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含有不确定项的混沌系统自适应修正函数投影同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玮  方洁  吴振军  吴艳敏 《物理学报》2012,61(14):140503-140503
针对一类含有不确定项的混沌系统修正函数投影同步问题, 提出了自适应修正函数投影同步方法.根据Lyapunov稳定性理论, 给出了两种响应系统的设计方案,并设计了控制器和自适应律. 研究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策略对外界干扰有较强的鲁棒性, 且不需要事先已知不确定项的上界,通过引入加速因子,可任意配置同步响应速度, 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在对大气湍流相位扰动进行Zernike多项式展开的基础上,通过对信标和目标光的Zernike系数相关因子的推导, 得到了实际自适应光学系统(系统存在时间滞后和有限的空间分辨率)对相位扰动各阶像差的校正残差公式。同时结合实际,对瑞利导星以及钠导星自适应光学系统补偿大气湍流各阶像差的能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为实际自适应光学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自适应陷波滤波器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自适应陷波滤波器的基本理论,提出了设计极窄带自适应陷波器和滤波器的方法,介绍了用作相位估计器的概念。作者证明自适应相位估计器是理想条件下的最大似然比相位估计器,计算机仿真研究和硬件实验结果均表明该估计器有良好的性能,它的显著优点是同时完成了信号的检测和相位差的估计。  相似文献   

4.
王燕花  任文华  刘艳  谭中伟  简水生 《物理学报》2008,57(10):6393-6399
基于光纤Bragg光栅(FBG)反射复振幅相移对FBG法布里-珀罗腔透射谱的影响,分析了传统耦合模理论计算均匀FBG反射复振幅相移产生误差的原因.引入折射率分布初始相位参数描述FBG折射率分布纵向的微小偏移,用真实的反透射系数代替简明形式的反透射系数,对传统耦合模理论进行了修正,增加了与折射率分布初始相位参数有关而与波长无关的相位因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计算非均匀FBG的传输矩阵法的相位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快速计算结果用于FBG法布里-珀罗腔透射谱的计算,可反映折射率分布初始相位参数对透射峰波长位置的影响,与Rouard 算法及实验值均有较好的一致性. 关键词: 光纤Bragg 光栅 法布里-珀罗腔 耦合模理论  相似文献   

5.
针对多台高功率微波源组阵进行功率合成时相位离散分布的问题,基于数理统计方法对合成阵元相位误差呈正态分布情况下阵列合成效率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相位误差有界分布下其概率密度函数的表达式,修正了相位分布标准差较大时微波功率合成效率的理论计算公式。为验证修正后的理论公式正确性,使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合成阵列天线阵元激励信号相位误差呈正态分布下的空间功率合成效率,计算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分析给出的计算结果吻合得较好,修正后空间功率合成效率公式的预估精度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6.
刘恒  余海军  向伟 《物理学报》2012,61(18):180503-180503
研究了带有未知外部扰动的不同多涡卷混沌系统修正函数时滞投影同步问题. 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 采用模糊自适应控制的方法设计自适应同步控制器及参数的更新规则. 该控制器在实现混沌系统修正函数时滞投影同步的同时对外界扰动的变化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数值仿真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不同超混沌系统的自适应修正函数投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健安  刘贺平 《物理学报》2010,59(4):2264-2271
研究了具有未知参数的Lorenz-Stenflo(LS)系统和一种新型超混沌系统以及LS系统和超混沌Chen系统的修正函数投影同步问题.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主动控制方法,设计自适应控制器和参数更新规则,实现不同超混沌系统的修正函数投影同步,同时估计出系统的未知参数.数值仿真验证了该自适应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王健安  刘贺平 《中国物理 B》2010,19(4):2264-2271
研究了具有未知参数的Lorenz-Stenflo(LS)系统和一种新型超混沌系统以及LS系统和超混沌Chen系统的修正函数投影同步问题.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主动控制方法,设计自适应控制器和参数更新规则,实现不同超混沌系统的修正函数投影同步,同时估计出系统的未知参数.数值仿真验证了该自适应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曾果  李兴源  刘天琪  赵睿 《物理学报》2014,63(22):228801-228801
设计了一种的自适应控制算法并证明了其正确性. 通过总体最小二乘旋转不变技术辨识出系统降阶模型及相关振荡模态,利用带通滤波器将不同的振荡模态分解到多个通道,然后基于所提的自适应算法对每个振荡模态设计了自适应控制器,减小了各个控制器间的影响. 在电磁暂态程序PSCAD/EMTDC中对向上直流孤岛运行方式进行了仿真验证. 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相对传统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有更好的控制效果;对于系统发生不同故障时具有鲁棒性. 对于系统信号传输引起的时滞导致的控制器效果变差的问题,可以通过相位补偿解决. 关键词: 超稳定理论 系统辨识 振荡 自适应阻尼控制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差分的天线阵大气相位扰动实时修正方法,以高稳定度的原子钟作为外频标,利用导航卫星载波相位的单差与历元上的双差,并通过星历扣除由于卫星运动引起的相位变化,在周跳检测和修正后,通过长周期的拟合消除卫星轨道和站坐标误差的影响,最后通过双频或多频信号实现两地电离层和对流层扰动的实时测量.在国家天文台北京密云站和云南昆明站分别部署了一套全球导航卫星接收设备,进行异地大气相位扰动实时修正方法的实验验证.利用双频载波相位测量数据对第三频率进行修正,结果表明,在不同天气条件下修正后的大气相位扰动均方根达到1.9mm,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射电天文和深空探测中天线阵的大气相位扰动修正.  相似文献   

