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利用电沉积法制备了铂金纳米/壳聚糖/石墨烯修饰电极。利用扫描电镜(SEM)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XD)对铂金纳米/壳聚糖/石墨烯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CV)对修饰电极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电沉积时间和电位对修饰电极制备的影响,探讨了修饰电极对鸟嘌呤(G)的电催化作用。利用示差脉冲法(DPV)对G进行检测,在1.0×10~(-7)~1.4×10~(-6) mol·L~(-1)浓度范围内,G的氧化峰电流和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5,检出限(S/N=3)为6.1×10~(-8) mol·L~(-1)。该修饰电极可望用于实际样品中鸟嘌呤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和溶剂热法分别制备了石墨烯和硫化铜纳米花。采用滴涂法进一步依次将石墨烯和硫化铜纳米花修饰于玻碳电极,制备了硫化铜纳米花/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Nanoflower CuS/GR/GCE)。利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等研究了长春地辛在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长春地辛的浓度在1.0×10~(-8)~1.0×10~(-7) mol·L~(-1),1.0×10~(-7)~1.1×10~(-5) mol·L~(-1)及1.1×10~(-5)~1.0×10-4 mol·L~(-1)内与其对应的峰电流的减小量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4.9×10~(-9 )mol·L~(-1)。对1.0×10~(-6) mol·L~(-1)长春地辛标准溶液连续测定5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方法用于长春地辛药品样品的分析,加标回收率在97.1%~103%之间。  相似文献   

3.
采用循环伏安法在碳糊电极(CPE)上制备了聚茜素红S薄膜修饰碳糊电极(ARS/CPE),运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维生素B_2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 4.6的0.1mol·L~(-1)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该修饰电极对维生素B_2的氧化还原反应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扩散系数(D)为3.26×10~(-5)cm~2·s~(-1),电荷转移系数(α)为0.817 4。维生素B_2的浓度在1.0×10~(-6)~8.0×10~(-4) mol·L~(-1)之间与其对应的氧化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2.5×10~(-8) mol·L~(-1)。方法用于维生素B_2片的分析,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1.8%~2.7%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9.5%~102%之间。  相似文献   

4.
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不同类型的金属、氨基酸分层修饰电极,用阻抗谱对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以麝香草酚作为探针,研究了麝香草酚在不同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其中用银和L-苯丙氨酸分层修饰电极测定麝香草酚,峰电流最大。在最佳条件下,麝香草酚在银、L-苯丙氨酸分层修饰电极上产生一个明显的氧化峰,峰电位为:Epa=0.795 V,用循环伏安法进行测定时,峰电流与麝香草酚胺浓度在1.00×10~(-5)~1.00×10~(-3)mol·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0×10~(-6)mol·L~(-1)。用差分脉冲法测定时,峰电流与麝香草酚浓度在7.50×10~(-6)~7.50×10~(-4)mol·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0×10~(-7)mol·L~(-1)。该法用于药品中麝香草酚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以水热合成法制备纳米银,并与三维石墨烯(3DGR)复合制得3DGR/Ag材料,再滴涂于玻碳电极(GCE)表面,制成3DGR/Ag/GCE修饰电极。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UV-Vis)、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法(XRD)、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对修饰电极材料进行了表征。以循环伏安法(CV)、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和恒电位库伦分析法(CPC)研究了岩白菜素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0.20mol·L~(-1)Na_2HPO_4-NaH_2PO_4溶液(pH5.8)中,该修饰电极对岩白菜素的氧化反应有催化增敏作用,氧化峰电流与岩白菜素浓度在2.0×10~(-6)mol·L~(-1)~1.0×10~(-4)mol·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1.62×10~(-7)mol·L~(-1)。将3DGR/Ag/GCE用于岩白菜素片的测定,回收率在99.8%~106.8%之间。该方法灵敏度高,检出限低,操作简便,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实验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合成氧化石墨烯并将其修饰在碳糊电极(CPE)的表面制备了氧化石墨烯修饰碳糊电极(GO/CPE),以该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采用方波溶出伏安法对锌离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增敏作用下,在0.1mol·L~(-1)KCl溶液中,该修饰电极对锌的氧化溶出有良好的催化作用,溶出峰电流与Zn~(2+)的浓度在4.0×10-8mol·L~(-1)~2.0×10-7mol·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8×10~(-10)mol·L~(-1).该修饰电极用于实际样品中锌的含量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通过电沉积法制备了铂-钯纳米簇/石墨烯修饰电极(Pt-Pd/RGO/GCE)。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EDS)对铂-钯纳米簇/石墨烯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CV)对修饰电极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探究了铂钯原子比例和电沉积圈数对制备修饰电极的影响,研究了修饰电极对氯霉素(CAP)电催化作用。利用示差脉冲伏安法(DPV)对CAP进行检测,在1.0×10~(-7)~4.0×10~(-4) mol·L~(-1)浓度范围内,CAP的还原峰电流和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7,检出限(S/N=3)为5.1×10~(-8 ) mol·L~(-1)。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可望用于实际样品中CAP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化学方法将对氨基苯磺酸聚合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得聚对氨基苯磺酸修饰电极,并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酪氨酸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 7.0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酪氨酸在0.478 V处出现一良好的氧化峰,且峰电流与酪氨酸浓度在1.0×10~(-7)~6.0×10~(-5)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2.0×10~(-8)mol·L~(-1)。方法用于测定人尿中酪氨酸的含量,回收率在91.5%~106.0%之间。  相似文献   

