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者在文[1]中提出:把两轮复习整合为一轮复习,以整合后的专题作为基本教学单位,实施“专题研究”教学模式的备考复习方法,并认为当前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不专”,“名为专题复习,实为综合练习”,“达不到预期效果,形同虚设.”这是从内容整合的角度作出的基本判断.为使专题复习在  相似文献   

2.
高三一轮章节复习与二轮专题复习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一轮复习侧重于基础性和全面性,二轮复习侧重于综合性与创新性.笔者认为,针对一轮复习中出现的重、难点问题,可以在二轮复习中采取“形散神聚”的复习策略进行专题复习,本文以“基本不等式”专题教学设计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3.
盛茜 《数学之友》2017,(20):79-81
传统的高三数学复习大体分为三轮:第一轮是以知识体系为主线,按知识章节有序复习,第二轮是以思想方法为主线结合高三综合卷讲评复习整合,第三轮主要是“回归课本”,对课本例题习题进行改编,进一步挖掘本质.但是复习时间久了,这种复习难免陷入“知识点罗列”“题海式训练”模式,导致复习效果低效,学生产生学习疲劳等.于是笔者常常思考能否尝试一些变化,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呢?在反复了解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结合平时教学积累,摸索出“微专题”复习的教学模式,并加以实践.  相似文献   

4.
在高三数学备考复习中,重视内容的整合,此前已有多篇研究文章述及.例如,文[1]认为:备考复习就是“用知识打包的理论,把大量陈述性的数学概念,编辑整合为具有强大统摄性的知识网络结构和思想方法体系”;文[2]给出了新旧教学内容三个方面的整合策略;文[3]则提出了“变大二轮为小二轮,组织专题复习”的构想,等等。  相似文献   

5.
高三数学教学内容在第二轮复习阶段,往往以专题的形式出现,其目的是让学生对之前的第一轮复习的知识进行专题性整合、归纳及总结,熟练掌握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因此,如何提高高三二轮复习的实效是每位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笔者在执教高三二轮复习探究型专题的过程中,由一道类比问题引发了一系列探究性思考,课堂因纵向、横向、逆向多角度的问题探究而精彩.  相似文献   

6.
中考二轮专题复习是指在第一轮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复习,形成知识网络基础上进行的专题复习.本轮的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题型,抓住复习中的弱点,针对考试中的热点、难点,各个突破,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系统的训练,解题能力有质的提升,为下一步的“强化训练”打下坚实基础.从各个省市的中考试题的发展趋势看,对考生的观察、类比、归纳、猜想、  相似文献   

7.
复习课大致分为单元复习课,期中、期末复习课和毕业班复习课.毕业班的复习课,内容多,时间长,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学校都压缩了平时的教学课时,复习课的时间超过规定的教学计划.毕业班的复习通常分一轮复习、二轮复习,其中,二轮复习一般是专题复习,可是目前,有些复习课不甚得法.有些教师往往不进行“双基”梳理,而是以题代替复习,以测验代替复习.也有一些教师虽然进行“双基”梳理,但是缺乏实际内容与营养,学生似乎并不喜欢.专题复习课应该怎么上?专题复习课的例题该如何选取和设计?笔者通过“二次函数专题——点的坐标”一课探讨专题复习课中的问题设计和使用.  相似文献   

8.
一、把握方向,选择合适专题 初三学生在经历第一轮的复习后,已经初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对基础性的数学问题能很快解决,作为第一轮复习的延伸与提高,专题复习应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相似文献   

9.
变式教学──数学专题复习的一种模式422400湖南省武冈市一中肖凌戆专题复习是高三数学总复习的重要阶段.它是在“三基复习”之后,必须经历的以综合运用为中心,以训练解题能力和优化思维品质为目的的复习阶段.如何搞好这一阶段的复习工作?我们认为,变式教学是...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轰轰烈烈 ,应试教育扎扎实实”,这是对长期以来的中学教育的真实写照 .特别是高三教学 :三年的内容二年光 ,三轮复习不可少 .第一轮 ,基础复习 ;第二轮 ,专题复习 ;第三轮 ,综合训练 .前二轮是学生被教师牵着走 ,后一轮是“熟能生巧”、低效高耗的题海战 .在这一轮又一轮的复习中 ,教师是越俎代疱 ,过度干预 ,忙于猜题押题 ;学生是既没头绪 ,又没有主动 ,只是埋头做题 ,穷于应付 .因此 ,使素质教育在严峻的就业、升学竞争面前 ,只好“望试兴叹”.那么 ,怎样才能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 ?或者说怎样才能反其道而行之 :在扎扎实实的应试…  相似文献   

