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新疆主栽棉花品种新陆早19号和新陆早23号下胚轴为外植体,以GUS基因为报告基因,通过检测GUS基因在转化后的棉花下胚轴中瞬时表达情况,分析了菌液浓度、浸染时间、乙酰丁香酮浓度、超声波辅助处理、共培养温度和共培养时间等因素对GUS瞬时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菌液浓度OD600=0.5,浸染时间15 min,乙酰丁香酮浓度100μmol/L,24 C共培养72 h的转化条件下GUS基因瞬时表达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获得藿香正气水的色谱指纹图谱,利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投影判别法和聚类分析法分析实验结果.结果表明,不同厂家生产的藿香正气水存在显著差异,且主成分分析投影判别法和聚类分析法均能对样品进行正确分类,从而建立了识别不同厂家藿香正气水的方法,能有效地控制中药藿香正气水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收集了10个新疆荒漠林下土壤样品,每个样品选择6个变量,原始数据经标准化处理后,进行了模糊聚类分析.计算结果,将原分类的林灌草甸土和盐土两个类型,聚类为荒漠灌木林土、棕漠林土、棕漠林盐土、荒漠灌木林盐土四类.结果表明,在测量数据正确、选用土壤样品适当的情况下,模糊聚类分析是研究新疆荒漠林下土壤分类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应用七级目测法对浙江中部地区27个夏熟作物田样点的杂草进行了优势等级调查,将所得数据转换成重要值,以杂草在27个样点中的重要值为运算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图论聚类中的最小生成树法,对24种杂草的生态学相似性进行了比较,指出了长期使用单一的除草剂导致农田杂草种群迅速更迭的原因:杂草对除草剂的敏感性差异及不同杂草间的生态学特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采用智能感官分析技术结合传统感官评价,研究了细点圆趾蟹蟹肉、细点圆趾蟹重组蟹肉、仿蟹肉块和仿蟹肉棒的感官品质。4类均为低脂类、可放心食用的食品。用电子舌技术与主成分分析法对4类蟹肉样品进行了区分和识别,用质构仪检测了4类样品的适口性(包括硬度、弹性、黏结性、胶性、咀嚼性和回复性)。结果表明,仿蟹肉制品与纯蟹肉在味道上存在明显差异,纯蟹肉较仿蟹肉制品具有更强的鲜味回味,但苦味、涩味和苦味回味相对较高;蛋白质类添加剂(TG酶)有利于提高纯蟹肉的感官品质,尤其可大幅度改良口感和质地,全质构分析测定结果与人的感官评价结果一致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不同还原糖与南极磷虾粉酶解液的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 MR)产物挥发性成分的差异, 以核糖、木糖、果糖、葡萄糖和半乳糖与南极磷虾粉酶解液进行MR, 检测其中间产物含量、褐变程度和感官品质, 并通过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其挥发性风味成分. 结果表明, 核糖MR产物的中间产物含量最高, 褐变程度最大, 且色泽明亮、澄清均匀, 带有浓郁的虾香味. GC-IMS显示不同MR产物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有明显差异, 通过指纹图谱和主成分分析可以有效地区分. GC-MS则表明不同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和特征化合物造成MR产物的风味差异, 其中糠醛、2-环戊基环戊酮、2,5-二甲基吡嗪、顺-2-甲基-2-丁烯醛和吡嗪分别是5种还原糖MR产物的特征挥发性成分, 它们赋予了不同MR产物不一致的风味特征. 通过聚类热图可以直观展示不同MR产物挥发性物质的差异情况. 综合表明, 两种技术相结合, 互补优势, 获得了不同还原糖MR产物更全面的风味成分信息, 更加全面地反映不同还原糖MR产物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 可为南极磷虾粉MR还原糖的选取和风味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对茶油、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4种植物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共鉴别出14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山茶油和大豆油共检测出51种挥发性成分,菜籽油和花生油共检测出54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醛类、烷烃类、酯类、醇类、杂环类、酮类、烯烃类、酚类等物质。由于4种不同植物油的挥发性成分差别较大,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4种植物油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前3种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80.8%,4种不同的植物油能通过挥发性成分的差异被完全区分开,这些挥发性成分含量的差异,形成不同品种植物油各自的风味特征。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提取主分量再回归方法建立阿勒泰年表的响应函数,并对其进行模糊聚类,比较了异同,所得结果对重建气候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亦有助于人们了解不同生境条件下气候与树木年轮生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面临大数据稀疏的严峻形势,物流客户资源的优化工作急需适用的聚类方法.本文基于信息熵、互信息、资源距离熵和优势评价等问题,设计物流客户资源的关联性分布估计、原子行为资源遴选、资源聚类和优势客户检测等算法,给出了信息熵架构下的物流资源优化聚类模型.通过实践验证,本模型具有高效遴选优势资源的效能,能为物流客户资源优化工作,提供可靠的适用性方案.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了新疆小蜂总科昆虫的研究现状,从形态特征、物种多样性、区系成分、生物学特性等方面分析了新疆小蜂总科的物种资源情况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前景.经统计,新疆目前已知小蜂总科16科145属289种,其中金小蜂科Pteromalidae、缨小蜂科Mymaridae和赤眼蜂科Trichogrammatidae的物种数在新疆小蜂总科中占有较大的优势,上述优势种群在全国小蜂总科中的物种丰度也较高.在区系成分方面,新疆小蜂总科类群以古北区成分为主,新北区及东洋区成分也较高.对于部分已初步查明生物学特性的小蜂进行了汇总分析,为后续进一步研究小蜂人工扩繁、农田实际应用技术以及新疆农田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已有知识树知识热点不突出、知识分类不准确以及结构不断演化等问题,本文面向维基百科的中文数据库"服务计算"领域密集型数据,提出了扩展的中文分词算法,抽取、分类出多种主题知识及其结构化信息,结合服务计算领域文档提出基于LDA改进的DKHM(文档-主题-热点)模型,使用Gibbs抽样算法对数据集采样,并消除原词条歧义分类,以建立演化知识树.实验结果表明:基于DKHM的聚类准确度高于一般的贝叶斯聚类,通过聚类发现的热点与真实热点的匹配度达60%以上,从而验证了演化知识树比维基百科原有知识树结构更合理,热点趋势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分类器在不平衡数据集上性能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CM的簇内欠采样算法(Fuzzy C-means clustering Based Under Sampling In Clusters, FCMUSIC)。使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uzzy C-Means clustering, FCM)将多数类样本划分成若干簇,在每个簇内以类别不平衡比率(imbalanced ratio, IR)的倒数作为采样倍率,得到新的多数类样本并与少数类样本合并,形成新的平衡样本集,结合KNN和Random Forest分类器进行分类。分析在5组不平衡数据集上的分类结果,当使用KNN分类器时,改进后的算法的F1值平均提高了6.65%,G-mean值平均提高了7.75%;使用Random Forest分类器时,F1值平均提高了5.31%,G-mean值平均提高了6.07%。表明FCMUSIC算法能够有效地提升传统分类器对不平衡数据集的分类性能。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的SAR影像变化检测算法无法同时降低虚警和漏警数量,不能同时确保准确率和抗斑点噪声能力的现状,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曲波变换和自适应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SAR影像变化检测算法.首先采用曲波变换降低差值图像中斑点噪声的含量.然后利用自适应脉冲耦合神经网络对每个像素所对应的变化信息进行变化类和未变化类的分类,得到变化检测图.结果显示与比较算法相比,本文算法的KC指标至少高出0.58个百分点、Recall指标至少高出4.28个百分点、F1指标至少高出0.74个百分点.说明对于KC、Recall和F1这些性能指标,该算法具有更高的检测准确度.无论是高斯噪声还是斑点噪声,在PSNR∈[35,50]dB的范围内,本文算法的抗噪性能都高于比较算法.  相似文献   

