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学问课堂”意在解决传统课堂教学过于关注学习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过于关注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的问题,把“学习”和“问题”放在课堂的中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并在“学习”中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问学互进,最终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和学生综合素养的生成.“学问课堂”主张“自主先学、问学互进、学用达理”.笔者在一节公开课中具体践行了通过学问课堂实施试图解决目前数学课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现展示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
蒋乐 《中学数学》2024,(6):36-37
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为例,借鉴“两学一归纳”的教学方法,秉承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精准把控学生心理,对初中数学教学方案进行设计,力求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3.
<正>“学习证据”是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根据,是初中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发源地,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导航仪”.所谓“学习证据”,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前、学习中、学习后所产生的数学认知,所表现的学习样态等”.学生的学习证据是动态的、发展的、不断丰富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直面学生的学习证据,探寻、搜集学生的学习证据,让学习证据成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强而有力的支撑.1 为什么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要基于“学习证据”当下,  相似文献   

4.
王洪军 《数学之友》2023,(23):87-89
本文探究了2023年高考数学一道椭圆题的多种解法,通过正确阅读理解题目,对问题进行多思维角度的切入与求解,并进行合理的变式改编与拓展,进行针对性教学思考,指明研题具有会读、会解、会变、会学这“四重奏”,提升新的解题境界,引领并指导数学教学与学习.  相似文献   

5.
对数学学习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数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 ,中心问题是如何切实、有效地改进学生的学习 .为此 ,就要研究学习的实质、数学学习的实质 ,而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是考虑“某个课题如何讲”的精讲多练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发表的“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一书中也明确指出 :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习 .我们通常说的“好的教师不是在教数学 ,而是能激发学生自已去学数学” ,也是这个意思 .如何改进学生的学习 ?如何达到“引导学习”“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这一目的 ,关键…  相似文献   

6.
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投入的热情正在日益减退,一方面是因为随着数学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变得复杂和抽象,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是被动地听讲、练习、记忆和考试,多数学生把上数学课作为一种精神负担,小是“我要学”而是“要我学”.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罗庚”数学实验班实践探索的基于教育数学的“一制三化(即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三教两学(即教师、教材、教法,学生、学风)”科教协同数学拔尖人才培养经验.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平面几何“入门”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初二年级学生正步入思维发展的质变期,加上他们受小学和初一数学学习的影响,产生几何难学的畏难情绪是正常的。为了使学生克服这种情绪,通过几何的学习,进一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我体会到:几何“入门”要把好“三关”。即概念教学“关”;证明理由填充“关”;初步论证“关”。一、学好几何概念,是“人门”的基础。 1.上好第一堂课,作好思想小动员。第一堂“引言”课,将回答为什么要学几何?几何研  相似文献   

9.
韩艳 《中学数学》2024,(8):77-78
“教”是为了“学”,构建“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复习课堂就是从学生的“学”出发设计教学,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以“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复习课教学为例,通过巧妙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和欲望,借助合作学习和捆绑评价实现学生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笔者近期有幸参加涂荣豹教授组织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活动,观看了三堂不同的“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课的教学录像.涂老师在《中国数学教育的继承和发展》报告中提到教学应始终贯彻这样的教学思想:“教——学什么”,“教——怎么学”.教学生学什么?学数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建构新概念、新方法等.教学生怎么学?在运用数学研究一般方法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基于这样的理念,对中学数学教师设计教学会有什么启示和帮助呢?  相似文献   

11.
从数学教育角度来看,数学是中学阶段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之一,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外作业较多,学生学习数学的困难也较大.研究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数学的困难,消除厌学情绪,真正愿学、会学、学会,是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的紧迫任务.其中“掌握学习困难学生的  相似文献   

12.
王建中 《中学数学》2003,(10):14-15
传统的数学教学 ,往往是教师认真地讲 ,学生专注地听 ,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淡薄 ,对教师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就某种意义而言 ,数学成了学生为应付升学而非学不可的考试学科 ,数学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为难学生”.不少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产生了畏难情绪 ,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在其他学科的发展 .新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仅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其职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  相似文献   

13.
赫列斯的克     
数学通报1957年1月号徐利治同志“談談个人学习数学的一点经验和看法”提到“在学习和研究工作过程中,我和許多数学工作者一样,非常喜欢利用一种所谓赫列斯的克的推理法——或称之为探测性的思想法”。使我60年来教研数学的死灰复燃。  相似文献   

14.
冯昕 《数学之友》2023,(2):26-27
“教、学、评”的一致性是一种符合课程改革的有效教学基本逻辑,是以目标为核心导向实现学教一致、学评一致、教评一致的过程,进而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然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由于无法精准地把握课堂学生的学习动态,常常出现评价不及时、无效评价等现象,导致教、学、评三者相互脱节.文章借助反馈器,从及时评价、基于数据的精准教学、基于数据的精准补救入手,力求实现教、学、评的相互协调配合,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原则,教师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时,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己想要学”,而要想让学生有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就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情感的培养,也就是说当学生带着”好奇”、”自愿”、”主动”的情感去学习时,  相似文献   

16.
以“创设课堂高品质活动”“促进学生高质量发展”为追求的“至简数学”教学设计主要关注三个方面.首先是“设计学”,通过设计简明的情境、简短的实例、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学简单的数学;其次是“设计教”,通过设计简明的讲解、简要的概括、简短的评价,让学生简单地学数学;最后是“设计评”,通过评价学生学习参与度、素养达成度、思考深入度,让学生数学学得不简单.  相似文献   

17.
围绕着“文化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这一问题,通过对教学案例的数学文化解读,探索了数学文化融入小学课堂的有效途径:①“回溯数学之源、叩问数学之真、感受数学之美、建构数学模型、触摸数学灵魂”是数学文化育人的基本路径;②挖掘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数学智慧并融入日常的课堂;③学生走出校门,在田野山间里,在乡村生活情境中选择具有科学性、民族性、区域性的“学、讲、做”元素引入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有“味道”,有“灵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理性思维和辩证思维,培养“科学精神”素养,落实“文化育人,立德树人”之目标.  相似文献   

18.
陆丽萍 《中学数学》2023,(18):18-19
<正>史宁中教授认为,数学教育的关键在于发展思维,尤其是高层次的思维,培养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的素养.高阶思维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学”出来的.只有把“灌输”“填鸭”式的教学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学”,通过自我建构,深度学习才会发生,高阶思维才能形成.以课堂教学为主线,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核心,注重学习建构理论的精炼,建立一个完整的单元式教学架构,并探索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让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去理解知识,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育理论在文[1]中分为三论:数学教学理论、数学课程理论、数学学习理论.我觉得数学教育评价理论也应在其中.一个教师,想上好数学课,首先就碰到怎样去进行“数学教学”的问题,这就需要以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知识既不是教出来的,也不是学出来的,而是研究出来的.因而学校的数学教学必须就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来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进行再创造的方法,以便进行数学化”.[2]大师的高观点,加深了我对现代数学教育理论中“要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当作认识事物的过程来进行教学”的理解,从而在教学中自觉坚持启发…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研会第二次思维与数学教学学术讨论会,于4月14日至17日在江西庐山召开。全国数学教研会理事长张孝达先生、副理事长丁尔升教授和华南师范大学钟集教授,应邀在会上作了“思维与数学教学研究方向”、“学习论与学习心理学”、“数学思维的原则”的学术报告。协作组就上次广州研讨会两年多来的研究工作,以“论数学教学中的思维教育”为题作了报告,到会人数65人,收到论文44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