9.
采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聚三聚氰胺-石墨烯复合膜修饰电极(poly-(MA)-ERGO/GCE)。研究了抗坏血酸(AA)、尿酸(UA)和多巴胺(D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AA、UA和DA均有良好的电化学响应,且三者的氧化峰在该修饰电极上可完全分离。据此建立了在大量AA存在下同时测定UA和DA的新方法。在优化条件下,微分脉冲伏安法(DPV)测定UA和DA的线性范围均为1.0×10~(-8)~5.0×10-6mol·L~(-1),检出限(3sb)均为5.0×10~(-9)mol·L~(-1)。  相似文献   

10.
在由pH 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和2.0×10~(-3)mol·L~(-1)对氨基苯磺酸组成的支持电解质中,以100mV·s~(-1)扫描速率在玻碳电极上先后在电位-1.5~2.5V范围内循环扫描10周、在电位-1.5~1.5V范围内循环扫描15min,制得聚对氨基苯磺酸修饰的玻碳电极。循环伏安法研究发现:对乙酰氨基酚在该修饰电极上出现了一对氧化还原峰,两峰的电位差为30mV;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发现:在pH5.9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对乙酰氨基酚在0.295V处出现一良好的氧化峰。且乙酰氨基酚的浓度在2.0×10~(-7)~1.0×10~(-5)mol·L~(-1)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9.0×10~(-8)mol·L~(-1)。据此提出了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药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3个样品的测定结果与标示值相符,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8.6%,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3.5%。  相似文献   

11.
采用掺杂的方法制备了钴酞菁修饰碳糊电极(CoPc/CPE)。利用循环伏安法(CV)和交流阻抗谱(EIS)对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表面形貌。运用循环伏安法(CV)、线性扫描伏安法(LSV)、计时电流法(CA)以及计时电量法(CC)研究了抗坏血酸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计算了电极过程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CoPc/CPE对抗坏血酸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抗坏血酸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受扩散控制。计算了抗坏血酸的部分动力学参数:电荷转移系数(α=0.993),扩散系数(D=1.36×10~(-4)cm~2·s~(-1))以及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f=1.62×10~(-2)cm·s~(-1));采用LSV测得抗坏血酸的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在1.00×10~(-3)(1.00×10~(-6)mol·L~(-1)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00×10~(-7)mol·L~(-1)(S/N=3)。该修饰电极制备方法简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用于实际样品中抗坏血酸的含量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将C_(60)分散在ZnSe量子点溶液中,将此悬浮液滴涂于玻碳电极表面,自然晾干后制得ZnSe-C_(60)修饰电极,以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甲萘酚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与ZnSe修饰电极和C_(60)修饰电极相比较,甲萘酚在ZnSe-C_(60)修饰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响应效果最好。以pH 8.0磷酸盐缓冲溶液为底液,在1.0~-1.0V电压范围内,以0.10V·s~(-1)的扫描速率,采用微分脉冲伏安法对甲萘酚进行测定,甲萘酚的浓度在3.0×10~(-6)~1.5×10~(-5) mol·L~(-1)内与其氧化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1.0×10~(-6) mol·L~(-1)。方法应用于水样中甲萘酚的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测定值相符,加标回收率在96.5%~104%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2.3%~4.4%之间。  相似文献   

