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7 毫秒
1.
以5-氨基烷基-2,2-二甲基-1,3-二噁烷为起始原料, 乙酸酐为酰化剂, 一步法选择性地合成氨基二醇类氨基乙酰化产物N-1,3-二羟基丙烷-2-基烷基乙酰胺. 该方法操作简便, 收率高. 所合成的4个新化合物的结构均经FTIR, 1H NMR, 13C NMR及HRMS确证. N-3-(1,3-二羟基丙烷-2-基)丙基乙酰胺(1a)作为关键的中间体, 可以用于HIV-1 Tat/ PCAF BRD抑制剂4的合成.  相似文献   

2.
1,3-二(乙氧基甲基)-5-N,N-二甲氨基-6-甲基尿嘧啶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1,3-二(乙氧基甲基)-5-N,N-二甲氨基-6-甲基尿嘧啶方便、高产率的合成方法. 以6-甲基尿嘧啶(1)为起始物, 经硝化、嘧啶N1,N 3-烷基化、还原及氨基甲基化, 首次高产率合成了1,3-二(乙氧基甲基)-5- N,N -二甲氨基-6-甲基尿嘧啶(5), 并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1,3-二叔丁基-5,5-二硝基嘧啶烷(3)是混合炸药含能增塑剂1,3,5,5-四硝基-1,3-二氮杂环环己烷的关键硝化前体. 通过研究3的合成反应机理, 目的是为制备1,3,5,5-四硝基-1,3-二氮杂环环己烷的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以2,2-二硝基-1,3-丙二醇(1)、甲醛和叔丁胺为原料, 通过Mannich缩合反应得到1,3-二叔丁基-5,5-二硝基嘧啶烷. 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以及分离关键中间体对反应机理进行推测. 以氘代甲醛、1和叔丁胺缩合得到氘标记的3, 1H NMR和MS分析结果表明: 在反应过程中1首先解离生成偕二硝基甲烷和甲醛, 小分子碎片随机组合生成了3. 分离出了关键中间体1-叔丁氨基-2,2-二硝基乙烷. 根据所获得的证据, 推断了3的合成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4.
1,3-二噁烷环的双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微波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微波辐射下, 以磷钨酸为催化剂, 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 将2,2-二羟甲基-1,3-丙二醇与醛缩合合成了单缩醛, 然后与氢化钠和1,3-丙磺内酯反应得到含1,3-二噁烷环的双磺酸盐表面活性剂. 产物经过元素分析、IR和1H NMR表征.  相似文献   

5.
为了寻找新的含噻唑杂环的先导化合物, 利用2-取代-1,3-噻唑烷与取代苯基异氰酸酯在三乙胺催化下发生偶合反应, 合成了17个N-取代苯基-2-取代-1,3-噻唑烷-3-甲酰胺化合物3, 并利用1H NMR, IR, MS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用X-ray单晶衍射测定了N-苯基-2-氧代-1,3-噻唑烷-3-甲酰胺(3a)的晶体结构. 初步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 在试验浓度下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菌和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6.
杨金会  孟丽聪 《有机化学》2008,28(5):918-921
1,3-二-(2-羟基-4-甲氧基苯基)丙烷(1)和1,3-二-(2,4-二羟基苯基)丙烷(2)是从菊叶薯蓣(Dioscorea composita Hemsl.)分离出来的天然产物, 以间苯二酚为起始原料, 分别经甲酰化和乙酰化得到2,4-二羟基苯甲醛和2,4-二羟基苯乙酮, 然后经选择性地甲基化、甲氧甲基化、羟醛缩合、还原、脱保护等步骤完成了上述两种天然产物的首次全合成. 产物通过1H NMR, IR, MS进行了结构确证.  相似文献   

