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杨敏  刘敏 《化学教育》2022,43(1):80-89
基于3种类型的翻转课堂——任务导向型翻转课堂、展示型翻转课堂和项目驱动式翻转课堂在国际高中化学课程中的实践过程,探讨了如何在把握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本质的基础上,通过融入任务导向或项目驱动进一步发挥教师的专业引导作用,强化课前和课内连接而成的有机整体,将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效率最大化,并最终引导学生成长为有后续学习能...  相似文献   

2.
从《物理化学(上册)》的首个教学章节“热力学第一定律”出发,以“雨课堂”和“腾讯课堂”为教学平台,分析了学生应该如何适应从“线下教学”到“线上教学”的转变,扮演好“学生”在网络教学中的角色,并以学生的这些注意事项为切入点,论述了教师应该做出的相应转变,以求引导学生更高效地完成线上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3.
陆庭銮 《化学教育》2012,33(4):39-41
对于化学课堂效率的提高,很多老师都有很深的思考,通过同课异授课“化学肥料”的剖析,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凸显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从3个方面提出自己的想法,课堂引入、知识呈现的方式与时机、知识呈现的铺垫与情境等,教师均应该加以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4.
目前“互联网+”与传统教育的深度融合,给传统教育带来很大影响。针对仪器分析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学校建设“双一流”学科的计划,基于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和雨课堂,探索了仪器分析课程的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首先分析目前仪器分析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介绍如何建立仪器分析的MOOC,如何通过翻转课堂把MOOC和面授教学相结合,实现以学生学习为主体,提高学习成效,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邱绍方 《化学教育》2013,34(9):32-34
阐述了基于合作学习的化学课堂导学,应适时地在学习目标处、概念关键处、认知冲突处、知识衔接处、实验失败处、思维障碍处和课堂生成处给学生引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宋若静  孙玉希 《化学教育》2020,41(18):19-22
在当今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要求下,结合国内外教育先进技术方法,通过物理化学教学实践,探索了讲授课堂、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3种教学模式,教学实效性结果表明,开放式的教学更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更适合于我校学生学习物理化学。  相似文献   

7.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将对分课堂引入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将课堂时间对分,前半时间用于组内、组间或全班讨论;后一半时间由教师引导学生按照预习报告和实验教材的步骤完成实验;学生须在课后内化和吸收本次实验内容。较传统实验教学,学生对课堂讨论的参与、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王娟娟  陈锦添 《化学教育》2020,41(10):110-110
以“雨课堂”为载体,对大三应用化学专业有机分析合班课程,教学进行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通过对不同教学模式的小测考试成绩的方差分析,t检验和调查问卷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发现不同教学模式授课后,专升本班学生成绩提高比本科班更高,具有显著性差异,且呈现优秀率更高的情况。专升本班学生和本科班学生对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均持有较高的评价和认可度。表明该实验尝试提高了学生学习效果,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效缩短了不同知识层次学生的差距,更有利于合班课程的因材施教。对上述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模式进一步应用于高校有机分析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发新 《化学教育》2010,31(6):38-40
当前,围绕“问题”并基于问题解决为核心的化学课堂教学,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然而课堂中师生提出的有些问题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或者不能引导学生把思维指向知识的核心,或者缺乏智力价值,即大都为无效问题。而对“有效性问题”的创设,笔者认为应着力发现和创设学生的认知冲突。  相似文献   

10.
在化工原理国家一流线上课程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基础上,开展了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线上预习–翻转课堂–课后探究的教学探索。以化工原理精馏单元操作中的塔板数简捷计算为例,对该教学模式进行阐述。通过班级分组、布置课前思考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开展线上预习与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幅提高了线上预习、线下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与效率。通过师生翻转课堂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掌握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培养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后延伸问题与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课后进行学习与探究,学生建立了比现有文献适用范围宽得多的塔板数计算方程,培养了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化工原理教学实践表明,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线上预习–翻转课堂–课后探究”是一种较高效、通用性较强的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智慧课堂已成为教学中的得力助手,但目前在基础化学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探索智慧课堂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实践过程和作用效果,旨在实现碎片化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自我构建系统化知识体系,并最终获取完整学习的目的。同时,能在有限学时内迅速提高学生严谨的科学意识、规范的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12.
聚合反应工程是一门工程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理念本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将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课程教学中。以注重实践应用能力,强化工程意识培养为重点,培养学生融合各学科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与校外实践平台合作,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深化课程教学评价机制改革。通过对核心素养与已有课程体系的融合,探究了核心素养下高校聚合反应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池州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对高分子材料加工实验进行整合和改革,从加强基础实验教学、优化实验项目、强化学生主体性及相应的考核机制四个方面入手,对高分子材料专业加工实验进行了一体化项目建设并开展教学实践。强化了学生的实际实验操作技能,提高了教科研项目中学生的参与度,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基本达到和实现了实验教学改革设定的目标。文章同时总结了在一体化项目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教科研相结合的深化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4.
分析化学实验是大学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是分析化学课程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探索。将以微课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到分析化学实验中,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提高学生综合实验技能,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培养了科学研究思维,真正实现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5.
工程化学课程是本校非化学化工专业(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该课程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通过学习工程应用中的化学理论,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阐述了本校工程化学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授课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与实践,详细介绍了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课下反馈与评价、科研相辅、教学工作的反思与总结,进一步阐述了教学环节的教育探索与实践总结,使工程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实现德育引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教育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能力、学习成效为中心,在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基础上,基于微课和翻转课堂,构建了“线上、线下、理论、实践、思政”有机融合的“五位一体”混合式教学新模式,对该教学模式的研究涵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及学习效果评估等4个方面。经过2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
The COVID-19 broke out on a large scale, and online teaching became the first choice for teachers. Avoiding network congestion and ensuring learning effects are the dilemmas faced by online teaching. With the help of the UOOC platform and the Tencent Classroom, taking the "Polymer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course as a sample, we suggested a new "online asynchronous teaching" model. Among them, the SPOC course is convenient for students to manage their learning time; "Chapter Quiz" and "Student-to-Student Mutual Evaluation" are helpful for students to obtain multi-angle feedback; project tasks are focused on case analysis so that students carry out inquiry-based learning. Overall, the "online asynchronous teaching" model breaks the time and space restrictions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guarantees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during the epidemic, and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creating a "golden class".  相似文献   

18.
Tianfu Liu 《大学化学》2020,35(8):44-47
针对普通化学课程的特点,探索教学过程中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分别从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爱国主义情操、社会责任感和绿色发展理念等方面介绍在普通化学教学过程中实施思政教育的具体措施,利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实践,系统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9.
以培养应用研究型人才为核心改革普通化学原理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大类招生后,西安交通大学化学教学实验中心针对面向理科平台学生开设的普通化学原理实验进行改革的情况,改革包括更新实验教学内容,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和强化过程考核等,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意识、主动探索意识、科研思维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培养及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仪器分析课程普遍存在理论知识抽象、枯燥、难以理解,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提出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应用于仪器分析教学中。该教学模式通过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完成知识吸收与内化、课后教师布置练习作业或者拓展性学习任务,线上与线下学生与教师交流互动的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及创新的能力。同时,该教学模式适用于多民族学生的共同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