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高三数学复习存在一个重要而又关键的过程——回归课本.但复习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尽快走近高考,直接进入教辅资料便利化,题海战役正常化的阶段,课本的作用未能得到体现,其重要性远远未能得到重视,殊不知课本是高考试题的"发源地",课本习题是高考试题的重要依据;课本是高考试题作答的"示范地",课本例题为高考试题的作答提供了标准化的模板;课本是学生数学能力的"生长地",课本的例、习题提供了相应的方法及数学思想,为进一步的深入探究提供了方法及方向.1课本是高考数学复习的最有效资源课本是众多教材编写者智慧的结晶,是每年高  相似文献   

2.
高考复习的基本原则是注重基础,回归教材.要使人们理解并实施,还需要高考命题的合理引导.众所周知,许多高考试题就源于课本,它们是由课本的例题、习题进行变式、迁移、整合、扩展而成.这样可以引导教师和学生重视教材,在教学中切实把握"三基",既能提升数学素质,又能获得考试高分.2010年安徽省的数学高考第9题体现了这一理念,是这份试卷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高考是受关注度最高的一种形式,从高考数学试题的导向功能来看,命题者在命题试题时,都会对所在地区所用的教材给予高度关注.试题中的基础类题目,很多都是课本上的例题、习题经过适当变化而来的;一些中、低档的综合题解答题也是教材的例题、习题经过交汇、融合而成的;即使是压轴题也不例外,这类题目是试题的主体,试卷中真正的难题并不多,这些难题往往又以课本上的典型基础题作为背景.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学好课本上的题目,深化课本资源,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 二、题目再现。纵向分析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同时,教材是制定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大纲的基本依据.罗增儒教授指出:“教材是课程的载体,因此高考命题最具体、最方便的依据其实是教材.”历年高考命题中有大量试题直接源于教材或由教材中的例、习题改编而来.比如:2011年高考数学陕西卷文理18题直接考教材上余弦定理的叙述及证明、2016年四川卷理10题改编于教材一道求线段中点轨迹方程的例题、2017年全国卷Ⅲ文12题的双曲正弦、余弦函数背景源于教材习题.  相似文献   

5.
周振峰 《数学通讯》2009,(10):32-33
高考既是对知识的考查,也是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检验.高三复习阶段很多学生过分依赖教辅资料,而忽视了课本知识和例题习题.实际上,近年来各地高考试题的原型有很多可以在课本中找到起源,因此有必要在高三章节复习中加强对课本知识点的进一步理解,  相似文献   

6.
教材是数学高考命题的一个主要依据,每年高考之后,我们不时会发现高考试题中总有几题是直接来自课本中的例习题,或是由课本例习题经适当改变而成的.教材中这些例习题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不时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数学内容.因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对课本典型例习题的开发与探究  相似文献   

7.
课本是知识的重要载体,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而例题又是课本知识的再现,教师如果能重视对课本例题的教学,对考生是大有裨益的.近几年,各地高考试卷中部分试题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影子,而且有一些就是以课本例题为素材.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中例题进一步进行归纳、类比、延伸、迁移、拓展,提出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同时,对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进行总结、提炼,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例题的多种效应,对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提升探究能力、促进发散思维大有帮助,从而让学生从大量的题海中解脱出来.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8.
顾亚东 《数学通讯》2015,(2):52-54,64
高考试题的命制完全是立足于数学课本,相当数量的试题都直接来源于课本,很多高考题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它的"原型"或"影子",因此利用好课本习题不失为走出题海、高效率地抓好高三复习的一条重要途径,利用好课本习题不是炒剩饭,而是从更高的角度来研究,笔者认为,有以下三条途径:一是找到高考题的原型,提炼高考数学思想方法;二是挖掘知识的根本,弄请知识的来龙去脉;三是对比教材章节之间的联系,领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9.
许多典型的例题和习题反映了相关数学理论的本质属性,蕴含着数学的重要的思维方法和思想精髓,对这类数学问题,通过类比延伸、迁移拓广,提出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能巩固基础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发挥教材的扩张效应.本文试以课本中习题为例,来探究椭圆和双曲线两者之间的一类相似性质,以激发学生对课本例题、习题的研究兴趣,体验知识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0.
高中数学教材既是实现课程标准和实施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文本资源,也是高考命题和备考复习最直接的素材来源."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正确理解教材意图,准确把握教材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课改倡导的主要理念,同时也是一种操作策略.而数学的例、习题是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多数例、习题具有示范性、典型性和探究性,是课本的精髓.它们或是重要结论,或者体现某种数学思想方法,或者是某个一般数学命题的具体形式.它的延伸、转化和拓广,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数学内容,往往成为高考试题、竞赛试题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11.
韩春见 《中学数学》2012,(20):92-95
课本中重要的例题和习题、数学活动材料等反映数学理论的本质属性,通过类比、延伸、迁移、拓广,提出新的问题加以解决,能有效地巩固基础知识、发展数学能力.事实上,许多中考试题都源于课本,因此,注重课本中例习题的练习与变式,不仅能训练学生的理解和表达的能力,而且能训练学生审题和触类旁通的能力.本文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轴对称》第58页第11题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江苏新高考在人们的期盼中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从高考卷特点看今后的新课程高三复习教学,是每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课题.笔者就此谈些浅见,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1试卷特点1.1更加注重课本习题今年高考试题的第1至6题均是课本中的原型题,如第2题便是数学3(系指苏教版必修系  相似文献   

