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清远市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清远市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铅中毒分布特点及与其它元素的关系,为防治铅中毒损害提供依据,方法 在清远市城区,随机抽取在清远市妇幼保健院体检的5 5 3名1~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采指端末梢血2 0 μL ,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血铅、钙、锌、铁、铜和锰的水平。结果 该市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 73 0±49 6) μg/L ,几何均值5 8 1 μg/L ,铅中毒流行率2 4 95 % ,以1 0 0~1 90 μg/L频率最高,占2 3 6% ,铅中毒流行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χ2 =1 2 0 9,P <0 0 5 ) ;2岁组铅中毒流行率最高,血铅值与血钙、锌值呈显著负相关(r =-0 1 82 ,-0 1 5 0 ,P <0 0 5 )。结论 2岁组对铅污染较敏感;增加钙、锌元素的补充,能预防儿童铅中毒  相似文献   

2.
儿童血铅与其它微量元素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儿童血铅与血锌、铁、铜、钙、锰含量的相互消长关系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 2 1 72名儿童的血微量元素及血铅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被调查儿童中 47 5 6%的儿童血铅升高 ,全部呈轻 中度升高 ( 0 1 0~ 0 44μg/mL) ;钙、铁、锰对血铅值的倒数 (PB1)的作用显著 (P<0 0 1 ) ,但相关并不密切 ,偏相关系数分别为 -0 0 79,0 0 7,0 0 6;血钙与血锌、铜之间有明显的交互作用 ,儿童体内血钙对血铅的影响依赖于血铜、锌的含量 ;血铁和锰含量与PB1呈正相关 ,即与血铅水平呈负相关 ,两者的部分作用又被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所减弱。结果提示 ,轻 中度铅中毒仍是城市儿童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除了控制铅污染源外 ,还要注意适当补充铁剂 ,合理饮食以保持机体内钙锰等各种微量元素间的平衡也是重要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广东省惠州地区12岁以下儿童全血常见微量元素分布情况,了解该地区儿童不同发育时期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为指导合理膳食和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1月—6月来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及体检中心进行检查的499例12岁以下儿童,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全血5种元素(Cu、Zn、Ca、Mg、Fe)及Pb元素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99例中表现为以钙和锌缺乏为主,分别占19.8%和18.6%,其次为铁(15.8%),全血铜、镁含量基本正常,铅在各组中均可检测到一定的阳性率。锌与铁元素缺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惠州地区1~12岁儿童微量元素缺乏比例较高且各元素缺乏情况在不同年龄段有统计学差异。结果提示家长应正确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维持各元素间的平衡,并在儿童生长发育期定期进行微量元素检测,及早发现问题并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4.
广州市东山区0~6岁儿童血铅水平调查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广州市东山区 0~ 6岁儿童血铅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探讨相应的预防策略 ,于2 0 0 2年 1~ 1 2月对东山区当年入托儿所、幼儿园 65 3名 0~ 6岁儿童进行了血铅等六种元素检测 ,并对被检测儿童家长发放调查问卷 ,进行了儿童个人情况及家庭生活环境等调查。结果表明 ,65 3名儿童血铅水平为 ( 89 2 3± 2 4 3 4) μg/L ,儿童铅中毒 (诊断标准≥ 1 0 0 μg/L)的比例是 46 7% ,儿童铅中毒以Ⅰ~Ⅱ级为主 ,我区儿童铅中毒流行率 46 7% ,低于我国城市儿童铅中毒的流行率5 1 7% ;高铅组儿童出现钙、锌、铁缺乏发生率较低铅组高 ,并有显著性差异。儿童铅暴露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儿童在马路上逗留时间长 ,居住环境及经济状况条件差 ,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 (与摄取铅有关 ) ,家长对铅中毒的认识不足。提示我区儿童血铅水平、铅中毒比例仍较高 ,应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  相似文献   

5.
