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磊  杨红兵 《化学教育》2016,37(8):29-32
以合成乙酰苯胺为例说明细节教学对于有机化学实验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性。首先将学生分组,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然后将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细节教学与学生实验的正确操作直接相关。归纳、解析了学生在乙酰苯胺合成实验中的常见问题,并对教师教学时应强调和指导的要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分子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是高分子材料合成、加工和应用的基础,也是高分子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必考的科目之一,但如何提高学生们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成为近些年来各高校培养学生的重点课题。而在高分子化学实验合成方法中,悬浮聚合方法由于反应温度低、操作方便、反应过程容易散热、聚合物粒度容易控制、水为分散介质廉价等优点,在橡胶、塑料等高分子材料合成工艺中被广泛应用。本文以高分子化学悬浮聚合实验为例,从"看"、"听"、"摸"、"嗅"多个角度向学生们展示了高分子化学反应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及不同反应阶段所表现出的实验现象及反应结果,旨在提高学生们的综合实验能力,使之早日踏上科研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个面向大学二年级本科生的探索性实验。基于专利文献方法的合成路线较为适宜学生实验且具有良好训练价值:以邻苯二甲酰亚胺、1,3-二溴丙烷、乙酰乙酸乙酯、对甲氧基苯胺为基本原料,以Japp-Klingemann反应和Fischer吲哚合成法联用构建吲哚环,经水解脱羧、乙酰化,合成了褪黑激素。对学生在实验中的条件优化探索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将CR2032型锂离子电池的制作及电化学性能测试实验设计为大学化学本科生的综合实验并将其应用于本科教学中,建立起基于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的合成、表征、电极制备及电池组装和性能测试的综合性开放实验。实验以无机材料制备为实验基础,以电化学原理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查阅、确立合成路线、材料制备及表征、锂离子电池制作与测试等多项综合实验内容,使学生了解目前常见的正极材料种类、合成方法、电池的基本结构以及电池性能的测试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主动探索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锻炼学生查阅文献、自主设计实验和合作开发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高分子化学是材料化学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高分子化学实验是高分子科研和高分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掌握高分子化学的基础上,学习高分子合成的各种实验技术、聚合实施方法,培养学生进行高分子材料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从市场就业对高分子材料方向的人才需求出发,以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开展实验技术讲座、改进基础性实验为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增加研究性实验对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实验内容体现材料的应用性和工程价值,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郑媛  兰泉  查正根 《大学化学》2019,34(6):53-59
以肉桂酸为目标产物,通过逆合成分析、合成设计,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合成制备,介绍了水相Heck反应、无溶剂Perkin反应、水相Wittig反应、水相Knoevenagel反应,拓展了学生的合成设计思维。本实验涵盖了目标产物的合成、纯化与表征,让学生认识和完成了一个基本的科研过程,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结合前期的研究成果,设计了一个以α-Fe_2O_3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为主线的研究型实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运用多种实验技术表征产品。学生通过对实验数据和表征结果的分析,确定各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从而优化实验方案,最后以科研论文的形式撰写实验报告,并且通过答辩进行讨论交流。该实验模式的实施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BaSO4纳米粒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复合材料的合成与表征的综合性实验,通过反相微乳液模板法合成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电镜、热重分析和差热分析方法表征了材料的性质。该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材料性能优异。综合运用了学生在基础化学实验阶段所学习的材料合成、仪器分析等基本技能,加深了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使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得到训练。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学科发展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探索了在医学生中开展医用化学设计性实验“底物的合成及NAG酶的含量测定”。实验内容包含尿中NAG酶的临床应用、底物的合成及检测方法的建立等,涵盖酶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多个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实验内容又与医学专业紧密联系,把理论知识与临床检验相结合,综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思维方法、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康为民 《化学教育》1998,19(10):31-33
化工专业、应用化学专业开设精细化工实验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部分精细化工品的制备技术。在指导合成精细化工品的实验中。尝试引人原料成本核算以增强学生的商品意识,毕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受到学生欢迎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