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为了让青年人更好地展现自己的学术风采,《高分子学报》于2020~2023年出版了4期优秀青年学者专辑,共有46位青年学者展现了他们活跃的思维,坚实的基础以及勇于打破成规,跨越学科边界探索的能力.今年的这期专辑包括2篇综述、2篇专论和6篇研究论文,10位优秀青年学者结合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总结和评述了各自所在研究领域的进展,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吉林大学高分子学科创建于1958年,是吉林大学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在64年的学科发展中,一代代吉大高分子人惟实励新、砥砺奋进,建设了具有理工融合特色的高分子专业,培养了大批高分子科学领域的优秀人才。回顾了吉大高分子学科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吉大高分子学科在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成就进展。在吉大化学70周年华诞之际,谨以此文致敬那些为吉大高分子学科发展做出贡献的校友、同仁和朋友们。  相似文献   

3.
正《功能高分子学报》是国家教育部主管、华东理工大学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登内容主要为功能高分子和其他高分子领域具有创新意义的学术文章,设研究快报、研究论文、综述、研究亮点等栏目。竭诚欢迎高分子领域的专家、学者投稿。  相似文献   

4.
正《功能高分子学报》是国家教育部主管、华东理工大学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登内容主要为功能高分子和其他高分子领域具有创新意义的学术文章,设研究快报、研究论文、综述、研究亮点等栏目。竭诚欢迎高分子领域的专家、学者投稿。1.投稿须知1.1来稿必须具有创新性、学术性、科学性和可读性。本刊采用网络投稿和审稿,不接受纸质稿件与Email  相似文献   

5.
<正>青年是未来和希望,肩负中国高分子科学兴盛的重责.为了让青年人更好地展现自己的学术风采,《高分子学报》分别于2021年和2022年出版了两期优秀青年学者专辑,共有20位青年学者展现了他们活跃的思维,坚实的基础以及勇于打破成规,跨越学科边界探索的能力.今年,我们很高兴又有15位优秀青年学者接受邀请,他们以综述或专论的形式,结合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总结和评述了各自所在研究领域的进展,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正《功能高分子学报》是国家教育部主管、华东理工大学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登内容主要为功能高分子和其他高分子领域具有创新意义的学术文章,设研究快报、研究论文、综述、热点述评等栏目。竭诚欢迎高分子领域的专家、学者投稿。1.投稿须知1.1来稿必须具有创新性、学术性、科学性和可读性。本刊采用网络投稿和审稿,不接受纸质稿件与Email  相似文献   

7.
正《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委托吉林大学和南开大学主办的化学学科综合性学术期刊,重点报道中国高等院校师生和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研究人员在化学学科及其相关交叉学科领域中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创造性研究成果。1栏目设置1.1学术论文报道学术水平高、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显著,并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全文(包括图、表、参考文献、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等)一般在1万字以内。1.2研究快报及时报道重要研究领域和学科发展前沿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高分子学科)院士简介中国科学院院士(即学部委员)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具有崇高的荣誉和学术上的权威性。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于1955年,以后曾四次增选学部委员,各个时期当选的化学部学部委员共120人,其中高分子学科的学部...  相似文献   

9.
正《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委托吉林大学和南开大学主办的化学学科综合性学术期刊。重点报道中国高等院校师生和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研究人员在化学学科及其相关交叉学科领域中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创造性研究成果。1栏目设置1.1学术论文报道学术水平高、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显著,并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全文(包括图、表、参考文献、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等)一般在1万字以内。1.2研究快报及时报道重要研究领域和学科发展前沿  相似文献   

10.
介绍近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化学科学部高分子科学学科的申请与资助情况、包括2007年详细数据与总体分析、近年学科项目增长数据.从某方面补充了我国内地高分子科学在国际上影响力变化的情况,给出了2008年高分子科学基金申请指南和申请书撰写注意事项,还概述了2007年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  相似文献   

