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溶胶-凝胶技术是制备材料的一种新兴低温工艺,它为两种完全不相容的成份—聚合物材料和无机玻璃的大比例混合(或键合)创造了可能,使得制备出的材料兼备两种成份的优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溶胶-凝胶技术在制备有机/无机复合非线性光学材料领域中的应用,并简要分析了当前研究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由共聚合在PMMA聚合物链段上引入了一-Si(OR)3为功能团,通过溶胶-凝胶过程合成了PMMA/TiO2杂化聚合物材料,溶剂抽提结构表明有化学键存在的杂化材料体系中凝胶的含量很高,通过FTIR测试材料结构进行了分析,由TGA,DSC测试分析了杂化材料体系中无机组份的含量材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由共聚合在PMMA聚合物链段上引入了-Si(OR)3功能团,通过溶胶-凝胶过程合成了PMMA/TiO2杂化聚合物材料.溶剂抽提结果表明有化学键存在的杂化材料体系中凝胶的含量很高.通过FTIR测试对材料结构进行了分析,由TGA、DSC测试分析了杂化材料体系中无机组份的含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二氧化钛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华林  余锡宾 《应用化学》1998,15(5):101-103
溶胶-凝胶工艺是通过溶液在低温形成无机骨架,而广泛用于玻璃和陶瓷的制备[1~6].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有机无机杂化材料(Ormosils),它是在连续无规的无机网络中掺杂有机组分,形成一种性能介于有机聚合物和无机聚合物之间的新型复合材料.文献报道的有机无...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溶胶 -凝胶法合成有机 /无机杂化聚合物材料中的增容剂的应用 ,并详细介绍了三类增容剂的结构、增容机理和性能。  相似文献   

6.
通过溶胶 凝胶过程合成了有机聚合物链段与无机相间有共价键存在的P(MMA MSMA)/TiO2 SiO2杂化聚合物材料.溶剂抽提结果表明杂化材料体系中凝胶的含量很高.通过FTIR测试对材料进行了结构分析,并且由TGA、DSC测试分别分析了杂化材料体系中无机组份总量以及Ti(OC4H9)4的含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分子印迹溶胶-凝胶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吕运开  严秀平 《分析化学》2005,33(2):254-260
分子印迹技术是制备对特定分子具有选择性识别的聚合物的技术。分子印迹技术与溶胶-凝胶过程相结合,可设计多孔无机主体,增强分子识别能力,并具有极好的热稳定性和水解稳定性。改变溶胶-凝胶过程的条件,可制备具有最佳孔隙率和表面积,并用于分离复杂的混合物、选择性吸附富集模板分子(或目标分子)、催化、微合成器应用的分子印迹溶胶-凝胶材料。综述了溶胶.凝胶技术和分子印迹技术的特点,分子印迹溶胶-凝胶技术和分子印迹溶胶.凝胶材料的概念、基本原理、制备方法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溶胶-凝胶法以其温和的反应条件,尤其是低的反应温度成为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的最有效的方法.本文根据合成路线的不同,分5个方面对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复合材料进行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有机硅烷偶联剂在新材料中的一些特殊用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讨论了常用的有机硅烷偶联剂,在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时的化学反应,作用及使用方法,并与传统的应用进行了比较,对相关杂化材料的制备性能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溶胶-凝胶法(Sol-gel process)制备组分间以化学键作用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基本情况,根据合成方法进行分类,并指出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聚合物纳米材料研究进展——Ⅱ.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复合物纳米材料包括纳米聚合物和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本文综述了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溶胶-凝胶法,原位生成法,模板法,插层复合,沉积法,机械粉碎,分子平壤 ,溶液或融混合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周文  危岩 《高分子学报》1998,(6):730-735
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作为偶联剂,通过溶胶-凝胶(sol-Gel)过程制得两相以共价键结合的透明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SiO2杂化材料。通过FTIR分析等证实了材料有机相与无相相间是以共价键结合的。分析了材料热处理温度和分别用盐酸或氨水作催化剂时对材料溶胶分数的影响、偶联剂及其用量对溶胶-凝胶体系凝胶时间的影响、并研究了杂化材料中无机含量对材料折射率和Tg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溶胶—凝胶技术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溶胶-凝胶技术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材料制备方法,已在材料科学及有关的许多领域得到广泛重视。本文简要综述近年来溶胶-凝胶技术在色谱分析,光分析和电分析等分析化学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提出用溶胶粒子表面修饰方法,结合溶胶-凝胶技术制备无机催化膜,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合适的金属配合物在胶粒表面吸附作用,经溶胶-凝胶过程,将活性组分结合到无机膜中,实验测定结果表明:(NiEDTA)^2-,VO^-3,MoO^2-4,(Pd(NH3)4^2+,PdCl^2-4,PtCl^2-6和RhCl^3-6可用来修饰AlOOH溶胶,以Pd/γ-Al2O3催化膜的制备为例,经三次溶胶-凝胶过程,  相似文献   

