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柿叶黄酮类化合物乙醇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正交设计,以浸提温度、乙醇浓度和固液比为考察因素,对柿叶总黄酮的乙醇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15倍叶重的50%乙醇水溶,在75℃下浸提3h为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2.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研究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v·v-1)及液料比(mL·g-1)等因素对苯乙醇苷类提取得率的影响,优化车前子苯乙醇苷的乙醇回流提取工艺。应用Design-Expert.8.0.6软件进行响应曲面分析,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苯乙醇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90℃、乙醇体积分数71%、液料比47mL·g-1,在此条件下苯乙醇苷的提取得率为0.99%,与模型预测值1.02%吻合良好。优化后的工艺参数可为乙醇回流提取大粒车前子中苯乙醇苷的产业化提供指导。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3.
采用碱处理结合超声辅助法提取无辣味的辣椒红色素.利用NaOH溶液预处理除辣,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浸提溶剂、温度、时间、料液比、超声功率五个实验因素对辣椒红色素得宰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辣椒红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醋酸乙酯为浸提溶剂,超声时间5 min,超声功率225 W,料液比1∶14 g·mL-1,温度30℃.在此提取条件下,辣椒红色素的得率为20.28%,色价为97.2.与传统有机溶剂提取法比较,该工艺操作简单,生产周期短,色素得率高、无辣味、色价高且符合国际要求(E≥50).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紫心甘薯总黄酮的微波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以芦丁为标准品,通过选用L9(3^4)正交表设计实验,确立提取总黄酮的最佳条件并以Vc为对照品,采用DPPH·(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法研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紫心甘薯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80℃,料液比1:20,提取时间35min;测得紫心甘薯薯肉和薯皮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55%和3.30%,二者抗氧化活性以半数抑制浓度(IC50)表示分别为0.0204,0.0192mg·mL^-1.微波提取紫心甘薯薯皮总黄酮的含量是薯肉的2.13倍,紫心甘薯薯皮的抗氧化性高于薯肉.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CO2流体提取车前子总黄酮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对超临界CO2流体提取车前子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程度由小到大依次为:提取温度、夹带剂用量、提取压力、提取次数.在提取时间为0.5 h的条件下,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45 ℃、压力300 Bar、夹带剂无水乙醇用量2.5 mL/g原料、提取2次.  相似文献   

6.
酸浆宿萼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乙醇浸泡法、回流提取法、超声提取法探讨了从酸浆宿萼中提取总黄酮类物质的最佳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提取效果最好.其最佳条件是:用浓度为70%、按料液比1 : 30的比例的乙醇浸泡24 h,再用超声提取45 min,其宿萼中总黄酮类物质的提出率可达1.702 mg·g-1;对超声提取酸浆宿萼黄酮的浓缩液用聚酰胺树脂进行纯化.并通过样品的总黄酮与FeCl3、浓H2SO4.等试剂的特征反应对所得提取物进行了定性分析,确定了所得提取物为黄酮类物质.  相似文献   

7.
低频超声技术在杜仲叶有效成份分离提取中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低频超声技术对杜仲叶和吸附剂(聚酰胺)作粉碎,而后用TLC,低压柱层析等对样品的有效成份(绿原酸和总黄酮)作含量分析,表明绿原酸和总黄酮的得率和平均含量均有提高,并经统计检验,表明绿原酸和总黄酮的平均含量在超声粉碎杜仲叶和吸附剂下有很显著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伽师瓜籽油,筛选了提取伽师瓜籽油的理想溶剂,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伽师瓜籽油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石油醚为提取伽师瓜籽油的理想溶剂;三个因素对伽师瓜籽油得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超声温度>料液比>超声时间;优化的提取参数为:超声温度60℃、料液比1∶6(W/V)、提取时间20 min,此条件下伽师瓜籽油的得率达到36.97%.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伽师瓜籽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发现甜瓜籽油中共有11种脂肪酸,脂肪酸组成为棕榈酸,亚油酸,油酸,硬脂酸,十八碳烯酸,蓖麻醇酸,11-二十碳烯酸,花生酸,榆树酸,以及山嵛酸.从相对含量看,亚油酸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以乙醇浓度、浸提时间、浸提次数和浸提温度为考查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北沙参中水溶性多糖进行提取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醇析浓度85%,浸提时间2.0 h,浸提次数3次,浸提温度80 ℃为最佳提取条件.北沙参水溶性多糖的提取率为 2.4%,多糖相对含量为90%.  相似文献   

10.
建立小鼠急性高尿酸血症模型,通过灌胃给药考察车前草的降血尿酸作用.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车前草所含大车前苷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乙醇用量4种因素对提取结果的影响.大车前苷和血尿酸的含量均用HPLC法测定.结果表明,车前草醇提组的小鼠血清尿酸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乙醇用量4种因素对车前草乙醇提取物中的大车前苷含量均有显著影响.最佳提取工艺为用10倍药材量的60%乙醇提取2次,每次2 h.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龙眼愈伤组织中单宁的提取率,采用超声波辅助浸提法,基于乙醇浓度(A)、超声波功率(B)与提取时间(C) 3个单因素试验,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设计,建立了龙眼愈伤组织单宁提取工艺。 研究结果表明,龙眼愈伤组织中单宁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1%、超声波功率140 W,提取时间54 min,提取温度60 ℃,在此工艺条件下,提取量为7.53 mg·g-1。  相似文献   

