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平面图形加速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面图形加速度的一种分析方法袁镒吾(中南工业大学,长沙410012)本文对于平面图形上一点的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已知,另一点的法向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也均已知,需求平面图形的角加速度的情形,提出了新的分析方法.较之文[1]更为简便.解此类问题的经典方法是...  相似文献   

2.
求瞬时加速度中心的一个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图1所示,设已知平面图形的角速度ω,图形上某点B 的加速度a_B 的大小和方向及另一点C 的法向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试求此平面图形的瞬时加速度中心(简称加速度瞬心)及角加速度8.解:如图2,作线段BB_1,令 ...  相似文献   

3.
分析平面运动刚体上任意点的运动时,可简化为平面图形上对应点的运动.常用的分析方法有两种:基点法和瞬心法.如果平面图形上某点的运动轨迹为圆弧,也可将刚体的平面运动视为由两种转动的合成。双点运动法是将刚体的平面运动视为由平面图形上两个点的运动所形成.这两个点的运动必须是已知的或可求的.如图1所示的滑槽连杆机构,由于滑块 ...  相似文献   

4.
关于加速度瞬心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加速度瞬心的确定陈家骏(常州建筑职工大学,常州213015)刚体作平面运动时,图形上各点的加速度分析若以加速度瞬心为基点,计算过程就显得简捷。文[1]讨论了一些特殊情况下确定加速度瞬心的方法,然而在一般情况下欲找到加速度瞬心必先求出图形的角加速度...  相似文献   

5.
分析平面图形上点的加速度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桂荣 《力学季刊》1990,11(4):86-92
分析平面图形上点的加速度问题通常用基点法和瞬心法。本文从加速度投影方程出发,引入相似加速度的概念,使加速度投影方程变换为便于实际应用的相似加速度投影方程,从而使求解平面图形上点的加速度问题比常规的基点法和瞬心法更有方便之处。文中列举多种典型例题,以阐明该方法应用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6.
李萨如图形在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萨如图形可以检测两个相同频率信号的相位差.主要论述具有惯性质量、弹簧和阻尼器的二阶加速度测量系统,其动态响应特性的分析方法,如何利用李萨如图形来检测力平衡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即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从而确定传感器的固有频率ω_n和阻尼比ξ,以此来评定传感器的综合特性.  相似文献   

7.
 在微小的时间间隔内,应用加速度合成定理和刚体上一点的加速度公式,推导出了接触点的加速度公 式. 加速度方向为运动刚体表面在该处的法线方向,大小与动接触线和定接触线的曲率半径 和刚体运动的角速度有关. 利用接触点的运动性 质,不仅有助于解答圆球在固定圆球面或圆柱在固定圆柱面上的纯滚问题,而且为求解一般 形状刚体在任意固定曲面上的纯滚问题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8.
在理论力学中,不论运动学还是动力学,解平面运动问题时,多采用加速度合成法求图形上任一点(或质心)的加速度。而对于用初瞬时加速度瞬心法求解,则少见。就此谈谈看法。1.运动初瞬时的加速度瞬心作平面运动的刚体,每一个瞬时都有一个速度瞬心P和一个加速度瞬心W,在一般情况下,P与W是两个点(图1)。如将刚体由静止开始将要发生运动的瞬间称为"初瞬时",则在运动初瞬时,P与W重合,证明如下: ...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一点的虚位移在沿2 个方向(平面问题)或3个方向(空间问题)的投影已知的情况下,如何确定该点虚位移在其他方向的投影问题,分别推导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
在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求平面图形上点的加速度问题,通常是采用 加速度基点法求加速度,该方法需要进行矢量运算,比较繁琐. 提供一种 利用双加速度瞬心定理求加速度的双加速度瞬心法,避免了矢量运算,只要进行 代数运算. 经相关题目验算表明,其计算过程比传统方法简捷.  相似文献   

11.
三向应力Mohr圆的真实构成及剪应力作用方向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仲仁  何祝斌 《力学季刊》2003,24(3):401-406
三向应力Mohr圆的构成在传统上是借助公式推证而得,并以平面图形来表示,缺乏三维的真实感和直观性。在应力应变分析中,对于平面应力问题,可以通过平面应力摩尔圆确定过一点不同斜面上的应力分量及其作用方向。对于三维问题,利用摩尔圆图解法可以确定某一斜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的数值,但不能表示剪应力的作用方向。剪应力的作用方向需要通过另外的图解方法来确定。本文分别从坐标系旋转和数值计算的角度解释了三向应力Mohr圆的构成过程,形象地说明了Mohr圆的物理本质。针对三向应力Mohr圆不能表示剪应力作用方向的问题,通过矢量运算,给出了剪应力作用方向的确定公式。  相似文献   

12.
利用初等代数方法推导了空间应力状态最大切应力的大小、方向及其所在平面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平板内后分叉的局部化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琛  黄涛 《力学学报》1996,28(4):406-411
已知剪切带状分叉将引发裂隙.为模拟其后继效应,本文利用大应变有限元的空单元技术设计了自动释放损伤单元内残余应力的方法.这种损伤松弛可以具有各向同性或各向异性的性质.结果显示,受单向拉伸平板中心的水平裂隙会向斜角方向辐射局部化带,带内有明显厚度颈缩及平面错动.由此说明实验所观察到的这类局限于带内的变形应属于后分叉的效应  相似文献   

14.
设动系o'x'y'的原点为刚体上任一定点,动系相对于定系(惯性系)oxy作平动。刚体(简化成平面图形)的质心为C;某瞬时t图形上成为加速度瞬心的点为Q;图形上任一质点M_i其质量m_i,刚体总质量M;图形转动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为ω和ε;对加速...  相似文献   

15.
由圆柱三孔型二元复合测压管的测速原理出发,提出用一孔测压管通过旋转实现平面气流速度大小与方向的自动测量,建立了相应的测试系统.通过大量实验,研究了该系统的性能.在多种回流和旋流流场测量中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测量原理正确,重复性好,精度高  相似文献   

16.
为了帮助学生深入掌握平面图形各点速度的分析方法,在分析平面图形内各点速度的3种方 法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使用Sketchpad软件进行交互式速度分析的动态演示方法. 以曲柄 滑块机构为例,采用3种速度分析方法给出了速度变化规律. 分析表明这种交互式动态方 法不但效果直观,而且能够揭示前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笔者通过两个年级教学实践的对比 证明,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由圆柱三孔型二元复合测压管的测速原理出发,提出用一孔测压管通过旋转实现平面气流速度大小与方向的自动测量,建立了相应的测试系统.通过大量实验,研究了该系统的性能.在多种回流和旋流流场测量中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测量原理正确,重复性好,精度高  相似文献   

18.
<正>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加速度瞬心是比较容易确定的.(1)(?)=90°的情况平面图形作“瞬时平动”图1所示曲柄连杆机构,曲柄 OA 以匀角速度绕 O 轴转动,当 OA⊥OB 时,AB 杆作“瞬时平动”.此时,ω_(AB)=0,(?)=90°,我们只需作α_A 和α_B 的垂线,所得交点 P 即为 AB 杆该瞬时作平面运动的加速度瞬心.  相似文献   

19.
刚体平面运动是一种常见运动,此运动可分解为平动和转动。如在刚体上取基点A建平动坐标系,则刚体上任一点M与基点A的速度,加速度关系式为: ...  相似文献   

20.
 首先用解析法得到了求瞬时加速度中心的公式,并对其作了讨论;其次介绍了当刚体作 匀角速平面平行运动、变角速平面平行运动,且刚体上两点的加速度相互平行、相互垂直时 求瞬时加速度中心的几何作图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