13.
制备了活化玻碳电极,并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安乃近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该电极过程是一受吸附控制的不可逆过程。用线性扫描伏安法优化了实验参数,测定了浓度与峰电流Ipa的线性关系,在1.0×10~(-6)~5.0×10~(-5)mol·L~(-1)和5.0×10~(-5)~1.0×10~(-3)mol·L~(-1)范围内,有线性方程Ipa(μA)=0.43751+0.15494c(μmol·L~(-1));Ipa(μA)=7.03296+0.02556c(μmol·L~(-1)),检出限可达5.00×10~(-7)mol·L~(-1),回收率为94.0%~103.25%。该方法可用于药物中安乃近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将氧化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滴涂于玻碳电极表面,并运用恒电位还原法对氧化石墨烯进行直接电化学还原,制备了电还原氧化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电极(rGO/MWCNTs-GCE),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拉曼光谱等对其进行初步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萘普生在该复合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并对检测条件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萘普生的浓度为2.0×10~(-4)~5.0×10~(-6) mol·L~(-1)间,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成线性相关,检出限达到2.0×10~(-6) mol·L~(-1)。该复合修饰电极稳定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萘普生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5.
用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作为一种绿色还原剂还原氧化石墨(GO)制得石墨烯(GR),并进一步制得GR/PDDA复合物。将0.5g·L~(-1) GR/PDDA悬浮液均匀滴涂于经预处理的玻碳电极(GCE)表面,于红外灯下照射烘干,即得GR/PDDA/GCE复合修饰电极。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所合成的复合物进行表征,证实了合成是成功的。用循环伏安法表征了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特性,证明了GCE表面的GR/PDDA镀层不仅增加了电极的表面积,而且加速了电荷传导速率。在pH 6.0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中,研究了尼莫地平(NM)和硝苯地平(NF)在复合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两者依次在-0.444,-0.737V处出现较灵敏的还原峰,并且NM和NF的浓度在1.0×10~(-6)~1.4×10~(-4) mol·L~(-1),4.0×10~(-7)~2.6×10~(-4) mol·L~(-1)内分别与其还原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分别为3.9×10-7 mol·L~(-1)和5.6×10-8 mol·L~(-1)。用循环伏安法可实现人血清中此2种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6.
采用石墨烯作为电极增敏材料,制备三唑磷(TAP)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在石墨烯修饰电极(GR/GCE)上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膜(MIP)。利用微分脉冲伏安法、电化学阻抗谱对不同修饰电极进行电化学表征,利用微分脉冲伏安法考察了MIP和非分子印迹聚合物膜(NIP)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在最优实验条件下,TAP浓度在1.0×10~(-7)~2.0×10~(-5)mol·L~(-1)内和MIP膜传感器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3×10~(-8)mol·L~(-1)(S/N=3)。建立MIP膜传感器的动力学吸附模型,测得结合速率常数k为9.0580 s。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电化学聚合和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负载铂微粒的聚3-甲基噻吩(P3MT)修饰玻碳电极(Pt/P3MT/GCE)。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对苯二酚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优化了实验参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用微分脉冲伏安法直接测定对苯二酚的方法。在酸性溶液中,对苯二酚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5~8.0×10-3mol·L-1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检测限为1.0×10-6mol·L-1,水样中对苯二酚的加标回收率在98%~104%之间。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普鲁士蓝/聚对氨基苯磺酸(PB/p-ABSA)复合膜修饰电极,并研究了对苯二酚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发现,对苯二酚在该修饰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受扩散控制的两质子两电子转移过程;在1.0×10~(-4)~1.5×10~(-2) mol·L~(-1)的范围内,峰电流与对苯二酚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lgI=0.8161lgc+4.0282,R~2=0.9993,检出限为3.0×10~(-5) mol·L~(-1)。结果表明,与裸电极、PB修饰电极相比,PB/p-ABSA复合膜修饰电极对对苯二酚催化效果更佳。采用标准加入法对模拟水样中对苯二酚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回收率在95.0%~106.3%之间,表明该法准确度高,可靠性强。  相似文献   

19.
制备了基于氮掺杂石墨烯的多酚氧化酶修饰电极,并将其应用于苯酚的检测。首先利用改进的Hummers方法制备氧化石墨,然后以聚苯胺为氮源,采用水热还原法制备了氮掺杂石墨烯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对制备得到的氮掺杂石墨烯进行微观结构表征。将制备得到的氮掺杂石墨烯与多酚氧化酶复合,利用戊二醛交联的方法制备酶修饰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差示脉冲伏安法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该酶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及最优运行条件,结果表明在pH值为6.5时酶修饰电极性能最优;该酶修饰电极对苯酚的检出限为1.21×10~(-6)mol·L~(-1)(S/N=3),线性检测范围为2×10~(-5)~7.7×10~(-4)mol·L~(-1)。同时,该酶修饰电极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能,可用于水中苯酚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采用循环伏安法在玻碳电极上先聚合甘氨酸,再用滴涂法修饰单壁碳纳米管制备单壁碳纳米管/聚甘氨酸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研究了对乙酰氨基酚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修饰电极对对乙酰氨基酚的氧化还原具有很好的电催化作用。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不同浓度的对乙酰氨基酚,氧化峰电流与对乙酰氨基酚浓度在0.3~90μmol·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S/N=3)为0.1μmol·L~(-1)。该法用于实际样品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测定RSD小于2.5%,回收率范围为98.1~98.8%,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