7.
以2,3-二氢-3-氧代-1,3-苯并(c)-吡喃(1)为起始原料, 在氢化钠作用下, 通过与羰基α-氢的Claisen缩合反应, 得到3-乙酰基-2,3-二氢-3-氧代-1,3-苯并(c)-α-吡喃(2), 所得β-二酮与脲、硫脲和脒衍生物分别进行缩合关环, 生成5,6-二氢-5-氧杂-1,3-二氮杂菲衍生物34. 在相同的条件下, 吡喃酮1与草酸二乙酯进行缩合反应, 给出3-乙氧乙二酰 基-2,3-二氢-3-氧代-1,3-苯并(c)-α-吡喃(5), 选择3-氨基吡唑、2-氨基咪唑、3-氨基三唑、2-氨基苯并咪唑和3,5-二氨基吡唑-4-偶氮苯与5缩合, 分别环合成5,6-二氢-5-氧杂-1,3-二氮杂菲并和五元含氮杂环衍生物610. 所合成的新化合物均经核磁共振光谱、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证明其结构.  相似文献   

8.
为了寻找新的含噻唑杂环的先导化合物, 利用2-取代-1,3-噻唑烷1与氯甲酸取代苯基酯2及取代苯基甲酰氯4在三乙胺存在下发生缩合反应, 合成了6个2-取代-1,3-噻唑烷-3-甲酸酯类化合物3和5个N-苯甲酰基-2-取代-1,3-噻唑烷类化合物5, 并利用1H NMR, IR, MS, 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用X-ray单晶衍射测定了2-硫代-1,3-噻唑烷-3-甲酸苯酯(3d)和N-苯甲酰基-2-氧代-1,3-噻唑烷(5a)的晶体结构, 证实了氯甲酸酯与2-硫代-1,3-噻唑烷的反应产物为硫酮式结构, 而非硫酯式结构. 初步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 在试验浓度下部分目标化合物35具有一定的杀菌和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9.
用2-苯基-1,2,3-三唑基-4-甲醛(1)或喹喔啉基-2-甲醛(2)与乙二胺缩合成双席夫碱34, 然后与α-氯代肟在三乙胺条件下发生1,3-偶极环加成得到双-4,5-二氢-1,2,4-噁二唑啉衍生物6a6f7a7f.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 IR, 1H NMR和MS确认.  相似文献   

10.
通过结构改造并结合活性基团的拼接合成了11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2-(2'-取代亚肼基)-1,3-二硫杂环戊烷类化合物, 所有的目标物的结构都经1H NMR, MS, IR和元素分析证实, 选择了其中5个化合物对7种细菌进行了抑菌活性测试, 并与市售农药20%三环唑、70%威尔达甲托的抑菌活性进行对比, 发现它们比市售农药有更为广泛的杀菌谱, 对照农药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良好的抑菌作用而这些化合物则对所选择的七个菌种均有良好的抑菌作用. 其中化合物2-(对氟苯氧乙酰亚肼基)-1,3-二硫杂环戊烷(4c)的杀菌谱很广, 它对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抑杀活性都很好.  相似文献   

11.
1,3-丙二醇制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从意 《分子催化》2012,26(3):276-283
1,3丙二醇(1,3-PD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作为溶剂、抗冻剂、增塑剂、乳化剂、防腐剂、洗涤剂和润滑剂等[1],在食品、医药、化妆品和有机合成中有着重要应用.此外,1,3-PDO还可以作为聚酯、聚醚和聚氨酯的单体.  相似文献   