选择5~6岁儿童64名,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服用太阳神奶(A组)和一般乳酸奶(B组),每天服用100mL。连服9周,检测全血中微量元素锌、铁、铜、钙、锰的变化。经检测,服用太阳神奶A组经统计学分析,微量元素锌、铁、锰呈显著或非常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6.
360名儿童血铅和血锌的检测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铅和锌是微量元素中对人体特别是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的因素。随机检测了 6间幼儿园 3 60名 3~ 6岁儿童的血锌和血铅含量水平 ,血铅 >0 1 μg/mL的儿童占 2 7 2 2 %。对高铅儿童的血锌水平与血铅正常儿童的血锌水平进行相关性比较 ,在分年龄组的比较中 ,3岁组与 6岁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在分性别的比较中 ,男童的血锌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相似文献   

7.
门诊儿童微量元素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调查门诊儿童微量元素现状及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检测了248例门诊儿童血锌、钙、铁、铜、铅值,并分析了相关疾病患病率。结果表明,本地区门诊儿童锌缺乏率76.2%,钙缺乏率71.37%,铜缺乏率19.29%,铅中毒率39.19%,全血铁测定缺铁比例87.92%。提示门诊儿童存在微量元素失衡现象,应采取适当措施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8.
轻度铅中毒对儿童微量元素及骨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儿童轻度铅中毒对微量元素及骨龄的影响,采用钨舟原子化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检测了33例轻度铅中毒患儿血铅及微量元素水平,用X摄片进行骨龄测定,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轻度铅中毒患儿微量元素钙、铁、锌降低,骨龄发育落后,血铅含量与钙、铁、锌水平呈负相关。提示轻度铅中毒使儿童骨龄落后,可能与微量元素间的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全血微量元素水平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方法将10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设为观察组,将同期100例健康儿童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内微量元素的变化。结果1 0~2岁儿童,观察组体内的铁、锌、铜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但铅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 3~12岁儿童,观察组体内的铁、锌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血微量元素缺乏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的相关性较大,幼儿表现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孝感地区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水平及生长发育情况。方法研究对象源于孝感市中心医院儿科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纳的1 357名学龄前儿童,按年龄0~5岁依次分为Ⅰ组~Ⅵ组。对所有入选对象进行体格检查和微量元素锌、铁、钙、镁、铜水平检查,统计各年龄段儿童微量元素水平。根据体格发育水平,将全体儿童分为生长发育正常组(1 028例)和生长发育迟缓组(329例),比较两组儿童体内血微量元素水平。结果不同年龄段儿童各微量元素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长,儿童体内各微量元素水平也随之提升;较生长发育迟缓组,生长发育正常组儿童微量元素锌、铁、钙、铜、镁水平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孝感地区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水平普遍达标,仍有少部分儿童微量元素相对缺乏,可引起其生长发育迟缓,儿童家长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3671例少儿头发微量元素检测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广州市某大型国有企业属下的幼儿园、小学、中学生微量元素状况,给微量元素缺乏病的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对该企业的5所幼儿园、2所小学、1所中学的3 671例儿童进行了头发中元素钙、锌、铁、铜、锰、碘、铅的含量检测。结果表明,缺钙181人次,占4.9%;缺铁177人次,占4.8%;缺锌769人次,占20.9%;缺铜551人次,占15.0%;缺碘2 056人次,占56.0%;缺锰129人次,占3.5%;高铅2 668人次,占72.7%。