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研究了两生命周期零售商竞争环境下的闭环供应链的定价和生产策略:第一个生命周期中,只有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制造商利用原材料生产新制造产品;第二个周期中,制造商生产新制造产品的同时利用自己回收的废旧产品生产再制造产品,并且出现了竞争零售商。分别建立了两周期零售商竞争环境下的分散决策模型和集中决策模型,得到了最优定价和生产策略。结果表明:零售商竞争会降低产品的零售价,增加产品的销售量。制造商利用收益共享契约制定合适的批发价和收益共享比率能协调整个闭环供应链,与零售商实现共赢。最后给出了一个算例验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考虑政府对废弃产品回收的奖惩约束措施,针对一类由制造商、零售商构成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系统,基于博弈论方法研究了新产品和再制造品存在定价差别时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模式下的定价策略,得出了闭环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定价策略和利润,并分析了政府约束措施对闭环供应链运作的影响。研究表明:集中决策下供应链效率高于Stackelberg博弈分散决策,为此设计了一个收益共享协调定价契约实现了闭环供应链的协调,进而分析了政府回收约束情况下再制造过程利润超过制造过程的再制造优先条件。算例分析验证了定价策略及协调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竞争环境下双渠道供应链的决策与协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收益共享契约协调的二级供应链, 在考虑市场竞争环境中需求转移为非线性的情况下,探讨供应商增加直销渠道的条件,并研究双渠道供应链中供应商在直销渠道上的最优定价,总的最优生产量及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研究表明,在一定直销渠道建设成本范围内,供应商加入直销渠道会增加供应商以及供应链的总期望收益,但会减小零售商的期望收益.文中通过解析和数值分析指出,供应商采用网络收益共享契约可以减小零售渠道与直销渠道的冲突,提高系统收益,实现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  相似文献   

4.
徐兵  孙刚 《运筹与管理》2012,21(3):87-94
针对两条分别由单生产商单零售商组成的替代产品供应链,假定两种产品的随机总需求依赖于总货架展示量、而每种产品的市场份额与其货架展示量成正比,利用均衡分析方法研究两条供应链在货架展示量与订货量方面的竞争均衡,分别建立了对应两条供应链均为分散式供应链、均为集中式供应链、一条为分散式供应链一条为集中式供应链的EPEC、MPEC和Nash均衡模型。随后分析了供应链竞争下的链内协调合同设计问题,给出了同时协调零售商的货架展示量和订货决策的回购加线性补贴合同和收益共享加线性补贴合同。最后的算例表明,协调是供应链竞争下的占优策略,但两条供应链均协调时的利润反而低于均不协调时的利润,即存在囚徒困境现象。  相似文献   

5.
针对需求信息不对称下制造商主导型供应链中产品绿色度与定价协调决策问题,分析了产品绿色度与产品销售价格、批发价格及市场需求间的关系,运用收益共享契约原理,建立了以收益共享系数为变量的零售商产品销售价格函数和利润函数以及制造商产品绿色度函数、批发价格函数和利润函数,运用不对称Nash协商原理,进一步构建了在制造商谈判能力给定条件下的收益共享系数优化模型,并通过数值仿真分析验证了需求信息不对称下供应链产品绿色度与定价协调优化结果.研究表明:供应链产品绿色度和定价协调优化不仅有助于制造商和零售商实现共赢,而且有助于制造商为客户提供更好的绿色产品.制造商的谈判能力越强,产品最优绿色度越高,而最优收益共享系数和产品的批发/销售价格则越小.此外,客户对产品绿色度的敏感系数与制造商谈判能力系数的共同升高将会加快最优收益共享系数的降低.研究结论可为制造商产品绿色度和绿色供应链协调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碳交易环境下损失厌恶型供应链收益共享协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由风险中性制造商、损失厌恶型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建立了零售商效用最大化和制造商利润最大化的优化模型,然后采用收益共享契约对供应链进行协调,最后采用公平熵求解收益共享系数.本文在供应链的各个阶段考虑了碳排放对供应链优化与协调的影响,对碳交易环境下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和制造商的最优定价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制造商存在规模不经济环境下,分别针对集中决策模式和分散决策模式,建立了基于一致定价和促销努力的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策略模型,分析了规模不经济和服务负溢出效应对供应链运营决策的影响,得到了集中和分散决策下各企业最优运作策略和收益。研究指出,规模不经济的双渠道供应链在分散决策批发价契约下无法实现供应链协调;而分散决策网络渠道收益共享契约能够实现双渠道总收益等于集中决策模式下供应链收益,但无法保证各主体始终获得高于批发价合同下的收益;进一步,设计了带有固定补偿的网络渠道收益共享契约,通过对固定补偿值的有效设计,不仅可以保证双渠道总收益等于集中决策模式下供应链收益,且可以始终保证各主体收益不低于分散决策批发价契约下其所得收益,从而实现各主体利益双赢以及供应链的有效协调。  相似文献   

