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寻找《线性规划问题》的整点最优解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试验教材高二数学 (上 )增加了《简单的线性规划》的内容 ,利用图解法解答线性规划的两类问题 .对此 ,大纲要求“会简单的应用”.学生对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在两类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基本可以达纲 ,但对寻找《线性规划问题》的整点最优解的问题 ,感到不好入手 ,完成作业困难较大 .在这个问题上 ,试验教材安排了一个例题 ( P76页例 4) ,两个习题 ( P79页第 3、4题 ) ,一个复习题 ( P10 7页第 17题 ) .针对学生从认知到应用这一过程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归纳整理了三种基本方法 ,现举例说明如下 :例 1  ( P79页习题第 4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讲的是复习高等数学的方法.一 狠抓基本.这里的“基本“是指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狠抓就是要牢牢掌握这些内容,不能马虎.不但要深钻教材,也可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复习.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3.
系统归纳有关变限积分的一些基本内容和相关题型,并给出适当扩充,同时列举一些典型习题,以帮助学生复习整理之用.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数学总复习中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有以下三条理由: 1.每年高考试题中总有一定数量的围绕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题目。2.有一些基本概念需要和其他相关概念联系、对照才能更好地理解。总复习是联系、对照、深化理解这些基本概念的最好时机。  相似文献   

5.
彭清峰 《数学通讯》2022,(11):7-9+13
从知识生成、习题综合难度、复习小结等三个方面对比研究人教A版和苏教版教材中的“不等式”内容:两版教材都能遵循课程标准,注重建构知识的整体性、连贯性和生成性;例题内容丰富,注重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文化的渗透,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复习与小结注重知识网络的形成、思想方法的回顾与反思.给出如下教学建议:理解教材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知识生成;挖掘例题习题功能,让学生形成关键能力;尊重教材编排顺序,合理把握教学的度.  相似文献   

6.
运用新课程的理念提高数学复习课的课堂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提高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效率?这是当前数学教学中值得研究的问题."复习",如果只是基础知识的简单罗列,难免使学生厌倦;如果只是习题解法的演示,又会令学生深陷题海无所适从……,对复习课的目标和功能的认识,决定了复习课内容的选择、教学的模式和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一、为什么要对习题进行剖析 在数学教学中,习题是一个重要的内容。通过做习題,不但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并能更好地运用所学方法。正因如此,演算习题也就成为复习和考核的主要形式。 目前,数学习题集“盛行”,不但有新华书店发行的,且有内部印发的,更有各校自编自印的。学生们多者人手余册,少者也有三、四册。这样一来,如何  相似文献   

8.
学习概率论的过程中,完成一定数量的习题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认真地求解教科书上每道习题,包括若干较难的问题,这对于理解、掌握概率论的一些基本概念,培养解题能力将是非常有益的。在概率论的习题中最基本的问题是计算事件的概率和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不少这一类的问题求解方法多样,有的技巧性也较强,但无论对于怎样的问题,解题时首先必须看清题意,注意所设事件的真正含义,否则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本文将举一例以说明,此外,本文将通过若干例子给出计算概率及期望的几种不同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于初三数学复习,我们一般会选一种以复习资料为蓝本,采取“一轮--知识的总复习、二轮--模块内容及数学思想方法的专题复习、三轮--模拟训练”的模式。然而,笔者发现在日常的初三复习教学中,部分教师在例习题教学时具有太多的随意性,学生往往会觉得枯燥无味,缺乏新鲜感,提不起精神,这样无疑会大大降低复习效果,难以实现预定的复习目标。出现这样的现象,除了教学压力大、任务重、问题难、人手紧等客观因素,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教师的教学观出了问题。不少同行似乎有一种教学习惯:复习课就是习题课,无需像新课那样精心设计。那么,如何让初三复习课中的例习题教学也能生动活泼、精彩有效呢?特别是,让复习课这首老歌新唱呢?以下谈一些个人的实践与反思。  相似文献   

