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潘峰  刘月  王琳 《运筹与管理》2020,29(6):113-123
本文首先构建环境规制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两方演化博弈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将公众作为第三方参与主体,构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公众三方演化博弈模型,详细比较两方和三方博弈模型的区别,探究各个主体策略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未有公众参与下,地方政府策略选择主要受地方政府积极执行成本、环境收益、经济损失,消极执行的环境政绩损失,中央政府监管力度、治理补贴和对地方政府的处罚等因素影响;中央政府的监管策略主要受到严格监管的成本以及对地方政府的治理补贴和处罚等因素影响。引入公众参与后,在央地两方博弈的基础上,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执行策略的影响因素还增加了地方政府被举报后所受到的追加处罚,中央政府监管策略的影响因素还增加了中央政府监管力度、对地方政府的追加处罚以及中央政府的公信力损失。(2)未有公众参与下,中央政府严格监管的概率随地方政府积极执行概率的增大而减小。引入公众参与后,中央政府严格监管率随地方政府积极执行概率的增大而增大。说明在公众参与下,地方政府积极执行环境规制对中央政府严格监管产生的抑制作用转变成了促进作用。(3)地方政府积极执行的概率、中央政府严格监管的概率都随公众举报概率的增大而增大。说明公众参与不仅对地方政府承担环保责任具有促进作用,而且有利于促使中央政府落实环境治理政策。  相似文献   

2.
通过构建微分博弈模型,对比分析无成本分担、成本分担及集中式决策情形下,政府和企业最优反馈均衡策略和收益最优值函数.研究发现,成本分担情形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努力程度要高于无成本分担情形,该努力程度不仅取决于自身的边际收益,还与政府边际收益、企业技术创新社会收益正相关;集中决策情形下,政府、企业的最优努力水平和系统收益最优值均达到最高水平,且与二者的边际收益之和正相关;社会公众绿色消费的关注程度对系统收益具有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边际递增;各参与主体努力程度对企业社会声誉影响越大,则合作系统收益越大.  相似文献   

3.
针对稀土矿区环境治理的复杂性,本文通过建立地方政府和稀土企业之间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博弈双方在不同情形下的演化稳定策略及其影响因素,并利用matlab对其进行数值仿真。研究表明,地方政府的监管成本、执行环境规制时对稀土企业的奖惩政策、稀土企业的治污成本以及非法开采时的额外收益都会影响地方政府与稀土企业的演化稳定策略,降低地方政府的监管成本、稀土企业的治污成本等都会引导博弈双方的演化稳定策略趋向于{严格监管,合法开采},从而促进矿区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针对稀土矿区环境治理的复杂性,本文通过建立地方政府和稀土企业之间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博弈双方在不同情形下的演化稳定策略及其影响因素,并利用matlab对其进行数值仿真。研究表明,地方政府的监管成本、执行环境规制时对稀土企业的奖惩政策、稀土企业的治污成本以及非法开采时的额外收益都会影响地方政府与稀土企业的演化稳定策略,降低地方政府的监管成本、稀土企业的治污成本等都会引导博弈双方的演化稳定策略趋向于{严格监管,合法开采},从而促进矿区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信息公开是疫情防范关口前移尤为重要的一环。本研究基于有限理性假设,改变传统期望效用函数,引入参照依赖理论,刻画了更加符合应急场景的博弈方认知与决策规律。构建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公众的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复制动态方程描述不同主体交互行为。结果表明,中央政府监管与公众参与在促进地方政府预警信息公开上形成了互补嵌入;主体感知效用、信息公开成本等对系统演化驱动效果明显,各方对感知效用边际递减系数和厌恶损失规避系数比较敏感;适当增加中央政府监管成功率、提高地方政府风险研判水平、加强公众信息辨识准确程度均有助于促进突发传染病预警信息公开。本研究结果可指导政府风险决策并为其制定合理的权、责、利条款提供模型支撑。  相似文献   