8.
货架展示量与定价模型及供应链协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兵  孙刚 《运筹与管理》2009,18(6):53-58,79
针对单生产商和单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假定需求依赖于货架展示量与零售价格,分别建立了集中式控制下和分散式控制下的货架展示量与定价决策模型,给出了协调供应链的批发价加货架补贴合同。针对单生产商和n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假定总需求是n个零售商的总货架展示量和平均零售价格的函数、每个零售商的需求与其货架展示相关的促销努力成正比,分析了相应的集中式与分散式决策,并给出了协调供应链的批发价加货架补贴加转移支付合同。  相似文献   

9.
研究一个由供应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系统在模糊连续需求环境下的运作过程。将市场需求视为三角模糊数,利用模糊截集理论分析模糊连续需求下的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过程,并给出收益共享契约机制下的决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模糊连续需求环境下,零售商的订购量存在唯一最优解;供应链系统的“双重边际化”效应同样存在;收益共享契约机制可以实现供应链中成员问的协调。最后,通过数值例子对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模糊需求和非对称销售价格信息下,研究了由单一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两级闭环供应链系统的协调问题。通过建立不确定环境下的集中决策和收益共享-费用共担契约决策模型,分别得到了不同模型下闭环供应链系统的最优策略。并进一步通过算例分析了契约下供应链各方收益随模糊需求和价格的变化情况,以及该契约对整个系统决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收益共享-费用共担契约能有效实现模糊闭环供应链系统的协调,实现闭环供应链系统决策的最优化;其次,需求和零售价格的不确定性程度越高,对零售商的最优订购量、供应链成员及系统利润的影响也越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一个新产品和再造品存在差别定价的零售商负责回收闭环供应链为研究对象,研究突发事件干扰下如何采用收益共享契约协调分散式决策闭环供应链的问题。首先,给出了一个可协调稳定环境下分散式决策闭环供应链的收益共享契约;其次,在突发事件同时干扰闭环供应链中新产品和再造品最大市场需求规模的情况下,分析了集中式决策闭环供应链的最优应对策略,并证实了原收益共享契约在突发事件干扰下会失效;最后,通过对原收益共享契约进行改进,解决了突发事件干扰下的分散式决策闭环供应链协调问题,且改进后的收益共享契约也能够协调稳定环境下的分散式决策闭环供应链。  相似文献   

12.
双渠道供应链中存在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零售商拥有传统渠道,制造商拥有电子渠道,回收可以再制造的产品,当供应链系统稳定时给出了最优价格、渠道销售数量和回收率.当供应链面临着需求扰动,制造商在一定范围内不用调整生产计划,回收率和需求突变程度负相关,平稳状态时的契约将无法协调供应链,改进收益共享契约能够协调需求扰动下的闭环双渠道供应链.  相似文献   

13.
一条双渠道供应链存在一个传统零售商和一个拥有电子渠道的制造商,制造商采用了跟随零售商线上线下同价的定价策略。通过建立市场需求模型,求出供应链的最优价格、生产数量,利用博弈论和合同理论的原理设计收益共享契约。研究表明,当供应链处于稳定状态时,收益共享契约可以用来实现同价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当突发事件导致市场规模和制造成本发生扰动时,同价双渠道供应链存在鲁棒性,而收益共享契约也能够很好地协调同价机制下的双渠道分权供应链,最后给出一个算例验证了结论。  相似文献   

