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改进传统的传递矩阵法中,Riccati 传递矩阵法具有普遍的意义,国内已开始试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本文应用传统的传递矩阵法和改进后的Riccati 传递矩阵法,对16m~3大型挖掘机的1∶5动臂模型,进行了扭转振动和弯曲振动的分析,得到频率在10~3Hz 以下的11阶振动模态.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说明,传递矩阵法用得恰当,能以较少的计算工作量得到动臂一类结构振动的主要特性.分柝结果已提交科研任务委托单位.  相似文献   

2.
基于平均加速度概念的传统Newmark法无法直接求解状态空间一阶微分方程组,是因为方程中不显含加速度项。提出了采用平均速度Newmark法结合Riccati传递矩阵法,命名为平均速度Newmark-Riccati传递矩阵法(AVN-RTMT),对转子系统进行瞬态响应计算。对方法的稳定性进行了理论分析,证明了其无条件稳定。对于基础受冲击的转子系统,由于平均速度概念和基础冲击激励的引入,系统节点状态矢量传递方程、传递矩阵和系统响应具体求解与经典Riccati传递矩阵法存在很大不同,从而推演出了基于一阶微分形式的节点瞬态传递方程,给出了算法实现响应求解的一般步骤,最终成功地得到了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响应的时间历程。并建立了算法验证的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准确性。进一步表明AVN-RTMT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结构瞬态响应计算算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单支开口薄壁梁屈曲问题,通过采用半解析有限条法推导薄壁梁的条元控制方程、传递矩阵基础形成单元传递方程、Riccati变换改善数值计算稳定性,提出了开口单支薄壁梁屈曲分析的Riccati有限条传递矩阵法。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与高效性,通过提出的Riccati有限条传递矩阵法和有限元法分析了一般支撑条件下两种不同截面形式的薄壁梁屈曲临界载荷与屈曲模态,计算发现两种方法的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且与传递矩阵法相比,Riccati有限条传递矩阵法数值稳定性好。因此,Riccati有限条传递矩阵法可计算广义边界条件的薄壁结构屈曲问题。  相似文献   

4.
二维系统传递矩阵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薄板横向振动的振动特性问题为例提出了二维系统传递矩阵法. 从质点和无质量梁的传递 矩阵出发,建立了按列排列的薄板子结构的传递矩阵. 用二维系统传递矩阵法获得了整个板 的总体传递方程,从而可得到板在任意一种边界条件下的特征方程. 数值求解了两种情况下 薄板横向振动的固有振动特性. 计算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可用于研究类似薄板的二维系统的 动力学问题,且无需建立系统的总体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5.
梁系统振动的传递矩阵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1.引言传递矩阵法在机械振动问题中被广泛采用,也是中外学者几乎在所有有关机械振动的教科书和学术专著中加以讨论的问题.但通常的传递矩阵法,要么取分布质量模型,要么取集中质量模型,似乎忽视了两种传递矩阵方法的有机结合,未能充分发挥传递矩阵法在振动分析中的作用.本文试图将集中质量和分布质量模型的传递矩阵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速电主轴系统在重载下滑动轴承油腔复杂的情况,以及油膜特性系数不便于直接获取的难题,提出了基于改进的传递矩阵法识别滑动轴承油膜特性系数的参数识别方法。该方法将参数识别问题转化为最优化问题,通过最小化电主轴系统不平衡响应的实验值和计算值的偏差来识别滑动轴承油膜特性系数。针对建立电主轴系统动力学模型时要考虑电机转子的自重和电磁转矩的问题,提出改进Riccati传递矩阵法,建立滑动轴承油膜特性系数和转子不平衡量参数识别中的流固耦合动力学模型,引入电机的自重和电磁转矩,扩大状态向量维数为十维,获得计算电主轴系统的不平衡响应的位移传递矩阵模型。并采用隔代映射遗传算法来寻优。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对这一方法的效率和精度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的弹性薄板振动特性分析的节线关连矩阵法,不仅可以求解节线自由度相等的问题,而且也可以求解节线自由度不等的问题.适用范围大于有限元——传递矩阵法,且适宜于实际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矩形薄板屈曲,基于基尔霍夫板理论,采用半解析有限条法和含有中间节线的高阶有限条法推导条元的控制方程。在此基础上,根据传递矩阵形成单元传递方程和系统传递矩阵,形成了分析薄板屈曲临界力和屈曲模态的矩形薄板屈曲分析的高阶有限条传递矩阵法。采用该方法分析了两种边界条件下四边受压矩形板的屈曲临界力,并与理论解和有限元解比较,实例证明该方法有效。此方法在有限条传递矩阵法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提高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9.
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在火炮动力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基于作者提出的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研究了其在火炮动力学中的应用,求得了某类火炮系统固有振动的频率方程振型函数的精确解析式,并给出了电算结果。  相似文献   

10.
高耸结构与地基基础相互作用的风振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平稳随机过程谱展开式定理和传递矩阵法,本文导出矩阵形式的高耸结构考虑变刚度阻尼地基影响的风振计算公式,编制了通用电算程序.用该程序计算一座具有现场风振测试结果的钢筋混凝土烟囱的响应.结果表明:理论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地基柔性使结构基频比刚性地基基础算得的基频小26%.文中还通过传递矩阵法和振型分析法的比较,发现交叉项贡献比相应高振型贡献大.只有计及交叉项贡献,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才一致.  相似文献   

