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魏育逐  沈京玲 《大学物理》1993,12(10):31-32
本介绍了物理光学薄膜干涉中的等倾干涉实验的新做法:使用激光、硫酸纸屏(或毛玻璃屏)和云母片代替汞灯、薄云母片产生干涉圆环纹,大大简化了实验条件和方法,并对光源和圆环纹的形成作了初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物理光学薄膜干涉中的等倾干涉实验的新做法:使用激光、硫酸纸屏(或毛玻璃屏)和云母片代替汞灯、薄云母片产生干涉圆环纹,大大简化了实验条件和方法,并对光源和圆环纹的形成作了初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3.
高中物理(甲种本)第二册以导热性为例,通过实验反映了晶体的各向异性和非晶体的各向同性。教材上采用的实验方法是,用烧热的钢针的针尖接触云母片或玻璃片,在接触点周围的石蜡薄层熔化成不同图形,从而反映晶体与非晶体导热特性的差异。这一实验方法虽然比较简便,但由于石蜡薄层的固态或液态都呈透明状,要仔细观察才能看清熔化  相似文献   

4.
高中物理课本(必修本)第一册第210页,介绍的演示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实验,用烧热的钢针去接触涂了石蜡的薄云母片的反面,熔化了的石蜡成椭圆形.实际操作时,效果不好.因钢针的热量少,熔化的石蜡区很小,不易观察,换用较粗的铁丝,则熔化的石蜡区又很接近圆形,不易比较.经过摸索,发现用一段(约几厘米)较细的电阻丝,穿过涂了石蜡的云母片,两端接到蓄电池上,接通电源后,数秒内,在云母片上就会出现一个既清晰又易比较的较大的熔化椭圆形石蜡区.晶体各向异性实验的改进@黄圣家$安徽肥东一中!231600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物理"固体和液体"一节中,需要做云母片和玻璃片的导热性能实验,主要用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利用云母片上熔化的蜡斑呈椭圆形说明单晶体导热性能各向异性这一物理特性;二是利用玻璃片上熔化的蜡斑呈圆形说明非晶体导热性能各向同性,并与单晶体的导热性相互比较.这个传统的实验说来容易,但凡亲自做过这个实验的老师都知道要想使这个实验达到预想的效果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6.
简讯     
可用于大屏幕投映显示的新型存贮、显示阴极射线管 现在通用的存贮阴极射线管系统不能用于投映,并且存贮需要功率。IBM公司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新方案。在阴极射线管内,用云母片隔开,形成两个真空室(如图所示)。在云母片上有一层可变形的薄膜,这样做成一种所谓“变形成象存贮显示管”,简称DSDT。  相似文献   

7.
第40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实验部分由利用刀片锐边的衍射测量激光波长和测量云母片的双折射量2个光学实验组成.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试题内容和解答,并在必要时作了简短评论.  相似文献   

8.
高中物理二册晶体各向异性的实验在可见度方面,存在如下两个问题:1、云母片上的石蜡受热熔化后和周围没熔化的石蜡在色泽上没多大区别;2、作为热源的钢针冷却很快,石蜡熔化后又迅速凝固,无法将实验现象保存下来。由于这两个原因使得此实验可见度很小,学生难以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  相似文献   

9.
一、晶体各向异性的实验现用高中物理教材甲种本第二册73页,有如图1所示的甲与乙两个实验.图(甲)是云母片上熔化了的石蜡成椭圆形;图(乙)是玻璃板上熔化了的石蜡成圆形。两个实验对比,说明晶体(云母)在不同方向上的导热性是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10.
牛顿环实验及其历史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顿环实验是大家熟悉的一种空气薄膜产生的等厚干涉实验,尽管实验原理并不复杂,却有不少著名物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过细致研究,因而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牛顿深入研究了这种实验现象,进行了精确测量,找出了环的直径分布规律;杨氏利用这一装置验证了位相跃变理论;阿喇戈由检验牛顿环的偏振状态,对微粒说理论提出了怀疑;斐索用牛顿环装置测定了纳黄双线的波长差.下面让我们看一下牛顿环实验的历史背景和作用.l最初的《顿环实验1665年胡克(RobertHooke)在他的著作中就描述了薄云母片、肥皂泡、吹制玻璃和两块压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给出了由已测得的云母片对6328 A激光的相位延迟,推算任意波长的延迟的几种方法。对这几种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根据误差讨论,确定了制作任意波长波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白光照射到透明云母薄片时,后侧内表面产生的反射光与入射光会在云母片的前表面发生干涉.利用光谱仪可以观察到由于干涉而形成的条状光谱.改变入射光的偏振方向,可以观察到由于云母薄片双折射特性引起的干涉条纹的移动.根据条纹移动的方向,可以判定出云母片两正交的光轴方向上折射率的差异,从而判定出其快轴和慢轴.  相似文献   

