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凯  韦翊  徐婷  林先耀  陈东 《应用数学》2016,38(3):183-185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与一氧化碳(CO)在喘息性疾病婴幼儿血清中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12例4岁以下喘息患儿,根据《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修订)》分为重症组(存在低氧血症)49例和轻症组(无低氧血症)63例;选择同期同年龄段急性支气管炎患儿58例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技术测定患儿血清HO-1含量,应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患儿血中碳氧血红蛋白(COHb)含量,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急性期(入院时)3组间HO-1和COHb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两比较,仅重症组(2577.01±879.47)ng/L、(3.84±0.87)%明显高于轻症组(1382.90±731.80)ng/L、(1.17±0.60)%和对照组(1113.73±606.25)ng/L、(1.01±0.54)%(均P<0.01)。重症组HO-1和COHb含量,均为急性期高于恢复期(均P<0.01)。急性期重症组HO-1与COHb含量呈正相关(r=0.340,P<0.05)。结论HO-1和CO可能参与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发展过程,急性重症期两者呈正相关,具有诊断疾病、判断严重程度与预后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汤永志  燕飞  朱坚胜  陈华忠  朱敏  肖明  林希  邵辉 《应用数学》2015,37(11):974-976
目的 研究HBsAg 对脂多糖诱导树突状细胞(DCs)分泌IL-6 和IL-12 的影响。方法 采用重组人粒- 单核 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联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诱导单个核细胞得到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DCs),分别加入HBsAg1、2、5μg/ml,并设对照组,各组再加入脂多糖诱导为成熟DCs。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各组iDCs 的表型(CD11c、HLA-DR),ELISA 法检测脂多糖诱导后培养上清液中IL-6 和IL-12 的水平。结果 iDCs 的CD11c/ HLA-DR 双阳性率为(83.62±6.89)%,显著高于单纯培养组(20.57±1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 1、2、5μg/ml 组培养上清液中IL-6 分别为(609.36±127.06)、(566.01±173.46)、(295.03±76.08)pg/ml,低于对照组(1356.97±181.78)pg/ml(均P<0.05);HBsAg2、5滋g/ml 组IL-12 分别为(854.49±67.92)、(472.09±55.70)pg/ml,低于对照组(1248.78±112.09)pg/ml(均P<0.05);1滋g/ml 组IL-12(1103.53±134.15)p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浓度HBsAg 可下调脂多糖诱导的DCs 细胞因子分泌。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原发干燥综合征(pSS)、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浆中循环DNA(cDNA)浓度的差异性,探讨cDNA浓度在pSS、SLE诊治中的意义。方法选用人类基因组管家基因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设计引物,测定pSS、SLE及健康对照组中血浆cDNA浓度,同时测定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并评定不同疾病的活动指数和损害指数,分析血浆cDNA浓度与疾病活动性、相关参数的关系。结果 pSS组cDNA浓度[(368.24±196.68)ng/ml]明显高于SLE组[(244.51±164.10)ng/ml]及健康对照组[(24.56±16.76)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SS组中的cDNA浓度值与干燥综合征活动指数(SSDAI)呈正相关(P<0.05),与干燥综合征损害指数(SSDDI)无相关性(P>0.05);SLE组中cDNA浓度值与SLE活动指数(SLEDAI)无相关性(P>0.05)。结论 cDNA浓度可作为pSS与SLE鉴别指标之一,pSS患者cDNA浓度与SSDAI呈正相关,可作为pSS疾病活动性观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病情凶险,而老年患者机体耐受力差,如胆道引流不及时或无效,病死率较高。其救治原则首先是微创下的胆道通畅引流,目前首选是十二指肠镜(ERCP)下的胆管引流,主要操作包括:内镜下胆管外引流术(又称鼻胆管引流术,ENBD),内镜下胆管内引流术(又称胆道塑料支架引流术,ERBD),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包括针形刀,EST)和取石。近年来,宁波市第九医院采用ERBD+ENBD成功救治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5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胃促生长素(Ghrelin)腹腔注射后大鼠胃排空效应,阐明Ghrelin在胃排空调节中的作用。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4个实验组(A、B、C、D),每组各10只,4个实验组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Ghrelin(0.5、1.0、1.5、2.0 nmol/kg)腹腔注射,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1ml腹腔注射,45min后每只大鼠半固体糊1.0ml灌胃,30min后处死,测定胃排空率,比较5组间胃排空率的差异。结果腹腔注射Ghrelin后大鼠胃排空率(36.08±5.57)%,与对照组的(27.18±2.37)%相比有明显加快(P<0.05),而且该效应与腹腔注射Ghrelin的量有一定的关系,小剂量Ghrelin(0.5nmol/kg)腹腔注射对胃排空无明显影响(P>0.05),但中、大剂量Ghrelin腹腔注射能明显加速大鼠胃排空效应(均P<0.01)。结论中、大剂量Ghrelin腹腔注射能明显加快健康大鼠的胃排空效应。  相似文献   

6.
