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BB84量子保密通信协议,利用光子的偏振态传输信息.发送方和接收方通过量子信道来传输量子态,同时双方通过一条经典信道进行基矢比对和其他信息交互,进而两边同时安全地获得和共享一份相同的密钥.  相似文献   

2.
相位-偏振编码的量子保密通信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量子信息编码和解码新方法,并用全量子力学方法,对这种量子信息编码 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根据态叠加原理,可以用两个正交的偏振态,通过偏振干涉方 法合成一个新的偏振态.这个合成的偏振态由两个正交偏振态的相位差决定.改变相位差,就 可以合成各种不同的偏振态.而相位差的改变可以通过相位调制器来实现,从而可以用相位调制方法,实现对光子偏振态的编码和解码.这种方法可以随机地制备各种非正交偏振态, 也可以随机地产生各种非正交偏振态测量基,对各种非正交偏振态的光子进行检测和解码. 这种编码方法既具有相位编码方法传输距离大的优点,同时又克服了该方法信息损失过半的 缺点,还可以对光子的位相和偏振态进行精确补偿,有效地降低误码率. 关键词: 量子密钥分配 相位编码 偏振编码  相似文献   

3.
偏振稳定控制下的量子密钥分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杰  黎遥  吴光  曾和平 《物理学报》2007,56(9):5243-5247
由于长距离单模光纤传输中存在的双折射效应会引起偏振随机抖动,光纤中利用偏振编码进行量子密钥分发一直难以实现.利用光子计数分析光纤中的偏振变化情况,并通过反馈控制的方式补偿偏振变化,从而实现了基于BB84协议的偏振编码长时间稳定的量子密钥分发实验,传输距离为100km. 关键词: 量子密钥分发 偏振反馈控制 单光子探测 偏振随机抖动  相似文献   

4.
量子计算机理论中的量子叠加和量子纠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讨论了量子计算、量子通讯与量子计算机中的核心问题 量子叠加和量子纠缠. 从量子态表示量子信息为出发点, 指出有关量子信息的所有问题都可采用量子力学理论来处理. 其中信息的演变遵从薛定谔方程, 信息的传输就是量子态在量子通道中的传送, 信息处理就是量子态的幺正变换, 信息提取则是对量子系统实行量子测量.  相似文献   

5.
量子纠缠态的量子非局域关联特性在当前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协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任何实际的物理系统都不可避免地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使得在量子信道中的传输过程中,量子态会发生相干性退化,进而弱化量子态的量子非局域关联特性.本文利用一种基于Hardy-type佯谬的高概率量子非局域关联检验方案,分别研究了两比特偏振纠缠态在经过振幅阻尼信道(ADC)、相位阻尼信道(PDC)和退极化阻尼信道(DC)后的量子非局域关联检验情况.研究结果表明,DC传输信道对量子态的量子非局域关联检验特性影响较大,而PDC传输信道对量子态的量子非局域关联检验特性影响较小.最后,本文还给出了利用弱测量结合弱测量反转操作克服ADC退相干时,偏振纠缠态成功进行量子非局域关联检验的条件.结果表明,当弱测量的强度增大时,可有效地降低ADC退相干效应对偏振纠缠态成功进行量子非局域关联检验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量子态是量子信息的载体,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量子信息过程就是量子态的传递和操作的过程。量子态的远程制备包括量子隐形传态(Telepotation)和远程态制备(Remote State Preparation(RSP))。远程态制备是一种利用纠缠和经典通讯传输量子态的简单方法,相比较量子态telepotation耗费的资源更少(1 ebit and 1 cbit)。Cluster State是一种特殊的量子态,在量子计算方案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实验上利用SPDC产生的偏振纠缠双光子,加入时间比特,构造出Cluster State,并利用Cluster State实现了量子态的远程制备。  相似文献   

7.
杜亚男  解文钟  金璇  王金东  魏正军  秦晓娟  赵峰  张智明 《物理学报》2015,64(11):110301-110301
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可以免疫任何针对探测器边信道的攻击, 并进一步结合诱惑态方法规避了准单光子源引入的实际安全性问题. 目前实验中一般采用弱相干光源, 但是该光源含有一定比例的空脉冲和多光子脉冲. 本文针对弱相干光源的具体特性, 采用量子力学的描述, 将各个器件进行量子化处理, 并同时考虑探测器的具体性能参数的影响, 分别给出了通信双方各自发送的脉冲含有特定光子数时产生的成功贝尔态和错误贝尔态的概率公式, 从理论上对相位编码和偏振编码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误码率进行了定量分析, 分别推导并模拟了通信双方采用的平均光子数对称和不对称时误码率随传输距离的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在偏振编码Z基中, 多光子脉冲不会引起误码; 在偏振编码X基和相位编码中, 受多光子影响, 产生的误码率较大. 对于不同的编码方式, 误码率均随传输距离的增加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长距离传输时, 平均光子数越小, 产生的误码率越大; 在偏振编码X基和相位编码的短距离传输中, 相对于对称, 通信双方采用的平均光子数不对称时产生的误码率较大.  相似文献   

