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给出了HL-1托卡马克在通常欧姆放电和偏压诱发H模放电条件下,脉冲注入杂质气体的实验结果以及对杂质在通常欧姆等离子体和偏压诱发H模等离子体中的输运研究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HL-1上偏压诱发H模等离子体中对杂质的约束性能明显优于在通常欧姆等离子体中对杂质的约束性能。杂质输运的数值模拟结果说明,无论在通常欧姆等离子体中,还是在偏压诱发H模等离子体中,杂质的输运系数都比新经典理论预计的要大得多,输运是反常的。在偏压诱发的H模等离子体中引入杂质输运“位阱”概念,能够对杂质离子约束时间长的实验现象进行很好的描述。合理地解释了在偏压杂质注入实验中杂质辐射上升时间长、衰减慢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从80年代中期开始,在许多聚变装置上观察到了用弹丸注入改善的等离子体能量约束。在JET和一些大型托卡马克上实现了弹丸增强约束模(PEP)。PEP模的机制也已在理论上做了分析。分析表明,有多种机制在减小反常输运中起作用,而这些机制的作用依赖于实验的条件。本文将报道在HL-2A装置上无辅助加热条件下的弹丸加料实验结果。该工作的着重点是研究在中心加料欧姆放电中的电子热输运。  相似文献   

3.
反常输运与非线性自持磁岛的自洽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从沿磁力线的等离子体电流与粒子径向输运相关的新经典MHD型的广义欧姆定律出发,提出了分析反常输运与非线性自持磁岛的自洽理论模型,基于该模型导出了反常扩散系数及反常电子热导。结果表明,非线性磁岛链可由磁岛调制的反常输动维持,反过来又通过磁岛短路效应维持反常输运。  相似文献   

4.
徐国盛  万宝年  宋梅 《中国物理》2005,14(1):159-162
在HT-7托卡马克上密度扫描实验中使用一个快速扫描气动朗缪尔探针来研究边界湍流和输运。随着中心弦平均等离子体密度的增加,在等离子体边界观察到径向电场剪切增强,径向电场的增强能够解释边界输运的减小和全局粒子约束的改善。粒子约束时间的增加和垂直扩散系数的减小证明粒子输运降低了。在等离子体边界区域发现电离和辐射驱动湍流的特征,表明电离和辐射在湍流驱动过程中具有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在Bohm模式下氘氚燃烧的等离子体温度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龚学余  凌球  石秉仁  龙永兴 《物理学报》1999,48(12):2266-2274
在一定的等离子体密度分布下,从电子和离子能量输运方程出发,研究了氘氚燃烧下的等离子体温度分布.研究中采用了JET适用的Bohm模式下的热传导系数,考虑了α粒子的反常扩散效应,动态反馈加热.研究结果表明,Bohm模式下的热传导率从等离子体中心到边缘逐渐增加;为了维持氘氚燃烧,必须有动态反馈加热,否则,燃烧将熄灭;α粒子的反常扩散,使得加热效率因子ηα在中心区域小于1,在外层大于1;α粒子的反常扩散越强烈,中心离子温度越高,是由于中心区域的热传导小,电子温度低,反馈加热功率增加的结果;B 关键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离子动力学方程出发,利用LB碰撞模型研究了离子-离子碰撞效应对前鞘等离子体输运的影响。电子分布假定为等温麦克斯韦-玻耳兹曼分布。结果表明,在低碰撞频率和高碰撞频率下,LB碰撞模型都能较好地描述前鞘等离子体中的离子-离子碰撞行为。离子-离子碰撞对表面等离子体的输运行为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电子回旋共振加热(ECRH)是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一种最常用的辅助加热手段,也是进行等离子体电子热输运和约束性能研究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HL-2A装置上ECRH实验的初步结果,分析了在ECRH实验期间的电子热输运特征和约束情况。  相似文献   

