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6 毫秒
1.
从南蛇藤属植物苦皮藤中分离出两个新的β-二氢沉香呋喃型化合物:1β,2β,15-三乙酰氧基-8α-(α-甲基)-丁酰氧基-9β-苯甲酰氧基-4α,6α-二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化合物I)和1β,15-二乙酰氧基-8α-(α-甲基)-丙酰氧基-2β,9β-二苯甲酰氧基-4α,6α-二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化合物II).通过核磁共振(NMR,包括1H NMR、13C NMR、DEPT、1H-1H COSY、NOESY、HSQC、HMBC)技术对化合物所有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和详细解析.  相似文献   

2.
二氢沉香呋喃倍半萜的2D NM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H-13C相关(1H-13C COSY)谱对1β-乙酰氧基-2β(α-甲基丁酰氧基)-6α-羟基-8β,9α-二苯甲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A),和1β-乙酰氧基-2β(α-甲基丁酰氧基)-6α-羟基-8β(β-呋喃甲酰氧基)-9α-苯甲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B)的13C NMR谱化学位移进行了全指定,利用1H-1H远程相关(1H-1H COSYLR)谱确定了化合物A和B中6-Ha和7-He,8-He和9-He的弱偶合,以及7-He和9-He的弱W型远程偶合.  相似文献   

3.
用2D NMR研究一对差向异构体的化学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刺南蛇藤中首次分离到一对差向异构体,用NMK方法(1H NMR,13C NMR,DEPT,1H-1H COSY,13C-1H COSY,NOESY,HMBC)并结合其它结构信息,确定其化学结构为;1α,6β,8α,13-四乙酰氧基-9α-苯甲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1)和1α,6β,8α,13-四乙酰氧基-9β-苯甲酰基-β-二氢沉香呋喃(2).其中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Celastrine。  相似文献   

4.
应用多种核磁共振技术结合质谱技术对9─芴基丙二腈、α─氰基─α─(9─芴基)乙酸乙酯和α─氰基─α─(9─芴基)乙醇胺的1HNMR谱和13CNMR谱进行了全归属。  相似文献   

5.
β-环糊精与环氧氯丙烷共聚物的13C-NMR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3C NMR测定了一个系列的环氧氧丙烷与β-环糊精的共聚物,进行了谱峰归属和DEPT谱验证,实验测得2,3-丙二醇基在β-环糊精C(2)-O-位、C(3)-O-位和C(6)-O-位取代的13C NMR化学位移α-取代效应参数,描述了该共聚物分子链的组成和链化学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两个氢化丁苯共聚物样品的1H、13C NMR谱。通过处理文献中的13C NMR谱数据得到了-C2H5和-C6H5的SCS参数。利用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SCS方法结合DEPT NMR实验技术重新归属了该共聚物的13C NMR谱。明确指出,氢化丁苯共聚物分子链中主链任何一个乙烯单元的两个CH2在序列分布上分属于二元组和三元组。CH则用三元组来表征。最后,对HBS共聚物的序列分布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7.
以溴化1-(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3-丁基咪唑盐(化合物1)、吡啶和醋酸钯为原料,快速合成了空气稳定的1-(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3-丁基-咪唑-2-亚基]-溴化钯(II)-吡啶(配合物2).配合物2的结构中存在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糖环上有多个手性碳,其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碳谱(13C NMR)较复杂,不易归属.本文通过元素分析对配合物2的组成进行表征,运用1D和2D NMR技术(包括1H NMR、13C NMR、DEPT135、DEPT90、DEPT45、COSY、1H-13C HSQC、1H-13C HMBC)对配合物21H和13C NMR信号进行全归属.研究发现,在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的稠环上多个弱配位的氧和乙酰基氧原子上孤电子对的作用下,配合物2的氮杂环卡宾-钯(II)-吡啶金属键形成对稠环上碳氢化学环境的影响比对丁基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利用1H NMR,13C NMR,2DNMR及IR,MS等技术对β-苯甲酰基-γ-取代苯基-γ-丁酸内酯的结构及空间构型进行确证,讨论了该结构的NMR谱学行为,提出了生成该化合物的可能的化学反应历程.  相似文献   

