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咔唑和4,4’-二氨基-1,1’-联萘为初始原料,经重氮化反应、Ullmann反应、NBS亲电取代反应和Suzuki偶联反应,合成了两种新型空穴传输材料——4,4’-双[(9-对甲基苯基)-9H-3-咔唑基]-1,1’-联萘(4a)和4,4’-双[(9-对联苯基)-9H-3-咔唑基]-1,1’-联萘(4b),其结构经1H NMR和元素分析表征。研究了4a和4b在二氯甲烷中的UV和荧光性质。结果表明,4a和4b的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429 nm和427 nm。  相似文献   

2.
以咔唑和2,5-二溴吡啶为初始原料,经Ullmann反应、NBS亲电取代反应和Suzuki偶联等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磷光配体2-[(9-苯基)-9H-3-咔唑基]-5-[(9-对甲苯基)-9H-3-咔唑基]吡啶(5),其结构经1HNMR,ESI-MS及元素分析表征。研究了5在二氯甲烷中的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  相似文献   

3.
金凤  张月  杨如  王秀文  舒文超  张映  于先鹏  孙林 《合成化学》2014,22(6):744-747,752
以2,2’-联吡啶膦盐为吸电子基团,4-咔唑苯甲醛为供电子基团,经无溶剂Wittig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含顺式π共轭结构联吡啶——顺-6-苯基-4’-{4-[4-(1H-咔唑)乙烯基]苯基}-2,2’-联吡啶(3),其结构经IR,1H NMR,ESI-MS,元素分析及X-ray单晶衍射表征。3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ī,晶胞参数a=9.533(5),b=12.352(5),c=13.446,α=91.483(5)°,β=14.221(5)°,γ=9.483°,V=1 534(1)3,Z=2,Dc=1.246 g·cm-3,R1=0.0673,ωR2=0.179 5。并利用UV-Vis和单光子荧光光谱研究了3的光学性能。结果表明,3的λmax位于289 nm和345 nm;在苯,二氯甲烷,乙醇和DMF中的λem分别位于418 nm,449 nm,456 nm和466 nm。  相似文献   

4.
设计合成了2种新型的含不同氟原子数的8-羟基喹啉衍生物配体:(E)-2-[2-(2-氟代苯基)乙烯基]-8-羟基喹啉(4a)和(E)-2-[2-(五氟苯基)乙烯基]-8-羟基喹啉(4b)及其相应的锌配合物5a和5b,利用1H NMR、IR、MS、元素分析确认了产物结构。通过紫外滴定模拟了金属锌与配体4a和4b的配位过程,测定了其在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中的荧光性质。荧光光谱显示:配体4a和4b在DMF溶液中的λmax分别为505 nm(蓝绿色)和517 nm(绿色),配合物5a和5b的λmax分别为559 nm(青绿色)和599 nm(黄色),配位后体系共轭程度增大,荧光光谱发生明显的红移。而且随着取代氟原子的增加,配体和配合物的荧光光谱也发生明显的红移。荧光光谱显示氟原子取代数量的改变可以调控8-羟基喹啉锌配合物的发光性质。  相似文献   

5.
以咔唑和吩噻嗪为原料,合成了2种具有D-π-A结构的新型咔唑衍生物(4-(9H-咔唑-9-基)苯基)(9-苯基-9H-咔唑-3-基)甲酮(3a)和(4-(10H-吩噻嗪-10-基)苯基)(9-苯基-9H-咔唑-3-基)甲酮(3b).化合物3a和3b的结构分别经1 H NMR和IR进行了表征,同时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研究了其光物理性质,并进一步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对化合物3a和3b的最低能量电子跃迁和最低三线态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它们都具有分子内电荷转移ICT特征,而且理论计算的吸收光谱与实验测得的光谱数据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6.
以吡咯和硝基苯甲醛为原料,二氯甲烷为溶剂,采用碘催化水浴法于35℃反应5 min合成了5-(4-硝基苯基)二吡咯甲烷(2a)和5-(3-硝基苯基)二吡咯甲烷(2b),其中2b为新化合物,收率分别为82%和84%,其结构经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并利用UV-Vis和FL研究了2a和2b的光学性能。结果表明:2a和2b的λmax分别位于212 nm,264 nm和206 nm,258 nm;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位于528 nm(λex=264 nm)和525nm(λex=258 nm)。  相似文献   