6.
潘峰  西宝  王琳 《运筹与管理》2015,24(3):88-93
针对环境规制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行为互动,从演化博弈论的研究视角探讨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决策演化过程。通过建立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考察了环境规制中参与者的行为特征。根据复制动态方程得到了参与者的行为演化规律、分析了参与者的演化稳定策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环境规制系统的初始状态、地方政府的环境规制成本和环境规制收益、中央政府的监查成本以及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处罚额都会影响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演化稳定策略。降低中央政府的监查成本、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查力度和违规处罚力度,降低环境规制成本、提高环境规制收益,将有利于促使地方政府执行环境规制,从而达到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府债务是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债务风险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面对的最大"灰犀牛"·基于有限理性假设,构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三方在监管、举债和放贷中的决策行为,并引入计算实验方法"情景一一应对"思想,对演化博弈结果进行动态模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中央政府是经济发展的掌舵者,其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管策略存在相机抉择现象;地方政府是政府债务形成与演化的核心,具有政绩导向和过度发债的行为动因;金融机构则是系统演化的辅助者,试图从博弈过程中获取收益.通过调节中央政府严格监管成本,以及去杠杆降风险的经济增益参数,有助于达成中央政府有效监管,地方政府适度举债的策略目标.  相似文献   

8.
杨苏  林浩东 《运筹与管理》2021,30(5):95-101
在当前的公共工程项目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公众参与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有限理性假设,考虑公众参与在公共工程项目应急管理中的影响作用,将政府角色细分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个决策主体,构建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公众三方的非合作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决策主体的演化稳定策略,模拟了决策过程,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模型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公众参与已成为公共工程应急管理决策进程中的重要力量,若三方中的中央政府能够有效的规制地方政府的不规范行为,公众参与能起到较好的“旁站”监督效果,将会促进系统趋向“中央政府有效监督,地方政府有效规制,公众积极参与”的理想演化稳定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中国在碳减排政策下地方政府与制造企业双方的博弈关系,在分析地方政府和制造企业不同策略下的成本和收益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地方政府和制造企业之间的静态混合策略演化博弈模型;进一步引入政府动态惩罚和补偿策略,剖析政企双方策略的互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对企业是否采取碳减排措施的奖惩力度、企业采取碳减排措施的成本与收益,会直接影响博弈结果;地方政府和制造企业两个群体在三种情况下存在演化稳定策略;在一定条件下,系统演化呈现周期性特征;当地方政府实施动态惩罚或补偿措施时,该博弈模型存在稳定的Nash均衡点。  相似文献   

10.
考虑到污染物动态变化的影响,本文构建连续时间内地方政府和污染企业之间的Stackelberg微分博弈模型,对企业污染减排过程中的政企合谋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和排污企业的合谋程度与地方政府的GDP偏好成正相关,与环境绩效的考核比重成负相关;不同的环境负责制对政企合谋的影响方向相反:任期负责制增强了地方政府的合谋动机,而终身负责制可有效地抑制地方政府的合谋动机;中央政府提高监督力度和惩罚成本系数增加了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合谋成本,是抑制政企合谋的外在约束。为抑制政企合谋,应转变以GDP为核心的单维扭曲机制,推进建立生态环境终身负责制;积极引导社会第三方的环境参与,弥补中央政府环境监管的不足;多元化惩罚手段,将经济惩罚和政治惩罚相结合,提高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谋成本。  相似文献   

11.
在公共事务决策中公众参与正影响着地方政府决策。基于博弈视角在地方政府与公众的策略互动中,博弈收敛速度的提高能够降低双方的成本从而提高社会效率。建立基于大工程议案决策的地方政府与公众动态博弈过程,应用马尔可夫决策研究博弈收敛的条件并分析了基于折扣准则下地方政府采取妥协策略时的最优停止条件。讨论了地方政府对不稳定的容忍度、地方政府选择妥协的概率与博弈收敛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大工程预期经济收益指标与地方政府对地方不稳定的容忍度呈正向关系,地方政府对地方不稳定的容忍度与双方关于大工程议案决策博弈的收敛速度呈反向关系,且公众支持度对地方容忍度的影响依概率分布变化。  相似文献   

