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方志  吴志明  詹雅珍  胡红锋  郭杰  孔宇 《应用数学》2013,35(11):1038-1040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治疗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AOSC)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老年AOSC患者行急诊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EST)、鼻胆管引流(ENBD)或胆管内支架引流(ERBD)。结果患者全部存活,术后1周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均明显改善(均P<0.05)。3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17例一次取石成功,21例改善症状后二次取石成功;4例胆管癌患者,2例置入塑料支架,2例病情稳定后行手术治疗。结论急诊内镜治疗老年AOSC成功率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朱建伟  吕文  王霞  黄海涛  王晖  张筱凤 《应用数学》2013,35(11):1033-1035
目的评价大柴胡汤对预防胆管塑料内支架再阻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8例因胆道疾病而放置胆道塑料内支架(ERBD)患者随机分为大柴胡汤剂组(40例,男:女=18:22)和对照组(28例,男:女=13:15),3个月后收集内支架,观察支架阻塞情况。采用免疫定量分析支架内膜抗核周因子抗体(APF)含量;红外光谱检测胆红素钙、胆固醇和碳酸钙盐含量;细菌学培养分析支架内细菌成分。结果(1)大柴胡汤组和对照组APF蛋白定量分析分别为(16.579±8.62)ng/ml和(10.46±3.25)n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支架内生物膜的胆红素和碳酸钙含量均明显高于大柴胡汤剂组(P<0.01);(3)相比未阻塞的支架,大多阻塞的支架包含多种的细菌种群。结论胆道感染多由肠道细菌逆行感染引起,阻塞支架内生物膜的主要成份是胆红素钙和部分碳酸钙。而大柴胡汤通过影响APF,有助于减缓胆道支架蛋白生物膜的形成,而保持胆道通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腔内超声(IDUS)、CT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和对胆道恶性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胆道恶性梗阻患者的IDUS、CT和MRCP检查结果,比较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胆道恶性梗阻的图像特征和诊断情况。结果IDUS、CT和MRCP对胆道恶性梗阻定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5.31%、82.98%和8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3.27%、74.47%和75.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均能显示胆道恶性梗阻的部位、数量和回声/密度/信号特征:CT和MRCP对壶腹癌定位诊断、胰头癌定性诊断均有较高符合率。IDUS对胆管狭窄性质的阴性预测能力明显高于CT和MRCP(P<0.05)。结论IDUS、CT和MRCP均能清晰显示胆道恶性梗阻的特征,各有优势,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医院获得性肺炎(以下简称肺部感染)是指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于入院48h后在医院发生的肺炎,是ICU常见的感染并发症,该并发症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和病死率[1]。危重病患者肺部感染反复发作,很重要的原因是留置的鼻胃肠管导致的误吸、反流引起。美国胃肠协会已将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作为不能经口进食又需要长期营养支持的首选方式[2]。PEG具有操作简单、耗时少、并发症少的特点,国内外已广泛用于临床治疗。现对我院近年来行PEG营养支持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常规鼻胃肠管营养支持者进行比较,包括患者肺部感染例次数、抗生素使用天数、发热天数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季霞  蔡建庭 《应用数学》2015,37(1):42-43
目的 探讨>70 岁老年患者慢性胃炎中胃蛋白酶原(PG)Ⅰ、Ⅱ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经胃镜和病理诊断的 慢性胃炎240 例,分为>70岁老年研究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60 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和20~60岁的中青年对照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分别测定患者血清中的PGⅠ、PGⅡ,计算PGⅠ/ PGⅡ(PGR)。结果 对照组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PGⅠ、PGR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中慢性萎缩性胃炎较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PGⅠ、PGR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PGⅠ、PGR降低(P<0.05)。根据ROC 曲线>70岁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PGⅠ和PGR 的界值分别为97.25μg/L、6.75。结论 血清PG检测对老年患者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筛查有意义,针对老年患者需进一步研究确定其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与肺功能关系。方法选择289例老年COPD患者(病例组)和100例老年无COPD的其他患者(对照组),均行肺功能检查以及血清PA、RBP检测,并根据肺功能严重程度不同,将病例组分为轻度阻塞组、中度和重度以上阻塞组,分别比较两组以及轻、中、重度以上阻塞组之间肺功能与PA、RBP及BMI之间的关系。结果各组间BMI均无统计学差异,不同程度肺功能损害患者PA、RBP均较对照组低,其中重度以上阻塞组较轻、中度阻塞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中度之间PA、RBP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COPD患者阻塞程度越严重,其PA、RBP水平均降低明显。