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类似于三维空间中的方法,推导了一、二、四维空间中经典气体的气体动理论的相应的公式和常数,与三维空间的情况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气体峰值吸收系数随压强变化关系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峰值吸收系数对于污染气体的定量分析以及分子参数的理论研究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气体的吸收系数α(ν) ,得出计算α(ν)的一般方法。其次通过分析甲烷 2ν3 带R3支吸收线 ,得出峰值吸收系数α(ν0 )随压强的变化关系 ,得到压强在 <0 0 3和 >2atm时 ,可分别用Gauss线型和Lorenz线型来计算峰值吸收系数 ,理论上得到很好的结果 ,并对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最后讨论了单位长度峰值吸收κ(ν0 )随压强的变化关系 ,分析得出气体压强在 <0 1和 >1atm时可分别作为获得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光谱的气压条件  相似文献   

3.
从宏观的角度对“实在气体压强与器壁性质无关”作了简单论证。  相似文献   

4.
高纯气体在半导体器件制作及燃料电池等行业应用广泛,但其杂质气体直接对加工精度及效果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对关键痕量杂质气体进行浓度诊断尤为必要.本文基于化学发光光谱理论和氮氧化物催化转化机理,设计了一套痕量NO/NOx同步高精度测量系统,通过标定实验可知,该测量系统具有高线性度(R~2=0.99967)、高灵敏度、低检测下限(约25 ppt, 1 ppt=10–12)、易操作性等优势;同时,综合考虑不同背景气体对荧光、磷光的淬灭效应,建立不同高纯气体中NOx测量方法,并利用该探测系统对实验室常用4种高纯气体(Ar, O2, CO2,N2)中ppb量级的氮氧化物进行测量,结果表示CO2中的NO含量最高,约为9 ppb (1 ppb=10–9),其他高纯气体中的NO含量较低,仅有0—4 ppb, 4种高纯气体的NO2含量均较低(<6 ppb);最后结合气体制备及提纯方式对高纯气体中杂质NOx含...  相似文献   

5.
研制一种双层结构的GEM气体探测器用于X射线成像和带电粒子径迹测量.使用铜靶X射线管产生的高能量X射线对其气体放大倍数,电荷传输效率,增益稳定性进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在入射X射线通量为105Hz/mm2时,双层GEM探测器的有效增益达到104以上,并且具有长时间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变比热气体和变比热有离解气体热力学过程的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变比热气体和变比热有离解气体热力学过程的计算张世铮,纪军(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0)关键词离解气体;变成分气体;热力学过程1前言在热机和热设备的循环分析、设计计算和实验研究中要求按照工质的真实热力学性质作准确的气动热力学计算。在喷气...  相似文献   

7.
利用占据数方法和正则系综理论分别求出了费米气体、玻色气体和范德瓦耳斯气体的化学势,比较了这三种气体与理想气体吸附率的差异.指出:费米气体的吸附率高于理想气体,玻色气体则低于理想气体.存在一个临界温度,高于此温度,用范德瓦耳斯气体描述费米气体不如理想气体模型;低于此温度,用范德瓦耳斯气体描述玻色气体不如理想气体模型.  相似文献   

8.
应用统计物理的方法重点研究量子理想气体,得到其物态方程为pV=NkBT(1 △),并对量子近独立粒子之间的统计关联作了讨论,从而证明pV=NkBT对理想气体不一定成立.  相似文献   