8.
内部输运垒是一种与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改善约束态相联系的现象。在内部输运垒所在区域,等离子体的压强梯度非常大而磁剪切极小,因此,接近内部输运垒的区域,剪切的绝对值很小。与这一现象相关的物理内容非常丰富,如磁流体稳定性问题,以及微观不稳定性(人们认为它们是产生反常输运的原因)的抑制问题等。关于小剪切条件下稳定性的处理方法本身也是一个难题.最近,Connor和Hastie(下面简称CH模型)重新研究了具有内部输运垒的等离子体的高n(环向模数)理想磁流体气球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HL—1装置边缘扰动谱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一、引言目前许多实验都已证实托卡马克边缘扰动对等离子体的反常输运有重要的影响,由于扰动而产生的反常粒子输运流大约在玻(王母)扩散量级,而且,边缘扰动的大小、湍流频谱和波数谱的宽度对约束时间的影响很大。用探针对边缘等离子体进行湍流扰动分析已在许多托卡马克实验中进行过,用静电探针得到的电子密度扰动n和悬浮电位扰动,可以估计出扰动产生的粒子输运通量。本文主要给出了一套静电探针系统及其数据获取和频谱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电子回旋共振(ECR)微波放电等离子体中离子输运过程的蒙特卡罗模型,考虑了离子与中性原子的电荷交换碰撞和弹性碰撞,以及精确依赖于离子能量的电荷交换和动量转移截面,模拟了源于氩气ECR微波放电的氩离子向衬底输运的过程,得到与实验报道相符的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1.
将Fokker-Planck方程转换到电子在激光场中振荡的坐标中,得到了光场作用下的电子动力学方程;给出了圆偏振激光场作用下的电子-离子、电子-电子碰撞项;在不同的场强区域讨论了等离子体热电输运.研究表明,当电子在激光场的颤动速度接近或者大于其热运动速度时,与没有激光场情况相比,等离子体的热电输运减小很多.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EAST上H模等离子体中离子内部输运垒(ITB)的特性,利用电荷交换复合光谱诊断,分析了离子ITB形成和稳态阶段等离子体离子温度和环向旋转速度的时空演化。结果表明,在离子ITB形成和稳定期间,ITB肩部附近(R=1.928m)的离子温度梯度增加时,ITB区域(R=1.984m)的离子温度梯度会有所降低,反之亦然。考虑到在离子ITB形成前,芯部区域不同半径位置的离子温度梯度同时增加或减小,得到了在R=1.984m处判断离子ITB是否形成的归一化离子温度梯度的阈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Lee等人的离子温度梯度模导致的反常热能输运系数,本文研究了辅助加热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能量约束行为,并对自举电流的效应作了初步考虑。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能量约束时间随等离子体电流I_p和托卡马克大半径R增大而增长,随注入功率P_t、环向场B_t以及等离子体小半径α的增大而缩短。这些结果与Kaye-Goldston的经验约束定标具有相同的趋势。自举电流的存在总是导致能量约束时间的增加,当自举电流与总电流的比值γ较小时,能量约束时间的增加率约为γ/2。此外,自举电流将造成锯齿反转半径的减小。  相似文献   

14.
在聚变堆条件下,等离子体中杂质将严重影响燃料的浓度,并产生大量的功率损失而倍受关注。普遍用于托卡马克等离子体杂质输运研究的方法是瞬态扰动法,主要以主动注入杂质源来研究杂质的扩散和对流过程。短脉冲型的杂质注入一般可采用快过程的压电阀和激光吹气两种方式,而激光吹气方法是一种不容置疑的最好的杂质输运研究方法,因为杂质的注入时间和注入量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几乎能研究任何状态的等离子体杂质输运过程并对等离子体参数的扰动最小。杂质输运信息可通过探测杂质离子的辐射来得到,这些辐射主要包括由光谱仪测量的线辐射信号和由软X射线成像技术得到的软X射线辐射信号,通过这些测量可带出杂质分布的空间和时间演化的信息,再利用数值模拟计算编码,重建实验数据,从而得到杂质输运的扩散系数D、对流速度V和约束时间等。  相似文献   

