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日本医蛭和天目山蛭4种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日本医蛭和天目山蛭的酯酶(ES)、苹果酸脱氢酶(MDH)、过氧化物酶(POX)、乳酸脱氢酶(LDH)4种同工酶共计11个位点的15个乘闰基因进行了分析,4种同工酶基因在2种蛭中表达程度以及LDH同工酶酶谱相似,但是日本医蛭比天目山蛭ES同工酶多2个位点,3个基因;MDH少1个基因;POX同工酶多2个位点,2个基因;LDH同工酶等位基因表达的亚单位类型和数目不同。同时分析了冬眠与非冬眠期日本医蛭LDH同工酶活性差异的原因,为在分子水平研究蛭类分类、不同环境温度下酶的活性变化等提供和积累新的生物学资料。  相似文献   

2.
本文测定了 5 种温度条件下日本医蛭的耗氧量和耗氧率.结果表明: 各种温度条件下, 日本医蛭耗氧 量与体重均呈极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 20℃和 25℃时日本医蛭耗氧率与体重均呈倒数回归关系,相关性 也极为显著.求出了耗氧量 X0(μ l ·h-1) 、耗氧率 Q0(μ l ·mg-1·h-1)与体重 W(mg)、温度 T 的二元回归方 程,方程为: X0=-10. 6274+0. 0500W+0. 6135T ,Q0 =0. 0325-0. 00014W +0. 0031T .由此建议, 人工 饲养时,在溶解氧较少( 1~ 2mg·h-1)的水体中,每 m3 养殖 0. 5g~ 1. 0g 的成蛭 5000~ 10000 条.  相似文献   

3.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胭脂鱼食管、胃、前肠、中肠和后肠黏膜上皮表面细微结构。发现消化道黏膜皱褶形态差异显著,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有微绒毛,分布密集,但在部分区域有成簇的壁细胞,呈柱状;肠黏膜上皮表面的微绒毛似苔藓状覆盖在细胞的表面,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前肠上皮细胞分泌孔较多,微绒毛密集且高度参差不齐;中肠上皮细胞分泌孔明显减少,微绒毛比前肠密且平整;后肠分泌孔孔径变小,数量最少,且微绒毛较稀疏,表面最平滑,细胞呈梭形环绕,形成杯状结构。亚成体鱼与幼鱼的消化道黏膜上皮结构相似,但其分泌孔孔径和分泌孔密度有差异,亚成体鱼的分泌孔孔径和分泌孔密度更大,说明亚成体鱼消化能力强于幼鱼。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马口鱼消化道的形态及组织学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马口鱼消化道的形态结构特点, 采用解剖学、石蜡切片-显微技术及扫描电镜技术观察研究了马口鱼消化道的形态及组织学结构特征. 结果显示: 马口鱼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肠道组成, 无胃; 口咽腔无颌齿, 具咽齿; 舌短小, 被覆复层扁平上皮, 具少量味蕾及较多圆形粘液细胞. 食道及肠道均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及外膜构成. 食道粘膜层主要由复层扁平上皮构成, 杯状细胞较多, 肌层发达, 内层环肌、外层纵肌. 肠道分前、中、后三段, 呈“S”形盘曲, 肠长指数0.86~1.50; 肠内面皱褶发达, 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 其游离面有微绒毛密集排列形成的纹状缘, 后肠微绒毛密集程度略小于前中肠; 上皮细胞间分布有杯状细胞, 杯状细胞的数量前、中肠较多, 后肠后段较少, 肠管直径、肠绒毛数量及其高度由前到后渐减. 马口鱼消化道的结构特征与其肉食性相适应.  相似文献   

5.
以天目铁木嫩茎尖为外植体,应用均匀设计法筛选其基部愈伤组织诱导和愈伤组织再分化芽苗的最适合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合的嫩茎尖基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1/2DR+TDZ 2.30 mg·L-1+2,4-D 0.55 mg·L-1,诱导率为93.5%;愈伤组织芽苗再分化培养基为1/2DR+TDZ 3.30 mg·L-1+KT 0.70 mg·L-1,分化率达99.8%以上. 成功建立了天目铁木嫩茎尖离体诱导愈伤组织和芽苗再分化体系,且再生芽苗与野生植株染色体数目相同.  相似文献   

6.
浙江北部沿海岛屿(下简称岛屿群)是浙江沿海岛屿区的主体, 在浙江沿海岛屿植物区系中最具代 表性.作者统计该岛屿群与毗邻地区植物区系的共有种和区系共有地理成分, 分析该岛屿群与我国东 部沿海诸山地森林植物区系间属的主分量和种的相关性, 阐明下述观点:1.浙江北部沿海岛屿与我国 南部各地区植物区系的联系远比其北部各地区密切.2.浙江北部沿海岛屿与华东植物区系的关系最为 密切;与华南植物区系的相似程度超过华中.3.浙江北部沿海岛屿与我国台湾和日本植物区系的关系 都很密切, 尤以与日本植物区系的关系更为密切.4.浙江北部沿海岛屿与我国东部沿海诸山地森林植 物区系属种相似性递减序列依次为杭州、西天目山、黄山、九龙山、大别山、连云港、青岛和旅大.  相似文献   

