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在半鞅理论框架下,构建包括可交易风险资产、不可交易风险资产和未定权益的金融投资模型。在考虑随机通胀风险和获取部分市场信息的情形下,研究投资经理人终端真实净财富指数效用最大化问题。运用滤波理论、半鞅和倒向随机微分方程(BSDE)理论,求解带有随机通胀风险的最优投资策略和价值过程精确解。数值分析结果发现,可交易风险资产最优投资额随着预期通胀率的增加而减少,投资价值呈先增后减态势。当通胀波动率无限接近可交易风险资产名义价格波动率时,通胀风险可完全对冲,投资人会不断追加在可交易风险资产的投资额,以期实现终端真实净财富期望指数效用最大化。研究结果为金融市场的投资决策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目标收益养老金计划(TBP)模型研究鲁棒最优投资问题, 其中养老金管理者对模型参数不确定带来的风险是模糊风险厌恶的. 养老金管理者为规避风险和增加收益将投资于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 考虑连续时间情形, 假设养老金计划参保人的缴费是确定的, 而参保人的收益给付是确定目标收益给付, 资金账户的收益风险由不同代际的参保人共同承担, 同时考虑随机工资及其与金融市场的相关性. 以参保人退休后养老金给付偏离目标的风险和代际之间风险分担的组合最小化为投资决策目标, 并采用指数函数的形式描述实际给付与目标给付的偏离, 利用随机最优控制方法, 建立相应的HJB方程并求解得到最优投资收益策略和最优给付策略的解析解. 通过数值示例分析了模型参数对最优投资和最优给付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保险公司决策者一方面通过投资来实现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通过再保险业务来控制承保风险.保险投资市场假定是由两种资产构成:一种是无风险资产,另一种是风险资产.与已有研究不同,文章基于累积前景理论,假定保险公司决策者具有损失规避异质性的非理性行为人.保险公司的盈余过程用跳跃扩散过程来刻画,保险公司的决策目标是最大化最终财富的"S"型期望效用,借助于鞅理论将动态的最大化问题转化为静态问题,通过求解静态优化问题得到了最优投资和再保险策略的解析表达式.数值模拟分析了最优策略的动态性质.  相似文献   

4.
为了度量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本文引入了模糊变量。假设资产收益率为模糊数,分别运用可信性均值和可信性绝对偏差度量投资组合的收益与风险。考虑到投资者偏好,分别提出了以收益最大化的均值-绝对偏差优化模型和以风险最小化的优化模型。基于可信性理论,将上述模型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并运用旋转算法求解。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并比较了两个模型在实际投资决策过程中的效率。结果表明,以收益最大化的均值-绝对偏差优化模型效率优于风险最小的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5.
研发项目代表了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其投资和研发的过程所包含的多种风险可能会造成企业经济上的损失。为了保证竞争优势和收益最大化,企业投资前需要对项目的估值非常的精确,以便在竞争中做出最优投资决策。本文以市场中的两个竞争性企业为例,利用欧式复合期权理论与博弈论,量化了技术风险、商业风险和突发风险等不确定性,在经过了信息披露过程之后,分析了市场中企业自身和竞争者的投资决策,建立相应的研发项目投资决策数学模型,对企业的研发项目投资时机和决策收益进行评估,通过博弈得到纳什均衡下的企业最优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6.
针对资产的收益的分布不确切知道,并且所获得的矩信息也不是准确值的问题,提出了最大化最坏情形期望效用的鲁棒性方法.引入了凹凸类效用函数来度量模型不确定情形下投资者的效用,用一个不确定性结构来刻画资产收益的所有可能的分布和收益的矩信息,通过把具有不确定性结构的鲁棒性模型转化成参数二次规划问题,得到了最优投资策略、有效前沿和均衡价格的解析表示.方法为采用保守策略并且厌恶不确定性的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投资决策方案.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伴随着金融市场广度与深度的不断拓展,频发的金融风险对世界经济及金融市场造成了巨大损失(如美国次贷危机),学者和投资者越来越关注规避小概率巨额风险的最优投资决策及有潜力风险资产遴选方法的研究.文章就此开展了如下研究:首先以损失超过VaR部分的条件期望CVaR作为投资者愿意承担风险的上限,改进投资预算约束为非紧约束,提出了基于巨额损失波动性的投资组合模型.数值试验验证了模型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即使在生成较少数量的情景下也能快速收敛;当投资者对最低期望收益率要求不高时,不必全额投入预算资金就能满足投资者对预期收益的要求;随着投资者对最低期望收益率要求的提高,更多预算资金被投入可能带来更高收益的风险资产,资金预算约束逐渐趋于紧约束;模型给出的最优投资决策在样本外各滚动窗口测试中均实现了较高收益,但发生巨额损失的波动程度却显著降低,达到了控制小概率极端风险的目的.其次,结合常规基本面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技术,提出了风险资产的遴选方法.该方法适用于跨市场跨行业不同品种间风险资产的筛选,可兼顾同一类别内资产的同质性及不同类别资产间的异质性,以此达到分散化解风险的目的.实证研究表明,该方法遴选出的"少量"风险资产在各项评价指标上具有明显的优势,聚类技术的引入大大降低了投资者选择资产的难度.  相似文献   

