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门捷列夫底同时代的著名有机化学家亚历山大·米海依洛维赤·布特列洛夫(АдександрМиха-ЙловичБутлеров)(1828—1886)是嘉桑(Казакь)大学而後又是彼得堡大学的教授,後来是科学院院士。没有布特列洛夫底劳动就没有近代有机化学底发展,正如没有门捷列夫的劳动也就没有普通化学和无机化学底发展一样。布特列洛夫底名字和他所创立的建筑在所有有机化学上的化合物结构理论将永垂不朽。  相似文献   

2.
90年前,公历1861年9月19日,出身於遥远的喀山的俄罗斯青年化学家布特列洛夫(А.МБутдеров)於在斯拜尔(Speyer)举行的国际会议上作了“论物质的化学结构”的报告。在报告中他叙述了自己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的看法以及被他称为“有机化合物结构理论”的学说。这个报告标志着有机化学发展中的一个大时代。永远和伟大的俄罗斯化学家布特列洛夫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新的理论引起了有机化学惊人的发展,并且後来一直和有机化学工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在将近一世纪的时间里它是引导研究者在有机化合物奇异的迷障里向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 1881年俄国伟大的学者布特列洛夫预言了元素的“同位性现象”的存在。他不仅预言了同位性现象,而且给于了正确的描述。他在当时认为,可以用新的,在他那个时候还不知道的方法去分离元素;分出的部分其化学性质绝对相同但又不完全相同。大约过了30年(1910年)他的预言才被索地所证实。  相似文献   

4.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叶,俄国的伟大化学家布特列洛夫创立了化学结构学说;这一学说成了有机化学的指导理论,使有机合成与基於有机合成的化学工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一学说无论是在解释已知的和预言新的事实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成功;虽然如此,布特列洛夫却绝不把他的学说看成是僵死的、完美无缺的、永恒不变的真理。他曾经在自己的著作中写道:“为现有理论所不能解释的事实,对于科学是最为珍贵的,从对这些事实的研究中有优先权希望在最近的将来获得理论的发展。”这  相似文献   

5.
А.М.布特列洛夫是一个在科学中开辟了完全新的道路的学者,他不怕摧毁在有机化学中曾占统治地位的类型理论,并从而推进了科学。他创立了严整的,原则上新的称为结构理论的学说以代替旧的学说。布特列洛夫作为车尔尼雪夫斯基(Черны-шевский)、道勃罗留波夫(Добролюбов)、比萨烈夫(Писарев)、的同时代人,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社会高涨时期、俄罗斯科学进步的卓越表现者。以结构理论武装起来的有机化学转上了新的轨道,从那时起到现在几乎九十年中,它有成效地被发  相似文献   

6.
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物理学和化学领域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放射性的发现和电子的发现,在自然科学各个领域和整个自然观中,引起了深刻的革命变革。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原子不是不可入、不可分的,而是有着复杂的内部结构;元素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可以互相转化。它还进一步揭示了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和丰富的辩证内容,为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提供了新的科学论据。然而,在这一系列新的发现面前,唯心主义者歪曲利用这些新的发现,说什么“物质消失了”,想象“没有物质的运动”。  相似文献   

7.
要使学生获得巩固的、系统的有机化学知识,必须在教学中很好地运用系统性、连贯性的原则。中学里的有机化学部分就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与连贯性,所以在教学中必须努力钻研教学大纲及教科书,以达到教学目的。今将个人不成熟的体会介绍如下,希同志们指正。(一)各部分教材应密切联系结构学说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布特列洛夫化学结构学说是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理论基础。因此,在学习有机化学  相似文献   

8.
由俄罗斯天才学者 A.M.布特列洛夫(Бутлеров)所奠定的化学结构学说,一直光辉的指导有机化学和有机合成工业的发展;它是有机化学的主要理论基础。显而易见,帮助学生巩固的掌握这一武器,是学好有机化学的关键;也只有在整个有机化学教学中贯穿这根红线,学生才能深刻的认识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反应的本质,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才会学好有关的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全面的贯彻化学结构学说,不可能是通过一、两堂课而一举告成的,应该根据教材的实际情况,本着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原则,分阶段进行;每一阶段着重解决  相似文献   

9.
王夫之的物质观及其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人们为着要在自然界里得到自由,就要用自然科学来了解自然,克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自然里得到自由。”(《在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一九四○年三月十五日《新中华报》)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人类在同大自然的长期斗争中所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自然科学,总是和哲学的理论思维密切联系着的。在唯物论与唯心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哲学上的物质观,直接影响着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我国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法家王夫之(1619—1692)。在同儒家斗争中发展的物质观,就是我国古代科学文化的一份优秀遗产。  相似文献   

