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合成了2个新型氨基硫脲分子钳主体3a(1,3-二(o-甲苯氧乙酰氨基硫脲甲酰基)苯)和3b(1,3-二(p-甲苯氧乙酰氨基硫脲甲酰基)苯),利用UV-Vis和1H NMR测试其对F-、AcO-、Cl-、Br-和I-的阴离子识别性质。 结果表明,主体分子在DMSO溶液中对F-和AcO-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识别。 1H NMR光谱证明,主体分子与阴离子之间以氢键相结合,结合Job曲线得出主体分子与阴离子之间形成1∶1型氢键缔合物。 讨论了NH识别位点数及空间结构对识别性质的影响。 与硫脲对比,主体3a具有多个NH结合位点,可形成多个氢键,结合常数(Ks)更大。 与化合物3b相比,主体3a较大的空间位阻阻碍了其与阴离子的结合,因此两种主体分子与F-和AcO-结合常数均体现为Ks(F-)>Ks(AcO-)。  相似文献   

2.
张峰  谭赞  闫柏任  潘顶伍  鲍小平 《有机化学》2014,(12):2499-2504
设计合成了一个新型的含1,8-萘酰亚胺信号单元的咔唑磺酰肼类阴离子受体1,荧光和UV-vis光谱滴定实验表明,1在DMSO中能选择性识别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F-,Ac O-和2 4H PO-;受体1与这些阴离子形成1∶1的配合物,且它们的结合常数均大于103 L?mol-1.有趣的是,在含水10%(V/V)的DMSO中1对F-表现出了专一性识别.DMSO-d6中的核磁滴定表明,在F-浓度较低时,受体1通过五重分子间氢键作用与其产生了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用于识别阴离子的主体分子——邻羟基萘甲醛缩α-萘甲酰腙(1),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表征其结构;研究了阴离子对1吸收光谱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结合模式。实验表明,在DMF中,阴离子加入对1的吸收光谱影响大小为:F-H2PO4-AcO-,而Cl-、Br-、I-和HSO4-对1的吸收光谱几乎没影响。Job法实验得出1与F-的结合比为1∶1。  相似文献   

4.
魏薇  张有明  魏太保 《中国化学》2008,26(10):1935-1938
本文设计并高产率合成了三种新型阴离子识别受体化合物,它们对F-的识别选择性较卤素其他阴离子的高。其对F-的识别性能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进行了检测,光谱数据表明,在DMSO溶液中受体与F-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形成1:1配合物。与以前我们报道的受体化合物相比,由于此类分子钳受体化合物具有更多的阴离子识别位点,因此具有更好地阴离子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5.
设计合成了用于识别汞离子的ICT荧光传感分子N-(2-羟基-1-萘甲酰胺基)-N’-苯基硫脲(1),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表征了其结构。利用其荧光性质研究了该物质对几种重金属离子的识别性质,初步探讨了其结合模式。实验表明:在50%水-乙腈介质中主体分子1表现出对Hg2+良好的选择性,其结合比为1∶2。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5-甲酰基-8-羟基喹啉(5M8Q)作为阴离子识别探针,通过紫外、荧光等光谱仪考察其对阴离子识别作用。实验显示:在乙腈溶液中5M8Q对F-、CH3COO-和H2PO4-等阴离子有灵敏的识别作用:F-、CH3COO-和H2PO4-可诱导5M8Q吸收光谱红移,吸收峰位置由322nm红移至400nm。当F-、CH3COO-和H2PO4-浓度为5M8Q两倍当量时,5M8Q荧光显著增强且分别增强至103、60和13倍。结果表明:5M8Q对F-、CH3COO-和H2PO4-有灵敏的双重光谱响应,并且表现出荧光增强型识别性质。  相似文献   

7.
设计合成了识别Zn2+的荧光传感分子--2-羟基-1-萘甲醛缩-2-萘甲酰腙(3)。 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测试技术表征了其结构。 利用其光谱性质研究了该物质对几种过渡金属离子的识别性质,初步探讨了其结合模式。 结果表明,在乙腈介质中,受体分子3表现出对Zn2+良好的选择性,Zn2+的加入导致受体分子3的吸收光谱在435 nm处出现1新峰,其吸光度逐渐增强,同时于239、302、330、342和387 nm处观察到5个清晰的等吸收点;在516 nm处荧光增强101倍,而其它过渡金属只引起受体分子]3的荧光略微增强。 Job法实验揭示受体分子3与Zn2+的结合比为1∶1。  相似文献   

8.
双酰腙钳形受体分子的合成及阴离子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微波辐射下快速、高产率地合成了一系列含有四唑环的双酰腙受体,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以及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1HNMR考察了其与F-,Cl-,Br-和I-卤素阴离子的相互作用.紫外滴定实验表明4a较4b,4c对F-有更好的识别作用.Job曲线表明,主体4a与F-间形成1∶1型氢键络合物.通过1HNMR滴定及质子溶剂效应进一步证明了该受体分子与阴离子以氢键作用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一种含萘酚结构的对称亚胺主体化合物。通过对其与阴离子物种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观察到在水溶液中,随着体系pH值的升高,主体荧光强度增强并且最大发射波长红移。其荧光性能与pH存在着强烈的依赖关系,具有明显的pH荧光"开-关"作用。同时,在乙腈溶液中,该结构对F-有较强的荧光选择响应,对Ac-响应稍弱,而对其它阴离子的选择响应较差。结合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初步探讨了该化合物对H 、OH-、F-、Ac-的识别机理。  相似文献   

10.
应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考察了N-对氯苯甲酰基-N'-芳酰氨基硫脲在二甲基亚砜(DMSO)中与F-、Cl-、Br-、I-、CH3CO2-和HSO4-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该类主体分子b和d能与阴离子形成结合比为1∶1的氢键配合物,荧光光谱显示它们对F-有突出的响应灵敏度,可选择性识别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