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基于等腰劈光学等倾干涉原理,利用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设计了一种可测量流体折射率微小变化的传感器系统。该系统使用具有高频率像素时钟的CMOS图像传感器对等腰劈中出射光信号进行测量,将携带信息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一块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芯片采集数字图像,通过极值计数法处理数据获得光学信息,从而计算流体折射率微变量。该传感器系统的理论测量精度达2. 75×10~(-6),可应用于大气测量和材料研究等领域。  相似文献   

2.
通用智能数据采集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控制模/数转换芯片AD 7715实现对数据的采集,使用串行接口大容量FLA SH存储芯片AT 45D 041对数据进行存储,通过RS232口实现与上微机的通讯,并用LCD实时显示运行状态、测量结果等,重点阐述了单片机对AD 7715以及AT 45D 041的控制.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需要对大量的实时数据进行采集的场合.  相似文献   

3.
在时差法超声波流量计计量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时差法超声波计量准确度的主要原因,通过采用基于延迟线内插法的专用测时芯片 TDC-GP21实现高分辨率时间间隔的测量,并对影响时间间隔测量准确度的因素进行了充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最后,设计了时间间隔测量系统,利用该系统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达到了ps级的时间间隔测量标准差,流量计的测量误差可保证在0.5±%以内.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种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的轮胎模块,设计中采用Motorola芯片完成数据的采集、超高频无线发射和系统的控制,并给出了模块的硬件电路图和相应的软件设计流程.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块能适应直接式TPMS系统的功能要求,并具有体积小、功耗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介绍MPC850芯片的两个主要模块:嵌入式处理器模块和通信处理模块.设计了基于MPC850最小系统硬件系统,它包括系统时钟、复位电路、存储器电路及串行通道和接口.实际应用显示该系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一种高准确度的多点瞬态温度测量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制了一种高准确度的多点瞬态温度测量系统,包括它的的硬件结构,软件组成及特点.详细分析与估计了系统的测量误差并探索了提高准确度的方法.分析及实测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最大示值相对误差小于±0.1%.  相似文献   

7.
改造铂电阻温度变送器使之适用于计算机的采集与控制,进一步提高控温和显示精度,这是目前我国测温控温领域中的迫切任务。本文不仅给出了该变送器的电路,而且给出了具体的测量数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线形掺铒光纤激光器搭建了一种新型光纤传感测量系统来测量微振动位移.采用条纹计数法分析自混合干涉信号,实验显示扬声器的振幅与驱动电压成很好的线性关系.该实验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实验结果表明,用该传感系统来进行振动位移测量,信号稳定,方法简单、迅速.  相似文献   

9.
基于等腰劈等倾干涉原理,利用新型光学装置设计出二维微位移测距系统.运用单片机控制技术对经过CCD(charged coupled device)光电转换后的信号进行采集与存储,再通过VB(visual basic)平台最终在PC终端实现实时监测与显示.该系统针对工件精密加工中的二维位移实施两维度传感与控制,并能对重要建筑物在结构应力作用下的二维微位移实现实时监控和显示其移动速度.系统对两个维度方向的微位移及速度进行分时段交替测量,测量精度能够达到可见光半波长即微米级.  相似文献   

10.
通过集成微流控流体操控、反应控制和电子控制3个系统,成功研制了模块化微流控芯片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显像剂合成仪。将不同结构的微流控芯片进行组合,实现富集、控温合成、分离、纯化等功能的模块化,以满足不同PET显像剂的合成制备要求。实验结果表明,用该仪器自动化合成18F-FDG显像剂仅需25 min,放射化学产率为48%~56%(未衰减校正,n>20),放射化学纯度高于98%,单次合成剂量为10~50 mCi,达到临床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基于CAN总线的楼宇温度检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单片机实现传统温度检测技术的特点,提出了基于CAN总线的楼字温度检测系统方案.该系统方案的硬件平台主要包括温度检测模块和主控平台,并详细介绍了其硬件实现、软件设计思想及流程.实验表明:该系统可实现对楼宇温度的实时检测,并由LCD显示检测结果,对异常情况进行语音报警,从而实现对楼宇房间温度的有效监测.  相似文献   