8.
陈理想  张远颖 《物理学报》2015,64(16):164210-164210
光子既是经典信息也是量子信息的理想载体. 单个光子不仅可以携带自旋角动量(与光波的圆偏振相关), 还可以携带轨道角动量(与光波的螺旋相位相关). 而轨道角动量的重要意义在于可利用单个光子的量子态构建一个高维的Hilbert空间, 从而实现高维量子信息的编码. 自Allen等于1992年确认光子轨道角动量的物理存在以来, 轨道角动量在经典光学和量子光学领域展现了诸多诱人的应用前景, 目前已成为国际光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综述将着重介绍高阶轨道角动量光束的制备与调控技术, 特别是高阶轨道角动量的量子纠缠态操控、旋转Doppler 效应测量及其在远程传感和精密测量技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多维量子纠缠态比二维纠缠态可加载更多的信息,多维量子系统是量子信息处理中一个很重要的资源,本文采用已实现的光子四维纠缠态,给出了光子四维量子态的张量表达式,并描述了四维量子态隐形传输的一般表示方法;通过讨论光子四维量子态系统的量子通道参数矩阵和测量矩阵的特性,得到实现完全传输和非零概率传输的充要备件,最后,本文给出在多种量子通道下的四维态的量子隐形传态方案,这一过程在张量分析表示下十分清晰明了.  相似文献   

10.
陆晨  张炜  刘欢  贾蕾  田秀劳 《光子学报》2014,41(12):1394-1399
多维量子纠缠态比二维纠缠态可加载更多的信息,多维量子系统是量子信息处理中一个很重要的资源.本文采用已实现的光子四维纠缠态,给出了光子四维量子态的张量表达式,并描述了四维量子态隐形传输的一般表示方法;通过讨论光子四维量子态系统的量子通道参数矩阵和测量矩阵的特性,得到实现完全传输和非零概率传输的充要条件.最后,本文给出在多种量子通道下的四维态的量子隐形传态方案,这一过程在张量分析表示下十分清晰明了.  相似文献   

11.
《光学学报》2021,41(8):240-257
单光子和多光子量子态的制备与操控对量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至关重要。在实现量子器件小型化和集成化的基础上对量子态进行有效制备和操控是目前量子信息技术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作为一种平面光学人工微结构阵列,超表面能够在亚波长尺度上实现对光场振幅、相位和偏振态等多个维度的有效控制,为微纳光学器件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全新方式。近期研究表明,高效率超表面是实现小型化和集成化量子器件的理想平台。总结了近年来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高效率超表面的设计原理及其应用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对超表面在提高单光子发射器性能方面和在多光子纠缠态制备与操控方面的重要工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白宝明  邵军虎 《光子学报》2011,(12):1809-1814
针对现有量子信息直传协议在有噪音量子信道下传输效率低及可靠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利用纠缠资源的量子安全直传通信方案.通过收发双方共享纠缠粒子作为辅助比特,采用纠缠辅助量子低密度校验码对量子态信息进行前向纠错保护,以提高系统在噪音环境下的传输可靠性.同时采用自动请求重传策略对量子态信息进行检错编码保护,当因窃听或强噪...  相似文献   

13.
赵彦辉  钱琛江  唐静  孙悦  彭凯  许秀来 《物理学报》2016,65(13):134206-134206
光子晶体微腔和量子点的集成是实现量子信息处理非常具有潜力的平台之一,利用微腔和量子点的耦合可以制备纠缠光子对,实现对量子态的操控.因为光子晶体微腔具有品质因子高、模场体积小等优点,可以极大地增强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易于实现量子态在不同物理体系之间的转换.通过单量子点和光子晶体H1微腔的耦合可以产生纠缠光子对,因为H1微腔具有简并的、模式偏振正交的基态模式.通常微腔模式的激发随着量子点在微腔中的位置变化而改变,本文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研究了偶极子光源的位置及偏振对激发光子晶体H1微腔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偶极子光源位置可以选择性地激发H1微腔简并模式中的一个;具有某一偏振的偶极子光源只能激发相应偏振的微腔模式;模式激发强度的大小也是由偶极子光源在微腔中的位置决定的.鉴于目前量子点在微腔中的位置尚不能精确控制,所以微腔模式受激发光源位置的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邵军虎  白宝明 《光子学报》2014,40(12):1809-1814
针对现有量子信息直传协议在有噪音量子信道下传输效率低及可靠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利用纠缠资源的量子安全直传通信方案.通过收发双方共享纠缠粒子作为辅助比特,采用纠缠辅助量子低密度校验码对量子态信息进行前向纠错保护,以提高系统在噪音环境下的传输可靠性.同时采用自动请求重传策略对量子态信息进行检错编码保护,当因窃听或强噪音导致译码获得的信息不正确时,则请求发端对该组信息进行编码重传操作.文中对所选用纠缠辅助量子低密度校验码在量子退极化噪音信道下的迭代译码性能进行了仿真,最后对方案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六光子量子避错码的量子密钥分发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文予  李宁  王长强  刘玉 《光学学报》2005,25(11):568-1572
量子信道中不可避免存在的噪声将扭曲被传输的信息,对通信造成危害。目前克服量子信道噪声的较好方案是量子避错码(QEAC)。将量子避错码思想用于量子密钥分发,能有效克服信道中的噪声,且无需复杂的系统。用六光子构造了量子避错码,提出了一种丛于六光子避错码的量子密钥分发(QDK)方案。以提高量子密钥分发的量子比特效率和安全性为前提,对六光子避错码的所有可能态进行组合,得到一种六光子避错码的最优组合方法,可将两比特信息编码在一个态中,根据测肇结果和分组信息进行解码,得到正确信息的平均概率为7/16。与最近的基于四光子避错码的克服量子信道噪声的量子密钥分发方案相比,该方案的量子比特效率提高了16.67%,密钥分发安全性足它的3.5倍。  相似文献   