10.
初探卢嘉锡的化学哲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十分重视哲学对自然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 ,他说 :“认识论同科学的相互关系是值得注意的 ,它们互为依存。…… ,科学要是没有认识论———只要这真是可以设想的———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他又说 :“物理学的当前困难迫使物理学家比其前辈更深入地去掌握哲学问题。”按照爱因斯坦的说法 ,现代西方重要的自然科学家 ,几乎全是自然哲学家。原中科院院长、资深院士卢嘉锡教授不仅是国际著名的物理化学家 ,也是一位具有东方特色的化学教育家 ,具有哲学头脑的自然科学家。他在长达 60多年的科学研究、教书育人、培养…  相似文献   

11.
在化学知識領域中最年青之一的高分子科学,它不过是在二十世紀20年代的末期才出現的,只有在二十年代末期才証明高分子物貭是由巨大的柔順的鏈状分子組成,并具有其各自的特性。本世紀30年代是高分子科学的形成时期,苏联学者的創造性的劳动占着重要的地位。离这个年代还很远以前,在1875年伟大的俄罗斯学者A.M.布特列罗夫(),即化学結构理論的創始者,已經发现了聚合反应,聚合反应即是自低分子化合物(单体)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A.M.布特列罗夫的学生  相似文献   

12.
苯是有机芳香族最基本、最简单、最典型的化合物,因其分子结构的特殊性,使它在有机化学和结构理论中占有突出的地位。百年来人们对苯分子的结构做了大量研究并展开了长期论争。从各种描述苯分子的理论中,不仅能窥见共轭分子结构理论发展的轮廓,还可看出科学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以及自然科学家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唯心论与唯物论、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斗争。尽管人们对苯分子结构及其与化学反应性能之间关系的认识还在发展,论争也未止息,但是通过长期的探索,人对苯分子结构的认识是大大深化了;每当认识前进一步,都标志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相似文献   

13.
賀溥 《高分子学报》1958,(2):136-139
很早已經知道甲醛容易變成聚合體。約在一世紀以前布特列洛夫已发現了“多聚甲醛”(paraformaldehyde)。但最近才找到在特定条件下從甲醛製成的聚合體可以用融熔紡絲法製成安定强靱的纖維和薄膜。新近美國杜邦(Du Pont)公司已製成强度有4克/登尼尔的纖維,可与最好的聚丙烯腈纖維相比。甲醛價廉易得,所以由其聚合體製纖維的發展十分受人注意。  相似文献   

14.
有机化学教程一书系由北京农业大学有机化学及生物化学教研组编写的一本高等农业学校教学用书。这本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于1958年8月以第一版和读者见面。因此,这本书是比较新的一本有机化学教科书,全书计分绪论,饱和烃,未饱和烃,芳香烃,卤代烃,硝基物,醇,酚,醚,醛与酮,有机酸及其衍生物,油脂,羟酸,酮酸,碳水化合物,萜烯及其衍生物,胺,蛋白质,杂环化合物及生物碱等十五章计298页。这本书的特点在于简单扼要,浅显易懂,能结合专业要求,联系生产实际。在讲布特列洛夫(А.М.Бутлеров)化学结构理论等内容时,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吴立民 《化学教育》1986,7(5):30-34
分析化学是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一门测量科学。根据测定结果,提供可靠的信息,作为发展科学理论、提高和创新工艺设计、改进产品质量和促进管理水平科学化的依据。所以它又是物质科学和应用技术的信息科学。  相似文献   

16.
结构化学是探讨化学物质的微观结构以及它和宏观性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科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这里所谓微观结构,指的是原子-分子层次的结构,包括分子中原子的空间排列以及原子基团之间的相对空间排布;分子的各种内部运动,包括分子的转动,原子间的振动和其中电子的运动;这些不连续的(即量子化的)运动状态给出的能级的分布。经典的化学结构理论曾经正确地指出:物质的内部结构完全决定了它的典型化学反应性能(实际上也同时决定了大部分其它方面的性能);反过来,通过这些典型化学反应性能的研究,原则上也应该能定出化  相似文献   

17.
卡尔·肖莱马(C.Schorlemmer,1834——1892)是十九世纪德国杰出的化学家、化学史家和近代有机化学的奠基人之一;又是一位优秀的共产主义者、辩证唯物主义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战友。他集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自然科学家于一身,其业绩受到马克思和恩  相似文献   

18.
吴绪梅 《化学教育》1994,15(1):28-30
科学方法论是“自然科学方法论”的简称。它既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具体体现,又是对各门自然科学的认识方法的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纳米ZnO的制备及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纳米ZnO由于它的电子结构的特性和潜在的应用受到广泛的关注[1].ZnO既是一个典型的催化材料,又是一类非常有代表性的电化学,光化学半导体材料[2].ZnO的制备国内外有不少报道,如溶胶凝胶法[3]、喷雾干燥法[4]、超声辐射沉淀法[5]等.……  相似文献   

20.
初中化学“绪言”的目的,在於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科学是人类与自然斗争的产物,而化学就是自然科学里的一个重要部门。绪言首先通过了古希腊学者赫拉克利特(公元前五世纪初)说过的一句话“我们不可能再一次进入同一条河流”,来说明物质永恒运动与变化的规律,更用山河的变迁、动植物的生长与人的呼吸来加深说明这一规律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