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利用激光全息干涉测量梁的微小位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王秋芬 《物理实验》2006,26(8):8-12
全息干涉测量利用二次曝光记录物体在不同载荷状态下的相对位移场.通过在干板上记录和比较不同状态产生的光波的干涉,可以得到在不同载荷时干涉条纹随物体位移的变化情况,实现对物体微小变形、微小位移量的测量.本文利用激光全息干涉技术测量了金属梁的微小位移量,计算得到金属梁的弹性模量和挠度.  相似文献   

2.
国产KL全色全息干板感光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用国产KL型全色全息干板制作真彩色反射全息图,对KL全息干板的感光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介绍了实验的光路,化学处理方法,三基色的选择.测试了底片单波长记录的感光特性和波长灵敏度,对三基色波长记录的特性进行了实验和分析,结果表明KL全息干板可用于记录真彩色反射全息图.  相似文献   

3.
康志林  段苗珍 《物理实验》1990,10(6):292-293,291
一、引言全息干涉计量的基本过程与全息记录相似,只是在记录中根据需要有时进行一次曝光(实时全息干涉法)、两次曝光(双曝光全息干涉法)和连续曝光(时间平均全息干涉法)等。它们的原理都是基于波前的干涉.这里主要讨论非漫射物的双曝光全息图的白光再现。  相似文献   

4.
在衍射光栅教学中,一般只做一维光栅和二维光棚的演示实验。而对于三维光栅,一般只讲晶体的x射线衍射,而不做演示实验(主要因为x射线设备较贵)。 本文介绍一种简单的演示方法,即用激光干涉法拍摄三维光栅,在分光计上进行演示。 采用两平行激光束拍摄全息光栅,两光束的夹角为θ,其空间频率如下式所示:若激光波长λ的单位用毫米,则v的单位是条/毫米。当所拍摄的干涉条纹空间周期比全息干板的乳胶层厚度还小时,干涉条纹便显示出一定的深度分布,此时必须把它看成是三维光栅即体光栅。如用乳胶厚度为7μ的银盐全息干板拍摄全息光栅,当干涉条纹超…  相似文献   

5.
红敏光聚合物干板的使用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光聚合物是一种新的光全息记录材料.本文介绍了红敏光聚合物干板在学生全息实验中的使用情况,实验测定了该干板的曝光均匀性、全息图的稳定性以及异丙醇溶液和热风吹干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成  杨佐  祝雪莲  潘敏  韦穗 《光学学报》2020,(1):342-351
漫射物体的压缩全息利用其非相干散射密度函数在统计意义上满足稀疏先验这一假设,可以从多幅散斑图案实现漫射物体的层析重建,避免了散斑和不同平面的散焦图像之间的串扰。将单波长照明条件拓展到红、绿、蓝三色波长,提出一种新的适用于彩色漫射物体的压缩全息层析成像方法,搭建多波长照明条件下漫射物体的层析成像模型,并通过解压缩推理方法有效地分离不同平面的三维非相干密度函数。数值模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在多幅二维彩色散斑图案中成功进行彩色层析漫射物体的压缩重建,有效地抑制了散斑效应以及不同平面的散焦图像之间的相互串扰。  相似文献   

7.
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全息干板膜厚度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礼  罗少轩  阳艳  杨科灵 《应用光学》2006,27(3):250-253
全息干板膜的厚度是全息干板的重要参数之一。使用迈克尔逊干涉仪和白光光源对2种全息干板膜厚度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误差进行分析,给出了测量误差与膜厚及折射率之间的关系以及此方法的适用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在膜厚从8μm增至41μm的过程中,测量结果的绝对误差≤2μm且变化很小,相对误差则从14.1%降到了2.2%。随着膜厚的增加,相对误差明显降低;折射率n也参与了误差传递,其值与测量误差呈类似反比关系;当n值在1.5附近时,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所测膜厚≥40μm。最后指出,迈克尔逊干涉仪在测量全息干板膜等较厚的薄膜时,具有测量范围大,结果较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程传福  姜锦虎 《光学学报》1994,14(9):61-965
提出了一种新的剪切散斑干涉方法─—二次波面干涉的剪切散斑干涉计量术.这一方法将被测物体变形前后波面的第一次干涉信息分别储存在两张全息干板上,通过光学信息处理实现波面的第二次干涉.两次波面干涉分别消除了位移和位移的一阶导数场对波面位相的影响,得到仅反映位移二阶导数场的条纹图.  相似文献   

