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极谱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极谱法包括①半积分电分析法,系记录电流的半积分m和电压E的关系曲线。②半微分电分析法,系记录电流的半微分e和电压E的关系曲线。③1.5次微分和2.5次微分极谱法,系记录电流的1.5次微分e'或2.5次微分e"和电压E的关系曲线。自1972年Oldham首次提出半积分电分析法以来,此类方法经完善和发展已用于多种极谱技术。例如线性扫描伏安法,循环伏安法,阶梯波极谱法方波极谱法,阳极溶出伏安法等。其灵敏度和分辨能力均已近于脉冲极谱法,且具有许  相似文献   

2.
新极谱法是近年来刚发展起来的极谱新方法。该方法由于具有半积分,半微分和多重半微分等功能,所以它的灵敏度比经典极谱法提高2—3个数量级。 目前,国内外尚无此类仪器正式商品出售,我所用国产元件研制成一台多功能新极谱仪,它可以记录电流(i)的革积分值、半微分值,1.5次微分值,2.5次微分值和相应电位(E)的曲线,及其循  相似文献   

3.
刘玉清  汪尔康 《化学学报》1989,47(4):380-384
本文采用新极谱法, 包括半积分, 半微分, 1.5次微分及2.5次微分新极谱研究了四甲铵离子在水/硝基苯界面的传输, 从理论上讨论了峰高, 峰电位及峰宽对传输质点浓度, 扫描速率等因系的依赖关系, 用模拟电子线路在实验上对离子在两相界面传输的新极谱法理论进行了验证, 实验与理论接近, 得到了与金属电极/电解质溶液界面的氧化还原类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朱果逸  汪尔康 《化学学报》1982,40(10):897-903
本文提出了汞膜电极阳极溶出新极谱法中的.e'-E和e"-E曲线的一般方程式.与半积分、半微分和伏安法进行了比较讨论.也研究了分析性能.结果表明,汞膜电极新极谱溶出法的灵敏度很高.2.5次微分阳极溶出法可测定ppt(1012)级Cd(Ⅱ),重现性5%;ppb级时重现性达2%.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新极谱分析法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电化学分析方法。它包括1.半积分电分析法即记录电流(i)对时间(t)的半积分值(m)对电压E为基础的关系曲线,2.半微分电分析法即记录电流(i)对时间(t)的半微分值(e)对电压(E)为基础的关系曲线,3.3/2次微分和5/2次微分电分析法即分别记录电流(i)对时间(t)的1.5次微分值(e')和2.5次微分值(e″)对电压(E)为基础的关系曲线。其优点已有文献介绍。近几年来,国内对新极谱法进行研究并制作相应仪器如“多功能新极谱仪”“82-1型新示波伏安仪”。国内对0.5、1.5、2.5次微分器试制也进行了尝试。为了使目前国内广  相似文献   

6.
半微分电分析法是七十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种新的伏安法技术,它比一般伏安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好的分辨率。对于汞膜电极阳极溶出,在其他实验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法拉第电流的半微分值与电压扫描速度的1.5次方成正比;而充电电流的半微分值仅与电压扫描速度的一次方成正比,因此随着电压扫描速度的提高,讯噪比也随着而提高,这对提高半微分电分析法的灵敏度是有利的。但是,一般记录式极谱仪扫描速度的  相似文献   