11.
聚合物科学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建华 《化学通报》2014,77(7):631-653
本文对2011~2013年我国高分子科学重要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全文分为高分子化学、响应性高分子、高分子物理、高分子组装、超分子聚合物、光电功能聚合物、生物医用高分子、石墨烯/聚合物复合体系、聚合物杂化体系和高分子工程等10部分。近年我国内地学者发表的高分子领域研究论文总量跃居世界第一,论文引用数跃居第二,在诸多分支领域中学科发展水平大幅提高,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快速增多,国际影响力逐年提高。我国高分子学者通过基础研究,为高分子工业技术水平提升和创新也做出了许多贡献。本文还对本学科前沿、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与展望。文中共引用了227篇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2.
郭红超  史雪岩  王敏 《化学进展》2002,14(5):391-397
本文总结了近15年来液相化学领域内出现的可溶性聚合物支载的各类试剂和催化剂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3.
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的模型理论, 概述了当前国内外对甲壳型液晶高分子设计、 液晶相态、 性质及基于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的嵌段共聚物体系的设计和自组装性质等研究进展, 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情况,分析基金申请与学科发展存在问题;概述学科前沿与发展战略等;通报2010年项目指南。  相似文献   

15.
嵌段及接枝液晶高分子合成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嵌段及接枝液晶高分子的合成情况,分析了不同合成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其对原位复合材料中的应用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6.
侯宏英 《物理化学学报》2015,30(8):1393-1407
最近,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APEMFC)因具有电极反应动力学快以及不依赖于贵金属铂催化剂等诸多优点而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作为其中一个关键部件,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直接影响燃料电池的性能和成本.然而,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令人满意的碱性电解质膜材料. 为此,大量研究被开展和报道. 本文综述了近三年内文献中关于燃料电池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各种各样的合成策略,构效关系,水管理以及非原位或原位稳定性测试等等. 尤其是一些新的金属离子基阴离子交换膜和冠醚基阴离子交换膜首次被提及和评论.此外,还进一步预测了将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侯宏英 《物理化学学报》2001,30(8):1393-1407
最近,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APEMFC)因具有电极反应动力学快以及不依赖于贵金属铂催化剂等诸多优点而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作为其中一个关键部件,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直接影响燃料电池的性能和成本.然而,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令人满意的碱性电解质膜材料. 为此,大量研究被开展和报道. 本文综述了近三年内文献中关于燃料电池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各种各样的合成策略,构效关系,水管理以及非原位或原位稳定性测试等等. 尤其是一些新的金属离子基阴离子交换膜和冠醚基阴离子交换膜首次被提及和评论.此外,还进一步预测了将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陶荟春  朱豫  由吉春 《应用化学》2016,33(8):894-899
采用温控原子力显微镜方法,在线跟踪了远离临界组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腈无规共聚物(PMMA/SAN)共混薄膜的表面相分离行为,并研究了其动力学规律。 结果表明,在SAN含量为70%的样品中观察到了表面相分离行为,其过程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3个阶段,分别对应特征化的标度指数:早期结果验证了Cahn线性理论,即标度指数为零;中期相行为主要受“碰撞-扩散”机理控制,因此表现出1/3的标度指数;在相分离后期,流体动力学主导了相区的生长和归并行为,此时标度指数变为2/3。 我们的研究结果对于深刻理解高分子相行为具有积极作用,并将对高分子薄膜加工提供必要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最近,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APEMFC)因具有电极反应动力学快以及不依赖于贵金属铂催化剂等诸多优点而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作为其中一个关键部件,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直接影响燃料电池的性能和成本.然而,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令人满意的碱性电解质膜材料.为此,大量研究被开展和报道.本文综述了近三年内文献中关于燃料电池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各种各样的合成策略,构效关系,水管理以及非原位或原位稳定性测试等等.尤其是一些新的金属离子基阴离子交换膜和冠醚基阴离子交换膜首次被提及和评论.此外,还进一步预测了将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在惯性约束聚变 (ICF)间接驱动实验中 ,填充在金属柱腔中的聚合物泡沫可以将柱形对称的激光能量转化为球形对称的X光能量 ,从而提高辐照的对称性与均匀性 ,另外在激光驱动等离子体物理实验研究中也使用到类似的泡沫填充柱腔靶。目前上述实验用靶的制备工艺较复杂 ,适用的聚合物 /溶剂体系有限 ,得到的泡沫密度较高 ,而且泡沫柱与金属柱腔之间的装配公差会给ICF实验造成许多不良影响。本文利用预先充入玻璃毛细管中的多元丙烯酸酯单体溶液的热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结合CO2 超临界萃取技术 ,制备出具有相互联结的微孔结构的低密度聚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