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季正华 《物理通报》2013,(10):55-56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其中包括(定性与定量)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上海市宝山区2013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与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届高三第二学期质量检测卷选择题的压轴题则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赏析这道压轴题.【题目】如图1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  相似文献   

2.
刘文  刘尚琨  郭辰霖 《广西物理》2023,(3):39-41+44
大学物理课程是非物理类理工科各专业的必修的学科基础课,为学生打下必要的物理基础,对学生创新意识、科学素养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科)在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上学期学习大学物理,建设适合该专业的物理课程是十分必要的。为该专业服务的大学课程建设的方法是基于四真三化课程建设模式(FT),开发出为计科专业量身定制的物理课程,除物理学特有的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以外,也适时地融入结合计科专业的思政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3.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是高三物理课本中比较重要的内容,但课本中只是从理论上推导出安培力公式;在过去“高甲”课本中,可以用电流天平来研究,但可见度小,不能演示B与l的夹角关系.笔者认为,现在高三有必要演示这个实验.下面是本人设计制作的演示器,供大家参考.一、装置如右图所示.(1)先制两个较大的电磁铁(极板10X8cm3).再与一块半圆弧铁板制成蹄形电磁铁,形成10X8X10(k‘的匀强磁场空间.(2)用直径约0.3mm的漆包线密绕20匝,成12Xscm’的矩形线框,并用清漆浇铸成形,将一短边(接头留在此处)对分,先固定在直径为4cm高…  相似文献   

4.
<正>1主要内容物理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设计是在明确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规律而构建的.课程分为4个层次(图1),每个层次都由课内实验和课外实践2部分构成.1)引导物理实验:在第1学期(大学一年级上学期)开设.内容以"新、奇、特"的物理演示实验为主,目的是激发大学新生对物理以及物理实验的浓厚兴趣.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演示设备的设计与制作,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实践技能.2)基础物理实验:在第2和第3学期开设,实  相似文献   

5.
1背景和教学任务"学习包:自动控制与模块机器人"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物理》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的一节内容.所谓"学习包",就是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所构成的相对完整的探究式学习单元."学习包"是上海二期课改新教材中出现的一种新  相似文献   

6.
物理是初二年级才开始的科目,很多的物理老师都碰到这样的事情;初二上学期很多的家长都表示物理学习是很困难的,要和老师配合好,让学生学好物理.在随后的时间里,家长看到了学生的物理作业,物理成绩也很放心,班级学生物理学习的优秀率很高.然而到了初二下半学期,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相当多的学生觉得物理真的是难学了,很多家长们也紧张起来,因为发现学生的物理成绩大多有了明显的下滑,有的学生严重的甚至出现了学习障碍.  相似文献   

7.
新高一物理教科书(人教版试验修订本·必修)对物理知识内容作了较大的调整,旨在降低学习梯度,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于学生升入高中后,物理由初中的自然综合课变为物理单科,此时教学内容的较大变化,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学习要求的提高,以及知识衔接出现"断层",难免在初中和高中教学衔接中出现"台阶",给学生带来了暂时的不适应和学习上的困难,造成学生严重的分化现象,且危及高二、高三的物理教学.解决好初高中物理的衔接问题,优化高一物理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谈谈多年来的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8.
在现行的物理课本中,有关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实验操作不方便、不利于演示实验和学生自主探究。为此,本文介绍自制“力的合成与分解”演示仪的制作方法、特点以及在物理教学中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过程,从而克服学生在物理实验学习中的困难,弥补高中物理课本中实验设计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物理新授课是学生学习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方法的主要途径,亦是高三复习课的基础,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高三复习,对高考的成败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如何提升新课的教学效果便成为了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物理课本中著名实验的教学谭琦耀(广西河池民族工业中专学校547000)物理课本中著名的实验,是历史上物理定律和理论建立的依据,是科学家创造性思维活动的结晶,在教学上无论是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或是对学生科学素质(学习物理知识的态度和方法)的培养,都有重...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高三物理教学中,合理运用原始问题改进丰富学生课堂学习,完善学生物理作业,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开发学生创新能力并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2.
现行高一物理课本“匀变速直线运动”一章,包括了高中教材运动学的基本内容,为学习动力学打下基础。本章中概念公式及其计算的有关练习对高一学生来说是较难接受的。新课本在科学知识的系统上,概念介绍的方法上比以前的课本(陈问新、许南明编)改进了许多。下面仅就笔者在教学“匀减速运动”一课中所发现的问题,以及个人处理的意见谈谈。课本中介绍加速度概念时,用α这一通用符号表示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量位。  相似文献   

13.
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例,详细阐述了小学期制下物理实验课程的模块化、层次化、系统化。小学期制物理实验从内容上分为基础模块、综合模块、设计模块、创新模块,四个模块层次上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依次递进;从物理实验课程体系来说,小学期制下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促进了物理实验课程实验室开放制度的更好推行,同时也为教研活动的开展和师资队伍的培养创造出更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高三物理复习阶段,面临复习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的局面。笔者由一堂新课程标准下高三物理省级示范课得到几点启发,就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高三物理复习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物理专业为期一学期的“数学物理方法”课程多缺乏对于希尔伯特空间及相关概念的讲解,然而此部分内容对于物理专业的后续学习非常重要.为了进一步提高“数学物理方法”课程的教学效果,针对希尔伯特空间部分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践.本文阐述了本次教学改革的教学安排和授课内容,展示了收集到的效果反馈,并对其进行了讨论和分析,从而得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改革方向,为大家进一步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夏丽 《物理通报》2012,(10):68-71
1教学设计思路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沪科版《物理》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的教学内容,是中学物理学习中最为重要且要求最高的几个学习内容之一.机械能守恒条件的探究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个平台.学习本节课需要以动能、势能、功和能的关系、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等为知  相似文献   

17.
马博 《物理通报》2022,(5):46-48
“活动单导学”是一种经过广大一线教师反复实验、多方论证的,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各学科新授课方面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而高三物理复习环节有着其固有的特点和需求,将“活动单导学”与高三物理复习教学有机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复习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物理》1966,(1)
一前学期,我们学习了有关教学改革的文章,对学生学习情况再作了一些调查,发现教学上的问题很多。在教育思想上,仍然是光从考试分数来衡量教学质量,总是想跟高考对口径。地磁场本非重要内容,只是由于去年高考有过一道有关地磁场的试题,于是就非要学生掌握好不可,造成学生很大的困难。初中物理,课堂练  相似文献   

19.
邹丽华  刘颖 《物理通报》2012,(3):105-107
以大连市2010年参加高考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两阶段分层整群抽样,调查影响高三学生物理学业成绩的个体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7个因素与物理学业成绩成简单相关,利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影响物理学业成绩的个体因素主要是自我评价、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20.
《自由落体运动》是中专物理教材(高教版)第三章第五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运动学的基本概念、匀变速直线运动等知识后编排的,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种特例。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一方面是对前面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另一方面也加强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