余开平  朱玲华 《应用数学》2015,37(12):1073-7075,1078
目的 探讨右半结肠癌行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ME)清扫肠系膜根部淋巴结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0年12月 至2012 年12 月行CME 的57 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接受传统结肠癌根治术的99 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量、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手术并发症、2年局部复发率及生存率等情况进行比较,初步评价CME 清扫肠系膜根部淋巴结的临床效果。结果 CME 组与对照组总淋巴结清扫数量分别为(22.6±2.8)、(14.6±2.7)枚,CME 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CME 组平均出血量为(167.4±20.8)ml,对照组为(205.4±19.3)ml,CME 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ME 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Ⅲ期患者CME 组2 年局部复发率38.2%、生存率88.2%,对照组分别为64.8%和68.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右半结肠癌患者采用CME 清扫肠系膜根部 淋巴结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金平  林敏  钱琦  方莉  曹燕飞  田曼曼 《应用数学》2015,37(5):377-380
目的 利用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对正常大脑后循环进行MRI 灌注成像,测量正常大脑后循环血流量,提供正常大脑后循环供血区血流量参考值。方法 对60 例志愿者进行MRI 常规扫描和3D-ASL 灌注扫描,获得血流量图,分别测得双侧枕叶、颞叶后部、小脑半球及脑干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测得血流量,双侧枕叶为(64.45±12.72)ml/(min·100g),颞叶后部为(63.28±14.97)ml/(min·100g),小脑半球为(61.75±13.54)ml/(min·100g),脑干为(53.64±12.71)ml/(min·100g),男性与女性的血流量未见差异;不同年龄段的血流量存在差异。结论 3D-ASL 能定量测量后循环血流量,对脑梗死的病理生理学的进一步研究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俊 《应用数学》2016,38(2):128-130
目的探究肺源性与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监测的临床价值,为呼吸困难患者的病因鉴别提供切实有效的依据。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以呼吸困难为首要症状的194例患者分为两组,肺源性呼吸困难组(Ⅰ组,104例)及心源性呼吸困难组(Ⅱ组,90例),100例同期常规体检者为对照组,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分别测量3组受试者血浆中NT-proBNP的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组受试者比较,对照组血浆NT-proBNP浓度(356.0±66.8)pg/ml最低,Ⅰ组NT-proBNP浓度(453.0±89.5)pg/ml次之,Ⅱ组NT-proBNP浓度(3012.0±196.0)pg/ml最高,3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Ⅱ组中年龄越大、心功能分级越高的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高于年龄较轻、心功能分级较低的患者(均P<0.05)。结论对血浆中NT-proBNP浓度的监测有助于急诊医师快速、准确地鉴别呼吸困难患者的病因;NT-proBNP浓度在评价患者的心功能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慢性咳嗽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 ,FeNO)与特应性体质及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91例慢性咳嗽的患儿进行FeNO、血TIgE的检测及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并进行分组对比。结果特应性体质组FeNO值为(29.74±14.24)ppb,TIgE为(483.95±384.57)IU/ml,非特应性体质组FeNO值为(13.82±7.91) ppb,TIgE为(154.09±143.42)I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TIgE增高患儿FeNO值为(29.15±15.30)ppb,血清IgE正常患儿FeNO值为(16.22±9.75)pp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FeNO水平与过敏原数目不存在相关(P=0.278)。结论特应性体质可使慢性咳嗽患儿FeNO水平明显升高,而FeNO与皮肤过敏原阳性数目无明显相关性,在诊断哮喘时应注意特应性体质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李云芳  周朱瑛  李光乾 《应用数学》2016,38(3):167-170,174