7.
设计合成了2种含三氟甲基的8-羟基喹啉衍生物配体:(E)-2-[2-(3-三氟甲基苯基)乙烯基]-8-羟基喹啉(3a)、(E)-2-[2-(4-三氟甲基苯基)乙烯基]-8-羟基喹啉(3b)及其相应的锌配合物(4a)、(4b),并由1H NMR、IR、MS、元素分析确认了其结构。通过紫外滴定观察了金属锌与配体的配合过程,测定了它们在DMF溶液中的荧光性质;荧光光谱显示化合物3a、3b在DMF溶液中的λmax分别是491nm和513nm,4a、4b的λmax分别是585nm和599nm,而且改变三氟甲基的位置可以调节配合物的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8.
以咔唑、三苯基氯硅烷及2-溴芴为原料,经甲基化、硼酸化、Ullmann偶联、Suzuki偶联等反应合成了两种新型咔唑衍生物--3,6-二(9,9-二甲基-9H-2-芴基)-9-苯基-9H-咔唑(1a)和3,6-二[(4-三苯硅基)苯基]-9-苯基-9H-咔唑(1b),其结构经1H NMR和元素分析表征.用UV-Vis,荧光光谱和循环伏安曲线研究了1a和1b的光电性能.  相似文献   

9.
以对苯二酚为起始原料,经Wittig-Horner等反应合成了主链结构的二吡咯化合物(5a和5b);5a或5b与方酸经聚合反应合成了两种新型聚方酸菁材料BPEBP(6a)和BPVOD(6b),其结构和性能经1H NMR,13C NMR,IR,MS,TG,UV-Vis和FL表征。结果表明:6a和6b的初始分解温度分别为282.0℃和293.8℃;λmax分别位于732 nm和865 nm;λem分别位于478 nm和428 nm。  相似文献   

10.
以对-吡唑基苯甲醛(1a)[或对-1,2,4-三唑基苯甲醛(1b)]和苯乙酮经Aldol缩合反应得4-吡唑查尓酮(2a)[或4-三唑查尔酮(2b)];2a或2b与2-乙酰基吡啶(3)经Michael加成反应得1-苯基-5-(2-吡啶基)-3-[4-(1-吡唑基)苯基]-1,5-戊二酮(4a)或1-苯基-5-(2-吡啶基)-3-[4-(1-[1,2,4]-三唑基)苯基]-1,5-戊二酮(4b);4a或4b与AcONH4经关环反应合成了两种新型含吡唑和三唑基的联吡啶衍生物——6-苯基-4-[4-(1H-吡唑基)苯基]-2,2'-联吡啶(5a)或6-苯基-4-[4-(1H-1,2,4-三唑基)苯基]-2,2'-联吡啶(5b),其结构经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UV-Vis和FL研究结果表明:5a和5b的λmax分别位于290 nm和280nm;5a和5b的λem均位于360 nm。  相似文献   

11.
用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乙酸(Hatma)为配体合成出2种新型同构的稀土配合物[Ln(atma)3(H2O)2]n(Ln=La(1),Nd(2))。配体和2个配合物的结构均由X-射线单晶衍射法确定,同时对配合物进行了IR,TGA及元素分析。单晶结构表明,配体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2.141 9(9)nm,b=0.400 76(17)nm,c=1.750 0(8)nm,V=1.495 0(11)nm3,Z=4;配合物1和2的晶体都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配合物1的晶胞参数为a=0.882 0(3)nm,b=1.230 6(4)nm,c=1.258 6(4)nm,V=1.291 3(7)nm3,Z=2;配合物2的晶胞参数为a=0.883 4(4)nm,b=1.228 3(5)nm,c=1.251 0(5)nm,V=1.282 1(9)nm3,Z=2。2个配合物均形成一维链状空间结构,通过丰富的氢键连接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抗菌试验表明,配合物比配体表现出更好的生物活性。初步的植物生长实验表明,配合物对油菜和小麦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meso-(3-硝基苯基)二吡咯甲烷分别与2,6-二氯(或氟)苯甲醛经酸催化偶联反应和氧化反应合成了两个新型的A2B型咔咯化合物——10-(2,6-二氯苯基)-5,15-二(3-硝基苯基)-咔咯(3a)和10-(2,6-二氟苯基)-5,15-二(3-硝基苯基)-咔咯(3b),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MALDI-TOF-MS表征。采用UV-Vis和荧光光谱研究3的光学性质。结果表明:3a和3b的λmax均位于414 nm,575 nm,610 nm和642 nm附近;λem位于661 nm附近(λex=430 nm)。  相似文献   

13.
设计合成了3种8-羟基喹啉衍生物配体:(E)-2-[2-(2-硝基苯基)乙烯基]-8-羟基喹啉(4a),(E)-2-[2-(3-硝基苯基)乙烯基]-8-羟基喹啉(4b),(E)-2-[2-(4-硝基苯基)乙烯基]-8-羟基喹啉(4c)及其相应的锌配合物5a~5c,产物经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技术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紫外滴定模拟了金属锌与配体的配位过程,分别测定了它们固态和溶液状态下的荧光性质:光谱显示化合物5a~5c固体荧光光谱的λmax分别是596,625,592 nm,在DMF溶液中的λmax分别是562,536,618 nm.荧光光谱显示硝基位置的改变可以调控8-羟基喹啉锌配合物的发光性质.  相似文献   