10.
刘智强 《数学通报》2013,52(3):39-41
在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在高三的二轮复习解题教学中,经常看到一些教师对待习题、例题的教学,对待试题分析的讲评教学,对待专题内容的复习教学,依然像新课的教学那样,采取简单的、就事论事的态度和方式,把数学概念、数学命题、数学方法,置于一种孤立的、单一的、点对点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复习目标】 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教材所涉及的基本作图;了解反证法证明的思路,理解它的应用;了解轨迹的概念,熟悉五种基本轨迹并能根据五种基本轨迹直接得出一些简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2.
《考试说明》对三角内容明确提出考试要求:“能正确运用三角公式化简三角函数式、求某些角的三角函数值、证明较简单的三角恒等式以及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在三角部分复习时应狠抓“三基”,控制难度. 《考试说明》还指出:“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并能进行近似计算.”通过对历年高考选择题三角部分的研究,不难发现大部分都可以用估算法简捷解决,故在复习阶段对于估算法解高考三角选择题,应给予高度重视.下  相似文献   

13.
王琛 《中学数学》2005,(10):9-10
教材中的数学题一般以例题、练习、习题和复习参考题四种形式出现.一方面,这些题目都是典型的、精选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另一方面,与旧教材中的习题和复习参考题相比,现行数学教材中的习题和复习参考题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更为明确,难度也有所增加.所以对于每一个同学而言,要重视教材中的题目,学习后还要反思、研究这些题目,如果仅是做过了事,不去挖掘题目固有的内涵,就不可能达到教材要求的目标.这里我们通过对现行教材中的一个三角证明题的反思,给出五条反思课本习题的途径,以供大家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中数学课本中配备有练习题、习题、复习参考题及总复习参考题四种,题目比较多,教者如果单纯追求数量,认为把习题处理完了,就算完成了任务,而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大量刻印课外资料的题目上,这种求多求全的教学方法,不但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溺入“题海”之中,不能自拨,而且也削弱了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我们认为,充分挖掘课本习题的潜在作用,选择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题目,作为讲练结合的范例,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下面我们谈谈对习题课教学的几点体会。一、通过典型习题。巩固基本概念,总结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新旧课标“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内容要求比较分析,发现新课标的内容划分及内容要求都更为具体.在此基础上对新旧教材“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章节编排、知识点增减、例习题配置三个方面比较分析,发现新教材更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更注重思想方法及核心素养的渗透,且新教材知识点和例习题数量均多于旧教材,新教材例习题难度高于旧教材.最后提出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加强立体几何中向量方法的教学等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定积分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定积分计算的方法和技巧宁荣健(合肥工业大学)定积分(包括广义积分,下同)的计算方法与技巧是非常丰富的。除用定积分性质、基本公式、换元法与分部积分法外,简单的还有用定积分的几何意义、函数奇偶性及查积分表等。本文列举其它一些常见的方法与技巧,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这三部分内容,具有内容独特、比较抽象的特点。我们在指导学生复习时,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紧扣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思想方法,着眼于能力的培养。由于组合恒等式的证明贯穿整章,又是难点,可作为专题,集中于最后一起复习。一排列与组合本章主要内容有:两个基本原理(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两个基本概念(排列、组合);两个基本公式(排列与组合的计算公式);还有组合数的两个性质,排列组合应用题。这四个“两”是教材的重点,而解应用题是难点。通过复习,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1 扣住原理,把握“四个分”。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是解排列、组合应用题的基础。只有  相似文献   

18.
如何上好数学复习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习题选择的目的明确,难易适当,数量相宜。下面谈谈在指导高中毕业班数学总复习过程中怎样精选习题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的一些想法。一、针对薄弱环节深化基本概念 1.通过分析解题中的错误,弄清一些基本概念。如《中等数学习题集》第三册(科学出版社)48面第35题(1)小题是:若函数y=(sin nx)/(sin(5/n)x)的周期是3π,n∈J,求整数n的值。它的解法是:“根据已知条件,对任意x值,有 sin n(x 3π)/(sin(5/n)(x 3π))=sin nx/(sin(5/n)x)而 sin n(x 3π)=sin(3nπ nx)=  相似文献   

19.
在高考试题中,数列是必考内容.数列一般与方程、函数、不等式、导数、圆锥曲线等知识综合.常在知识的交汇点命题,综合考查应用意识和数学思想方法.呈现出综合性强、立意新、角度新、难度大的特点.因此,教师在复习数列时,应对往年的高考题进行精心研究,挑选其中的精品给学生,引导他们对习题归类,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对新题的背景知  相似文献   

20.
反思近几年高三数学复习工作,部分学校或老师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本文拟罗列这些问题的外显现象,并给出笔者的浅层分析与建议.1追求一步到位违背认知规律现象:有的学校在复习中过早瞄准高考要求,一轮复习题即已达到高考难度,与二轮复习题的难度差异甚微.诸如函数与数列等内容,有些老师在一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