提示幼儿园、小学生存在微量元素缺乏比例大,中学生除了碘、锰外大多数微量元素都不缺乏,无论是幼儿、小学生或中学生有害元素铅都偏高,是保健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复感儿”即呼吸道反复感染患儿,为探求复感儿体内微量元素变化及与其病因的关系,随机选择成都地区100例肺脾气虚挟痰型复感儿发样,测定其中8种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镁缺乏高达83%,锌缺乏占68%,铁缺乏占53%,硒缺乏占15.2%,钙缺乏占14%,磷缺乏占10.1%,铜缺乏5%,锰缺乏占1.63%,提示:此型复感儿不仅有锌、铁缺乏外,更应重视镁缺乏,也应重视硒、钙、磷缺乏,采用中药羔方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测定42例癫痫病患儿血中必需微量元素及有害元素,对其含量变化与临床症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人体内微量元素失衡对本病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血微量元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广州地区春夏季期间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I)与血微量元素的关系,检测了2004年1~6月份95例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I)与正常儿童的血微量元素对照。结果显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比正常儿童的血锌明显偏低,血铅明显偏高,有统计学意义;血钙和血镁相差不大,没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反复呼吸道感染后的调理需要提高血锌水平和防治铅中毒。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沈阳市0~7岁儿童全血铜、锌、钙、镁、铁元素缺乏情况,探讨性别、年龄与5种元素含量之间的关系,对沈阳市20335名0~7岁儿童进行末梢指间采血,用BH5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了全血中钙、镁、铜、铁、锌的含量。结果表明,儿童血锌平均水平低于正常值范围,缺乏最严重,缺乏率为77.78%;血铜、锌、铁缺乏率与年龄有线性相关关系,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P〈0.05),下降速度在40%~60%之间;全血中5种元素均存在年龄差异(P〈0.01),血铜元素男童明显高于女童(P〈0.01)。提示儿童应加强膳食干预,提高各种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摄人,以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婴儿体内铜、锌、钙、镁、铁和铅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测定了1 152例湖南长沙地区1岁内婴儿指末梢全血中6种元素铜、锌、钙、镁、铁和铅的含量,对其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所测婴儿元素铁、锌缺乏最显著,其次是钙缺乏;铜、镁无明显失衡;血铅超标的水平较低;不同性别之间6种元素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在长沙地区的孕婴保健中,应加强锌、钙与铁的合理补充。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铁、锌等微量元素检测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00例在保健门诊检查的幼儿,以年龄为标准分为两组,试验组儿童1~2岁,对照组儿童2~3岁,吸取儿童末梢血,对血中铁、锌等元素含量进行测定,比较两组儿童铁、锌含量。结果两组儿童除铁、锌元素外,未见其他检测元素缺失,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儿童检测元素含量低,缺铁率是60.9%、比对照组高27.0%,缺锌率是63.0%,比对照组高31.8%,两组间比较结果有差异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地区儿童1~3岁年龄段中较多存在缺铁、锌现象,1~2岁缺铁、锌程度比2~3岁高,所以处于这一年龄段儿童需要补充铁、锌等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末梢血微量元素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华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儿童3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末梢血进行微量元素测定,按照受检儿童的年龄将其分为3组,分别记为Ⅰ组(1~3岁、141例)、Ⅱ组(4~6岁、149例)、Ⅲ组(6岁、98例),通过比较各组儿童中不同微量元素的检测结果,计算不同年龄段儿童元素缺乏或者超量的发生率。结果分别对各组儿童Ca、Fe、Zn、Mg、Cu、Pb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可见均无Mg、Cu缺乏或超标的现象,而儿童缺Ca率为6.4%,4~6岁儿童缺Ca率最高(11.4%);缺Fe率为25.0%,缺Zn率为24.2%,均为1~3岁儿童缺乏率最高,Pb超标率为10.8%,随年龄增长,发生率不断升高,各年龄段儿童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检测儿童末梢血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有利于指导家长调整日常膳食结构,保证儿童饮食结构的合理、营养平衡,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为比较不同地区,不同性别3岁儿童全血微量元素及钙、镁的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对广州市及台州市的3岁儿童末梢血中的铜、锌、铁、镁、钙的含量进行测定,比较两个地区及同一地区不同性别的五元素水平.结果表明,广州市与台州市3岁儿童末梢血中的铜、锌、铁、镁、钙的含量有统计学差异,台州市不同性别五元素的含量均没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