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聚才  陈凌勇 《合成化学》1998,6(4):383-392
N-芳基氮氧方酸的活性羟基能够被芳伯胺取代。利用这一特性,可在方酸四碳环上引入另一不同的芳胺基,即可获得不对称芳基取代的方酰胺或异方酰胺。以乙醇等为介质,芳伯胺与7种N-芳基氮方酸反应,制得25个不对称的方酰胺和24个不对称的异方酰胺。该合成方法优点突出,反应简便有效,通用性强。  相似文献   

2.
芳基脂肪基代异方酰胺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林森  龙建林  冉燕 《合成化学》2000,8(6):531-533
实现了对称芳基代异方酰胺与一些脂肪胺的选择性部分酰胺交换反应,该反应提供了制备既含基又含脂肪基的不对称取代异方酰胺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通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4.
5.
6.
以方酸二甲酯及N-酰基-L-脯氨醛为原料,合成了4种新型方酰胺-N-酰基吡咯烷双功能手性催化剂,利用~1H NMR,~(13)CNMR,HR-MS,IR对催化剂结构进了表征。将该类催化剂应用于2,4-戊二酮对硝基烯烃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中,考察了溶剂、温度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得到的最优反应条件为:甲苯为溶剂,催化剂用量为0.5 mol%,室温下反应。在最优反应条件下,以3a为催化剂,合成了12个具有光学活性的3位取代的2,4-戊二酮,最高产率达到97%,最高ee值达到95%。该催化体系能够适合含有吸电子和供电子基团的各种硝基烯烃的不对称加成。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1,3-双芳基异方酰胺与六甲基磷酰三胺(HMPA)及其它羧酰胺的反应制得了15个既含芳胺基又含脂肪基的不对称方酰胺。该反应提供了制备既含芳胺基又含二甲胺基、甲胺基和乙胺基的不对称方酰胺的较为有效的方法。对反应机理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8.
曾合成并研究了以1,3-双苯氨基方酸内翁盐为骨架,在苯环的2-位对称引入多甘醇醚链的双臂型方酰胺多齿配体,其中某些化合物既能作为配体对UO~2^2^+及ZγO^2^+等刚性离子配位,又能与配体NH~3发生作用,以它作为中性载体的氨选择性电极可望用于NH~3的测定。在脂肪胺的方酸内翁盐型多齿配体中,因无芳环的共轭,四碳环及其上氧之电荷状态将有所不同,这必将影响整个分子的性质。本文对这类化合物的合成进行探索,找到了行之有效的合成方法,并由此制得了九个方酰胺配体5(a~i),其中5i可作为聚酰胺等的稳定剂,其余均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9.
以天然氨基酸为手性原料合成了4种新型的手性方酰胺荧光探针分子(5~8), 该合成路线简短, 后处理简单, 无需柱层析纯化. 以荧光光谱为检测手段, 测试了此类探针分子对苯丙氨酸、 缬氨酸和脯氨酸的手性识别效果, 结果表明, 探针分子5可以有效识别苯丙氨酸的2个对映异构体. 当加入L-苯丙氨酸后, 探针分子5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 而加入D-苯丙氨酸后探针分子5的荧光强度显著减弱, 2种异构体的荧光强度比(IL/ID)可达2.4.  相似文献   

10.
11.
双臂型方酰胺多齿配体的合成(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ix new multidentates, chromogenic squaraine ligands, 3 ~8 are synthesized. In butanol-toluene couple medium, o-aminophenol reacts with squaric acid to give 1, 3-bissubstituted product 2 and monosubstituted product 3. It is noteworthy that reactions of N- hydroxyethyl-(2-amino-4-chloro) aniline and N-hydroxyethyl-(4-chloro-2- nitro) aniline with squaric acid do not give isosquaramide, 1, 3- substituted derivate but squaramide, 3, 4-substituted derivates 7 and 8.  相似文献   

12.
钱小红  金灿  张晓宁  姜艳  林晨  王乐勇 《化学进展》2014,26(10):1701-1711
方酰胺骨架具有芳香性的四元环状刚性结构,作为双氢键受体和双氢键给体能与许多客体物种结合,是一类重要、理想的氢键给/受体单元,同时该类给/受体的功能化设计为离子识别行为的检测提供了方便。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方酰胺化合物的结构特性、衍生化方法,及其在超分子中对阴离子、阳离子与两性离子的识别,实现对离子的跨膜传输、分离与萃取、凝胶响应等功能,以及其在有机小分子催化反应中稳定离子型中间体实现对反应底物催化的功能,并展望了方酰胺化合物在离子识别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以3-[邻(或对)羧苯胺基]-4-羟基-3-环丁烯二酮(1a, 1b)为底物,与一些磺胺反应, 成功地制得了14个新的不对称取代的异方酰胺。3a~3f和4a~4f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 有药物作用的磺酰胺和邻(或对)氨基苯甲酸的结构单元, 通过方酸四碳环的桥接作用而共存于同一分子之中。  相似文献   

14.
杨明理  孙泽民 《化学学报》1999,57(2):219-223
在用AM1法研究1,3-N,N'-双-[4-(4'-硝基苯偶氮)苯基]异方酸二酰胺(简称BNBPS)电子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F^-与BNBPS分子的相互作用模型,得到了[BNBPS-F]^-的稳定构型,分别计算了BNBPS分子和[BNBPS-F]^-基态和第一激发态的能量,阐明了BNBPS对F^-的显色机理。  相似文献   

15.
16.
周全  董琳 《合成化学》2013,(4):381-386
首次报道了方酰胺催化环状磺酰亚胺α-位的不对称胺化反应。以N-环状磺酰亚胺与偶氮二羧酸酯为原料,在方酰胺催化下经Michael加成反应构建C-N键,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糖精衍生物;1-(1,1-二氧代苯并异噻唑-3-基)-1-肼二甲酸二苄酯丁烷经还原、关环反应得含尿素结构的并环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表征。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底物结构对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奎宁方酸胺为催化剂时,最佳反应条件为:二氯甲烷为溶剂,4MS为添加剂,于-30℃反应24 h,收率95%~99%,84%e.e.~94%e.e.。  相似文献   

17.
双臂型方酰胺多齿配体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59年发现方酸以来,已有许多文献报道其可以与多种金属离子,尤其是过渡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但方酰胺多齿配体的研究却不多。在方酰胺内鎓盐中,二氧环丁烯具有电荷分离特性,其上的氧原子带部分负电荷,是理想的配体原子。如果以它为中心,对称地引入具有配位能力的分子片段,如甘醇  相似文献   

18.
方酸是一种结构特殊的二元酸,它的主要反应是其衍生物化反应,生成插烯的二元羧酸的衍生物,其中1,3—二取代衍生物在农业、医药、光化学及染料等方面有极大的应用价值.鉴于此,我们研究了三类二苯醚胺与方酸的反应,合成路线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炔酰胺是一类氮原子上连有吸电子基团的特殊炔胺.吸电子基团的引入使炔酰胺的稳定性和反应活性达到较好的平衡,从而赋予炔酰胺丰富多样的反应性能.近二十年炔酰胺化学发展迅速,其合成方法己引起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综述了炔酰胺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根据使用主要原料的结构,分别从以卤代烯酰胺、炔烃以及其衍生物和卤代烯烃为关键原料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