15.
含Eu3+离子的有机改良硅酸盐材料的合成及光谱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溶胶-凝胶低温合成非晶态技术,以正硅酸乙脂与γ-缩水甘油醚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先驱体,把Eu^3 离子掺入到上述体系的溶胶与凝胶中,对获得材料的基本物化性能作了研究,同时对获得材料的荧光特性作了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掺杂在有机改良硅酸盐凝胶介质中,Eu^3 离子具有较强的发光效应与较宽的发光带,而掺杂在SiO2无机凝胶中的Eu^3 离子表现出很弱的发光强度,讨论了材料的成份,结构与荧光增强效应及增宽效应的内在联系,低温合成的上述复合材料表现出较强的机械强度。  相似文献   

16.
提出用溶胶粒子表面修饰方法,结合溶胶凝胶技术制备无机催化膜.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合适的金属配合物在胶粒表面的吸附作用,经溶胶凝胶过程,将活性组分结合到无机膜中.实验测定结果表明:(NiEDTA)2-,VO-3,MoO2-4,(Pd(NH3)4)2+,PdCl2-4,PtCl2-6和RhCl3-6可用来修饰AlOOH溶胶.以Pd/γAl2O3催化膜的制备为例,经三次溶胶凝胶过程,可制得无裂缺的厚度为9μm的Pd/γAl2O3催化膜,膜材料的平均孔直径为6nm,Pd被均匀地分布在膜的顶层,其平均粒径为23nm.  相似文献   

17.
以典型实例说明绿色化学在现代无机合成方面的应用。涉及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超临界流体中的无机物合成、溶胶一凝胶技术在无机合成中的应用、绿色电解合成无机物、无机物的低热固相合成、高温超导材料的化学合成、离子液体等7方面。  相似文献   

18.
利用溶胶一凝胶聚合过程人工模拟生物矿化进程的技术,已经融人无机材料和超分子有机化学的研究领域.小分子有机凝胶因子在溶剂中发牛自组装,形成多种形态的有机凝胶超分子结构,以其为模板,经过溶胶一凝胶过程,可以诱导转录形成各种形态的纳米材料.本文介绍了利用有机凝胶因子自组装结构为模板制备形态可控无机材料的研究进展及模板结构诱导转录的两种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9.
李祖义  吴中柳  励俊 《有机化学》2003,23(2):150-154
在生物包埋技术的研究过程中,人们发现生物功能可以融合并保存于聚合物基 质中,继溶胶凝胶生物包埋法以后,目前以发展了许多非溶胶凝胶聚合物用于蛋白 质的固定化,此类聚合物包括环氧胺树脂,硅树脂,聚乙烯塑料和聚氨酯泡沫材料 等。迄今为止,人们已成功地将多种酶包埋其中,加上原有的溶胶凝胶包埋物。这 些生物复合体为生物物质的固定化及在生物传感器和生物催化剂中的应用提供了一 个强有力的工具,此外,作为具有生物活性且防污染的聚合物,它们还有望应用于 环境,食品以及医药行业,尽管尚处于发展阶段,但是这些生物复合体将为高效生 物固定化提供一种新的手段,将具体介绍其中最受关注的环氧胺树脂和硅树脂。  相似文献   

20.
PMMA-TiO2有机无机杂化玻璃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是随着对溶胶凝胶方法的广泛研究而发展起来的,有时它们被称为ORMOSILS(OrganicallyModifiedSilicates)[1,2]或ORMOCERS(OrganicallyModifiedCerandcs)[2].溶胶凝胶过程通过溶液化学(WetChemistry)的途径来形成无机骨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