8.
现有的资产风险度量方法不能合理的反映收益的向上波动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感受,针对这一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风险度量方法,这一方法综合考虑了投资者对于损失的规避和对超额收益的偏好,能够更为真实的反映投资者对于资产收益双侧波动的不同风险感受.同时本文结合新的风险度量方法给出了投资组合优化模型,并对模型的解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的风险度量方法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有效的投资决策依据,并且投资者的风险态度对于投资组合有效前沿和最优投资组合都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风险是企业投资决策关键影响因素之一,采纳奈特不确定性来刻画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模糊规避偏好和投资有成本可逆条件下企业投资决策模型.模型结果表明企业最优投资策略为双阈值策略:企业增加投资以避免资本边际收益大于上限阈值,削减资本存量以避免资本边际收益低于下限阈值,当资本边际收益处于上下限阈值之间时,企业既不增加投资也不削减资本.比较静态分析显示奈特不确定性增加会降低最优投资策略上下限阈值范围.  相似文献   

10.
股票市场是一个高风险市场,如何在频繁发生的极端波动环境下进行有效的资产分配是当前热点问题。本文首次应用VaR模型构建股市风险网络,并基于风险网络模型进行最优投资组合成分选择,分析不同市场波动行情下最优资产分配权重和股票中心性的时变关系,融合风险网络时变中心性和个股表现提出新的动态资产分配策略(φ投资策略)。结果表明:在股市上涨和震荡期,股票中心性和最优投资组合权重呈正相关关系;股市下跌期,股票中心性和最优投资组合权重呈负相关关系;当φ>0.05时,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区域向高中心性节点移动,反之。φ投资策略的绩效表现证明了风险网络结构能提高投资组合选择过程。此研究对于优化资产配置、提高投资收益、多元化分散投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an optimal investment strategy for a defined-contribution (DC) pension plan member who is loss averse, pays close attention to inflation and longevity risks and requires a minimum performance at retirement. The member aims to maximize the expected S-shaped utility from the terminal wealth exceeding the minimum performance by investing her wealth in a financial market consisting of an indexed bond, a stock and a risk-free asset. We derive the optimal investment strategy in closed-form using the martingale approach. Our theoretical and numerical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wealth proportion invested in each risky asset has a V-shaped pattern in the reference point level, while it always increases in the rising lifespan; with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alary and inflation risks, the presence of salary decreases the member’s investment in risky assets; the minimum performance helps to hedge the longevity risk by increasing her investment in risky assets.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the optimal dynamic asset allocation of pension fund with mortality risk and salary risk. The managers of the pension fund try to find the optimal investment policy (optimal asset allocation) to maximize the expected utility of terminal wealth. The market is a combination of financial market and insurance market. The financial market consists of three assets: cashes with stochastic interest rate, stocks and rolling bonds, while the insurance market consists of mortality risk and salary risk. These two non-hedging risks cause incompleteness of the market. By martingale method and dynamic programming principle we first derive the approximate optimal investment policy to overcome the difficulty, then investigate the efficiency of the approximation. Finally, we solve an optimal assets liabilities management(ALM) problem with mortality risk and salary risk under CRRA utility, and reveal the influence of these two risks on the optimal investment policy by numerical illustration.  相似文献   

13.
金融资产收益率不仅具有尖峰厚尾性、异方差性,还具有长记忆性。基于此,本文建立ARFIMA-GARCH-Copula模型来研究沪深股市的相关结构和等权重投资组合风险值VaR,利用上证指数和深成指数收益率的组合来进行实证研究。首先采用经典R/S分析法检验各个资产收益率的长记忆性,经过分数阶差分后选用GARCH模型建模得到边缘分布。然后选择Copula函数来刻画两资产之间的相关结构,建立联合分布模型。进而采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产生各资产的收益率序列,计算出投资组合的风险值VaR。实证研究表明:沪深股市具有长记忆性,且两者具有对称的尾部相关性;Kupiec检验说明ARFIMA-GARCH-Copula模型较之于GARCH-Copula模型能更准确地度量投资组合风险。  相似文献   