12.
由于政府数字化发展产生大量的政府数据,数据量的增加带来数据质量管理问题,因而建立健全政府数据质量的管控机制是现下数字化政府的当务之急。本文以博弈论为基础,构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1和地方政府2三方关于政府数据质量管理问题的演化博弈模型,考察三方在政府数据质量管理问题上的行为及其稳定性分析,运用数值仿真进行模拟,探究博弈系统的演化轨迹及稳定状态。结果发现各地方政府进行政府数据质量管理不能自发达到均衡状态,中央政府参与监督和管理是促进各地方政府有所作为的重要因素,也是促进各地方政府进行政府数据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最后从机制设计角度分析中央政府的参与对各地方政府进行政府数据管理的推进作用,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潘峰  刘月  王琳 《运筹与管理》2022,31(3):63-71
环境污染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当下的环境治理逐步形成多主体治理模式。本文将环境治理中的四个主要相关主体“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公众”置于统一框架下,建立了四方演化博弈模型,并利用数值仿真模拟参数变化对博弈系统不同主体稳定策略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四方演化博弈系统的16个纯策略均衡点中,共有8个条件稳定点,其余8个均衡点在任何条件下都不稳定。其中8个条件稳定点代表着我国环境治理中各利益相关主体可能呈现的策略均衡,策略集中某策略的相对净收益决定了相关主体的策略选择。(2)通过数值仿真分析发现,增大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消极执行的处罚、增大中央政府转移支付和增大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消极执行的追加处罚不仅能够提升地方政府的环保执法力度,而且可以提高企业减排积极性。提高环境规制标准、增大对企业非法排污的处罚,对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策略选择都会产生影响,可以使系统更快向“中央政府不严格监管、地方政府积极执行、企业合法排污、公众不举报”的理想稳定状态演化,但提高环境规制标准的效果会略优于加大对企业处罚。地方政府增大企业治污补贴短期内可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过高的企业治污补贴将不利于博弈系统达到理想稳定状态,是一种非长效的环境治理模式。提高公众举报奖励可以促使企业合法排污,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实现博弈系统的理想稳定状态。最后,分别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公众角度提出了环境治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地方政府治理空气污染的执行力度是影响区域空气质量的直接因素,文中研究影响地方政府治理空气污染行为的因素。文章内容从演化博弈视角探讨地方政府自身及地方政府间协同治理空气污染的决策演化过程。研究显示,中央政府抽查行为,对地方政府的治理成本补贴,增大对地方政府的奖励与惩罚,增大对区域联合治理行为的惩罚与奖励,有助于提升地方政府治理空气污染行为的执行效力。研究结果表明,多元共治、互动监察、利益补偿等对提升地方空气污染治理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绿色创新是企业应对政府环境规制的有效方式, 而环保社会组织的参与监督和引导则是对政府环境规制效果的有力补充。本文通过构建企业、环保社会组织和政府三方演化博弈模型, 研究企业绿色创新行为演化过程中三方主体的互动机理。结果表明:增加环保社会组织直接参与监督的比例、环保社会组织对企业提供的绿色创新支持、对企业污染行为的震慑压力等因素均能影响演化结果。最后从政府、环保社会组织和企业自身角度给出推动企业绿色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寇坡  韩颖  石俊国 《运筹与管理》2021,30(10):127-133
中央环保督察对环境的改善效果备受肯定,但是这种改善效果的持续性却受到质疑。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本文构建了地方政府和污染企业的动态复制系统,探究中央环保督察压力下空气质量改善的途径。研究结果表明:中央环保督察过程中,空气质量的改善可能来自于地方政府无差别的关停污染企业;中央政府一味地加大对地方政府环保失职的惩罚,可能会导致地方政府采取一刀切式的“懒政”、“怠政”行为;辖区的初始污染水平、管制成本均影响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地方政府一刀切行为是多因素驱动的结果,中央政府应协调各方力量,理性决策,推动中央环保督察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7.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基于有限理性的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以地方政府、社会资本和农村居民为博弈主体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PPP模式合作行为演化博弈模型,运用Matlab软件分析了三方主体的初始意愿和政府规制对三方主体行为策略演化的影响。研究发现:(1)政府规制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PPP模式合作博弈系统演化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政府对社会资本的补贴资助、投机罚金、合作奖励和政府对农村居民的参与奖励。(2)与提高地方政府对社会资本的补贴资助力度和惩罚力度相比,提高地方政府的激励规制初始意愿更能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PPP项目的顺利落地实施。(3)农村居民参与PPP项目的初始意愿的提升关键在于提高农村居民参与收益。最后,为促进PPP模式在农村环境治理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和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可持续改善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