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学通报》-值得信赖的良师益友戚绍斌(广西梧州师专542800)说真心话,我对《数学通报》(以下简称《通报》)的了解并不多.我是在八十年代中期才正式认识它的.那年我考入广西师范大学,听大学的老师说,《通报》是国家一级的中等数学教育期刊,很有影响,于...  相似文献   

2.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教育手段现代化的有效性,是教师探索课堂教育方法、手段的方向.要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效益,进行高密度、高容量的教学,多媒体的应用势在必行.我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索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让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多媒体的最佳效果和数学教育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数学直觉是对于数学研究的对象的直接领悟或洞察.波利亚曾在文[1][2][3]中,多次论述过数学直觉在数学发现中的重要地位.出于对创造性教育的要求,本文将从解决数学问题的角度,对数学直觉的作用进行若干探讨.其中所引用数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基本上是作者自己探索解题途径的真实思考过程,它们都取自文[4].1数学直觉与发现波利亚认为,虽然解决重大问题是一个重大发现,但求解任何问题也是一个发现,哪怕是点滴的发现.他把这个发现中的突然进展称为“好念头”,并说他的“怎样解题”表中的所有问题和建议都与它有关.他还说,冒出一个…  相似文献   

4.
数学学习过程离不开解题,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也曾说过:“数学真正的组成部分应该是问题和解,问题才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教育中,解题活动可以说是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一个好的问题的解决方式往往有多种,用构造法解题是一种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巴克尔说:“先怀疑,其次是探求,然后就有了发现.”遇到数学问题,敢于提出猜想,提出疑问,并下功夫探究,就可能有新的发现,并因此增长数学才干,提升思维品质.以下是我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个题目,探究起来饶有趣味,此处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6.
刍议数学素质的内涵 注重数学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学生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这是当前中学教育的热门话题.为落实党中央“科教兴国”的战略任务,各学科教学都得注重学生该学科素质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数学素质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得搞清楚数学素质的内涵是什么.1数学素质的内涵结合数学教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等等.固然是培养学生素质的广个方面,甚至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就数学学科而言,这不是数学素质的要点.根据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规定,我个人认为数学素质的内涵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基本的数学知识和基本…  相似文献   

7.
“综合法”,“代数法”谁优谁劣?──对中学几何教改的一点看法王申怀(北京师范大学100875)数学通报1995年第2期刊登了吴文俊先生的《数学教育现代化问题》一文,这对当今我国的数学教育改革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文中指出数学教育现代化问题就是数学机械化的...  相似文献   

8.
朱文芳 《数学通报》2005,44(6):22-24
1972年,在英国埃克塞特举行的第2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进行了数学教育心理学的专题讨论会.许多与会者很快认识到,心理学与数学教育休戚相关.1976年,在德国卡尔斯鲁厄(Karlsruher)召开的第3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以色列的菲施拜因(Fischbein.E.)作了“关于数学学习过程的研研究”(Reseach Related to Mathematical Learning Processes)报告,可以说,这篇报告是数学学习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牌.  相似文献   

9.
中国基础教育正面临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逐步转轨.师范教育是教育的母机.因此深化中师数学教学改革。加强中师数学基本功训练,是适应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使命.加强中师生数学基本功训练,是培养中师生从教能力,实现中师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中师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师生数学基本功训练是一个教学实践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教育理论问题.由于目前中师生数学基本功理论上的贫乏和实践上的偏差,造成中师数学教学对中师培养目标的偏离.因此,对中师生数学基本功的理论与实践的深入探讨是十分必要的.l中师生数学基本功的界…  相似文献   

