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讨论了求解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对使用速度合成和分解的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阐释了佯谬的根源,深化了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2.
陈钢  陶洪 《物理通报》2015,34(11):28-30
简要论述了“ 速度的分解与合成”的特征, 通过实例对教学中的速度分解问题进行了逻辑分析, 力图揭 示速度分解问题的本质关系, 解答相关教学疑难  相似文献   

3.
指出解质点运动学问题中运用的所谓“速度合成与分解方法”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只在一个参考系中求解,运用速度的矢量性,将速度矢量按平行四边形法则合成和分解,最常用的是在直角坐标系或其它坐标系中合成和分解;第二种是借助两个有相对运动的参考系,运用相对运动中的速度定理求解.同时澄清了有关文献中某些不当之处.  相似文献   

4.
气垫导轨上所进行的物理实验在中专物理实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应用物理实验(第二版)(程川吉编)中的实验方法进行瞬时速度和加速度测量的实验中,所出现的一点问题进行探讨.l问题的提出和分析l·1问题的提出我校采用的气垫导轨(J2125-1型)和数字计时器(J0201-l型)均为广东三水西南教学仪器厂制造.在应用实验四用气垫导轨测加速度(方法二)时,按照实验教材的要求,采用了10mm左右的条形挡光片,测出的加速度与理论值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系统误差,并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见表1).表中a。一mig/(ml+m。),g一9788m/…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用绳拉船靠岸的速度,介绍和比较了两种求解方法:微分求导数和速度合成与分解法,提供并较详细分析了第三种求解方法:作功和能量方法,阐述了第四种求解方法:几何学方法,提出了两个值得认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马皓 《物理通报》2012,(1):109-110
文献[1]中用简单明了的方法分析讨论了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知识难点——绳子拉船问题. 绳子拉船问题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中的典型例子.很多学生对此问题的理解都感到非常困难,怎样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这个问题呢?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再讨论一下这个问题的理解及求解此问题的一些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匀速转动参考系的相对速度为任意速度时科氏加速度产生的物理原因进行了具体的讨论.对深入理解科氏加速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用理论分析结合实验检验去研究一物理命题,是实验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对倾斜槽中运动的球是滚下,还是滑下的实验研究中与理论值进行了对比.二、理论依据将一钢球放在两根铝管和一木板构成的斜槽中,如图1所示、槽的倾角为6,球的重力在垂直轨面方向的分力与球对轨的正压力方向的夹角为甲、小球半径为R、球心沿斜面的加速度为a.图1斜槽中运动的球1.假设球滚动向下(无滑动),则有因为9、g为常量,则(1)式可表示为a=Ksln6(2)由(2)式知:加速度a为sin6的线性函数,a-sin6的图像为直线.2.假设球滑下(无滚动),…  相似文献   

9.
罗章 《物理通报》2012,(2):60-61
根据物体在刚抛出时的速度方向不同,抛体运动分为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描述运动状态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都是矢量,对运动进行合成与分解通常按照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矢量分解法是解决力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是在一般力学教  相似文献   

10.
用绳拉船靠岸的船速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讨论了用绳拉船靠岸的速度,介绍和比较了两种求解方法,微分求导数和速度合成与分解法,提供并较详细分析了第三种求解方法,作功和能量方法,阐述了第四种求解方法;几何学方法,提出了两个值得认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高职物理教学中涉及到合成与分解的地方主要有两处:一是力的合成与分解,另一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由于学生在初中物理和数学教学中从未学过矢量概念,而高职数学中矢量的教学又要到很迟才进行,学生学习“合成与分解”的困难很多,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以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难点,消除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12.
简介了牛顿和莱布尼兹对微积分建立的贡献,探讨了极限和导数的动机.通过剖析"绳子匀速拉船,求船速度和加速度"的案例,综合地将坐标系、矢量、微分加以应用.使学生理解质点速度沿其轨迹切线方向的运动规律,及矢量投影分解的物理要求.  相似文献   

13.
加速度是力学部分的教学重点.学生如能正确理解加速度概念,全面、深刻地领会其物理意义,则对整个力学的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现在中专教材不再用严格的矢量方法讨论问题,因之对加速度的讲解就难以达到足够的深度,这就给加速度概念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中专学生在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首次接触加速度概念,教材一般都是从速度大小的变化引入加速度,同时又回避了速度增量的矢量性,所以学生最初对加速度的认识一般都很片面、很肤浅,容易陷入两个误区:一是认为速度大时加速度一定大,速度小时加速度一定小,把速度和加速度这两…  相似文献   

14.
范财政 《物理通报》2021,(2):122-123,135
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在学习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时,教师和学生都会遇到一些经典的关联速度问题.学生解决此类问题时也常常出错,教师的讲解往往看似合理,实质还是有背逻辑思维.文章分析了关联速度中的经典例题:绳拉船的问题,并且指出了许多教师的解法存在的争议,还讨论了更合理的常规解法和适于中学生理解的方法.文章中的"关联速度问题的中学生解法"便于学生理解和解决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15.
徐兴碧 《物理实验》2004,24(10):22-23
大家知道,在磁场中的运动电荷不管受不受其它外力作用,洛仑兹力总是不做功.因为洛仑兹力总是跟速度方向垂直,它只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但在有些实际问题中,经常需要将洛仑兹力巧妙地进行分解,运用在某个方向上做功或者与其它外力在某个方向上叠加产生加速度来分析处理问题,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6.
直线运动是自然界中运动形式最简单的一种运动.一般物理教材都要讲解几种常见的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等.学生从中学习了它们的定义及所遵守的规律,简单了解了位移、速度、加速度几个物理量在这几种运动中所起的作用.笔者在长期一线教学过程中发现如果仅仅罗列式讲解而不作深入细致的引导,学生容易陷入机械记忆,孤立学习的误区,不利于发现几种运动之间稍深层次的关系以及对知识的系统化的掌握.在章节复习时若对速度、加速度在几种直线运动中的作用稍加点拨,情况会大不一样.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与郭振华的《洪德定则的理论解释》一文(本刊1987年第5期)都是讨论洪德定则的.郭文着重分析物理图象,比较简明,而本文则对洪德定则的表述及其理论解释都作较严格的讨论.两文各有特色,读者在阅读本文时可参阅郭文.  相似文献   

18.
“任意反射面的速度干涉仪”VISAR(Velocity Interferometer System for Any Reflector)技术,已成为诊断冲击作用下样品自由面速度剖面或粒子速度剖面的主要技术。其主要优点在于能够对高速度、高加速度运动事件进行非接触的连续测试。  相似文献   

19.
 对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矿物含量及矿物定向性相近的4块新生代粗面玄武岩样品进行了橄榄石晶体大小分布和高压条件下纵波速度测量,讨论了晶体大小分布对高压条件下岩石纵波速度测量的影响。初步认为,如果岩石中有94%的矿物颗粒小于0.54 mm,那么,在高压条件下使用谐振频率为1 MHz的换能器(PZT)测量的岩石纵波波速不受岩石中矿物晶体大小分布的影响,所得的岩石纵波速度实验测量结果可以严格地与地球物理资料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20.
王礼祥 《物理与工程》2005,15(6):32-33,40
本文首先分析导出光滑平面上能自由滑动的静止旋转椭球凹面理想约束下静释放小球的运动轨迹,然后求出静释放小球(可视为质点)的运动速度表达式和加速度表达式,最后用Excel取特定数值作出了小球的速度和加速度与x的函数图像,可直观反映小球的速度和加速度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