14.
考虑由一个粮食加工商和一个开通O2O模式的粮食零售商构成的粮食供应链.首先,通过建立粮食加工商和零售商的需求函数和利润函数模型,优化出Stackelberg博弈下两种渠道的最优定价.其次,通过设计价格补偿机制和收益共享机制,消除粮食加工商和零售商双方博弈的双重边际效应,实现粮食供应链利益相关主体的Pareto改进以及粮食供应链横向和纵向的全协调.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对粮食零售商协调前后的利润变化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当粮食零售商的协调机制在一定范围内时,粮食零售商的利润得到协调和优化.这些结论可为企业定价协调提供更符合实际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一个由供应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系统在模糊需求环境下的协调机制。需求函数中的参数视为三角模糊数,分析模糊环境下的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过程,给出收益共享契约机制下的决策模型。最后通过一个数值分析表明,在模糊需求环境下,收益共享契约机制同样可以实现供应链中各成员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16.
卢荣花  李南 《运筹与管理》2015,24(6):112-120
研究产品生命周期条件下一个制造商、一个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的定价和协调策略:制造商第一周期只生产新品,从第二周期开始生产再制造品,并负责回收。建立了两周期、多周期和无限周期下的分散决策模型和多周期下的集中决策模型,得到最优定价和生产策略。结果表明:两周期中,制造商和零售商应根据不同的成本节约额制定不同的批发价、零售价和生产量。多周期中,当成本节约额比较小时,除第一和最后一个周期外,制造商和零售商应采取相同的定价和生产策略;当成本节约额比较大时,除第一和最后两个周期外,制造商和零售商应采取相同的定价和生产策略。无限周期中,除第一周期以外,制造商和零售商都应该采取相同的定价和生产策略。在有限周期情况下,制造商和零售商应通过在前期制定比较低的批发价和零售价,以提高生产量和销售量,使得后期的回收量增大,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通过引入收益共享契约制定合适的批发价和销售收入及再制造收益共享比率可以协调整个闭环供应链。算例验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7.
在模糊需求环境下,研究由单一供应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系统的协调机制问题。将市场需求视为模糊变量,建立不确定理论下,基于可信性分布的集成供应链模型和收益共享契约模型,并给出了模型中的最优策略。最后,以三角形模糊变量为例,通过数值算例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求解,并分析批发价格和收益系数对其他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零售商的最优订购量在模糊需求中心点的左、右浮动,并随着零售价格的提高而增加;不同的收益系数对应不同的批发价格策略;通过改变收益系数可以实现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完美协调。  相似文献   

18.
研究公平关切下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主导零售商构成供应链的决策及协调问题,当零售商公平关切时,分析了制造商和主导零售商的最优决策以及供应链系统的协调策略。研究表明在零售商主导的供应链系统中,无论零售商是否公平关切,批发价格契约均不能协调供应链系统。零售商的最优零售价格以及最大效用值,在一定条件下,与其公平关切系数无关。零售商公平关切下,收益共享契约和数量折扣契约均可以协调供应链系统,且协调条件均仅与零售商的渠道能力有关,而与其公平关切系数无关。  相似文献   

19.
产品价格和质量是消费者永恒的关注点。虽然多渠道给消费者带来了便捷的购物途径, 但是不同渠道的产品存在质量和价格分差异, 消费者在购买时须面对一个渠道、价格和质量的协调选择问题。本文提出了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价格偏好的双渠道定价决策模型, 并讨论了以制造商为领导者的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情形下的最优策略。比较了消费者偏好及产品质量水平对不同决策情形下的供应链决策的影响, 并通过设计收益共享契约机制实现了渠道的协调并证明了其有效性。研究表明:当产品质量在一定范围内时, 制造商和零售商可以获得最大利润;当消费者对质量的偏好逐渐增加时, 制造商的利润和零售商的利润随着消费者对质量的偏好提高而下降;制造商和零售商可以通过协调销售价格消除供应链的双重边际效应,从而实现供应链的协调。最后利用算例分析了消费者的质量、价格偏好对总利润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20.
在随机需求下,运用Fehr和Schmidt提出的公平偏好理论模型探讨了供应链合作广告协调问题,其中零售商具有利己和利他公平偏好.在批发价格契约下分析了零售商的公平偏好对订购和广告策略及渠道协调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一个测度为零的空间之外,批发价格契约不能协调供应链.设计了能协调供应链的收益共享和广告成本分担契约,并刻画了要完成渠道协调,契约参数须满足的充要条件.研究表明:1)在零售商具有利己公平偏好下,收益共享契约虽能协调供应链,但不能实现渠道收益的任意分配;2)若零售商的利他公平偏好较强,则能协调供应链(实现供应链期望利润最大化)的契约未必是帕累托最优契约,能实现公平分配的协调契约才是最优契约;3)在渠道协调下,零售商的利己和利他公平偏好对其效用均有负面影响.最后利用数值分析验证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