10.
希尔伯特曾说过:“在讨论数学问题时,我相信特殊化比一般化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我们寻找一个答案而未能成功的原因,就在于这样一个事实,即有一些比手头问题更简单、更容易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这一切都有赖于找出这些比较容易的问题,并且用尽可能完善的方法和能够推广的概念来解决他们.”数学竞赛试题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李仲来 《数学通报》2006,45(1):F0003-F0003
傅种孙先生是北京师范大学6位一级教授之一(1962年1月逝世,另5位是:陈垣教授、黎锦熙教授、钟敬文教授、黄药眠教授和武兆发教授),杰出的数学教育家.他为我国数学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中国中学数学教育的一面旗帜.在我国数学教育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是对我国中学数学教育影响最大的领袖人物.他的论著是一批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提出的关于数学教育的观点对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挖掘和整理.但到目前为止,他的这些财富没有得到很好的整理,甚至连一个全部论著的目录也没有.在北京师范大学100年校庆之前,我就开始系统搜集整理傅先生的论著目录和未发表的论文,经过3年多的努力,这项工作已经完成.  相似文献   

12.
一次数学观摩课上,一个女孩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表现冷漠,不仅不予回答而且还表现出抵触情绪.儿童心理学专家张美玲老师遇到这件事后。与那个女孩进行了交谈.那个女孩说:“老师的问题,想一下就会.不过我就不愿去想”.“我就不愿去想,”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不愿去想”的事件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思维能力的构建与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圣清 《数学通报》2005,44(6):14-15
随着21世纪经济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的来临,“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以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也进入了一个重要时期.特别是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对数学思维的教学要以全新的理念、新的框架结构、内容体系和教学方式来实施数学的教育功能.那么,如何正确理解和实践新的数学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是数学教学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知识分类与提出数学问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李祥兆 《数学通报》2005,44(11):25-27
知识分类观的提出是近年来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大研究成果,它能对众多教育和心理观象做出合理的解释.而提出数学问题——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切入点,正成为当前数学教育课程改革关注的焦点.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探讨,无疑是一个具有理论价值而又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5.
数学问题的个性与解题的灵活性365001福建三明市一中林元密应该说,任何一个可解决的数学问题,其结构(个性特征)与解决它的方法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我们只要找到这种对应关系,那么这个数学问题就可获得解决.因此,解决数学问题是有其一定的内在规律.但要找到...  相似文献   

16.
陈宏伯 《数学通报》2007,46(5):17-22
今天来到这里,才知道让我在“中国数学教育的传统及其发展”研讨会上作个发言,很有感触.一是会议的主题很有意义.我国的数学教育是有优良传统的,它凝结着我国多少代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心血.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广大教师的工作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都比较差,而数学教育取得的成绩已越来越被国外数学教育工作者所重视.我们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认真研究我国数学教育的传统,在新的形势下加以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试论中学数学教育的现代化陈定中(四川宜宾地区教研室644000)1中学数学教育现代化的涵意中学数学教育的现代化问题,包含两方面的涵意,其一是使中学数学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其二是使中学数学教育在可能范围内跟上数学科学的发展,为...  相似文献   

18.
胡典顺  赵军 《数学通报》2006,45(12):45-47
微积分或称数学分析是人类思维的伟大成果之一,是人类经历了2500多年撼人心灵的智力奋斗的结晶.微积分的创立是数学发展中的里程碑,有了这个发明,创造性数学相当普遍地发展到了一个高级水平,为研究变量和函数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手段.今天,如果一个人没有微积分方面的知识,就不能说他受过很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107弧度制     
按数学史表明,“同样解决一个问题,同样建立一个体系,方法上有难易的区别.”这区别有时可以是很大的.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尽可能好地掌握应具备的数学知识,“能不能把数学变得更容易学一点?”——这是张景中院士多年前在他的“教育数学”的总设想中提出来的问题(参见《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数学教育》1994苏教).  相似文献   

20.
很高兴参加这个会议,可惜未能全部参加.今天我听了若干报告,与到会的同志们交换了意见.联系到多次参加杰出青年评审会的印像,我认为我们的青年一代成长起来了,己经能够在世界前沿问题上拼搏并取得优异成果.可以充分有信心地说,中国数学大有希望.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都是大有希望的.2002年世界数学家大会在中国召开,届时我们能够向世界表明中国的数学是有实力的,不是邀请大家来热闹一阵,我搭台,你唱戏,而是大家都上台唱戏.我想一定是这样一种局面,因此我感到非常高兴,也对我们的青年一代寄予厚望.会有多少个45分钟报告,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