15.
高温等离子体系统中存在等离子体流体力学运动演化过程、离子的离化分布演化动力学过程、高剥离态离子谱发射过程及发射芬光辐射输运过程等,而且高温等离子体系统通常是非平衡系统,所以定量研究高温等离子体系统的发射X光谱和高温等离子体对X光的吸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为了模拟和解释实验测得的激光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提出了一种薄埋点靶:直径为φ200μm厚度为0.1μm的铝点埋在20μm厚的CH膜底衬中,表面再覆盖0.1μm厚CH膜。  相似文献   

16.
HL-2A装置是一个具有偏滤器位形的托卡马克装置,为我们开展先进偏滤器物理实验和改善主等离子体约束性能研究准备了良好的条件。等离子体的杂质含量由杂质源分布以及SOL和芯部等离子体中各种杂质输运过程确定。由于离子碰撞可导致狭窄的偏滤器入口部件处杂质溅射的增强,与起源于靶板处的杂质相比,偏滤器入口处的杂质更有效地污染芯部等离子体。  相似文献   

17.
陆云杰  陶弢  赵斌  郑坚 《物理学报》2023,(7):283-292
本文从双离子组分等离子体的Landau-Fokker-Planck方程出发,通过Chapman-Enskog方法约化得到离子输运方程,求得双离子组分等离子体的离子输运系数,给出了计及离子扩散的完备离子流体方程;再结合一维辐射流体力学程序Multi-1D模拟得到的烧蚀层的宏观状态,研究了激光烧蚀固体碳氢材料时的组分分离现象.计算结果显示,离子组分分离对等离子体流体演化的影响小,基本可以忽略;但对于敏感依赖于离子组分的其他物理过程,如汤姆孙散射,离子组分分离的影响显著,这意味着研究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时,离子组分分离必须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8.
在HL-lM装置上利用激光吹气技术,在等离子体边缘瞬态注入少量Al杂质粒子,通过对真空紫外光谱和软X射线区的杂质辐射测量,分别研究了欧姆等离子体和低杂波电流驱动等离子体两种情况下,Al杂质粒子输运与约束特性。结果表明:在欧姆等离子体和低杂波电流驱动等离子体两种情况下,等离子体中心区,在没有MHD锯齿震荡和有MHD锯齿震荡非锯齿破裂期间,杂质粒子输运基本上受新经典规律支配;在有MHD锯齿震荡锯齿破裂期间,杂质粒子输运受MHD不稳定性支配,但其时间很短(通常小于300μs),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杂质粒子输运的平均效应比新经典值稍大。而约束区杂质粒子输运则比新经典的值大很多,是反常的。在一定条件下低混杂波电流驱动可以改善等离子体粒子约束。  相似文献   

19.
1引言 由于中性粒子不带电,因此不受磁场的约束,可以比较自由地出入等离子体区域。一方面,中性粒子输运直接影响主等高子体的能量平衡、动量平衡和粒子半衡;另一方面,研究中性粒子输运对等离子体诊断提供依据和分析对象。如逃逸的快中性原子可以被用来测量离子温度。  相似文献   

20.
高性能自持燃烧的氘氚等离子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等离子体密度分布一定的情况下,从电子、离子的能量输运方程出发,对常规剪切和中心负剪切位形下高性能自持燃烧的氘氚等离子体进行了研究.常规剪切下采用与能量约束改善因子H有关的Bohm热传导系数,中心负剪切下采用一个与磁剪切有关的Bohm-gyro-Bohm混合型的热传导系数,并考虑了α粒子反常扩散和动态反馈加热对氘氚自持燃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常规剪切下当H≥3时,才有较大的能量输出,当H接近4时无须动态反馈加热氘氚就能获得自持燃烧;在中心负剪切位形下,等离子体的运行性能更高,有更高的能量输出,一旦氘氚达 关键词: 高性能等离子体 氘氚自持燃烧 中心负剪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