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讨论了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以情优教的策略,体现了智商诚可贵,情商价更高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是指围绕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有效课堂.教学"有效"的唯一证据在于目标的达成,在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在于何以证明学生学会了什么.因此,教学中要关注对学生的评价.本文以"示波器的原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为例,论述在"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中如何用评价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3.
朱伟 《物理通报》2013,(4):46-49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解题方法,成为一个共性的问题.面对学生薄弱的解题能力,预设题目的做法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方法,"二问法"的引入,能帮助学生找到解题思考的切入点,让正确的思想生根发芽,最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得到正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4.
“教学相长”的研究最早来源于《学记》,其中指出“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统一的活动,也正是当下我们每一个教师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笔者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多年,现在就如何做到“教学相长”,笔者认为,学贵有疑,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学生质疑并把自己的疑惑与大家分享的过程,其思维处于非常高的层次,善于提问的学生成绩必佳,我们在教学中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善待提问,同时笔者也发现在思考学生问题的同时,我们教师自身也会得到长足的发展,现就这个话题谈几点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颁布的《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文件提出大学物理课程考核要积极探索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考核模式,本文介绍在大学物理"教"与"学"改革的同时创新期末考试命题类型的实践与探索,以使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导向,通过期末考试题型将学生"考什么、学什么,怎么考、怎么学"引向"教什么、考什么,怎么考、怎么学"的方向转变,使学生在注重平时学习的同时,加强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物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组织实施等提出了许多全新的要求,创新初中物理教学,积极探索符合初中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对提升教学水平,打牢初中生的物理学习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就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物理的学与教的质量进行分析,以期给相关教育工作者改进工作以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新时代国家现代化建设人才需求和新工科建设,结合教学实践和近年教改成果,对工科院校基础物理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富有新意和可操作性的探索。根据"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确立的"三问、三构建"和"5个更加注重"(见1.2节),以及物理理论、物理实验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提出问专业需求教物理,问技术发展教方法,问学生志趣改内容、建模式的教改总体思路;并通过对物理理论、物理实验知识体系的解析,提出教学体系建设(课程改革)的方向——课程设计上由重理论轻实验向实验与理论并重转变,理论课要从重计算推导向更加注重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转变,大纲教材要由一纲万能,向多剧本、多模块(组合)转变——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8.
20世纪60年代初从事农林院校物理教学,教的是“纯”的物理,不被重视.我一怪领导没有创造更好的教学条件;二怪专业课教师遇到物理学就绕着走;三怪学生不懂得什么是最重要的,总想跳出农门另谋他就.三心二意中偶然涉足农业科学研究,发现农业科学、生物科学各个领域都是物理学的广阔天地.生物学为物理学提供机会,物理学为生物学输送理论、思维和手段,从中悟出要教好农业院校的物理学,功夫在物理外.便开始热心于物理学与生物学的结合.不过,那时还是“麻袋里装的萝卜白菜”──物理学理论加生物学实例的混合,于是开始自学生物…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但实践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如何开展、如何评价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并不能很好完成教学任务,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该文针对国内外教学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系统地阐述了“以学促教”模式实施方法与策略,以期对有意愿从事该教学模式的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教考分离是教学改革的一个方面.本文就中专物理教考分离作一些探讨.1教考分离的必要性所谓教考分离就是将教学与考试分开,教学与考试由不同的教师分别完成.1.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自觉性.教考不分离,学生平时学习积极性不高,而考试前则围着老师转...  相似文献   