7.
(九)汪尔康和他以前的一位日本电分析化学者将(甲)半积分电分析,(乙)半微分电分析和(丙)1.5次微分和2.5次微分法统称为新极谱法[分析化学,9(4),486(1981)],似不全面。莫金垣等[分析测试通报,4(3),1(1985)]则倾向于 Bond 所提出之“卷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应用半微分电分析法于同位镀汞电极阳极溶出,能提高灵敏度和分辨力。将该法的半微分进行多次微分而得到的1.5次和2.5次微分法,比半微分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分辨力,但其理论曲线尚未见报道,对其特性还缺少理论上的定量说明。本文在半微分方程的基础上,用数字电子计算机进行运算,推导得1.5次和2.5次微分法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一种控制卷积量变化的实验方法。对简单电极反应进行了理论处理,得到了恒半积分法、半积分扫描法、半微分扫描法的理论方程,并对3个体系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
3.5次微分循环示波计时电位法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将半积分半微分技术应用于循环示波计时电位曲线的处理,可大大抑制充电电流的影响,提高示波测定的灵敏度和分辨率.据此,本文提出了3.5次微分循环示波计时电位法,研究了该方法的特点并将其用于HAc-NaoH-铜铁试剂(HCup)体系中铅示波特性的研究和微量铅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马铭  谢乃贤 《电化学》1997,3(3):287-292
采用控制卷积量的化学实验方法,对伴有后续均相催化反应的电极过程进行了处理,得到恒半积分法,半积分扫描法和半微分扫描法的理论曲线,并对亚铁氰化钾-抗坏血酸体系进行了实验验证,获得后续均相催化反应的动力学速率常数,与文献值吻合。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电流与时间的卷积作为可控制量的电化学实验方法,对伴有后续均相催化反应的电极过程进行了理论处理,得到了恒半积分法、半积分扫描法和半微分扫描法的理论曲线,并对三氯化铁——双氧水体系进行了实验验证,获得了后续均相催化反应的动力学速率常数,结果与文献值吻合。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电流与时间的卷积作为可控制量的电化学实验方法,对伴有后续均相催化反应的电极过程进行了理论处理,得到了恒半积分法、半积分扫描法和半微分扫描法的理论曲线,并对三氯化铁-双氧水体系进行了实验验证,获得隍续均相催化反应的动力学速率常数,结果与文献值吻合。  相似文献   

14.
导数微分脉冲极谱法同时测定铅和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汪莉  倪永年 《分析化学》1999,27(12):1401-1404
铅(Ⅱ)和锡(Ⅱ)在0.01mol/L盐酸-0.1mol/L硫氰化钾介质中均有良好的微分脉冲极谱法,但波峰相互重叠,难以用常规的极谱分析法进行两组分同时测定。本文提出以导数法对铅和锡的重叠极谱波进行解析处理,较好地消除了背景电流的影响,并采用零交点法对铅和锡进行了同时测定,方法简便。该法还被应用于实验样品的分析,取得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超微半球电极上具有简单反应时的半微分循环伏安理论。理论表明,超微电极上半微分电流与电活性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并据此提出了一种利用超微半球电极上半微分曲线进行电化学分析测量的新方法。该法具有灵敏度高、分辨率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用微分电容法及强光照开路电位法研究了电解质溶液的pH、氧化还原对、交流电频率、n-InP晶面及表面处理对其液结界面平带电位的影响,并测定了n-InP半导体电极的一些参数.  相似文献   

17.
分辨伏安分析重叠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处理伏安(极谱)重叠峰的数学模型。将几类具峰状的极谱电流公式归纳成一般的关系式,提出了一个通用的拟合函数,经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处理,可得到重叠组份的蜂高、峰电位和半峰宽等参数。本法适用于示差脉冲极谱、交流极谱、方波极谱、一阶导数卷积伏安法及其反向溶出伏安重叠峰的分离。已用于示差脉冲极谱和交流极谱重叠峰的分辨,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8.
钌催化氧化镁试剂Ⅰ体系的二次微分极谱研究及其应用蒋治良王力生(广西师范大学计算分析测试中心桂林541004)关键词钌镁试剂Ⅰ二次微分极谱法催化法有机试剂在超痕量贵金属的催化反应——示波极谱分析中的应用已有报道[1-5]。镁试剂Ⅰ是分光光度法测定镁的一...  相似文献   

19.
络合吸附体系吸附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研究络合吸附体系吸附性的重要意义,较详细地讨论了各种方法,包括微分电容曲线法、交流极谱法和计时电量法等在吸附性研究和吸附量测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示波极谱法测定饮料中铅和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铅和镉是人类重点研究的有害元素,目前测定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双硫腙比色法、微分电位溶出法、示波极谱法等。本文在文献[2,3]的基础上研究了饮料中铅和镉的示波极谱法,对底液条件、准确度、精密度、干扰因素等进行试验,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