13.
<正>课本例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的重要载体.课本例题和习题有示范性和权威性,其极强的演变能力成为高考试题及模拟题推陈出新的源泉,因而深受命题专家的青睐.在它们身上做研究不仅能使学生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学会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对于深化学习,发展思维,  相似文献   

14.
纵观2013年安徽省数学高考试卷,试题的总体难度明显高于往年,但全卷命题视角独特,立意新颖,设问巧妙,情境设置合理,选材紧扣教材而又高于教材,重视知识的生成、发展、迁移、归纳和拓展,做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考潜能”的“四考”合一,体现了崇尚质量、重视能力的特点.为高等学校选拔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符合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中“注重对考生能力的考查”的要求,虽然受到社会各界不同的褒贬,  相似文献   

15.
近十几年来,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命题的趋势之一是部分试题来源于课本.一方面体现在有的试题本身就是由课本的例题、习题甚至重要的定理改编、引申和拓展而成,而另一方面反映在试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来自于课本中典型例习题的求解和定理的探究.下面笔者以两道初中数学竞赛题原型研究为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6.
聂文喜 《数学通报》2005,44(7):31-32
教材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教材中有一些典范性题目,它们或者是重要的结论,或者体现某种数学思想方法,或者是某个一般数学命题的具体形式,它的延伸、转化和拓广,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数学内容,这往往是编拟高考试题的源泉.因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对课本典型例、习题的探究,认真挖掘题目中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高考数学命题以“能力立意”为指导思想,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很多高考题都来源于书本的例题和习题的改编再创造,我们有必要深入地认识课本中的习题,在课堂中教会学生数学地思考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纵观 2 0 0 4年辽宁省高考数学试卷 ,试题以它的知识性、灵活性、开放性、探索性 ,描绘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充分体现了考查素质、考查能力的考试职能 .一、体现课程改革 ,注重开发教材2 0 0 4年试题注重开发教材、研究教材 ,选择题、填空题即有很大数量源于课本基础题 ,又有适度高于课本的发展题 ,这些试题考查考生分析、理解、归纳、类比、猜想的能力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试题把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考查融合在对学生基础的考查之中 ,它既可以通过解题准确度来区分学生 ,也可以通过解题时间长短来区分不同…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的新课程高考数学试题,多数来源于课本,即使是综合题也是课本例题、习题的组合、加工和拓展,充分体现教材的基础作用,对课本上的例、习题不能孤立地对待,要抓重点,并且从各个方面精心挖掘其潜能,使课本中的每一个例、习题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本文以一道抛物线的课本习题为例来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20.
20 0 1年全国普通高考数学命题 ,朝着“三个有助于”努力 ,试卷设计体现《考试说明》的要求 ,题型、题量、结构保持连续性、稳定性 ,题型比例配置适当 .命题稳中求改 ,锐意创新 ,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以下结合广西高考评卷工作中所发现的问题以及广西考生答题数据统计分析 ,对试卷、试题作评价 ,并提出我们的思考与建议 ,供有关部门参考 .1 试题的特点与导向1.1 突出考查学科的主体内容 ,给中学教学以正确的导向 . 有一批试题紧扣概念定义 ,源于教材 ,侧重考通性通法 ,淡化特殊技巧 ,引导大家钻研教材 ,夯实基础 .例如 ,理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