12.
一株嗜盐严格厌氧细菌S191的分离与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Hungate滚管法,从东北太平洋结壳区深海沉积物中分离纯化得到中度嗜盐、严格厌氧发酵细菌S191,通过扩增及测定其16S rDNA基因序列,利用“Clustalx”和“Mega”软件对该序列作同源性分析及系统发育分析,建立了嗜盐严格厌氧细菌属的系统发育树,表明菌株S191的16S rDNA基因序列与Halanarobium属菌株的最高同源性为98.5%,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直杆状、0.3~0.6μm×1.8~3.0μm、无运动、不产生芽孢,生长NaCl质量浓度为5%~25%,最适NaCl质量浓度为7.5%~10%,生长PH值6.0~8.9,最适pH值为7.8~8.0,生长温度15~42℃,最适温度为32~37℃,最佳条件下代时约3.2h,初步鉴定为Halanarobium属内的一个新成员.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用紫外线(ultra violet raps)、氯化今里(LiCI})处理K字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var. ellipsoideus)结合温度驯化等手段,选育适应高温生产高产酒率的酿酒酵母菌株,并模拟大生产的工艺条件对选育菌株进行初、复筛‘通过上述方法选有出了六株能在40℃正常生长,且发酵强度较好的菌株,其中E,-FE,-UV 1菌株发酵力比对照株K字酵母提高11.2%,劳萄糖利用率提高1300; E;一26-NS19-25菌株发酵力比对照株K字酵母提高8.7/,葡萄糖利用率提高17.5%,并且对选育株的某些发酵特性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南美白对虾相关病原核酸快速、便捷提取,并实现原材料国产化,降低成本,建立了一种基于国产磁珠的核酸快速提取方法(以下简称磁珠法).以携带虾肝肠胞虫的南美白对虾为实验样本,通过微流控芯片对3种磁珠提取的核酸进行测试,并对裂解液中盐酸胍浓度及洗涤液2中乙醇浓度进行了优化.通过优选实验确定:奥润磁珠提取效果优于其他两种磁珠;裂解液中盐酸胍的最佳浓度为4 mol·L-1;洗涤液2中乙醇的最佳质量分数为75%.在此基础上,分析评价了优化后的磁珠法核酸提取线性范围、灵敏度、精密度、特异性及抗干扰能力等技术性能.结果显示:稀释104倍后的低浓度病原核酸仍保持较好的扩增效果,变异系数为2.03%,表明建立的磁珠法具有较宽的检测范围,灵敏度高,特异性和抗干扰能力强.本文建立的磁珠法可实现快捷、通用、高纯度、低成本的南美白对虾主要病原的核酸提取.  相似文献   

15.
HU-KDF-185菌株是通过原生质体融合并经筛选而获得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 var. ellipsoideus HUK-1,(1a,his~-)与糖化酵母(Saccharomyces diastaticus, a, arg~-)的种间三倍体融合杂种.作者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其发酵生物学进行比较研究后,在仙居酒厂对该融合杂种发酵不同淀粉质原料的适应性及其酒精产量作了生产规模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种间融合杂种HU-KDF-185对番薯渣原料的酒精产量平均为30.77%,这比我国目前广为应用的酒精生产菌株K氏酵母(29.71%)和新市一号(29.54%)分别增产3.56%和4.16%;在大米原料的发酵中,其酒精产量平均为35.38%,比大米酒精生产菌株M-85(32.87%)相对增产酒精7.64%,而番薯丝原料的酒精产量平均为30.20%,比生产菌株新市一号(28.70%)相对增产酒精5.23%.由此可见,种间融合杂种HU-KDF-185在不同类型的淀粉质原料的发酵中,其酒精增产效果显著而稳定,这也证明了我们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所获得的种间融合杂种将是一株较优良的酒精高产菌株.同时也表明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对酒精酵母的选育,特别是对那些在其生活周期中缺乏或失去有性过程的工业酵母更为有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静态吸附和解吸实验,筛选适合分离纯化红旱莲黄酮的大孔吸附树脂并确立纯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NKA-9型大孔吸附树脂是性能良好的红旱莲黄酮吸附剂,其最佳吸附条件为样液初始浓度3.5mg.mL-1,样液pH 6.0,吸附温度35℃;最佳解吸条件为解吸乙醇体积分数60%,解吸液料比101(60%乙醇溶液大孔吸附树脂,mL.g-1)。  相似文献   

17.
有机硅高低沸物催化裂解歧化制备二甲基二氯硅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直接法合成甲基氯硅烷单体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有机硅高沸点和低沸点副产物为原料,研究了用催化裂解歧化的方法使之转化为有价值的甲基氯硅烷单体;比较了几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并得出了如下最佳工艺条件:用活性炭和γ-Al2O3作为催化剂组合成二段式催化反应,在一定量催化剂作用下,高沸物和低沸物的配比为1:1(体积比),反应压力(0.1-0.2)MPa,反应温度约633K。在上述条件下高沸物的裂解率可达75.1%,单体总收率达76.1%,二甲基二氯硅烷的收率为38.3%。  相似文献   

18.
本文搭建了水平圆管管外凝结传热实验台,以水-酒精混合蒸气为工质,在不同蒸气压力和不同酒精浓度的条件下对水平圆管外凝结换热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实现了实验的可视化,分析了不同酒精浓度下造成凝结换热特性差异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凝结表面不同位置的传热系数不同,表面张力梯度大的位置凝结传热系数较大.在相同流速和浓度条件下,酒精浓度较低时凝结传热系数随蒸气压力的升高而升高,但在高酒精浓度下,凝结液表面张力梯度减小、扩散热阻的影晌增大,蒸气压力对于凝结传热系数的影响并不明显.酒精浓度对凝结传热系数的影响因不同横截面测温点有明显差异,在浓度为2%和5%时传热系数差异较大,而在其他浓度时横截面不同测点的凝结换热效果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