通过检测PA、RBP等指标早期发现老年COPD患者潜在营养问题,及早进行干预,更有利于COPD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治疗老年首发抑郁症伴疼痛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符合ICD-10中度抑郁发作诊断标准并伴躯体疼痛的老年首发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度洛西汀组和文拉法辛组,分别给予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治疗,疗程8周。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定疗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及实验室检查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度洛西汀组总有效率为72.5%,文拉法辛组总有效率为7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度洛西汀组治疗第1周末HAMD、VAS分值低于文拉法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度洛西汀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文拉法辛组(P<0.05)。结论度洛西汀和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老年首发抑郁症伴疼痛的患者均有效,度洛西汀组心血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少,对老年患者安全有效,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完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的可行性、安全性。方 法 采用LPD 治疗胰头或十二指肠肿瘤患者6 例,回顾性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短期疗效。结果 6 例手术均在完全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380.5±38.1)min;出血量(241.7±189.3)ml;清扫淋巴结(15.3±2.8)枚;平均肛门排气时间(3.5±1.0)d;术后住院(14.0±5.7)d。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3.3%(2/6),其中轻度胰漏1例,肺炎1例;本组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LPD 安全、可行,能达到胰头或十二指肠肿瘤根治性切除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陈鑫  王路  周日永  朱雄白  林文军  杨胜武 《应用数学》2015,37(11):955-957,976
目的 探讨腰丛+ 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口服阿司匹林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拟行手 术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60 例,分为实验组(术前口服阿司匹林)和对照组(术前无服用阿司匹林),每组各30 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腰丛+ 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腰麻- 硬膜外联合麻醉。两组患者术后48h 内均给予帕瑞昔布钠针40mg 静脉注射和盐酸布桂嗪针0.1g 肌肉注射,1 次/12h。记录两组患者围麻醉期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及术后静息状态下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恶心、呕吐等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围麻醉期血压、心率较对照组更平稳,术后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腰丛+ 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口服阿司匹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老年患者安全、有效,联合术后定时镇痛,可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并降低术后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分析脑外伤伴发颅内感染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08 年1月至2012 年12 月经脑脊液培养证实颅内感染的脑外伤患者82 例,分析与出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 评分)高低、单/ 多菌种感染以及G-/+菌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检出细菌97 株,最主要的致病菌是鲍曼不动杆菌,占所有病原菌的28.9%。入院时GCS 评分(OR= 7.44,95%CI 2.80~19.76,P<0.01)、脑室外引流术(OR=9.594,95%CI 3.338~12.575,P<0.01)、G-菌感染(OR=3.745,95%CI1.008~12.560,P<0.05)以及肺炎(OR=3.225,95%CI 1.128~9.219,P<0.05)与出院时GCS 评分高低相关;院内病死率在G-菌和G+菌感染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OR=10.95,95%CI 0.6234~192.2,P<0.05)。结论 入院时GCS 评分低、脑室外引流术、G-菌感染和肺炎与出院时GCS 评分高低相关,其中G-菌感染是发生院内死亡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成为治疗消化道早期恶性肿瘤和较大的良性病变的新技术[1]。它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疗效等同于外科手术等优点[2],可以一次性完整切除多处病变,切除深度包括黏膜全层、黏膜肌层及大部分黏膜下层,明显降低肿瘤的残留及复发率[3]。ESD在我国开展的时间并不长,是一项高难度和高风险的介入治疗,由于其操作的空间狭小,消化道管壁薄、血管丰富,故并发症发生率高,主要以出血和穿孔多见[4],因此临床护理配合及观察尤为重要。笔者总结了我院2010-08—2012-10进行ESD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小剂量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的治疗效果, 并探讨其临床安全性。方法 选取急性STEMI并行急诊PCI治疗的老年患者150 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罗非班组(80 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患者术前均予以阿司匹林300mg 及氯吡格雷300mg顿服,术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1 次/d,替罗非班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负荷量(5μg/kg)在3min内静脉推注后以0.075μg/(kg·min)静脉滴注维持24h。