目的观察幼年大鼠惊厥持续状态(SC)后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以及IL-1β和NF-κB蛋白、MicroRNA表达变化,并了解黄芩苷(BC)对其影响。方法将195只19d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惊厥持续状态组(SC组)和黄芩苷预处理组(BC组),每组65只;各组按处死时间点随机分为4、12、24、48和72h组。采用氯化锂-匹鲁卡品化学点燃法制备幼年大鼠SC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中IL-lβ、NF-κB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NF-κBMicroRNA表达,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数。结果IL-lβ:与NS组(12、24、48和72h分别为11.47±2.51、12.49±2.58、13.19±2.39和12.79±5.30)比较,SC组(12、24、48和72h分别为29.38±5.18、40.09±5.16、35.32±6.59和27.98±4.16)表达增强(均P<0.01);与SC组比较,BC组(12、24和48h组分别为21.19±4.54、29.78±4.39和25.91±5.64)表达降低(均P<0.05)。NF-κB:与NS组(4、12、24、48和72h组分别为45.76±15.41、41.26±6.28、50.61±12.54、51.72±6.52和52.65±7.65)比较,SC组(4、12、24、48和72h组分别为64.06±6.18、71.16±6.49、79.34±11.76、67.07±6.58和65.12±9.66)表达增强(均P<0.05);与SC组比较,BC组(4、12和24h组分别为52.65±5.73、56.68±5.37和67.01±9.08)表达降低(均P<0.05)。NF-κBMicroRNA表达与蛋白表达相似。SC组在惊厥后12h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数为(11.38±2.35)个,高于NS组的(6.19±1.48)个(P<0.01),48h达到高峰(28.28±5.17)个;BC组在12、24、48和72h时神经细胞凋亡数分别为(8.96±2.21)、(13.07±2.47)、(20.51±4.39)和(17.36±4.12)个,均低于SC组(均P<0.05),但高于NS组(6.19±1.48)、(6.59±1.66)、(6.79±1.15)和(6.31±1.47)个(均P<0.05)。结论幼年大鼠SC后海马CA1区IL-1β和NF-κB表达增强,神经细胞凋亡增加;BC预处理能抑制早期IL-1β和NF-κB蛋白、MicroRNA表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对幼年鼠SC后脑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军  夏武杰  薛杨静  胡建坚 《应用数学》2016,38(4):237-240,267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3,4苯并芘(BaP)介导内皮祖细胞(EPCs)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收集人脐血单个核细胞,贴壁培养法培养EPCs,消化收集第4代细胞,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Bap组:予BaP,浓度为20μmol/L;3种浓度黄芪甲苷各组(先加入浓度分别为2、10、50μg/ml的黄芪甲苷,2h后再加入浓度为20μmol/L的Bap)。分别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黏附能力测定实验检测细胞黏附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取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检测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细胞活性氧(ROS)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aP组细胞的增殖、黏附以及迁移能力均明显降低(均P<0.01),黄芪甲苷预保护可呈浓度依赖性地提高EPCs增殖、黏附及迁移能力(均P<0.05);BaP组培养上清液中MDA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SOD含量明显下降(P<0.01),ROS表达明显上升(P<0.01),不同浓度的黄芪甲苷可降低培养上清液中MDA含量(P<0.05),提高SOD含量(P<0.05),并且呈浓度依赖性地降低细胞ROS表达(P<0.01)。结论黄芪甲苷对BaP介导的EPCs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然呼吸状态下高螺距双源CT肺血管造影(CTPA)技术对可疑肺栓塞患者应用的可行性、影像质量。方 法对54例临床疑似肺动脉栓塞的患者(高螺距组),采用第二代双源CT 行CT肺血管造影(CTPA),患者在自然呼吸下行高螺距CTPA 检查(螺距为3.0,120kV,100mAs,50ml 对比剂);另选前期检查患者54 例作为常规组行常规CTPA 检查(螺距为0.8,120kV,100mAs,80ml对比剂),深吸气后屏气扫描。记录PA 强化程度、图像噪声、信噪比、图像的整体质量、扫描范围内肺动脉分支是否存在对比剂充盈不均和心脏、呼吸运动伪影以及辐射剂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螺距组肺动脉主干(PT)及尖段(S1)肺动脉、后基底段(S10)肺动脉的平均CT 值为(404±104)、(453±119)和(453±119)HU,平均图像背景噪声(11±2)HU,平均检查时间为(0.67±0.09)s,平均辐射剂量为(142±31)mGy cm,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检查图像无呼吸及心脏的运动伪影。肺动脉分支未见完全或部分缺损,所有患者均达到诊断要求。结论自然呼吸下状态高螺距双源CTPA 检查能得到较高质量的图像,没有产生呼吸和心脏的运动伪影,且可避免出现瓦氏(Valsalva)呼吸所致的伪影。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高糖对小鼠足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以及不同浓度雷公藤内酯醇(TP)和缬沙坦(Val)对高糖抑制后小鼠足细胞活性的影响,探讨高糖对足细胞的损伤作用,以及有效的药物干预浓度范围。方法将培养成熟的小鼠足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11.1mmol/L葡萄糖)和不同浓度高糖组(16.1、21.1、26.1、31.1、36.1mmol/L),以上述浓度培养48h后采用CCK-8检测足细胞活性的变化。取活性变化最大的浓度为高糖诱导浓度,在此基础上随机分为不同浓度的TP组(4、8、16、32、64ng/ml)和Val组(2×10-8、2×10-7、2×10-6、2×10-5、2×10-4mol/L),以上述浓度干预48h后,采用CCK-8检测足细胞活性的变化。