-30μg/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铜与DDTC形成组成为1:2的稳定络合物。该方法用于铝合金中铜的测定,获得了满  相似文献   

20.
LaH2分子基态(C2V,A1)的势能函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QCISD水平上基于相对论紧致有效势(RCEP:Relativistic Compact Effective Poten-tial)方法优化出LaH2分子的基态为C2v(X^2A1)构型,其〈HLaH-1244°、平衡核间距Re=2.1945A和离子解能De=5.599eV,并计算出谐振频率:v1=1216.521cm^-1、v2=1087.417cm^-1和v3=2156.9572cm^-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