观察两组手术前后梗死相关动脉TIMI血流情况、术后心电图相关导联抬高的ST 段回落幅度、住院期间出血及继发血小板减少症等事件发生率、术后3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PCI术后,替罗非班组TIMI 血流2~3 级者75例(93.75%),ST 段回落幅度为(69.96±15.5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 例(82.86%)和(64.18±14.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住院期间替罗非班组出血事件发生6例(7.5%),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小板减少情况未见明显增多(P>0.05)。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替罗非班组LVEF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而MACE 发生率则降低(P<0.05)。结论 小剂量替罗非班能有效提高老年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冠状动脉血流灌注,且不增加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的风险,同时可改善心功能、降低MACE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与腹腔镜胆囊切除(LC)序贯微创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AC)的疗效。方法 对76 例高危AC患者根据就诊时患者全身状况、心肺功能及胆囊B 超检查结果,分别采用PTGD 加延期LC 治疗(36 例,为PTGD 组)及同期直接LC 治疗(40 例,为Non-PTGD 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LC 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PTGD 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Non-PTGD 组(t =1.96、1.84,均P<0.05);PTGD 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Non-PTGD 组(t =2.03,P<0.05);PTGD 组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Non-PTGD 组(字2 =6.74、6.97,P<0.05)。结论 PTGD 与LC 序贯微创治疗高危AC 疗效确切、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金建祥  张剑平 《应用数学》2015,37(13):1150-1152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1 年3 月至2013年6 月收治 的垂体瘤患者共53 例,均行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对患者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完全切除49 例(92.4%),次全切除4 例(7.6%),术后平均住院天数6.2d,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出现并发症5 例(9.4%),1 例患者术后出现鞍内出血及额叶血肿,1 例患者麻醉清醒后视力下降,2例出现一过性尿崩,1例出现脑脊液漏。结论 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垂体瘤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及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垂体瘤较为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细菌溶解产物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急性发作及其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检索Cochrane、MEDLINE、EMBASE、CNKI、CBM,纳入细菌溶解产物用于预防COPD急性发作的随机对照研究。评价对照试验的方法学,提取试验的相关指标,对临床数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纳入16个研究,共1746例稳定期COPD患者,结果显示细菌溶解产物相较于安慰剂组,可明显减少患者的年平均急性感染次数[SMD=-0.93,95%CI (-1.26~-0.60),P<0.01],急性感染的持续时间[SMD=-1.38,95%CI (-1.6~-1.11),P<0.01],平均住院时间[SMD=-9.01,95%CI (-10.24~-7.78),P<0.01],抗生素应用时间[SMD=-1.07,95%CI (-1.32~-0.82),P<0.01],提高患者的 T淋巴细胞水平[SMD=1.38,95%CI (0.64~2.13),P<0.01]、IgG [SMD=1.46,95%CI (1.18~1.59),P=0.02]、IgM [SMD=0.26,95%CI (0.18~0.41),P=0.01]及6min步行距离[SMD=58.7,95%CI (33.5~84.1),P<0.01]。然而,细菌溶解产物对肺功能指标并无影响。结论细菌溶解产物对COPD的急性发作的临床价值在于减少感染次数,其对COPD的肺功能并无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抑郁症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住院或门诊就诊的87例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一般资料,并进行生活事件量表(LE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等因子评定,采用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AS)评定老年抑郁症患者的预后疗效,并根据GAS分值分组,GAS≤60分视为预后差,作为研究组;GAS>60分视为预后好,作为对照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老年抑郁症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87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疗效差者占37.9%。两组患者在起病形式、治疗是否恰当、治疗依从性、合并慢性躯体疾病、负性生活事件值、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EPQ的N维度分值及MMSE总分等因子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老年抑郁症预后的主要因素为:治疗依从性、慢性躯体疾病、EPQ标准N维度分值、合并精神病症状及对支持的利用度。