11.
张静 《物理通报》2011,40(12):93-96
从学生"学"和教师"教"的角度,对大学物理教学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对HPS教育的需求,并探讨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渗透HPS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教師的講述     
1.教師的口述是物理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在某些课堂教学里,教師的口述是主要的方式,而在另外一些課堂教学里,則是教師的談話跟学生的回答、發言和報告穿插在一起的。甚至在下述情况下,即是在教師的演示、公式的推導、習題的解答、学生实驗室作業和參观的時候,教師的口述也起着指導和領導的作用。巴甫洛夫說过:“对於人來說,詞,也像人与動物所共有的其他一切條件刺激物一樣,乃是一种現实的條件刺激物,但同時这种詞的刺激物,却是那樣的广阔丰富,以至沒有任何其他刺激物所能及,就这一點來说,無論在量上  相似文献   

13.
"知识、能力、素质"是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的三大核心要素.新时期人才培养不能单纯传授知识,而应该建立在知识、能力与素质三者协调发展的基础之上,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以培养、训练、形成和提高。"教什么、如何教,学什么、怎么学"是当前教师不能回避的根本性问题,但重视"教什么、学什么",而轻视"如何教、如何学"却是制约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本文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层面探讨大学物理应当"如何教、如何学"。  相似文献   

14.
《物理与工程》2014,(5):80-80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大学物理课程教指委)中南地区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2014年8月21~23日在湖南衡阳南华大学举行.来自中南地区50余所普通高校、军事院校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的6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南华大学阳小华副校长首先致开幕辞.大学物理课程教指委秘书长、同济大学王祖源教授到会祝贺,她表示地区工作委员会是大学物理课程教指委与广大一线教师联系和沟通的桥梁,希望大家要积极发挥地区工作委员会交流、研究、咨询、服务的功能,并做好大学物理课程教指委所委托的有关工作.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中职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通过改进授课方式、巧妙取舍内容等方法在实践动手中教学生科学知识。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将趣味性和知识性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进而提高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6.
展示文科物理《爱因斯坦的时空与凡·高的天空》教学实践中几个实例,将科学与艺术等人文文化结合,开发科学的娱乐功能,寓乐于教,使学生能够得到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双重滋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陈健  张薇  朱纯  朱云 《物理与工程》2008,18(1):50-51
研究性教学旨在"教"和"学"的全过程都要贯穿研究性的特征,包括由教师研究性"教"和学生研究性"学"两方面组成,这两方面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近年来,我们将大学物理课程的研究性教学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从研究性"教"和研究性"学"两个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构建研究性教学的创新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研究性教学理念,设计研究性教学环节,落实研究性教学目标,提高研究性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及实践能力,努力使物理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得到最大发挥,为学生其他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和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以及将来走向社会创造性、研究性地开展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耿法豪  范鹏东  张孟 《大学物理》2024,(3):45-50+59
大学物理是大学理工科类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工科专业以力学基础和电磁学为主要授课.其中动生电动势的教学是电磁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对该类题目的解答错误较多.本文通过动生电动势典型例题的一题多问以及一问多解的方式对平动切割和转动切割情况下的动生电动势进行详细分析计算,层层递进深入,以此让学生能深刻理解其中所包含的物理以及微积分知识点.  相似文献   

19.
由于学时少、内容特点等因素,大学物理课程中"波函数"的教学一直是"教""学"双方的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状态描述的手段",是量子力学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教学实践表明,从内容结构设计,教学方法选择,问题情境创设3方面构建的课堂模式,可以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增强其方法意识,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为"量子物理"部分的教学,在设计上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20.
苏联專家克拉夫欽科(蘇聯二十七年教齡的物理教師)应旅大市人民政府教育局的邀請,对旅大幾個中學的物理課進行了課堂教学的分析,指出了我們教学中的教條主義和主觀主義的偏向,並諄諄告誡和熱誠要求我們,在教学中一方面要理論聯系實際,而另一方面要啟發学生的積極思維,充分培養学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因此,正確地貫徹蘇聯專家建議的精神,無疑的將会使我們的教学工作獲得很大的改进。 蘇聯專家首先教導我們:物理教師的主要任務是①徹底熟悉教材;②具體了解同学情况,了解同学理論和实际結合的情况;③培養和提高同学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基礎;④以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