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心中心环节,高质量的完成每一次课的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备课时能不能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能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物理学中,概念教学是非常重要,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本文主要是围绕本人在教学中如何从几个方面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教学质量:第一:物理概念在知识的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但学生对概念的重视程度未必如此,而实际上大部份学生对概念不求甚解或掌握不住。学生对物理概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技术引入教育领域是大势所趋,大数据技术支持下的精准教学包括精准预习、精准课堂教学、精准作业布置及精准个别辅导的教学系统.精准预习可以对实现课堂的精准教学提供重要的学情依据,使教师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设定更契合学生的需求.智慧课堂系统使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及时、精准地反馈到教师这里,使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真正实现知识的生成性.精准预习及课堂精准教学都对课后作业及课后辅导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着重论述大数据技术下基于精准预习的精准教学操作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3.
大学物理实验是大学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学生预习效果差,课堂教学效率低等问题,信息化教学改革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东北石油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物理实验信息化教学平台的构成和教学实践结果.该平台主要包括中心网站和实验数据采集系统两大部分,中心网站主要用于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而实验数据采集系统则是针对课堂教学过程设计并开发.通过该平台的使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预习效率,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高一物理中“力的合成”和“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教学的起点,矢量及其运算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这就需要从“力的合成”的教学抓起.而在“力的合成”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直接给出其运算规律——平行四边形定则,然后加以验证,学生印象不深,被动接受.笔者经过认真思考和多次实践,自制了一套可以探究验证力的合成的演示实验仪.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经过一次次的课程教学改革,使课堂教学更趋向于有效、高效,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越发明显,而这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使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任务,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分析教学任务、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的流程等。但是为了课堂的有效、高效,学生在课前也需要适量的预习,对课堂上的知识内容有大体的了解和掌握。当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不能让简单的问题留在课堂上而占据大量的时间,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去分析解决,即学生的"二次预习"。这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现代仪器分析方法”课程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对实验仪器探索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虚拟实验辅助教学模式.以扫描电子显微镜为例,针对扫描电子显微镜原理、成像分析等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通过虚拟实验的操作过程,熟悉仪器操作过程,加深对二次电子成像、背散射电子成像和能谱分析的理解.此过程不仅能保证学生的参与度,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相似文献   

7.
运用物理新教材教学以来,教师们运用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教学思想,指导着自己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活动;教学方法上注重互动性、创新性。力争达到“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我认为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用问题唤醒学生的思维,并且要改进实验教学,优化教学过程,这是一种新的思维教学,下面谈一谈我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得到的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8.
汪明 《物理通报》2009,(10):24-27
1问题的提出 “三点一线”教学法:第一点,明晰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第二点,掌握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与学生心理特点;第三点,了解学生思维兴奋点和能力创新点;“一线”则强调教学需按照“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这一流程线来组织教学,指的是课堂教学内容结构主线安排井然有序,思维主线发展层次分明,即使简单的物理问题也不简约其研究过程,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和优秀的研究品质.2008年12月,笔者应常州市新北区教研室之邀,示范执教了普通高中《物理·选修3—2》中“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下面即以此节教学研究课为例,来阐述其核心观念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物理教学是一门以实验基础的学科,目的是通过动手动脑,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既是物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一定要转变旧观念、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注生实验过程、让学生手脑并用去求知,同时多在生活中去感悟和实践。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0.
“楞次定律”是《电磁感应》这一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楞次定律和应用楞次定律在解题过程中避免常犯的错误,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1.
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思想,是当前课堂教学的主流.打破科学的界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方向与指导思想.那么作为一门科学——物理,又该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呢?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就像一座科学的宝库,物理教师是帮助学生寻找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通过几年的教学,使我对新课改的教学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根据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使学生成为课教学的主人,使学生在创造和成功的喜悦中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课教学离不开实验。借助实验,突破教学难点是物理学的重要方法。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可见,“见闻”特别是“目睹”在认识过程中作用之大。 “光的全反射”是中等卫生学校物理教材《几何光学》一节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之一。如何借助实验手段,丰富学生“见闻”,进而引导  相似文献   

13.
陆昌松 《物理通报》2022,(4):46-49+53
在概念教学中帮助学生认识物理现象,体会过程本质,是物理教学的难点也是首要任务.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以人的生命体验和发展为依归的教学模式,其教学策略对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向心力”教学为例,结合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建构基于“感知体验、理解体验、验证体验”的教学策略框架.  相似文献   

14.
我对启发式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教学应有明确的目的性,不仅教师在讲课中应有明确的目的性,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有明确的目的性,而这一点往往是教师容易忽略的。教师在分析一个问题时,虽然心中有数,但是如果学生不了解教师分析的意图,又如何能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呢? 例如在功和能一章中,动能公式的推导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以往我的讲法是先提  相似文献   

15.
翟刚  李春密  李正福 《技术物理教学》2010,18(4):35-36,F0004
万有引力定律与库仑定律都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在这些内容的学习中,有一个问题总会引起学生的困惑,即为什么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怎样认识这二个定律的建立过程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理論联系实際是学習苏联先進教学經驗所必须贯徹的一個方面。很好地運用那些使学生获得实際应用理論原理的方法与技能的教学形式,在我們培养人材的教学計劃中是佔着重要地位的。物理习题課就是这樣的一种教学形式,它主要是通过解题过程來達到上述的目的。从上面的认识出發,而且从学生的学習情况來看,分析一下有關在解题过程中如何進行学習的一些问题是有必要的。一、解题是否只為了求得一個“正確”的答案,而不管演算过程的物理意義? 学生作题往往会有这樣的情况,只求答案“正确”,不管演算过程的物理意義。这樣的情况大致表現為以下的幾個方面: (1)不分析题目,不清楚地划出原始數據和未知量;题意还沒有搞清楚,就馬上進行計算。  相似文献   

17.
“曲线运动的条件”是高一物理“曲线运动”一节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过去教师往往先直接告诉学生结论,然后用简单的实验去验证.学生被动接受这一知识,印象不深,参与率不高.为了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热情,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动手和观察能力,提高实验效果,设计了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演示仪,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大学物理》2021,40(7)
在“激光技术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辅导学生预习、布置作业、问卷反馈的方式,使学生自由选择是否利用思维导图完成作业,逐步引导学生尝试利用思维导图做知识点汇总.这些措施激发了学生应用思维导图这一学习工具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激光技术概论”课程的积极性.本研究还发现“思维导图加备注”的模式既利用了思维导图有助于理清知识脉络的优势,同时又用备注填补了思维导图不能展现知识点具体内容的短板,因此相比于单纯的思维导图模式,“思维导图加备注”的模式更适合物理类学科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楞次定律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重在它是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法则,是连接磁与电的“桥梁”;难在由现象到结论的分析过程中不易叙述清楚.教师如何设计好教学环节,分散难点,突出重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多样教学效果佳.  相似文献   

20.
楞次定律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重在它是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法则,是连接磁与电的"桥梁";难在由现象到结论的分析过程中不易叙述清楚.教师如何设计好教学环节,分散难点,突出重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多样教学效果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