12.
根据整合素αvβ3受体内源性配基RGD三肽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以沙利度胺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并合成了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5-羧基-1,3-二氢-1,3-二氧-2H-异吲哚类衍生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确证.体外初步生物活性筛选实验结果表明,部分目标物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增殖有显著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3.
Preparation of bis-heterazolidines bonded by a CH2, CH2–S–CH2 or CH2SCH2SCH2 groups through their nitrogen atoms is reported: 3-(1,3-oxazolidin-3-ylmethyl)-1,3-oxazolidine 1, 3-(4,4-dimethyl-1,3-oxazolidin-3-ylmethyl)-1,3-oxazolidine 2, 3-(1,3-diazolidin-3-ylmethyl)-1,3-diazolidine 3, 3-(1,3-thiazolidin-3-ylmethyl)-1,3-thiazolidine 4, 3-(1,3-thiazolidin-3-ylmethylsulfanylmethyl)-1,3-thiazolidine 5 and 3-(1,3-oxazolidin-3-ylmethylsulfanylmethyl-sulfanylmethyl)-1,3-oxazolidine 6. The solid state structures of 4 and 5 were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alyses. BH3–THF reduction reactions of compounds 1–6 were investigated. N→BH3 mono- and di-adducts of 1–6 were prepared and their structures calculated (ab initio 3-21G*).  相似文献   

14.
1,3-二羟基丙酮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左华  赵宝祥  谭伟  王大威  沙磊 《有机化学》2004,24(3):331-333
以五氧化二磷为引发剂 ,二甲亚砜氧化 1,3 二芳氧基 (烷氧基 ) 2 丙醇化合物合成了一系列 1,3 二羟基丙酮衍生物 .通过IR和1HNMR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程春生  李志念  苏金燕  李涛  张宝砚 《有机化学》2005,25(11):1392-1397
N-甲羟胺硫酸盐和芳香族羰基化合物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的1,3-偶极化合物, 并合成了四种不同的单取代苯乙烯. 以该系列1,3-偶极化合物和单取代苯乙烯为主要中间体, 采用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异噁唑啉类新化合物. 同时研究了1,3-偶极化合物与单取代烯发生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 该合成过程为理想的绿色反应, 合成产物是5位取代异噁唑啉. 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等表征了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同时对系列异噁唑啉类新化合物进行了实验室内植物生物活性的测试, 发现了对植物灰霉病有效的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A Cyclic Methylenediphosphinic Acid: 1,3‐Dihydroxy‐1,3‐dioxo‐1,2,3,4‐tetrahydro‐1λ5,3λ5‐[1,3]diphosphinine Strong acids protonate 1,3‐bis(dimethylamino)‐1λ5,3λ5‐[1,3]diphosphinine ( 5 ) to give the corresponding cation. The protonation is followed by hydrolytic cleavage of the dimethylamino groups resul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cyclic methylenediphosphinic acid ( 6 ).  相似文献   

17.
The reactions of enamines (1a-b,4,6) with fluorinated acyl chlorides (2a-d) produced fluorinated 1,3-diketones (3a-f) and 1,3-keto-aldehydes (7a-c) in good yields as well as byproducts fluorinated acylamides (5a-c).It is proposed that the reactions involve nucleophilic attack by the C-atora and/or N-atom of the enamines on acyl carbon of the fluorinated acyl chlorides.  相似文献   

18.
Anion recognition by 1,3-disiloxane-1,1,3,3-tetraols has been elucidated by 1H NMR titrations and ESI-MS in organic solvents. The association constants of the receptors for halide anions are larger than those of silanediol and 1,3-disiloxane-1,3-diol due to the cooperative hydrogen bonds by four silanol hydroxy groups of 1,3-disiloxane-1,1,3,3-tetraols.  相似文献   

19.
Novel 1,3-dioxolane C-nucleoside analogues of tiazofurin 2-(2-hydroxymethyl-1,3-dioxolan-4-yl)-1,3-thiazole4-carboxamide as well as N-nucleoside analogues of substituted imidazoles 1-(2-hydroxymethyl-1,3-dioxolan4-yl)-4-nitroimidazole and 1-(2-hydroxymethyl-1,3-dioxolan-4-yl)-4,5-dicyanoimidazole were synthesized from methyl acrylate through a multistep procedure. Their structures were confirmed by IR,^1H NMR,^13C NMR spectraand elemental analy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