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除16.1mmol/L高糖组外,其余各高糖组的足细胞活性显著减少,其中以26.1mmol/L葡萄糖组减少最为明显(P<0.01)。(2)与26.1mmol/L葡萄糖组相比,TP组(除4ng/ml组外)和Val组(除2×10-8mol/L组外)足细胞活性部分恢复,其中以16ng/mlTP组和2×10-5mol/LVal组足细胞活性恢复最为明显(P<0.01)。结论一定浓度范围的TP和Val可部分恢复受高糖抑制的小鼠足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完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的可行性、安全性。方 法 采用LPD 治疗胰头或十二指肠肿瘤患者6 例,回顾性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短期疗效。结果 6 例手术均在完全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380.5±38.1)min;出血量(241.7±189.3)ml;清扫淋巴结(15.3±2.8)枚;平均肛门排气时间(3.5±1.0)d;术后住院(14.0±5.7)d。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3.3%(2/6),其中轻度胰漏1例,肺炎1例;本组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LPD 安全、可行,能达到胰头或十二指肠肿瘤根治性切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腔内超声(IDUS)、CT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和对胆道恶性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胆道恶性梗阻患者的IDUS、CT和MRCP检查结果,比较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胆道恶性梗阻的图像特征和诊断情况。结果IDUS、CT和MRCP对胆道恶性梗阻定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5.31%、82.98%和8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3.27%、74.47%和75.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均能显示胆道恶性梗阻的部位、数量和回声/密度/信号特征:CT和MRCP对壶腹癌定位诊断、胰头癌定性诊断均有较高符合率。IDUS对胆管狭窄性质的阴性预测能力明显高于CT和MRCP(P<0.05)。结论IDUS、CT和MRCP均能清晰显示胆道恶性梗阻的特征,各有优势,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卢一丽  单小鸥  金佳蕙 《应用数学》2016,38(3):186-188,191
目的探究不同病原体引起的儿童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住院确诊且有明确病原体的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97例,比较不同病原体引起的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结果A族β溶血性链球菌(GABHS)、EB病毒、腺病毒和肺炎支原体(MP)引起的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发病年龄分别为(6.29±2.17)、(3.41±1.81)、(3.35±2.50)、(3.88±2.9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ABHS感染患儿年龄最大。GABHS感染患儿发病年龄多在5岁以下,冬春季为发病高峰季节。有咽部出血点表现的多为GABHS和腺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患儿易出现肝、脾和颈部淋巴结肿大,腺病毒感染患儿易出现结膜炎。不同病原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血清中性粒细胞(NC)、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GABHS感染患儿相比,EB病毒、MP感染患儿CRP水平均较低(均P<0.05),EB病毒、腺病毒和MP感染患儿PCT水平均较低(均P<0.05)。结论在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中,除GABHS感染外,腺病毒、EB病毒和支原体感染也占相当一部分。对于年龄<5岁,冬末春初发病,有明显咽痛、咽后壁出血样表现,CRP明显升高,PCT>0.5ng/ml的患儿,应考虑GABHS感染的可能,并及早、足疗程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细胞白三烯受体-1(CysLTR1)基因Micro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17例(哮喘发作组)、支气管哮喘诊断明确且临床症状完全缓解3个月以上患者15例(哮喘缓解组)和健康体检者2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RT-PCR技术检测外周血细胞CysLTR1基因MicroRNA的表达,并比较分析3组检测结果。结果CysLTR1基因MicroRNA在正常对照人群和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均有表达,但表达水平不同:哮喘发作组、哮喘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CysLTR1/GAPDH分别为2.4059±0.1983、2.1800±0.2210和1.2300±0.1174,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哮喘发作组和哮喘缓解组CysLTR1基因MicroRNA的表达均明显增高(均P<0.05);哮喘发作组与哮喘缓解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患者CysLTR1基因MicroRNA高表达可能与哮喘发生或急性发作相关。  相似文献   

18.