11.
多层弹性半空间问题解的精确刚度矩阵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二维Fourier积分变换和刚度矩阵法,得到了直角坐标系下多层弹性半空间问题的精确解.在推导的过程中,直接从空间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出发,利用积分变换等数学手段,首先推导出了单层空间弹性问题的刚度矩阵,然后按有限元法组成总体刚度矩阵.通过求解由总体刚度矩阵所构成的代数方程和积分逆变换,就可解出在任意静荷载作用下多层弹性半空间问题的精确解.由于刚度矩阵中不含有正指数项,计算时不会出现溢出现象,从而克服了传递矩阵法的缺点.由于在推导过程中摒弃了应力函数的选择,使得问题的求解更加合理化.最后还给出了计算实例来证明推导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推导出含有全铰节点的三维杆系结构的回传波射矩阵表达式,完善了具有任意连接和约束的空间杆系结构静力分析的回传波矩阵法.基于节点平衡方程和协调方程,推导出表达杆件近端位移和远端位移关系的传递分配矩阵及载荷源向量,并通过由对偶坐标系下近端位移和远端位移的关系获得结构的总体相位矩阵,再引入转列矩阵,进而推导出结构的回传波射矩阵,在此基础上求解以杆端位移为基本未知量的线性方程组,最终得到精确确定所有杆件的杆端位移及杆端内力的矩阵列式.给出了空间杆系结构算例分析,与有限元结果比较,验证了回传波射矩阵法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3.
<正> 1.引言梁的理论在材料力学中已阐述得很清楚,各种情况的解甚至有现成手册可查.但有时对变截面梁,有集中力,中间弹性支座的情况求解复杂、繁琐、不便于计算机上计算.这里介绍传递矩阵法,采用矩阵形式表  相似文献   

14.
Mathematica在传递矩阵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两个具体实例,说明了Mathematica在传递矩阵法中的应用.特别介绍了用Reduce命令求振动系统固有频率的方法,并把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作了对比,显示了这一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磁悬浮支承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一种磁悬浮支承条件下的柔性转子系统临界转速及稳定性计算方法,并对其步骤予以详解.该方法基于传统转子动力学中的改进的传递矩阵法,并结合磁悬浮轴承刚度阻尼系数计算的特点,编制了完整的系统临界转速和稳定性计算程序.最后通过一个计算实例及其实验结果的验证,表明了该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完整系统的多刚体系统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春明  芮筱亭 《力学季刊》2003,24(3):411-415
基于多刚体系统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采用提高计算精度的方法,研究具有大运动、非线性特征的完整系统在平面、空间中的动力学响应。提出了对部分变量重新赋值的违约修正方法,计算机仿真表明了其有效性。多刚体系统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不须进行违约修正,体现了该方法建模灵活性较强、程式化程度较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分层地基上矩形刚性基础的基底反力、沉降和倾斜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智勇  吴超 《力学季刊》2008,29(1):113-119
从直角坐标系下三维弹性力学控制方程出发,通过关于x, y的二维Fourier 变换得到关于z的一阶常微分方程组,运用Cayley-Hamilton 定理得到了单层地基的传递矩阵;然后根据边界条件和层间接触条件,并利用传递矩阵法,得到了分层地基在表面受矩形均布荷载时地基表面的位移解;在此基础上对分层地基上矩形刚性基础的基底反力、沉降和倾斜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编制了相应的程序,并将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土的成层性对基底反力没有影响,但对中心沉降和倾斜影响较大;矩形刚性基础受偏心荷载时,靠近荷载作用一侧的基底反力和沉降均较大.  相似文献   

18.
Riccati传递矩阵法在流体动力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传递矩阵法在求解管内流体的固有频率时,因奇点干扰出现漏根现象.本文结合气体压缩机管道,运用转子动力学中的Riccati方法计算管内气体的固有频率及振型,从根本上消除了漏根现象.算例表明了本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的多管火箭定向器振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建立了全新的多管火箭发射动力学控制模型,以二次型性能指标为成本函数, 设计了脉冲推力器为控制执行机构的振动主动控制律,并设计了多管火箭发射系统在燃气流冲击下定向器的振动主动控制系统,获得了最优脉冲控制力幅值和脉冲推力器工作次数. 应用设计的控制律数值仿真了某多管火箭定向器无控和受控状态下的振动响应,仿真结果表明该法可有效地降低定向器的振动.该方法易于工程实现,对控制多管火箭发射系统的振动、提高多管火箭射击的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槽型宽翼受压构件剪力滞分析的传递矩阵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能量变分法,建立了槽型宽翼受压构件考虑剪力滞效应时的平衡控制微分方程,给 出了该方程在轴向均布载荷作用下的初参数解,导出了求解槽型宽翼受压构件内力、应力和 位移的场矩阵和点矩阵,提出一种研究槽型宽翼受压构件剪滞效应的传递矩阵法. 数值算例 表明,该方法计算便捷、精度好、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