9.
亚纳秒气体开关中气体击穿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亚纳秒气体开关的放电过程,提出了气体击穿阶段的物理与数学模型以及数值计算方法,并对氢气和氮气的这一击穿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对于1mm氮气间隙,计算了充电电压波形为纳秒级上升的斜角平顶波时,开关放电时延以及击穿电压随气压和充电电压上升时间的变化。对于氢气,利用美国Sandia实验室的一个实验结果对数值仿真方法进行了验证,所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很好地吻合,初步表明所建立的物理模型与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高光谱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中应用广泛,本文概述了高光谱遥感技术在我国大气环境中污染气体、温室气体监测,水环境中重点水污染源水华、水质、饮用水源地安全监测,生态环境的生物多样性、植被类型监测、土壤污染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并指出目前存在国内高光谱卫星缺乏、数据处理和信息提取能力不足等问题,以及目前迫切需要发展搭载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温室气体监测仪、高光谱成像仪等高光谱传感器的环境卫星后续星、加强高光谱数据处理和信息提取攻关研究、加快高光谱环境地面应用系统的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搭建了基于气体折射率方法的气体压力测量装置,测量区间为10—100 k Pa,采用双腔比对方法对装置进行了检验.通过将两个真空腔体分别控温,并且真空连通,保证了两个腔内气体压力相同.以高纯氮气(6N)为气体介质,在不同气体压力条件下,得到了双腔对比测量的初步结果.结果显示,基于光学方法的气体折射率压力计重复度高于30×10–6,显著好于商用电容式薄膜压力计,说明该方法具有很大潜力.本文还分析了测量中的误差来源,并计划通过改进系统设计以提高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2.
温室气体遥感探测仪器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玉权 《中国光学》2011,4(6):546-561
阐述了温室气体遥感探测技术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几种国外先进的高光谱分辨率温室气体遥感探测仪器的设计理念、工作方式、谱段设置和主要技术指标。综述了温室气体探测技术从综合性探测仪器到专用温室气体探测仪器的发展过程,指出了温室气体探测仪器未来发展方向,包括高光谱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宽覆盖范围,短覆盖周期以及高信噪比等。  相似文献   

13.
气体电子倍增器(GEM)作为高性能的微结构气体探测器在高能物理相关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其中增益是GEM探测器基本性能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参数,该值的精确测量至关重要.增益的测量一般采用电流测量或者能谱测量方法,但均存在精度较低或者过程繁琐的问题,且无法精确测量低增益值.针对GEM探测器增益的精确测量,本文提出了一种由GEM探测器与微网结构气体探测器(MM)级联构成的复合结构探测器(GEM-MM).利用GEM-MM结构以相对方法实现GEM增益的精确测量.该方法既可以省去传统方法中复杂的电子学标定过程,同时不需要进行原初电离电子数的估算,保证了增益的精确测量,并且可以实现GEM低增益的测量.基于GEM-MM测量GEM增益的原理,本文首先对GEM-MM电荷输运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优化了合适的工作电压.比较了三种不同类型和配比工作气体下GEM增益模拟结果,并在Ar/iC_4H_(10)(95/5)气体中测量了单层GEM在3—24范围内的有效增益.不同Penning系数下GEM增益的模拟结果表明,Penning系数为0.32时GEM增益的模拟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符合得很好.由此可以确定一个大气压下的Ar/iC_4H_(10)(95/5)气体中,Penning系数为0.32±0.01.  相似文献   

14.
15.
理想气体的温度、体积和压强三个状态参量之间的关系由气体状态方程pV/T=恒量决定。当气体状态发生变化时,判断某一个参量的变化趋势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如图1,为p—T图中的状态变化曲线,状态由A变化到B,判断体积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17.
判定气体隔离物(如水银柱、活塞)移动方向的问题.初看起来较难入手,其实透过各类现象看,引起隔离物移动的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温度变化,二是运动状态变化.我们只要明确这一规律,找到突破口,就可以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8.
19.
曹治觉 《大学物理》1990,9(11):13-16,3
本文从能否利用相应的半透膜将混合气体重新分为混合前原来组分的原则出发,将气体混合后的熵增分为突变型和连续型;从量子统计的角度解释了吉布斯佯谬;最后讨论了当粒子相对差别度小于某一临界值时两种类型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气体常数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奕玲 《物理》1991,20(5):303-306
气体常数R的定义来自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其中V为理想气体的摩尔体积,p与T分别为该状态下气体的压强与温度. 然而,在实际测量中,我们不能直接从R=pV/T求R,因为实际测量的总是真实气体.对于真实气体,上式应改为其中B(T),C(T),…称为维里系数. 只有在恒定温度下,测量一系列不同压强下的气体密度,再外推到零压强(无限体积)的情况,才有可能获得理想气体的摩尔体积. 早先测量气体常数基本上都是沿着这条路线.这个方法被人们起了一个不太确切的名称,叫“有限密度法”. 一直到1973年,在历届基本物理常数平差中,气体常数的数值都是根据有限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