王宇晖  童孟立  杨汝春 《应用数学》2013,35(19):1718-172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否能诱导小鼠足细胞株凋亡以及诱导凋亡的途径。方法(1)体外培养小鼠足细胞株;(2)应用不同浓度(10^-1~104ng/L)TGF-β1诱导小鼠足细胞凋亡;(3)10^3ng/LTGF-β1诱导不同时间(12、24、48h)后观察足细胞凋亡情况;(4)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nnexinV、Caspase3;(5)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Smad2、Smad3、Smad7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情况。结果(1)小鼠足细胞在不同浓度(10^-1~10^4ng/L)TGF-β1刺激下,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2)随着TGF-β1浓度增加、凋亡时间增加,足细胞凋亡率增高(P〈0.05);p38MAPK、Smad2、Smad3、Smad7mRNA表达增加;TGF-β1 103ng/L为最佳诱导小鼠足细胞凋亡浓度,24h为最佳诱导凋亡时间;(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0^3ng/LTGF-β1诱导后Caspase3阳性细胞比率显著增加(P〈001).p38MAPK、Smad2、Smad3、Smad7蛋白质表达亦显著增加(P〈0.01)。结论TGF-β1能诱导小鼠足细胞凋亡,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TGF-β1通过Smad通路、p38MAPK通路以及线粒体通路诱导小鼠足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TBX3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42例乳腺癌患者、7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80例健康女性血清中TBX3的表达水平,并比较3者之间的差异,分析血清TBX3与乳腺癌患者年龄、月经状态、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及远处脏器转移、TNM分期以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42例乳腺癌患者血清TBX3水平为2.13(1.01-6.15)n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60(0.99-2.18)ng/ml]及良性对照组[1.58(0.71-3.18)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血清TBX3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年龄、月经无关,但随着乳腺癌组织学级别增加、TNM分期进展、出现腋窝淋巴结及远处脏器转移而显著升高。此外,ER阳性及Her-2过表达者血清TBX3表达水平较ER阴性及Her-2低表达者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Ki-67≥14%者与Ki-67<14%者、PR阳性者与PR阴性者之间血清TBX3表达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TBX3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且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TNM分期、腋窝淋巴结及远处脏器转移、ER及Her-2密切相关,提示血清TBX3可能可以作为乳腺癌临床诊断、预后判断及随访监测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血浆脑钠肽(BNP)与急性肺栓塞(APE)患者右心室功能不全(RVD)的关系及其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44例APE患者血浆BNP水平,同时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分为RVD组和无RVD组。观察两组间血浆BNP水平差异及血浆BNP水平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关系。结果 APE患者RVD组BNP水平[(2352.5±1987.8)pg/ml]高于无RVD组[(349.9±299.4)pg/ml](P<0.01);低BNP者不良事件发生率(10.0%)低于高BNP者(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BNP者1年生存率高于高BNP者(χ2=6.554,P<0.05)。结论 BNP可作为反应APE患者RVD的有效手段,对预测患者不良事件及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