9.
α-萘乙酸芳酯的13C NM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7种新的α-萘乙酸芳酯的13C NMR谱.对其全部谱峰进行了归属,并讨论了化学位移与分子结构间的一些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乙烯-α-烯烃共聚物序列结构时,把代表共单体反接单元的亚甲基(CH2)βγγδ分别归属给了二元组VV和三元组EEV。与此同时,CH2-δδδδ+归属给了二元组EE。表征乙烯长序列的CH2-δ+δ+分属二元组EE和三元组EEE,对应峰强度在EE和EEE之间的分配是处理序列分布的关键。在本文中运用序列结构的Bovey关系和Randall统计进行演算,求得了修正值△的数学表达式,严格解和近似解。在规则链条件下得到的近似解与G.J.Ray的结果完全相同。当共单体含量较少时,谱峰强度Iδ+δ+的分配接近相等。在二元组和三元组的水平上,乙烯-α-稀烃共聚物的13C NMR谱中共有十三个峰,属于CH2的有十个,属于CH的有三个。利用这些谱峰的强度数据可以建立一套计算公式,由此提供共聚物序列结构的全部信息。因此这是一个研究乙烯-α-烯烃共聚物序列结构的普适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测试了三十三个α、β、γ单取代吡啶和二、三取代吡啶衍生物的13C NMR谱,归属了全部13C NMR谱线。由其13C NMR谱线变化规律,研究和总结出各类碳数大于2的烷基取代基对α、β、γ单取代吡啶环碳化学位移的经验取代参数和吡啶环作为一个官能团对烷烃衍生物的取代效应,讨论了单烷基和多烷基吡啶的取代基加和规律。  相似文献   

12.
α,α'-二氧代烯酮环二氮代缩醛的NMR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5种新的α,α'-二氧代烯酮环二氮代缩醛化合物的NMR谱,初步探讨了分子结构对化学位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测定了α-溴代丙烯酰胺与丙氨酸反应产物的1H,13C-NMR谱,采用NMR的各种技术对其谱线进行归属,鉴定出该产物的化学结构,是氮丙啶化合物的一对等量的非对映异构体的混合物,并讨论了1H,13C-NMR谱与立体化学的关联。本文测定的氮丙啶化合物的非对映异构体的13CNMR谱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4.
利用1D、2D NMK和差谱等方法研究二个化合物:ent-kauran-16β,17-diol和假耧斗菜素(paraquilgin)的化学位移和立体结构,对其1H和13C NMR谱进行了全归属。  相似文献   

15.
吴达旭  沈旭 《波谱学杂志》1998,15(6):547-550
利用1H-1H COSY,1H-13C HMQC,HMBC等2D NMR技术对一种新的配体1-(2-羧基苯基甲酰基)氨基硫脲(H3L)进行1H、13C NMR谱数据分析与归属,对于它与Cu+离子配位的化合物[Cu2(H3L)2Cl2](H2O)3也作了1H、13C NMR的测定,简单讨论了它的配位行为,粗略确定了它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α,α'-二氧代烯酮环二硫代缩醛的NMR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报道了7种新的α,α'-二氧代烯酮环二硫代缩醛化合物的NMR谱.应用1H、13C NMR谱等确定了这7种新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并对全部谱峰进行了归属,初步探讨了分子结构对化学位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涂光忠  梁鸿 《波谱学杂志》1993,10(3):281-286
本文利用了多种NMR技术,其中包括1H 13C NMR,DEPT、COSY、C,H-COSY、COLOC和NOE差谱,首次确定了圆果皂甙元的结构及构型。  相似文献   

18.
用2D NMR研究凯林内酯酰化物的相对构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孔令义  吕扬 《波谱学杂志》1993,10(4):433-440
用2D NMR对钙离子拮抗活性成分Pd-Ia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确切归属了全部碳氢信号,纠正了文献中甲基信号归属的错误。并以此为参考,指定了这类化合物母核碳信号的归属,从而修正了文献中用角甲基碳化学位移值之差决定其C-3'和C-4'相对构型的有关内容,发现在顺式构型中,连接在C-2'的两个角甲基碳化学位移差值大于或等于2ppm,而在反式构型中,这个差值小于或等于2ppm,且△(δC-3'trans-δC-3'cis)>1pp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