12.
从10L连续搅拌式罐式反应器(CSTR)中分离得到1株嗜温高效产氢菌株08-1.根据菌株的形态特征和16S rDNA序列结果分析,初步鉴定菌株08-1属于Clostridium sp..同时还进一步研究了温度、pH值控制、底物浓度和种类对菌株08-1产氢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更适合利用蔗糖或成分复杂的生物质木薯粉以及废弃物厨余垃圾生长及产氢,最适产氢温度为40℃,产氢系统pH值控制在5.5时获得最大产氢量.在间歇发酵中,蔗糖浓度为20 g/L,控制温度40℃,pH值5.5,搅拌速度100 r/min时实现最大产氢速率为245 mL·(L·h)~(-1),最大产氢量达到3.06 mol.该菌株在生物制氢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铁列克特金矿的地质特征观察与分析,并对矿体中的石英进行流体包裹体研究发现:铁列克特金矿的流体包裹体有三种类型:纯液相流体包裹体、气液两相流体包裹体、气液固三相流体包裹体,其中气液两相流体包裹体占有大多数,但是含子晶的流体包裹体较少,未发现含有CO_2的流体包裹体.测温可知均一温度在105~347.2℃,主要集中在130~220℃之间,冰点的温度为-0.5~6.7℃之间,计算得出的盐度在0.53~10.24Wt%NaCl.eqv,流体密度为0.6~1.0g/cm~3.运用Flincor软件计算获得流体包裹体的压力为5~28bar.其流体特征与浅成低温热液金矿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4.
以二甲醚为萃取溶剂,萃取压力始终控制在0.8~1.0 MPa,优选亚临界流体萃取马鲛鱼加工下脚料中鱼油工艺条件.以马鲛鱼油萃取得率为考查指标,对影响鱼油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次数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利用 L4(23)正交试验法优化亚临界流体萃取马鲛鱼加工下脚料中鱼油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亚临界流体萃取马鲛鱼油的最佳条件为萃取时间45 min,萃取温度40℃,萃取3次,在此条件下马鲛鱼油萃取得率为73.52%,所得马鲛鱼油各项指标均达到一级油标准.揭示亚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应用于鱼油生产,具有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pt100作为温度传感器件的温度测控实验装置的开发与应用.该装置能够实现在恒温箱中进行的温度测控实验,可用于展示温度测量与控制的全过程.同时包含了信号检测、转换、处理和控制等电路.是一个开发综合性实验的范例.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基于USB 2.0接口的DVB-T地面数字电视接收系统方案,采用Microtune公司的MT2060芯片作为前端的调谐器、意法半导体公司的STV0360芯片作为解调器、台湾升亮公司的ASV5211芯片作为USB控制器来设计整个系统.整个系统符合DVB-T/MPEG-2标准,可用于PC机或者手持终端设备接收和播放地面数字电视节目.该系统具有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和成本低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7.
针对航天测量船液舱分布散、数量多、工作环境恶劣、液位测量精度低等现状,采用数据采集、模数变换、单片机及计算机等技术,设计了一套船载多种功能液位数据实时采集监测系统.该系统突破了传统的夜位数据采集方法,实现了单一液位变送器的准确安装定位、数据处理与船摇周期有机结合,有效地解决了需多个液位变送器才能准确测量液位数据的难题.通过实际工程应用显示:该系统具有测量精度高(毫米级)、低噪声、数据准确、可移植性强、以及对液位综合信息的随机查询、存储、报表生成与管理的特点,可实现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塔河油田奥陶系热流体活动期次的流体包裹体证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塔河油田奥陶系存在多期热流体活动,利用显微测温技术检测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并开展激光拉曼分析得出流体包裹体中流体的盐度,从而按各自的标准分别划分热流体活动的期次.测试结果的对比和综合分析表明,两种方法确定出的热流体活动期次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塔河油田奥陶系在地质历史时期共经历了5期热流体活动,且由流体包裹体记录的各期热流体的平均温度分别为:89.4~97.0、105.7~¨2.3、¨7.6~127.7、133.4~141.3和149.6~157.5 C.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注塑机油泵电机的负载状况及能耗分析,结合注塑机的特点确定节能控制方案以及系统软硬件的设计过程,并采用单片机为控制芯片,对压力、流量以及时间等注塑过程中的油泵电机能耗主要因素进行测控,提高油泵电机的运行效率,实现在不同注塑阶段的节能控制.  相似文献   

20.
随着芯片规模的增大及芯片中IP核数量的不断增加,SoC的功耗密度不断升高,导致局部温度迅速上升,从而影响芯片的稳定性.基于热感知的SoC布图规划实现芯片温度的均匀分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结合传统布局规划,提出了调整部分模块面积的降温策略,发展了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的热感知SoC布图规划方法,所提出的方法应用于MCNC基准电路,结果显示电路温度最高可以降低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