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的预后可能受精神病理学、神经心理学和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应从多方位着手,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COPD急性发作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2例(合并组)及同期单纯COPD急性发作的患者72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部分临床特征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吸烟史、营养不良、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史及既往有肺结核史是COPD急性发作合并活动性肺结核的主要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营养不良(OR=4.100,95%CI:1.471~11.431)、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史(OR=2.695,95%CI:1.078~6.739)及既往肺结核史(OR=11.102,95%CI:3.076~40.065)为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根据危险因素早期识别合并活动性肺结核的高危COPD患者,可尽早明确诊断,给予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髂筋膜腔隙阻滞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前摆放体位时的镇痛作用。方法将50例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为髂筋膜腔隙阻滞(FIC)组25例,对照组为静脉镇痛(IVA)组25例。FIC组在腰硬联合麻醉20min前予0.375%盐酸罗哌卡因行髂筋膜腔隙阻滞,IVA组在腰硬联合麻醉2min前予以1滋g/kg枸橼酸芬太尼注射。观察两组患者入手术室后、摆放体位时、术后6、24、48h的VAS疼痛评分;腰硬联合麻醉操作时间;围术期芬太尼总耗量;患者对操作前干预手段的接受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FIC组比IVA组在摆放体位时和术后6h的VAS疼痛评分降低,分别为2.4±0.9、4.1±1.1及2.2±0.5、3.5±0.8(均P<0.01);腰硬联合麻醉操作时间缩短,分别为8.1±2.9、12.9±5.1(P<0.01);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下降,分别为10%、23%(P<0.01);患者接受度提高,分别为23/25、11/25(P<0.01);芬太尼用量增加,分别为(460+88)、(550+126)滋g(P<0.01)。结论相比静脉芬太尼镇痛,超声引导下髂筋膜腔隙阻滞提供了更好的镇痛和更少的麻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分段式不同阈值颅内压(ICP)控制对颅脑损伤(TBI)患者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救治的重型TBI患者188例,其中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92例患者设为试验组,采用分段式不同阈值控制ICP;而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96例患者设为历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一阈值控制ICP。评估两组患者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病死率、降ICP治疗措施使用情况、病程中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发生神经功能恶化的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高渗治疗时间和行脑室外引流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试验组患者中行过度通气、去大骨瓣减压术及亚低温治疗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历史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患者的6个月预后良好率为50.0%,显著高于历史对照组患者的28.1%(P<0.01)。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试验组患者6个月预后良好的可能性显著高于历史对照组(OR=2.56,95%CI:1.29~5.11)。另外,试验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P<0.01)和ICU住院时间(P<0.01)也均低于历史对照组,而且肺部感染、脑积水、肾功能不全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病率均显著低于历史对照组(均P<0.05)。结论分段式不同阈值ICP控制可以安全有效的减少TBI患者二线降颅压措施的使用、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并且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丁全华  张优萍  李建阳 《应用数学》2015,37(12):1068-1069,1072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TNF-α、IL-6、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2010年1 月至 2014年1月收治的160例SAP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8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IL-10 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10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7d 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 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并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均P<0.01);血清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均P<0.01),并且治疗组上升更明显(均P<0.0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3.75%,治疗组总有效率8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对SAP 治疗有效,能有效调控患者机体的炎症反应,阻断炎症进程,加速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