7.
石墨结构层包嵌铜纳米薄片是一种纳米尺度的复合材料,结构为铜纳米片被机械包嵌在石墨碳网之间.在其Raman光谱中,E2g2模的振动频率出现了红移,表明铜纳米薄片外部原子将部分电荷转移给了碳网,这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一致.由1阶和3阶石墨层间化合物前驱体还原的样品,其Raman光谱具有弯曲碳网的特征,这可能来自薄片边缘的卷曲.前驱体的Raman光谱与其他受主型石墨层间化合物的Raman光谱一致.  相似文献   

8.
采用透射电镜技术和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饥饿胁迫对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鳃、肝胰腺、心脏和肌肉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 抗氧化酶研究结果表明: 日本蟳体内SOD和CAT的活性显示出高度的组织特异性, SOD活性在组织间分布大小顺序为心脏>鳃>肌肉>肝胰腺, CAT大小顺序为肝胰腺>心脏>鳃>肌肉. 两种酶在饥饿胁迫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16d内SOD整体表现出刺激作用, 鳃中CAT呈现明显的抑制作用, 肝胰腺中CAT活性先降后增. 细胞超微结构观察显示: 饥饿胁迫下日本蟳4种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鳃细胞的损害表现为鳃丝水肿、角质层变薄、线粒体部分溶解; 肝胰脏细胞的主要损害特征为肝管微绒毛减少、部分线粒体解体、内质网扩张以及少量细胞核不规则; 心脏细胞中部分线粒体溶解、肌原纤维肿胀; 肌肉细胞部分细胞核染色质固缩. 由此可见, 日本蟳机体本身对饥饿胁迫具有有限的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9.
PCR扩增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基因spa,通过酶切位点的转换构建重组质粒pET-spa,进一步成功构建能表达融合蛋白SPA-CpcB的质粒pET-spa-cpcB.将重组质粒pET-spa-cpcB与在大肠杆菌内生成藻胆色素必需的质粒,以及藻胆蛋白裂合酶质粒,共同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内,进行体内重组,生物合成融合色素蛋白.蛋白质电泳以及锌染色结果表明,体内重组分别获得了融合色素蛋白SPA-CpcB-PCB或SPA-CpcB-PEB.吸收光谱与荧光光谱结果表明,融合色素蛋白SPA-CpcB-PCB或SPA-CpcB-PEB具有与CpcB-PCB或CpcB-PEB相同的光谱特征.将SPA-CpcB-PEB与生物素标记的兔抗体进行荧光免疫反应,通过多功能微孔板荧光检测仪检测,结果表明融合色素蛋白SPA-CpcB-PEB具有SPA能与多种哺乳动物血清中的IgG的Fc段结合的特点.利用SPA-CpcB-PEB来检测包被于聚苯乙烯微量反应板的基因编码为all5292的蛋白,证实了该融合色素蛋白可用于免疫检测.  相似文献   

10.
对紫薯色素进行提取、纯化,做抑菌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25mg.mL-1。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将紫薯色素作为抑菌物质与山梨酸钾、苯甲酸钠进行复配做抑菌实验,用响应面法对三者复配比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紫薯色素与苯甲酸钠交互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极显著。复配物最佳抑菌配比为:山梨酸钾0.480mg.mL-1,苯甲酸钠0.260mg.mL-1,紫薯色素2.15mg.mL-1。在此条件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实际抑菌圈直径为24.7mm。  相似文献   

11.
利用双层平板法从浙东传统腌制冬瓜中筛选得到1株具有抑菌活性的乳酸菌, 命名为L34. 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为指示菌, 利用牛津杯法测定乳酸菌发酵上清液的抑菌活性, 发现其抑菌活性物质具有热稳定性, 对部分蛋白酶敏感; 抑菌活性随pH值的降低而增强, 表现出对酸的依赖性. 结合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DNA序列比对结果, 鉴定L34为植物乳杆菌.  相似文献   

