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肇炽 《高等数学研究》2005,8(6):F0002-F0002,F0003
今年是我国已故数学家陆家羲70冥寿,也是他逝世22周年。陆家羲生前是内蒙古包头九中物理教师。在他故后的第4年--1987年,他荣获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数学奖)。直至几年前设立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个“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一直是我国最高级别的科学奖项。在陆家羲之前获得这一级别数学奖的分别为:华罗庚院士、吴文俊院士和陈景润院士(与王元院士、潘承洞院士共同获得),一共三项;在同一年度,廖山涛院士也获得了数学的一等奖;而在此后的90年代后期,又有冯康院士(也是在身后)获得了这一奖项。自从50年代中期开始颁发国家…  相似文献   

2.
《高等数学研究》2007,10(6):30-30
2007年(第四届)邵逸夫奖数学奖由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的Robert Langlands教授和哈佛大学的RichardTaylor教授共同获得,是因为“for initiating and developing a grand unifying vision of mathematics that connects primenumbers with symmetry.”而获奖.他们两人分享一百万美元的奖金.颁奖典礼是于2007年9月11日在香港举行。邵逸夫奖于2002年设立,以表彰在学术及科学研究或应用获得突破成果,和该成果对人类生活产生意义深远影响的科学家。现代微分几何学的奠基者陈省身(S.S.Chern)教授、费马大定理的终结者怀尔斯(A.Wiles)教授分别获…  相似文献   

3.
《高等数学研究》2009,(5):14-14
据邵逸夫奖官方网站:评审会主席杨振宁在香港宣布了2009年邵奖得奖名单.英帝国学院Simon K.Donaldson教授与哈佛大学Clifford H.Taubes教授因其“在三维和四维几何学研究方面做出的多项杰出贡献”而共同获得邵逸夫数学奖.  相似文献   

4.
《高等数学研究》2005,8(4):54-54
邵逸夫奖基金会今年6月初公布了2005年得奖人名单.“邵奖”设有三个奖项,分别为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数学科学.每年颁奖一次,每项奖金一百万美元.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教授维尔斯(Andrew John Wiles)因其关于费马大定理的工作而获得数学科学奖.  相似文献   

5.
2007年11月2日举行的中国数学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颁发了第八届“华罗庚数学奖”和第十一届“陈省身数学奖”.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李大潜院士和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严加安院士共同摘取了本届“华奖”的桂冠;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宗传明教授和中科院数学  相似文献   

6.
《高等数学研究》2010,13(2):44-44
英帝国学院唐纳森(Simon K.Donaldson)教授与美哈佛大学陶布斯(Clifford H.Taubes)教授,因其“在三维和四维几何学研究中做出多方面的杰出贡献”,而共同获得2009年邵逸夫数学奖,分享100万美圆奖金。  相似文献   

7.
胡勇 《数学通讯》2003,(12):48-48,F003
2002年8月20日.至8月28日,第二十四届世界数学家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标志着中国正在从一个数学大国逐步向一个数学强国转变.这届大会的主席吴文俊院士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主持人采访时谈到,数学是充满活力的,数学是很美的.的确,吴文俊院士同许多其他的数学家一样,都认为数学是很美的.  相似文献   

8.
《高等数学研究》2005,8(2):F002-F002
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联合会(ICIAM)“苏步青奖”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苏步青应用数学奖”新闻发布会,年前于教育部新闻发布厅举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副理事长阵叔平教授主持了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联合会执行委员、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长李大潜教授首先介绍了苏步青先生生平以及“苏步青奖”及“苏步青应用数学奖”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9.
第三世界科学院 (TWAS)委员会每年颁发五个奖 (奖金分别为一万美元 ) ,以奖励对基础科学(生物、化学、数学、物理和基础医学 )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家。 2 0 0 0年获奖的五位中 ,张伟平是唯一的中国科学家。此前 ,我国曾有三位数学家获得过此殊荣。他们是 :廖山涛院士 (1 986年 )、吴文俊院士 (1 990年 )、张恭庆院士 (1 993年 ) ,张伟平是国内获此殊荣的最年轻的数学家。他主要从事微分几何中极为重要的 Atiyah-Singer指标理论的研究。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不久前在一次学术演讲中说 :“Wiles证明的费马定理和 Atiyah-Si…  相似文献   

10.
南开陈省身数学所和伯克利数学所联合举行国际会议———纪念陈省身先生100周年诞辰.该会议于2011年10月24日至28日在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举行,10月30日至11月5日在美国数学科学研究所(Berkeley MSRI)举行.会议学术委员会主席由著名数学家Phillip Griffiths和我国数学家吴文俊院士共同担任.担任这次国际顶尖级会议的主席,充分体现了吴文俊的国际学术水准和崇高的世界级声誉.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数学研究》2008,11(4):76-76
据邵逸夫奖官方网站宣布,2008年(第五届)邵逸夫奖数学奖由俄罗斯Steklov数学研究院(莫斯科)的首席科学家、法国巴黎大学教授Vladimir Arnold,和俄罗斯Steklov数学研究院(圣彼得堡)欧拉数学研究所所长、列宁格勒大学教授Ludwig Faddeev共同获得.获奖的原因是由于他们对于数学物理做出了具有深远影响的贡献.他们两人将分享一百万美元的奖金.  相似文献   