13.
陈怀琳  袁霞 《物理实验》1989,9(2):61-63
波长片是偏振光实验中常用的光学原件。λ/2片可使线偏振光改变振动方向,而λ/4片则可产生和检验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目前市售波长片相移量误差常常极大,绝大部分生产单位亦不提供产品数据,造成教学上困难。我们在利用云母片自己制备波长片过程中解决了相移量的定性、定量的测定问题。下面分别介绍测定方法及原理。  相似文献   

14.
两亲性分子在液 /固界面组装成二维有序的结构是目前超分子科学研究的热点。含有偶氮苯单链季铵盐化合物 4-[(4’ -十二烷氧基 )偶氮苯氧基 ]己基三乙基溴化铵 (简写为C12 AzoC6 N+)在水溶液中能聚集成胶束 ,当它自组织到新鲜的云母片上时 ,则形成二维有序的纳米尺寸的树枝状条带结构。为了进一步系统的研究该自组织树枝状条带结构单层膜的性质 ,本文利用扫描力显微镜 (SFM)研究了该化合物在大于其临界胶束浓度时在新鲜的云母片上自组织成树枝状条带结构的行为 ,并通过共聚焦拉曼光谱对该自组织树枝状条带结构单层膜进行了测试 ,指认了固体和自组织单层膜的拉曼位移。通过比较 ,我们进一步确认了在云母片上的自组织的二维有序的纳米尺寸树枝状条带单层膜的结构。这将为这种二维有序的纳米尺寸树枝状条带结构将来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云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天然矿物。由于云母的绝缘性能最佳;耐热和耐湿性能强;机械强度好;对光的透过率高。因而早就被广泛应用于电真空器件中。 由于云母对可见光具有很好的透过率,所以常被用作倍增级的荧光屏和光阴极的基底。希望云母片越薄越好,一般为3~4μ,透过率95%以上。表面应无斑点、彩条、刀痕,在使用面积范围内,其厚度应十分均匀。目前静电聚焦三级串联和四级磁聚焦象增强器中,都采用了云母片作为光传递介质。  相似文献   

16.
用液流操纵单个DNA分子形成纳米悬链线图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用液流拉伸单分子DNA,使其吸附在修饰过的云母基片上.然后让二次液流沿着垂直于已拉伸的DNA的方向流过云母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测,可见DNA单分子片段在基片上形成了一些纳米尺度的悬链线.提出一种“S悬桥”模型能定量地解释这一现象.该研究工作揭示,在DNA的单分子操作中,经典的弹性力学理论足以描述和控制DNA分子二维图形的形成 关键词: DNA 单分子DNA操纵 原子力显微镜(AFM) 纳米悬链线  相似文献   

17.
《光学技术》2021,47(3):366-371
为了解喀喇昆仑公路(中国段)部分区域岩石力学性能,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对采集的不同岩性岩石,在三点弯曲和单轴压缩的载荷作用下,进行了岩样位移场、裂缝起裂、扩展等动态演化规律的实验研究。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了裂纹演化及路径因岩石种类不同有所区别,三点弯曲岩样裂纹发生部位在受拉应力一侧,单轴压缩试件在边角处局部压溃导致破坏,通过比较裂纹演化,千枚岩和片麻岩裂纹沿应力最大处纵向延伸,云母片岩裂纹受层理和应力等因素影响,裂纹呈锯齿形延伸。实验结果对提高这一地域岩石破坏机理的认识,为防灾减灾及工程设施施工提供数据积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4F系统中利用光栅完成位相振幅转换。采用编码非相干扩展光源可抑制相干噪音,获得清晰的输出图象。一、前言观察位相物体,历来是人们感兴趣的问题,例如生物学中对透明标本的观察,矿物学中对云母片等透明矿物的观察,对晶体、玻璃、塑料等透明材料的观察以及对温度场分  相似文献   

19.
在研究单摆的实验中,测量单摆的周期是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方法是用秒表直接测量,如今, DIS 系统在物理实验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许多实验的方法都得到了革新。本文将介绍用DIS系统的力传感器测量单摆周期的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扬氏模量实验中,测量数据采用逐差法,这种方法在实验中经常用到,所以尝试用C语言编程在微机上处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