11.
 高功率毫米波回旋管输出的高阶模式不利于空间传输,必须进行模式转换。由于不便采用波导模式转换器,因此对内置准光模式转换器进行了研究。内置准光模式转换器由Vlasov辐射器、准抛物柱面镜和相位修正镜组成。基于标量衍射理论和KSA算法,编制了数值模拟程序,设计了相位修正镜。计算分析了参考平面处的场分布,表明该准光模式转换器的标量转换效率大于98%,矢量转换效率大于93%。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高效地指导准光模式转换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采用95 GHz准光模式转换器将TE62模式转换为高斯波束的实验测试结果。准光模式转换器由螺旋切口的Vlasov辐射器、一个准抛物柱面反射镜和两个相位修正镜组成。将半径5.62 mm圆波导内的TE62模式转换为束腰直径22.4 mm的高斯波束。实验采用毫米波天线近场扫描测试系统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标量转换效率大于97%,矢量转换效率大于88%  相似文献   

13.
A new quasi-optical TE01-TEM00 mode converter is presented. It consists of four mirrors sequentially correcting diffraction divergence of TE01 mode, its polarization, then amplitude and phase patterns. Results of the measurement performed at millimeter waves agree well with the design parameters: total conversion efficiency exceeds 90% in the frequency band of 20%.  相似文献   

14.
夏冬  金铭  白明 《中国物理 B》2017,26(7):74101-074101
We introduce an asymmetrical mirror design to a 140 GHz TE_(22,6) quasi-optical(QO) mode converter system to correct the asymmetry of the beam's field distribution caused by the Denisov launcher. By such optimization, the output beam with better symmetrical distribution is obtained at the system's output window. Based on the calculated results,the QO mode converter system's performance is already satisfying without iterative phase correction. Scalar and vecto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the output beam and the fundamental Gaussian beam are respectively 98.4% and 93.0%,while the total power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of the converter system is 94.4%. The assistance of optical ray tracing to the design of such QO mode converters is introduced and discussed as well.  相似文献   

15.
刘建卫  赵青  李宏福 《物理学报》2011,60(10):104201-104201
基于几何光学理论和矢量绕射理论,研究了将回旋管及其他高功率微波器件的振荡输出模式转换成准光高斯波束的模式变换器,采用伏拉索夫(Vlasov)辐射器和三级准光反射面实现了准高斯模TEM00的横向输出.研究了Vlasov辐射器的工作机理,运用矢量绕射理论计算出波导辐射场,口面电流分布的方法计算反射面辐射场.通过编写程序设计了将94 GHz,模式为TE62的毫米波转化为准光高斯波束的内置式准光模式变换器. 关键词: 94 GHz回旋管 内置式准光模式变换器 Vlasov辐射器 矢量绕射理论  相似文献   

16.
详细研究了Denisov型准光模式变换器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应用几何光学理论对Denisov型开口辐射器的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基于耦合模理论的辐射器不规则扰动段的设计方法。开发了基于耦合模理论、矢量衍射积分和物理光学法的仿真程序GQOMC-D,并将该程序的计算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利用该程序设计了一种110 GHz TE22,6模回旋振荡管准光模式变换器,仿真结果显示在输出窗上得到了场型较好的高斯波束,其模式纯度为98.4%,模式变换器的能量转换效率为94.7%。  相似文献   

17.
W波段边廊模回旋管准光模式变换器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详细研究并设计了一个由Vlasov螺旋开口辐射器和两级曲面反射器组成的边廊模回旋管准光模式变换器.首先采用几何光学理论研究了设计的Vlasov型准光模式变换器的工作机理,在此基础上,再利用矢量绕射理论中的口径场积分法和表面电流积分法编写了模拟仿真程序,最后结合W波段边廊模回旋管的具体设计参数,应用所编写程序详细分析了工作模式在此变换器中的模式变换过程.模拟结果表明,W波段回旋管中的TE12,2边廊模在输出窗处被转换为能量集中的准Gauss波束. 关键词: 回旋管 边廊模 准光模式变换器 W波段  相似文献   

18.
刘建卫  赵青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3,25(10):2663-2666
研究了将回旋管及其他高功率微波器件的振荡输出模式转换成准高斯波束的准光模式变换器,实现了准高斯模TEM00的横向输出。利用几何光学分析了模式在波导中的传播,进一步分析了伏拉索夫(Vlasov)辐射器的工作机理,运用矢量绕射理论计算出辐射场; 通过编程设计了将94 GHz、模式为TE62的毫米波转化为准高斯波束的准光模式变换器。结果表明:通过设计Vlasov辐射器和两级反射镜,可以在窗口处得到准高斯波束, 整个系统的功率效率达到87.5%。  相似文献   

19.
The principle and design method of Denisov-type quasi-optical mode converter is investigated indetail. The operation process of the Denisov-type launcher is analyzed by applying the geometrical optics, andthe Gaussian-like field distribution achieved on the waveguide wall is also derived. The method for designing arippled-wall launcher is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coupled mode theory. A simulation code for Denisov-type qua-si-optical mode converter GQOMC-D is developed based on coupled mode theory, vector diffraction integrationand physical optics, which is compared to the design parameter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reported in literaturefor its validity. According to this code, a Denisov-type quasi-optical mode converter used in 110 GHz TE22.6mode gyrotron oscillators is designed.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Gaussian-like beam is obtained at theoutput window with a scalar content of 98.4 % and a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94.7 %.  相似文献   

20.
A new approach for the design of a quasi-optical gyrotron mode converter is proposed. It is based on the synthesis of quasi-optical mirrors using diffraction (Helmholtz-Kirchhoff) integrals. First application of such a method we already described in [1, 2]. Now a more powerful technic is used to provide optimal distributions of the wave beam field. It is shown that by means of specially shaped mirrors parameters of the main converter are enhanced strongly.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search for the optimal scheme of the converter, present and compare results of calculations and measurements of the gyrotron wave bea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