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现有移动Agent安全系统在大规模开放式网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Agent为本构建移动Agent安全体系的一种新方法,设计了具体的实施方案:Agent注册和Club服务机制.前者引入Agent注册处对Agent代码进行事前验证;后者引入Club服务器为用户提供Agent信息咨询服务.这种方案使移动Agent运行环境可以在保证Agent不对系统造成损害的同时,对特定Agent本身的资源需求进行授权.文中还给出了安全体系的结构和功能,并开发了遵循这一设计方案的原型系统Roamer3.O,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均优于传统系统.  相似文献   

2.
交互性是多Agent系统研究的重点,而Agent通信语言(ACL)是实现交互与合作的基础。根据目前Agent的应用环境,分析了目前主流通信语言KQML以及与之相关的内容语言的缺点,结合www的主流技术XML,提出了XML语言和KQML的集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种基于XML语言的Agent通信体系结构,提高了Agent之间的通信效率。  相似文献   

3.
一种移动Agent的安全认证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移动Agent的安全问题,简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安全认证技术,并在公钥密码体制认证方案的基础上,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可用于移动Agent和Agent平台之间安全认证的方案。证书采用X.509证书格式,使用RSA和IDEA混合加密的算法,密钥管理采用PGP算法中公私钥环的方式,使该认证方案具有很高的安全性。文中详细说明了方案的实现流程,并深入分析了其安全性。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案能有效改善移动Agent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Agent的教育网格体系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教育资源信息量庞大、种类多、表现形式多样、存储分散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Agent的5层教育网格体系结构,定义了层次间不同类别网格中间件.在本结构模型中引进Agent技术实现层次间不同类别中间件的构造,可获取并重构满足用户特定需求的教育资源构件,达到自主性、个性化组织教学内容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命名和定位移动Agent系统内各种实体的不同机制,并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实用的命名和定位机制,并将其应用于本实验室的移动Agent原型系统Roamer。该机制的提出旨在解决系统内各实体的快速定位和移动Agent的透明迁移问题。最后,讨论了现有MASIF兼容系统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合理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移动计算环境中,为解决移动数据库与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交换的效率问题,利用移动Agent可以有效地节约网络带宽、降低网络延时、支持异步自主执行以及动态适应能力强的特点,由此提出了基于移动Agent的新型系统架构,该架构分为事务层、调度层和操作层三层;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移动数据库系统模型,该模型具备支持离线计算,实现了负载均衡等性能,解决了目前移动数据库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7.
信息系统中的可移动Age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可移动Agent的特性,可移动Agent可在异质计算机网络中移动,它能感知网络的状态,监控系统并与其它Agent进行交互,导航模型可以让Agent适应网络的变化并自主制定导航计划,从而方便、有效、智能地完成信息检索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网管系统安全认证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现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网管基本系统的基础上,分析了Agent系统所面临的安全威胁.针对Agent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个完整的3层相互信任关系模型.深入研究了Agent系统的认证机制,提出并实现了具有系统授权Tickets功能的证书签发协议及其安全迁移认证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以在不显著增加移动Agent系统的复杂性的前提下加强其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简要分析了现有的网络入侵检测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数据挖掘技术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模型,讨论了模型中各个功能部件的结构和关键技术.采用多Agent技术设计了一个基于该模型的网络入侵检测原型系统.对实现不同功能的多类Agent进行了设计.论文还介绍了原型系统的实现技术.通过一个模拟分布式攻击仿真实验,检验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原型系统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入侵检测系统对分布式攻击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回顾入侵检测理论与实现模型两方面工作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将CPN技术用于入侵行为建模的方法及其理论基础,阐述从CPN模型到层次型多Agent系统的转化方法及其实现结构.通过保留CPN模型的细分过程信息避免了传统多Agent入侵检测系统的单点失效问题,提高了系统可扩展性和健壮性,并通过在传感器层结合传统基于规则的入侵检测系统和CPN模型改善了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1.
基于Agent的分布计算环境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未来的计算环境的分布、开放、不断进化的演变和发展,本文首先对Agent的基本特性、体系结构及行为模式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Agent的分布计算环境模型.  相似文献   

12.
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网管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运用移动Agent技术实现分布式网管的方案,它结合了Java和coRBA等分布式计算技术,并采用基于规则的方法来实现对网络的智能化管理.文中首先研究了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网管结构,然后深入地讨论了它的系统实现,包括移动Agent的运行环境、结构设计、通信机制以及基于Web的图形用户界面.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MbMA(Managem ent by Mobile Agent)的系统组成及MbMA 中Agent的分类和各自的功能,提出了基于Mobile Agent的多媒体远程教育网的网管体系,由于引入了能够集成SNMP设备的MbMA 代理服务器,增强了该体系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本体聚合在催化剂TiCl4/Al(Et)3作用下合成α烯烃减阻剂,通过红外光谱(IR)和X射线衍射(XRD)对聚合物进行结构分析,研究了合成聚合物影响因素对减阻聚合物特性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粘度达到8.8 dl/g时减阻率可达到43.1%,即在一定范围内减阻率与粘度成正比.此时合成减阻剂的最优条件为3?C,主催化剂(TiCl4/MgCl2)、助催化剂(Al(Et)3)和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DDS)用量分别是0.085克,0.14毫升和0.04毫升.  相似文献   

15.
研究诱导剂、诱导剂浓度、诱导时间、锌离子以及在发酵培养基中组合添加乳糖对提高重组新型溶栓酶外源蛋白的表达效率的作用,结果表明:IPTG诱导效果优于乳糖,IPTG诱导浓度选择1.5mmol·L^-1,诱导时机选择菌体OD600接近4.0时,诱导后的最佳培养时间为6h,加入1.0g.L^-1的ZnCl2后,外源蛋白表达可提高40%,发酵结果提高29.8%.在培养基中组合加入微量的乳糖,可以使外源蛋白的表达效率提高10%~15%.  相似文献   

16.
基于移动Agent技术的医学图像检索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医学图像检索方法中,检索算法速度较慢、准确性较低以及远程检索时占用大量带宽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移动Agent技术的医学图像检索方法,重点讨论了该方法实现的关键技术,包括提升框架下的M带整数小波变换和提取多通道纹理特征的检索算法.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实时性较强,占用网络带宽较少,采用的算法运算速度提高近10倍、运算复杂度降低约50%,提取的纹理特征能充分表达图像内容,较好地满足了医学图像的检索要求,实现了对医学图像库快速较准确的检索.  相似文献   

17.
三支概念分析理论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的有效工具。主要通过形式背景特征的研究, 讨论三支概念格与概念格的同构关系, 进一步研究了三支概念格的构造方法。首先给出了对偶属性、属性对偶背景的定义, 并证明了在对偶背景下三支概念格与概念格是同构的。其次, 推广了对偶属性、属性诱导的对偶背景, 给出对偶可交属性及属性对偶可交背景的定义, 同时, 证明了在对偶可交背景下,三支概念格与概念格是同构的。最后基于上述理论, 给出了判定属性对偶背景与属性对偶可交背景的2种算法以及三支概念格的构造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环境共生住宅的发展背景及其必要性,论述了日本国内对环境共生住宅的定义和基本类型,然后以位于东京北部的须之部住宅和位于爱知县的集合住宅为实例,分析总结了建筑中使用的各种设计手法,它们不仅局限于建筑设计的范围,还与机械设备、生物学、生活科学、环境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