14.
为优化资产组合方案,考虑单资产分布的非对称性、异方差性、尖峰厚尾性等特征,资产之间的时变非线性相关性,建立了Copula-非线性分位数回归模型。本文的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构建期望超额收益率与考虑动态损失厌恶效应的VaR比率函数,确定了目标函数的表达式,改变了使用超额收益率标准差度量风险,而实证研究中更关注资产的损失风险而非全部风险,未考虑投资者对于收益与损失非对称偏好的不足;二是通过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非线性分位数回归模型,确定了边缘分布函数表达式,解决了普通模型无法处理非对称、非线性,依赖于分布假设的不足;三是通过构建混合Copula函数,确保能够有效捕捉金融市场中的尾部相关、非对称性,完善了刻画资产之间相关关系的模式;四是通过建立风险非线性叠加的资产总风险评价模型,确定了资产组合总风险的表达式,弥补了现有风险评价模型未考虑资产间的相关性的不足。实证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能高于其它模型,该模型有更高的VaR比率值,在单位风险下能够获得更高的资产组合效果。  相似文献   

15.
陈佳  李强  曾勇 《运筹与管理》2019,28(10):156-164
资产剥离会通过改变在位资产的构成而影响总资产风险收益特征。区别于已有研究将资产剥离看作看跌期权的通常做法,本文考虑企业剥离非核心资产并将资源重新聚焦于核心资产的一般情形,将资产剥离决策视作一种交换期权。运用实物期权方法和定价核技术,本文在连续时间框架下分析了资产剥离影响资产风险溢价的理论机理,并利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资产剥离对资产风险溢价的影响方向取决于非核心和核心两类资产风险溢价的相对大小,影响程度则由两类资产价值占比的差异和交换期权的价值占比共同决定;进一步,等待剥离的决策灵活性会削弱资产剥离的影响;年轻阶段的资产剥离更加可能对风险溢价具有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6.
In participating life insurance, management decisions regarding the asset composition can substantially impact the value of a policy from the policyholders’ perspective as well as the insurer’s risk situation. Due to the long-term guarantees often embedded in these contracts, life insurers typically invest a considerable portion of their capital in long-term assets such as corporate and government bonds. Besides interest rate risk, the value of these bond investments is thus particularly influenced by credit risk. Thus,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market risk associated with the asset composition on fair valuation and risk assessment with focus on credit risk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equity risk and interest rate risk. Our analysis emphasizes that the consideration of credit risk associated with bonds has a strong impact on the fair valuation and risk measurement in the context of participating life insurance contracts, even in case of higher grade bond exposures.  相似文献   

17.
多层感知器信用评模型及预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利用多层感知器 ( MLP)原理建立神经网络信用评价模型 ,用来对我国 2 0 0 0年 1 0 6家上市公司进行信用评级 ,并进一步对我国 2 0 0 1年公布的 1 3家预亏公司进行预警研究 .按照各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分为“好”、“差”两类 ,每一类由 5 3家上市公司构成数据样本 .对于每一家上市公司 ,主要考虑其经营状况的四个财务指标 :每股收益 ,每股净资产 ,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现金流量 .仿真结果表明 ,本文所建立的神经网络信用评价模型有很高的分类准确率 ,达到 98.1 1 % .又由于该信用评价模型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故可以进一步用来对企业的财务危机进行预警研究 .预警实证分析表明 ,该信用评价模型对我国 2 0 0 1年公布的 1 3家预亏公司进行预警分析 ,预警准确率达到 1 0 0 % .此外 ,文中还给出 MLP网络模型的学习算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8.
在"资本资产定价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对于传统定价方法过程的分析和总结,推导了金融资产定价的统一公式,并指明了效用理论中关于人的效用的刻画可以通过该公式中的权重系数体现出来,构成结合了效用理论和个体差异的"金融资产定价的统一视角";针对这一"统一视角",该文举出一例,将其应用于个人投资股票市场风险管理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跳-扩散模型模拟保险公司的盈余过程,并允许该盈余在由1个无风险资产和N个风险资产组成的金融市场上进行投资.盈余过程和资产价格过程模型中的参数皆受到一个可观察的有限状态连续马尔科夫过程的影响.为了最大化终端效用,我们寻找最优的投资策略,借助HJB方程等工具问题得到解决.当公司的效用函数为指数型时,我们给出了最优投资策略与其对应的值函数的显示表达式,以及相关的经济解释.Browne (1995)和Yang和Zhang (2005)的一些结论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20.
针对决策者权重信息、属性值为区间数形式的风险型多属性群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双参照点累积前景理论的群决策方法。考虑预期和正理想点为双参照点,根据累积前景理论分别表示针对双参照点的价值;引入预期侧重系数,进一步得到各方案的加权累积前景值;根据离差最大化的思想建立决策者权重优化模型,据此计算各方案综合累积前景值并进行方案排序。最后运用到工程评标案例中,通过与单参照点、期望效用理论的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