12.
浙江海洋企业时空集聚区位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经济日益成为滨海国家和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其主体是海洋企业及其形成的各种群落.基于信用浙江获取2万余家浙江滨海地区海洋企业数据,采用核密度、热点、缓冲区和邻近分析等方法刻画浙江滨海地区海洋企业的结构、空间集聚及其演化,以期从微观视角揭示浙江滨海地区海洋产业集聚-扩散的区位特征,进而诊断浙江海洋经济发展态势,以服务于浙江海洋战略决策.研究结果:(1)通过集聚区位识别发现,浙江省海洋企业总体呈明显的中心集聚和外围分散的空间分布特征,且集聚分布程度较高.其中宁波市三江口、舟山本岛西南部滨海地区、杭州市区为海洋企业分布的核心集聚区,嘉兴市区、温州市区、台州市区、绍兴市区形成了22个次级海洋企业分布集聚区;(2)浙江省不同类型海洋企业的集聚特征存在差异,但均以宁波、舟山、杭州3市区为核心集聚区,其他滨海市形成不同产业的次一级集聚区;(3)浙江省海洋企业表现出明显的区位指向性,即海洋企业多分布于海岸线、工业园、港口、城市中心邻近地.  相似文献   

13.
重瓣丝石竹试管苗玻璃化发生原因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引发重瓣丝石竹 (Gypsophila paniculata L. ) 试管苗玻璃化现象发生的若干因素 .结果表明 ,外植体取材部位显著影响玻璃苗发生频率 ,重瓣丝石竹玻璃苗发生频率以中部茎段最高 , 远高于顶芽和基部茎段. 培养基内较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 , 尤为高浓度B A5mg L- 1 ,是影响玻璃苗发生的主要原因 . 琼脂浓度 ,蔗糖及培养温度等对玻璃苗发生率的影响 ,依培养基中激素的状况而异.添加适量硝酸钾 ,可以完全抑制玻璃苗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安徽省)1074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 运用空间分析理论剖析该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影响因素的关系. 研究发现: (1)长江三角洲地区传统村落呈集聚性分布状态. (2)传统村落空间上极不均衡, 从市域尺度来看, 主要分布在安徽省的黄山市、宣城市; 浙江省的丽水市、金华市、台州市、衢州市和杭州市. (3)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的山区丘陵地带以及有河流分布地带的传统村落分布较为密集, 且布局深受历史风俗文化影响. 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传统村落的有机更新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群同构意义下即可对经典子群进行等价分类.模糊子群是对经典子群的推广,将模糊子群用一系列水平子群形成的极大子群链来描述,由群的格可得极大子群链,模糊子群的分类就转化为极大水平子群链的等价分类.从子群的格的角度出发,得到了有限群的模糊子群等价类个数的具体范围.计算出阶为pq的有限群的模糊子群的等价类个数.  相似文献   

16.
海洋科技能力是区域海洋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与关键,界定并采用主成分方法对比研究浙江与沿海省份海洋科技能力.研究发现:(1)近年沿海省份海洋科技能力,鲁、沪、粤、津位居前列,苏、闽、浙处于中游,辽、冀、琼、桂位居下游.(2)2006~2009年浙江海洋科技能力逐年上升,但仍居于沿海11省份中游.(3)浙江海洋科技能力靠后成因:一是浙江基础性海洋科技能力不论是存量、还是近年增长量都位居中游,显著表现在浙江海洋科研机构数与专业技术人员数都远少于沪、鲁、津;二是浙江海洋科研产出性能力较低,表现在海洋科技投入费用增长居沿海前列,但科技论文数与专利均落后于第一梯队省份;三是浙江海洋从业人员比重明显偏低.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赤道平流层线同风的准2年振荡(QBO)和浙江台风的关系,指出:浙江台风多发生在赤道平流层纬向风的东西风转向时期;在赤道平流层QBO为西风年时,浙江发生台风的总天数较多,在赤道平流层QBO的西风时段的内发生台风的总个数和总天数都较多,在东风时段,每个台风的生命史较长,厄尔尼诺和拉尼妇使当年浙江台风的总天数编少,厄尔尼诺年使浙江台风的生命史较长,而拉尼娜则相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1987年3月13日浙南地区强对流过程发生的条件作了分析。强对流发生前36小时内,静力不稳定能急剧增加,发生前12小时已达到相当大的正值,不稳定能增大的主要原因是850百帕上有强而持久的暖湿平流。利用带通滤波法对地面气象要素进行尺度分离,发现这次过程与一中尺度低压的活动有密切关系。中低压伴有一较强的中尺度辐合中心,强对流天气首先在辐合中心附近暴发,然后向下游传播。该辐合中心很可能是这次过程的主要促发机制。地面中低压的形成和维持,与环境场的相对辐散及暖平流有关。  相似文献   

19.
测算并分析浙江省1995—2015年碳排放量的动态变化特征, 通过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对碳排放总量影响的时空异质性. 结果表明 (1)1995—2015年浙江省碳排放总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年均增长率为6.69%; 能源活动碳排放是浙江省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工业碳排放是能源活动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非能源活动碳排放是浙江省碳排放的次要来源, 水泥生产和水稻种植是非能源活动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2)浙江省碳排放重心大致落在绍兴市西南部, 浙江省碳排放重心经历了西北向—西北向—东南向—东向的转移; (3)各主成分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方向和强度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