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培养学员的科技素质,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教育。1创造能力的培养大学物理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科技素质,给学生以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尤其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物理规律是科学家长期研究的结果,是经几代人艰苦探索才得出来的,讲述物理规律时要结合物理学史适当介绍科学家们不怕失败,勇于探索的献身精神,讲述他们在实验事实或科学矛盾的基本上开拓想象,勇于创新的思路和科学方法,有目的地启迪学生的思维与智慧。  相似文献   

2.
文科物理--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静  林榕 《物理通报》2005,(10):48-50
人类教育在经历了古典的人文教育、近代科学教育之后,正进入一个更加成熟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的时代.人文精神和科技的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两翼.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的腾飞,世界上许多重大问题和复杂事件都显示出对文理结合人才越来越迫切的需求.为此,当代大学生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理工科学生应学习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大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基本科技素质、给学生以知识而且要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从这种意义上说大学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4.
 哲人石,又称点金石,昔为金丹术士孜孜以求的仙石,现代创造心理学以其譬喻永不枯竭的科学创造之源。“哲人石丛书”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在充分调研国内外科技教育出版状况的基础上,针对广大读者对时代感强、感染力深的科教精品的渴求,精心策划引进的大型科普套书。“哲人石丛书”,立足当代科学前沿,彰显当代科技名家,绍介当代科学思潮,激扬科技创新精神,现已出版10本:《迷人的科学风采》(格里宾著/江向东译)描绘诺贝尔奖得主、物理学“奇才”费恩曼传奇式科学生涯;《推销银河系的人》(利维著/何妙福译)介绍美国科普活动家博克献身科学、妙趣横生的一生.  相似文献   

5.
试论运用创造教育理论改革中专物理教学饶福安(湖南机电学校津市415400)当代教育的主题,教学改革的方向是如何运用创造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创造个性为目标,造就出富有想象、敢于创新、勇于开拓的创造型...  相似文献   

6.
创造技法是针对发明创造活动某一环节而言促进事物变革的关键性思维方法和技巧,是发明创造方法的有力补充,是打开创造世界大门的金钥匙.其结构简单、内容具体、较易掌握。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们应加强物理科技教育,主动地将创造技法训练融汇在整个物理教学之中,全面普及发明创造知识,引导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掌握运用方法.具体做法是课内抓渗透,课外抓引导.1以缺点列举法为突破口,课内渗透教材中涉及的创造技法1.1缺点列举法世界上任何事物不可能十全十美,如果有意列举分析现有事物的缺点,并提出改进的设想,便可能创造,…  相似文献   

7.
在医学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教育以继承和接受前人积累的文化遗产,以学习已有的知识为目标,重知识、重考分是培养知识型人才的教育。具体说来,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创造能力的培养。这样培养的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较差。21世纪是科学技术竞争、人才竞争和创新意识竞争的时代,竞争时代需要竞争型人才,而竞争型人才必须具备高层次的科学素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即素质教育。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8.
高师普通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普通物理实验是高师院校物理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物理实验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理论,而且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物理实验教学可使学生在如何运用理论知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解决科技问题得到必要的基本训练,对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以及良好的实验室工作的习惯,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加强与改进物理实验教学对提高教学、教育质量是重要一环.但就目前普通物理实验课的教学现状来看,仍然存在许多弊端,主…  相似文献   

9.
新的中等职业学校物理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通过物理教学向学生进行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物理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演示实验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启发性及可靠性等特点。 1 发挥演示实验的激励功能 在物理教学中,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激励  相似文献   

10.
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也叫创新,就是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育是创造的产物,创造是教育的核心,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教育最神圣的使命.学生的创新能力,包括多方面,就物理学科来讲,应该是通过各种基本能力(如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等)和各种基本方法(如假设方法、理想化方法、实验方法、类比方法、数学方法等)的综合应用,来达到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物理教学中,根据物理学科特点,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进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创新教育的一个…  相似文献   

11.
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要依赖于教师对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善于把开发智力、发展能力和提高创造力有机地引入教与学的全过程.本文着重谈谈物理教学中的创造教育.1学习方法的创造教育 会学习这是未来人的特征.所以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会学习相对学懂、学会来说,是层次更高的要求,意思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仅掌握了教师教给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获得知识的科学方法,并为终身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2知识体系的创造教育 只有当学生掌握了科学性和规律性的知识,获得了物理学…  相似文献   

12.
《现代物理知识》2009,(2):57-57
STS(科学-社会-技术)教育是近几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思想,强调要使学生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之间的关系,了解科学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以运用科学技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众所周知,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一些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现代物理,因此,将现代物理与STS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技术意识、社会意识,  相似文献   

13.
医学生的物理教育与素质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仲伟纲  丰建淑  赵爽  王进喜 《物理》2004,33(5):382-385
现代教育的新理念、新理论、新模式,对物理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社会、经济、科技的新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挑战,适应新需求,医学院校的物理教育要从人才的整体培养目标出发,加强课程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强化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文章介绍了作者在物理教育的实践中,在传授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素质方面所作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
重建教学模式培养科学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在物理教学中重新建构教学模式,以传播科技文化知识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理性的良好科学品质以及大胆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科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立足课堂教学,实施科技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和更新知识的能力.教师要紧  相似文献   

15.
"传感器"作为人教版<物理>选修3-2模块的二级主题,集中体现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如果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所学传感器知识应用到生活、学习中去,搞出"小发明"、"小创造",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科学与技术关系的理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动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物理实验教学是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引导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维形成,培养学生探索与创造能力,以及研究技术的锻炼是课堂理论教学所不能替代的。但是,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长期受到各种物质、经济条件的困扰,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所谈的科学教育指的是高中物理、化学、生物的教育.现行的高中教育事实上是一种应试教育,学生为高考而学.这是社会原因形成的个体价值取向,在这种背景下科学课程地位下降,必然导致我国的高中科学教育逐步退化.现以江苏省近几年的高考改革的现实作为论据来开展本命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中学物理教学既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因此,中学物理教学在注重知识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强科学方法教育.因为科学方法教育不仅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今天,创新已成为民族振兴的关键,国家兴旺的基石。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灵魂,要培养勇于创新的综合型人才,在现代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物理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激发学生创造动机,唤起强烈的创新意识消除创新的神秘感,明确物理学本身发展即创新过程创新意识是指学生具有引起某种创造动机所表现的创作意向和愿望的意识。创新意识是创造性思维和活动的基本前提和条件。一个人如果没有创新欲望和动机,就不可能去进行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20.
蔡志凌 《物理通报》2005,(11):50-52
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的本质特征之一;新课程倡导物理教学以科学探究为中心的新理念,正是体现物理学的本质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相统一的要求,也是国际物理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那么,何谓科学探究呢?现代教育科学使用的“科学探究”一词往往具有两个层面上的含义:一是科学探究活动.二是科学探究技能.探究技能是对学生能力方面的要求,是完成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与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