11.
面对初三的复习,尤其是第一轮复习——知识点的梳理阶段,很多学生总觉得有点浪费时间.要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第一轮复习的方法——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网络结构,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复习课的教学,让形象比喻成为现实.笔者以“一元二次方程的复习课(一)”为例,就第一轮复习进行了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不同阶段的中考复习,在教学任务上有着较大的差异.与二轮专题复习的综合性相对应,一轮复习应凸显基础性,一般以知识点的梳理为教学任务.因此,在一轮复习课上,我们应以概念回顾为主要教学目标,通过适量的解题训练帮助学生梳理初中阶段所学的知识,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网络.近期,笔者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为题开设了一节“起点和终点都是概念”首轮复习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这节课和笔者的些  相似文献   

13.
丁洁 《中学数学》2023,(22):44-45
<正>中考第二轮复习一般设为专题复习课,是在一轮复习——夯实“四基”的基础上,注重知识的纵横联系,强化重点、考点,是对学生已有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升华.因此,如何上好专题复习课,让它更有新意与深意,值得每位一线教师思考.《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指出:要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抽象、探索、猜测、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可见,初中数学是活动和思维的学科.  相似文献   

14.
孙沛 《中学数学》2012,(22):55-56
专题复习课是目前中考复习课的主要课型,如何精心选择例题、习题和测试题非常重要,如何讲解和训练也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关键.一、滚动式专题复习的四个环节1.专题设计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一轮复习所确立的知识体系,采取"小专题推进,适当穿插综合训练"的方法,认真设计好每一个专题复习教学案.2.专题讲解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育专家裴光亚说过,“数学复习的方法,就是要把局部知识按照某种观点和方法组织成整体,将所学知识系统化,这样才便于储存、提取和应用”.数学专题复习是复习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感悟共性、提炼规律、掌握通法、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设计数学专题复习课时,教师不能停留在问题的简单叠加上,而应在问题的选取与整合上下功夫,把一些重要的、局部的、共性的问题按照某种观点或方法予以整合,从而达到疏通知识间联系,寻求解决问题通法的目的.这不仅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复习负担,使学生走出“题海”,而且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思维等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1 问题的提出 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有两大特点,一是第二轮复习以专题形式为主,这种专题复习往往包括高考重点知识的专题复习、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专题复习及热点问题的专题复习等;二是随着第一轮复习的结束和第二轮复习的深入,学生的训练量和训练的难度、综合度在不断加大,试卷(包括作业)讲评几乎成了每天必做的事.  相似文献   

17.
一、案例背景
  2014年高考尘埃落定,2015年高考复习拉开序幕。一轮复习用书第一章首节“集合的概念与运算”,第一课时已经学习了“集合的基本概念”与“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两大考点,本节课将学习“集合的基本运算”。授课班级学生的基础较好,授课教师有一定的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18.
1 寻求新形势下高三复习课的突破口 在新形势下,高考越来越注重能力的考查.高三复习课的首要任务是落实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但要想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靠“题海战”是低效的.那么如何才能切实贯彻新课程理念,让高三复习变得“轻松高效”起来呢?本人认为,在复习过程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适时地穿插一些带“探究”性质的习题课是很好的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目前,同学们已进入到了第二轮的专题复习阶段,经过第一轮的全面复习和系统训练,同学们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解题经验,也掌握了一定的常规解题方法,尤其是对一般题目,解答起来已是得心应手.然而,当你遇到一些常见题型而常规解法失效时,你该怎么办呢?你做好准备了吗?  相似文献   

20.
王小林 《数学之友》2023,(5):40-41+45
微专题教学是中学数学复习阶段一种新的复习课型,得到了很多教师的研究和实践.微专题教学主题聚焦于一类问题或一个基本图形,一题多变、多题归一,有助于学生对一类问题的归类与识别,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也有利于“就题论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