16.
戴闻 《物理》2006,35(7):620-620
量子比特可借助于各种物理量进行编码,例如,光子的极化态,原子的自旋态等.为了使量子比特实际有用,它们与外部世界的随机耦合(退相干效应)必须被尽力避免.光子在传输的进程中本征退相干效应极小.但是,当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它的强度会衰减.衰减的程度随传输距离以指数方式增大,例如,15km衰减到1/2,100km衰减到1/100.对于经典通信来说,中继器起放大信号的作用.但是,经典中继器不能被用于量子通信,因为它的噪声太大,以至于产生太多的错误量子比特.正在被研发的量子中继器,实际上是一个量子微处理器.它能够存储和处理一个一个的量子比特,并保证量子态的高保真复现。  相似文献   

17.
基于半波片的偏振跟踪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卫星量子密钥分配中采用半波片进行偏振跟踪的原理,通过旋转半波片实现对偏振“零”方向的跟踪.针对BB84协议和B92协议,给出了三组共轭基六个光子偏振态的变换关系式,分析了基于偏振跟踪的量子密钥编码原理. 关键词: 量子密钥分配 偏振跟踪 半波片  相似文献   

18.
戴闻 《物理》2006,35(7):620-620
量子比特可借助于各种物理量进行编码,例如,光子的极化态,原子的自旋态等.为了使量子比特实际有用,它们与外部世界的随机耦合(退相干效应)必须被尽力避免.光子在传输的进程中本征退相干效应极小.但是,当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它的强度会衰减.衰减的程度随传输距离以指数方式增大,例如,15km衰减到1/2,100km衰减到1/100.对于经典通信来说,中继器起放大信号的作用.但是,经典中继器不能被用于量子通信,因为它的噪声太大,以至于产生太多的错误量子比特.正在被研发的量子中继器,实际上是一个量子微处理器.它能够存储和处理一个一个的量子比特,并保证量子态的高保真复现。  相似文献   

19.
《物理》2014,(7)
<正>量子密钥分发实验系统(BB84)利用量子态的不确定原理、量子态不可克隆原理、量子不可分原理等,将信息编码在单光子的量子态上,可完成量子密钥分发,结合一次一密的加密方式,可实现理论上的无条件安全保密通信。搭建量子密钥分发实验光路学习量子密钥分发BB84协议掌握量子信息编码方法实现量子保密通信全过程开发量子保密通信新的应用小型纠缠源实验系统性能指标波长:810nm。单路计数率:100kps符合计数率:6kps纠缠品质:92%泵浦光功率:0~100mw符合计数器门宽:3ns~10ns应用高亮纠缠光子源高亮单光子源量子成像极化关联曲线实验四种Bell态的制备Bell不等式测量单、双光子干涉实验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量子通信信令系统,实现多用户之间进行通信,提出了一种量子信令的偏振态差分相位编码方案,阐述了编码过程.发送方使用光子的不同偏振态来表示不同的信令,然后对光子进行相位调制,通过前后两个光脉冲的相位差进行量子信令编码.接收方根据两个光脉冲在光合束器处发生干涉,由于相位差不同可以被不同的检测器检测到而得到0或1信号完成解码.根据高斯脉冲分布,导出了光子传输过程中由于脉冲延迟引起的差分相位编码系统的量子误码率与脉冲宽度以及延迟时间分布参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推出高斯分布的单光子脉冲在确定的时间抖动分布情况下系统的量子误码率.对量子信令编码效率和误码率进行分析并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编码方案可以达到75%编码效率,能够满足量子移动通信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