9.
文章设计了一种利用数字模拟预测干板透射式全息成像质量的实验方法。通过布置双凸透镜采集了干板实验的衍射再生像和数字模拟实验的物光信息,以曝光时间作为实验自变量,结合快速傅里叶变换(FFT)与博奇编码的算法,利用分段拟合、线性插值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发现了两种成像模式下"清晰度-曝光时间"曲线的良好相关性,相关系数接近或超过0.999,可实现干板全息成像质量的反演预测.进而提出一款查询软件,为实验教学和生产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由一束球面波和一束平面波或者两束球面波干涉所形成的体全息光栅,由于其光栅矢量在全息图体积内是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被称为非周期型的体光栅。主要研究了用于体全息三维成像系统的非周期体光栅的深度选择特性。根据叠加的原理,将非周期体光栅看作多个固定周期的基元体光栅的叠加,结合耦合波理论分析非周期体光栅的衍射特性。采用这一方法,利用Matlab软件模拟,研究了两束记录光夹角对所记录的非周期体光栅深度选择性的影响和在两束记录光夹角相同时,球面参考光体全息成像系统及平面参考光体全息成像系统深度选择性的差别,最后在光折变晶体材料中进行非周期型和周期型体光栅的记录和再现,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1.
全息干涉计量检测方法对材料表面要求比较宽松,特别适用于物体微小形变和微振动的测量.本文采用全息干涉方法检测了胶合金属板的脱胶程度.实验结果表明:铝板脱胶程度越大,对应干板上的干涉条文越细且密集;实验相对误差为3.26%,误差来源为解剖试件时位移量变化以及实测位移量的误差.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全息干板经过一次曝光后,不但在原位置再现两个探索像,而且发现经过旋转干板,还可以再现另外两个放大倒立的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一、前 言 1948年,加柏(Gabor)为了改进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发明了全息照相原理.1962年,利思(Leith)和乌帕特尼克斯(Upatnieks)借用无线电通讯中的载频调制概念,提出离轴的全息照相方法.此后,全息术发展非常迅速. 全息术的二个基本条件是,一个相干性较好的光源,和一种分辨率足够高的感光材料.前者由激光器提供,后者一般采用超微粒银盐干板.随着全息术的飞速发展,对于记录材料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例如:高灵敏度,实时显像,低噪音,立体储存,可重复使用等.因此,除银盐干板外,人们为了获得一种较理想的全息记录材料,目前正在加紧研究非银盐体…  相似文献   

14.
全息光栅是一种重要的分光元件,而全息光栅的制作实验也是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开设的一个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利用马赫-曾德干涉光路进行全息光栅的制作。通过改变全息记录光束的夹角以及旋转全息干板进行多次曝光的方式,制作了具有不同光栅常数的二维全息光栅结构。通过光栅衍射光斑,可以验证各种二维光栅结构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研究了非线性折射率介质对粒子场同轴全息成像的影响。利用粒子场同轴夫琅和费全息记录和光束在非线性介质中传输的波动方程,得出了光波的复振幅和强度分布。数值模拟了介质在线性和非线性时全息记录的情况,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光波经非线性介质传输后,全息干板记录到粒子场的再现图像,这为高功率激光应用于全息照相提供参考,原因是高功率脉冲激光聚焦易击穿介质产生非线性传输。  相似文献   

16.
全息光存储以其高密度、大容量、高速并行数据存取而成为光存储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生物光致变色材料———菌紫质是一种新型可擦重写全息记录介质。实验证明了使用菌紫质薄膜进行角度复用和偏振复用全息存储的可行性。利用菌紫质的光致变色特性,采用90°角度复用全息存储光路,在BR-D96N薄膜样品同一位置上实现了6幅全息图存储,并分别读出了无串扰的再现像。利用菌紫质薄膜的光致各向异性进行了偏振复用全息存储,在BR-D96N薄膜样品的同一位置上存储了两幅正交偏振光记录的图像,用原参考光再现和偏振片选择,可分别读出这两幅图像。  相似文献   

17.
蔡田  张晓波  叶芳伟  李永平 《光学学报》2005,25(11):457-1460
拉盖尔-高斯(Laguerre-Gaussian,LG)模是光子的轨道角动量本征态,它在未来的光镊、量子信息和计算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分别用两种记录介质-全息干板和喷墨透明胶片-制作了全息光栅。通过这种全息光栅在实验上产生了拓扑数从一阶到高阶的拉盖尔-高斯模,同时观察到高阶模的空间不稳定特性。并且详细讨论了光栅制作过程中的各种控制参量如曝光时间及强度对光栅衍射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根椐椭圆的性质,介绍了将大小不同的椭圆按一定的约束条件形成轨道嵌套多像全息记录的方法。这种方法利用全息台在实验室里可进行多像全息记录,避免了实验时为了调节物光与参考光光程相等所带来的反复测量光程的麻烦,实现把同一时刻空间分离的若干物体或一个物体不同视角的信息同时记录在一张全息图上,得到这些物体的三维全息图,即全息图片上同时再现出多个物体的像,或一个物体不同位置的视图的合成。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高分辨率真三维大数据显示的空间带宽积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多通道角度复用模式的体全息三维显示技术。通过对三维场景进行波前编码,获得相位计算全息图,并将计算全息图依次按照不同角度复用记录到掺杂金纳米颗粒体全息光致聚合物材料的同一区域,获得复用体全息图,再现时可以在不同角度观察三维场景。在体全息三维显示实验系统中,实现体全息材料记录区域的单点像素总数为120×1 920×1 080,显示的空间带宽积达到了2.5×108,相对于空间光调制器显示提升了120倍。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全息光学透镜具有常规光学元件所没有的优点,它体小、质轻、形状可变。但是由于制作它的全息记录材料衍射率低(银板30%,铬板80%),所以,其成象质量在一般应用中不如常规光学透镜清晰。我们曾多次将其作为物镜,在同一波长和白光下对物体照相,其分辨率都比常规光学透镜成象差。所以,我们将其置于4f光学系统中进行信息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