12.
查济民先生及家属 1 994年初在香港创立了“求是科技基金会”,致力于推动中国科技研究工作及奖助在科技领域有成就的中国学者。基金会邀请到 5位国际知名资深教授为顾问 ,负责评奖工作 ,他们是陈省身 (数学家 )、杨振宁 (物理学家 )、周光召 (物理学家 )、李远哲 (化学家 )和简悦威 (医学家 )。1 994年首度评选出荣获“杰出科学家奖”的 1 0位学者 ,其中吴文俊院士是唯一一位数学家。次年评选了 2 0位“杰出青年学者奖”,其中数学学者为丁伟岳 (中科院数学所 )、时俭益 (华东师大 )、李安民 (四川大学 )、王诗 (北京大学 )、张伟平 (南开…  相似文献   

13.
诺贝尔奖与数学中的大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平  韩明 《数学通报》2003,(3):39-40
20 0 2年 6月 1 7日《北京晚报》的第一版报道了 :1 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一位数学菲尔兹奖获得者 ,1 0 0多位海外著名科学家和友好人士 ,40余位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 ,…… ,云集在清华大学 ,参加“前沿科学国际研讨会” .那么人们自然会问 :诺贝尔奖与数学有什么关系呢 ?本文简要介绍了诺贝尔奖与数学、菲尔兹奖、Nevanlinna奖、Wolf奖、世界数学家大会等 .1 诺贝尔奖与数学发明黄色炸药及其他威力更大的炸药的诺贝尔(Nobel,1 83 3 -1 896) ,实际上是一位和平主义者 ,他对文学也有长期的爱好 .他拥有巨大的财富 …  相似文献   

14.
6月16日下午,由中科院研究生院数学系组织的院士系列讲座在中关村园区教学楼S204教室举行第三讲.此讲报告人是著名数学家和数学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文俊.他的研究工作涉及代数拓扑学、代数几何、博奕论、数学史、数学机械化等众多领域.他在拓扑学的示性类理论、示嵌类理论、奇点理论及I*函子理论方面取得过杰出成果,并在我国率先研究代数几何学且取得重要成果,是我国数学机械化研究方向的主要开拓者,同时对中国古代数学史研究有独到的见解与成果。吴文俊…  相似文献   

15.
吴文俊院士获得2000年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这对我们数学工作者是极大的鼓舞,他的主要成就包括代数拓扑,应用数学,数学史,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等.这里,我们介绍后者.  相似文献   

16.
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不久前荣获首届“邵逸夫数学奖”。“邵逸夫奖”由香港著名企业家邵逸夫先生捐资设立 ,共三个奖项 ,分别为数学科学、天文学和生命科学与医学 ,每年颁奖一次 ,每项奖金 10 0万美元。该奖属国际性大奖 ,不论种族、国籍或宗教信仰 ,旨在表彰学术与科学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成果 ,对人类生活具有深远影响的科学家 ,且特别在前两方面用以弥补诺贝尔奖的空白。在评奖程序方面也借鉴了诺贝尔奖的提名方法 ,由基金会向世界范围发出 2 80 0多份函件 ,邀请各界专家学者提名。提名报告由评审团商讨建议 ,再由邵奖基金会做出最后决…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先生指出:“数学问题的机械化,就要求在运算或证明过程中,每前进一步之后,都有一个确定的,必须选择的下一步,这样沿着一条有规律的、刻板的道路,一直达到结论.”“我国古代数学的精髓是一种机械化的思想和机械化的方法,正好符合现时代的要求和状况.因此,我觉得对中国古代数学要特别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评刊摘录·侯宗义 (复旦大学 ) 文“吴文俊院士的科学成就”对公众有很大启发作用 ,82岁高龄仍精力充沛地拼搏在科研第一线 ,成果累累 ,是我们敬佩和学习的楷模。关于函数定义 ,我倾向于把多值函数另作说明。谢云荪 (电子科大 )  2 0 0 1年刊物越办越好 ,主要表现在 :( 1 )刊有全国知名专家的文章 ,特别是关于教学改革的论述 ,具有指导意义 ;( 2 )刊有数学第一线教师的数学体会 ,具有参考价值 ;( 3 )栏目丰富多彩 ,如“应用篇”、“考研之窗”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实用价值。陈跃 (上海师大 ) 读了龚 升曰教授的文章“数学基础课教材随…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数学研究》2010,13(4):109-109
邵逸夫奖基金会于2010年5月27日在香港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2010年度邵逸夫数学科学奖颁予JeanBourgain,以表彰他在数学分析方面的工作及其在多项科学上的应用:偏微分方程、数学物理、组合学、数论、遍历理论与理论计算机科学.“邵逸夫奖”设有三个奖项,分别为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数学科学.每年颁奖一次,每项奖金一百万美元.今年为第七届颁发,颁奖典礼将于2010年9月28日举行.  相似文献   

20.
<正>他,37岁获得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38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他,耳顺之年登顶数学机械化的高峰;他,世纪之交获颁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他,就是我国数学界的战略科学家——吴文俊.吴文俊(1919-2017),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嘉兴.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7年赴法国留学并于1949年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1951年学成归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