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SU(3)对称性研究了χc0的遍举多体衰变χc0→B(-B)MM(B:重子,M:介子),通过同位旋耦合常数构造了χc0→B(-B)→B(-B)MM衰变的跃迁振幅.基于这些跃迁振幅,发现N*共振态对χc0→B(-B)ππ的贡献相对较大,这个衰变道可以在实验上用来研究N*共振态.  相似文献   

2.
基于SU(3)对称性研究了Xc0的遍举多体衰变xc0→BB^-MM(B:重子,M:介子),通过同位旋耦合常数构造了xc0→BB^-→BB^-MM衰变的跃迁振幅.基于这些跃迁振幅,发现N^*共振态对xc0→BB^-ππ的贡献相对较大,这个衰变道可以在实验上用来研究N^*共振态.  相似文献   

3.
梁伟红  沈彭年  邹冰松 《中国物理 C》2002,26(10):1009-1014
在相对论协变张量分析的理论框架下,给出了衰变道J/ψ→ppω对应各种可能的中间共振态N*的衰变振幅,通过Monte-Carlo模拟,得到该衰变道中p(p)角分布、pω(pω)不变质量分布及Dalitz图等.  相似文献   

4.
在相对论协变张量分析的理论框架下 ,给出了衰变道J ψ→p pω对应各种可能的中间共振态N 的衰变振幅 ,通过Monte Carlo模拟 ,得到该衰变道中p( p)角分布、pω( pω)不变质量分布及Dalitz图等 .  相似文献   

5.
通过J/Ψ→p, p*, N**衰变,研究了Roper共振态的混杂态结构对衰变角分布和分支比的影响. 计算结果表明,如果Roper共振态为纯混杂态,那么J/Ψ→p*, N**的角分布几乎相等, 而J/Ψ衰变到混杂态的衰变宽度还不到J/Ψ→p 的1%, 给出了Γ(J/Ψ→ N* )/Γ(J/Ψ→p)和Γ(J/Ψ→ N**)/Γ(J/Ψ→ p)随混合参数的变化关系, 并讨论了在J/Ψ衰变中研究Roper混杂态结构的可能性.The structure of Roper resonance is studied as hybrid states through decays J/Ψ→p*, N** by calculating the angular distributions and decay width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gular distribution parameters for decays J/Ψ→p*, N** are almost equal if the Roper is identified as a pure hybrid state, while their decay width are less the 1% of that for the decay J/Ψ→p, and the variance of the ratio Γ(J/Ψ→N*p)/Γ(J/Ψ→p) and Γ(J/Ψ→N**)/ Γ(J/Ψ→p) with the mixing parameter are presented,and also the scheme to identify the Roper structure in J/Ψ decay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6.
通过求解N巴黎光学势的复薛定谔方程,研究了N系统的近阈束缚和共振行为,得到了一个p系统的13P0共振态.发现其能量和宽度与最近BES用Breit Wigner(B W)公式分析J/ψ→γp衰变的实验数据给出的结果相容.讨论了这一结果的含义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计算了ηc 和 χc 两胶子衰变宽度的有限顶角展开的修正 .通过数值计算 ,得到ηc,χc0 和 χc2 的零程近似的修正因子分别为 :γ =1 .3 2 ,1 .45和 1 .2 6,利用衰变宽度Γ( ηc→ 2g)抽出强耦合参数αs(mc) =0 .2 8± 0 .0 5,这个值与Γ(J/ ψ→ 3g)强衰变的顶角修正得到的结果一致 .而Γ( ηc→ 2g)的有限顶角修正没有Γ(J/ ψ→ 3g)大 .  相似文献   

8.
发展了一种基于跃迁振幅信息的Monte-Carlo产生子来研究纯相空间产生子(HOWL)的效率修正. 对,J/ψ→pp, ΛΛ, pX衰变作了Monte-Carlo模拟,结果表明, 这种产生子能够很好地实现末态粒子的角分布. 与HOWL产生子比较, 发现末态粒子的角分布会对效率产生很大的修正. 所以, 对于长链的级联衰变, 推荐这种基于跃迁振幅信息的产生子.  相似文献   

9.
在QCD光锥求和规则(LCSR)框架内应用具有手征流关联函数计算B(B_c)→Dl■衰变过程的弱形状因子.所获得的形状因子的表达式仅依赖于D介子的主导级分布振幅(DA).应用了三类D介子的分布振幅计算了形状因子F_(B→D)(0)和F_(B_c→D)(0).在速度迁移1.14相似文献   

10.
通过构造适当的关联函数,计算B→π跃迁形状因子f+Bπ(q2),~fBπ(q2)和标量形状因子f0(q2),从而就能研究轻子质量对B0→π-l+~vl(l=e,μ,τ)衰变过程的影响.首次分别计算B0→π-e+~ve,B0→π-μ+~vμ,B0→π-τ+~vτ衰变过程的分支比,并发现轻子质量me,mμ可以忽略,但重轻子质量mτ不能忽略,它对分支比计算有一定的贡献.把计算结果与最近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发现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