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化学会第四届离子交换与吸附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0月9日至12日在天津南开大学召开。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206人出席了会议。大会由我国著名的高分子化学家、南开大学高分  相似文献   

2.
中国化学会第六届反应性高分子(离子交换与吸附)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10月15日18日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79个单位的169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能源部西北电业管理局局长陈彦钧同志应邀出席了会议。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化学会高分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何炳材教授致开幕词。他指出,反应性高分子是高分子学科的重要  相似文献   

3.
中国化学会第7届反应性高分子(离子交换与吸附)学术讨论会1992.5.6~10在浙江省余杭县召开.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84个单位的17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高等院校的代表88人,科研单位的代表39人,工厂企业的代表45人.  相似文献   

4.
中国化学会第七届反应性高分子(离子交换与吸附)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5月6日至10日在浙江省余杭县召开。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84个单位的17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高等院校的代表88  相似文献   

5.
1989年6月26~28日在南朝鲜汉城召开了一次有来自南朝鲜以及中、美、苏、日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800余名代表参加的 IUPAC 功能高分子分子设计国际会议。出席会议的我国代表有中科院钱人元教授和高校系统的冯新德、沈家骢、卓仁禧三位教授以及作者5人。会议主席由南朝鲜高分子学会会长、国内汉城大学教授安泰玩博士担任。现任 IUPAC 高分子学会主席三枝武夫教授出席会议致词并作了大会报告。  相似文献   

6.
中国化学会第四次裂解色谱学术报告会于1986年10月24日至29日在长沙举行。本届会议受中国化学会高分子专业委员会委托,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湖南省科委大型精密仪器办公室等单位共同筹备。参加会议代表89人。中国化学会理事张德和教授代表中国化学会出席大会并讲了话。南开大学余仲健教授应邀出席并作了报告。  相似文献   

7.
中国化学会华北四省市第二届化学年会于1988年8月16日至20日在秦皇岛召开,到会代表近250人,中国化学会副秘书长孙亦梁教授出席了会议。申泮文、王积涛、陈荣悌、沈宏康教授等在大会上作了报告,他们报告的题目分别为:金属氢化物研究进展;当代有机化学的展望;访美、日学校观感;有机锡高分子的合成、性质和应用,受到了与会代表的欢迎。大会分  相似文献   

8.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中国化学会主办、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协办、华中科技大学承办的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态学术研讨会 (暨第八次全国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体系学术论文报告会 )于 2 0 0 2年 10月 10 - 12日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成功召开。大会开幕式由周其凤院士主持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樊明武院士、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孙鸿涛副厅长出席并讲话。来自香港、台湾和大陆 4 4个单位的 10 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学部的董建华处长在大会闭幕式上作了发言。此次会议是我国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化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联合主办,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 院和清华大学高分子研究所联合承办的2004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于2004年10月 26日至29日在上海市举行。 来自全国17个省市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业部门共计57个单位的338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另 有部分海外高分子界同仁应邀参加了会议。大会开幕式由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林嘉 平教授主持。徐僖院士、黄葆同院士、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徐懋教授、中国机械工 程学会材料分会会长谢锡善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陈群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董建华、金祖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化学会功能高分子学术报告会于1981年9月11日至15日在昆明举行。出席代表共134人,来自全国有关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工厂企业等58个单位。会议收到论文115篇,在会上分“医用高分子”、“离子交换树脂与吸附树脂”、“高分子催化剂”和“光敏  相似文献   

11.
1980年分析化学论文报告会从6月10日至16日在陕西临潼召开。参加这次报告会的代表来自全国各地(除台湾省外均有代表),共113个单位,其中研究单位60个,高等院校36个,生产部门17个,出席的代表307人,列席50人。大会征集了700多篇论文,在会上宣读的有213篇,分为六个小  相似文献   

12.
′91高分子物理学术论文报告会1991年10月21日至24日在大连举行。大会的主题是“多组分聚合物的相行为相结构和性能”。会议由中国化学会、中科院高分子物理开放实验室及大连理工大学联合主办。此次会议发表论文123篇,出席代表80余人。会上还发表了四篇综合报告和四篇邀请报告。其中钱人元教授的“高分子链缠结问题”和美国杜邦公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八○年分析化学论文报告会从六月十日至十六日在陕西省临潼进行,参加这次报告会的代表来自全国各地(除台湾省外均有代表)共一百十三个单位,其中研究单位六十个,高等院校三十六个,生产部门十七个,出席的代表三百零七人,列席五十人,大会征集了七百多篇论文,在会上宣读的有二百十三篇,分为六个小组进行。大会期间还请梁树权、高鸿、曾云鹗、沈石年、汪厚基、周同惠、黄本立、周宗祥、吴廷照、杜文虎、陈维杰等十一位同志做了进展性的学术报  相似文献   

14.
第三十三届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简称IUPAC)大会于1985年8月30日至9月7日在法国里昂召开。来自43个会员国组织的9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我国有8名代表出席。其中中国化学会执行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钱人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黄维垣研究员和中国化学会邱希白工程师组成的中国化学会代表团出席了代表大会(Council Meeting);北京大学张青莲教授作为  相似文献   

15.
第33届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学会高分子讨论会(33rd IUPAC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acromolecules)于1990年7月8日至7月13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44个国家和地区近3000名学者参加了讨论会。中国代表10人,其中成都科技大学徐僖教授和广州中山大学李卓美教授是大会特邀报告人。此外,不少中国留学生参加了会议。会议交流论文1627篇,其中大会报告6篇,高分子材料48个专题组822篇,高分子物理和化学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化学会高分子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吉林大学沈家聪教授主持的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于1992年8月15日在长春召开.大会首先由高分子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冯新德教授致开幕词,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唐敖庆教授代表中国化学会祝贺中国化学会建会60周年.这次到会代表501人,其中高级职称181人,研究生80人,企业代表18人,国内高分子界主要单位学术带头人除出国的以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委员会委托《离子交换与吸附》编委会组织的全国第二次离子交换与吸附科学技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六年十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六日在福建省泉州市召开。来自全国二十二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工厂企业92个单位的164名代表出席了会议。部队系统的一些单位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代表中有老一辈的科学家,他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委员会主办的“高分子合成——聚合反应与机理”学术论文报告会,于1988年11月7~11日在南京市召开。会议由高分子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冯新德教授和浙江大学杨士林教授主持。出席会议的代表有185人(其中美、日、荷兰等国的教授4名)。会议《预印集》收入论文161篇,有111篇分别在大会或分组会上作了报告。  相似文献   

19.
邱希白 《大学化学》1993,8(6):65-65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第34届学术大会(34th IUPAC Congress)于1993的8月15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化学界的一件大事。是世界化学界的一次盛会,总观会议盛况,有下列几个特点: 一、规模大、水平高来自五大洲49个国家和地区的化学家发表了919篇论文,近千人出席了大会,其中有408人来自我国大陆以外的国家和地区。8位世界著名的化学家作了大会报告,其中有两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75位在各自领域中具有第一流水平的化学家分别在8个分组会上作了邀请报告。我国化学界的许多著名学者出席了会议,其中有26位中国科学院的学部委员。因此这次大会是一个高水平的、有影响的大会。  相似文献   

20.
太平洋高分子联合会(Pacific Polymer Feduration)是太平洋地区的国际高分子学术组织,成立于1987年。我国化学会高分子委员会是该会的正式成员,其它成员有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和南朝鲜等国的化学会高分子部或高分子学会。第二次大会于1991年在日本大津市召开,参加代表三百余人。本次会议录用了学术报告198篇,墙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