14.
以2-溴-9-乙基-9H-咔唑为原料,首先与联硼酸频那醇酯经宫浦硼基化反应制得相应的有机硼产物,再与溴代物发生传统的铃木偶联反应合成了3种新型的环金属配体(3a~3c);3a~3c依次与三氯化铱及传统辅助配体乙酰丙酮反应合成了3个新型含苯并唑类(苯并恶唑、苯并噻唑和苯并吡唑)环金属铱配合物(4a~4c),其结构经~1H NMR和MS(ESI或FAB)表征。并对其紫外和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a~4c由于主配体的结构微调,可实现发光颜色由黄绿色到橙色的调控。  相似文献   

15.
设计合成了一个新型吡啶基二氮环配体L(N,N'-双(吡啶基-3-亚甲基)-1,5-二氮环辛烷)及其铜配位聚合物{[Cu(滋-H2L)(L)Cl](ClO4)3}∞(1),研究了此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光谱及磁性质。该配合物属正交晶系,Pnma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3.5170(17)nm,b=1.0440(5)nm,c=1.1966(6)nm,V=4.394(4)nm3,Z=4。配体L以顺式螯合和反式桥联两种不同的配位形式将铜离子连接起来形成一维链状阳离子结构。  相似文献   

16.
严妍  朱慧枝  金凤  周虹屏 《合成化学》2014,22(5):620-622,626
4-N-咔唑基苯甲醛和苯乙酮经aldol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含咔唑基查尔酮——4-(N-咔唑基)查尔酮(2),其结构经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运用UV-Vis和单光子荧光光谱研究了2的光学性质。结果表明:2的λmax位于360 nm和320 nm附近;2在CH2Cl2和DMF中具有良好的荧光发射能力,λem位于520 nm。  相似文献   

17.
为寻找高效、低毒的新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抑制剂,设计并合成出了一系列新型含咔唑环和芳环/芳稠杂环的N-酰腙衍生物6~8和11.利用IR、1H NMR、13C NMR和2D NMR(包括1H-1H COSY和NOESY)谱及元素分析确定了其结构和构型.评价了目标化合物对PTP1B的抑制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PTP1B均有较强的抑制活性,除了化合物N'-[9-(2-氯噻唑-5-甲基)咔唑-3-亚甲基]-2-苯氨基乙酰肼(6a)、N'-[9-(2-氯噻唑-5-甲基)咔唑-3-亚甲基]-2-(4-甲基苯氨基)乙酰肼(6b)、N'-[9-(2-氯噻唑-5-甲基)咔唑-3-亚甲基]-2-(3-硝基苯氨基)乙酰肼(6g)和N'-[9-(2-氯噻唑-5-甲基)咔唑-3-亚甲基]-2-(4-硝基苯氨基)乙酰肼(6h)外,其它化合物的活性均高于阳性对照药物齐墩果酸,其中N,N'-[(9-丁基咔唑基)-3,6-二亚甲基]-2,2'-[二(4-硝基苯氨基)]双乙酰肼(11b)的活性最高,IC50=(0.89±0.06)μmol/L.利用分子对接分别研究了代表目标化合物N'-[9-(2-氯噻唑-5-甲基)咔唑-3-亚甲基]-2-(4-溴苯氨基)乙酰肼(6d)、N'-[9-(2-氯噻唑-5-甲基)咔唑-3-亚甲基]-2-((2-(1-萘氧基)甲基)苯并咪唑-1-基)乙酰肼(7f)和11b与PTP1B酶的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以咔唑基哒嗪为配体的环金属化铱配合物Ir(pcpd)2(acac)(其中pcpd=3-(9-苯基-3-咔唑基)-6-甲基哒嗪,acac为乙酰丙酮),并以其作为发光体,制备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中结构为ITO/HIL001/HTL001/CBP:Ir(pcpd)2acac(12.3%)/TPBi/AlQ/LiF/Al的器件最大发光亮度19656cd/m2,最大效率14cd/A,发光峰值580nm.器件表征结果显示该配合物具有强磷光发光特性.  相似文献   

19.
以7-甲酰基-8-羟基喹啉和邻苯二胺为原料,经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配体——7-{2-[1-(8-羟基喹啉-7-亚甲基)]苯并咪唑基}-8-羟基喹啉(H2L);H2L分别与醋酸锌和三氯化铝经配位反应合成了两种新型的金属配合物Zn L·H2O(1)和Al_2L_3·3H_2O(2),其结构和性能经UV-Vis,1H NMR,IR,元素分析及FL表征。1和2的λem分别为514 nm(λex=400 nm)和525 nm(λex=401 nm)。  相似文献   

20.
设计合成了一个新型吡啶基二氮环配体L(N,N′-双(吡啶基-3-亚甲基)-1,5-二氮环辛烷)及其铜配位聚合物{[Cu(μ-H2L)(L)Cll(ClO4)3l}∞(1),研究了此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光谱及磁性质.该配合物属正交晶系,Pnma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3.5170(17)nm,b=1.0440(5)nm,c=1.1966(6)nm,V=4.394(4)nm3,Z=4.配体L以顺式螯合和反式桥联两种不同的配位形式将铜离子连接起来形成一维链状阳离子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