14.
K-means聚类算法只能保证算法收敛到局部最优,从而导致聚类结果对初始点的选择非常依赖,同时在面对海量数据时容易因运算次数增多而使聚类过程耗时增加.针对上述问题及结合海量数据的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云环境的并行聚类算法,该算法利用Canopy聚类算法思想并结合二分查找思想对K-means算法进行优化,同时采用"极限点"原则使之避免了聚类过程中的局部最优,然后利用顺序组合式MapReduce编程模型实现了算法的并行化扩展.实验结果表明:在大数据集上,该算法比同样部署在Hadoop集群上运行的K-means算法,在加速比、准确率、扩展率、算法效率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国内电动养老床功能单一、技术落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健康数据挖掘的智能养老床系统.首先通过非接触式生命体征传感器采集人体心跳和呼吸信号,压力传感器采集体重信号,基于无线模块将采集的生理参数发送给远程服务器.然后对比分类与聚类方法在心率、呼吸率数据挖掘中的效率,基于k-Means聚类实现健康数据挖掘算法.最后通过聚类算法多次迭代,优化系统参数.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基于健康数据挖掘的智能养老床系统不仅能很好地解决传统电动养老床功能单一、技术落后的问题,还能为后续健康护理等提供准确的健康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16.
核主元分析具有能较好地提取非线性特征的优势;支持向量机具有的非线性映射能力,且泛化能力强.它们在分类与识别中应用时都各有自己的优点,结合核主元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核主元分析的支持向量机识别方法,用该方法分别对 ORL 人脸库和iris数据集中的数据进行分类与识别,结果表明:如果根据设计好的核函数的参数,可以得到极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和比较两种婺源名优绿茶天香云翠和婺源仙枝香气成分,采用固相微萃取方法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并使用GC-QQQ-MS技术对实验数据进行鉴定分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天香云翠分离鉴定出挥发性成分共48种,醇类最多,其次为烯烃类和烷烃类,婺源仙枝分离鉴定出挥发性成分共49种,烯烃类最多,其次为醇类和醛类。二者组成相似,各组分含量不同。其中芳樟醇、香叶醇含量均很高。推测其差异可能与品种及工艺等因素相关。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定量分析浙江省及其5个相邻省份旅游业的综合情况,通过比较找出浙江旅游的优势和劣势,并指出,浙江应加强与相邻各省市旅游资源的整合,加强旅游业的规模经营,实现功能互补,效益最大.  相似文献   

19.
赤眼蜂和缨小蜂是两类常见的卵寄生蜂,具有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对害虫控制作用显著等特点,是对农林害虫进行生物防治中两类最重要的害虫天敌.本文对国内外在赤眼蜂和缨小蜂的分类、生物学特性及生物防治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了介绍,并对新疆的研究近况及应用前景作了总结和展望,以期为这两类寄生蜂在新疆农林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提供基础数...  相似文献   

20.
大黄鱼4个家系的形态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多元分析方法,结合传统形态学测定和框架测定,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反交家系、岱衢洋家系、官井洋家系和正交家系进行形态差异比较.可数性状卡方分析表明,4个家系可数性状无显著差异;可量性状和框架数据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岱衢洋家系、官井洋家系和正交家系之间形态差异较小,而它们同反交家系差异显著;主成分分析提取了3个主成分,结果也表明反交家系与其他家系差异较大,与聚类分析结果相一致;通过对10个贡献率较大的形态变量进行逐步判别分析,建立了4个家系的判别公式,判别准确率P1为83.3%~100%,P2为87.5%~96.8%,综合判别率为9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