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祖庆 《大学数学》2002,18(1):52-54
本文对图论中含有负权的最短路问题的算法进行了讨论 ,给出了一个具有“可节省存储空间、提高运算速度、易编程实现”等优点的改进算法 (算法三 ) ,并通过例题进一步验证了该改进算法的优越性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相似文献   

2.
Dijkstra算法的一个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韩伟一  王铮 《运筹与管理》2004,13(6):6-10,85
本文得到了一种Dijkstra算法的改进算法,如果最短路问题具有n个点和m条边,那么改进算法把问题的计算复杂性从原来的O(nlogn m)降低为O(nlogn M)(M≤m)。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A.Blanco等人的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max-min神经网络的一种改进了的反馈学习算法,严格证明了该算法的迭代收敛性,理论分析及实例计算结果均表明,本文算法具有算法简单,收敛速度快,输出误差小等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4.
凸约束优化的非单调信赖域算法的收敛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凸约束优化问题提出一类新的非单调信赖域算法,在二次模型Hesse矩阵{Bk}一致有界条件下,证明了算法具有强收敛性;在{Bk}线性增长的条件下,证明了算法具有弱收敛性;这推广了现有约束或凸约束优化问题的各种信赖域算法,改进了收敛性结果。  相似文献   

5.
根据overlay层虚拟网图的特点,本给出了一类overlay层组播路由问题的数学模型的改进,及相应的一种启发式算法,即MMD算法,并分析了该算法的性质,证明了它是一个多项式时间算法。  相似文献   

6.
韩伟一 《运筹与管理》2015,24(4):111-115
固定序算法是Bellman-Ford算法的一种基本改进算法。为了改变固定序算法在稀疏图上的劣势,本文通过预先订制参与迭代的点的计算顺序,对该算法进行了改进。实验表明,在稀疏图上, 改进后的算法相对于原算法计算效率提高了近50%, 并能够与国际流行的先进先出算法相媲美。本文的工作表明,固定序算法不仅在大规模稠密图上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在稀疏图上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FastICA算法是一种快速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算法,但它是基于牛顿迭代方法和合理近似的一种算法,所以具有改进空间.近年来提出了许多改进的具有更高阶收敛性质的牛顿迭代方法.将一种3阶收敛的牛顿迭代方法引入ICA算法的推导中,在合理近似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两步迭代FastICA算法.与传统FastICA算法相比,提出的改进的FastICA算法一次迭代的计算量有所增加.但是,实验结果表明,新提出的改进的FastICA算法更稳健、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8.
针对蝙蝠算法在搜索评分阶段易陷入局部最优且收敛精度低,以及基于蝙蝠算法的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不完善等缺点,将模拟退火算法的思想引入到蝙蝠算法中,并对某些蝙蝠个体进行高斯扰动,提出了一种改进蝙蝠算法的贝叶斯网络结构混合学习算法.混合算法首先应用最大最小父子节点集合算法(Max-min parents and children,MMPC)来构建初始无向网络的框架,然后利用改进的蝙蝠算法进行评分搜索并确定边的方向.最后把应用本算法学习的ALARM网,和蚁群算法(MMACO)、蜂群算法(MMABC)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混合算法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更好的收敛速度,并且能够得到与真实网络更匹配的贝叶斯网络.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求解线性方程的ABS投影算法进行两方面的改进和推广,一是使算法在第K次迭代产生的点xk+1不仅满足前k个方程,还尽可能地使得在点xk处成立的方程j(j>k)在xk+1处仍成立,称之为强ABS投影算法,另外初始选代矩阵由非奇异的减弱为任意的.二是建立了系数矩阵有零子块的方程组的ABS投影算法,其存贮量和计算量比原ABS投影算法小.ABS算法可以作为这两种改进算法的特别情形.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MUSIC算法运算量过大以及低信噪比下分辨率差的问题,提出将改进人工鱼群算法与MUSIC的谱峰搜索相结合,利用鱼群觅食和追逐来对解空间进行高效搜索,从而保证算法收敛的快速性和全局性.聚群的存在促使少量陷于局部最优解的人工鱼向着全局最优解的方向靠拢,提高了鱼群对不利环境的自适应性,也增强了算法的稳定性.与此同时,改进人工鱼群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后期收敛速度,提高了算法的估计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时方法相较于MUSIC而言具有更好的估计性能,并且大大减少了运算量,保证了算法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1.
蒋建林  潘蕴文 《计算数学》2018,40(4):470-484
 多设施Weber问题(multi-source Weber problem,MWP)是设施选址中的重要模型之一,而Cooper算法是求解MWP最为常用的数值方法.Cooper算法包含选址步和分配步,两步交替进行直至达到局部最优解.本文对Cooper算法的选址步和分配步分别引入改进策略,提出改进Cooper算法:选址步中将Weiszfeld算法和adaptive Barzilai-Borwein (ABB)算法结合,提出收敛速度更快的ABB-Weiszfeld算法求解选址子问题;分配步中提出贪婪簇分割策略来处理退化设施,由此进一步提出具有更好性质的贪婪混合策略.数值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策略有效地提高了Cooper算法的计算效率,改进算法有着更好的数值表现.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求解TSP问题的算法—改进的蚁群算法,算法通过模拟蚁群搜索食物的过程,可用于求解TSP问题,算法的主要特点是:正反馈、分布式计算、与某种启发式算法相结合.通过对传统蚁群算法的改进可以得到较好的结果.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汪春峰  马民  申培萍 《应用数学》2016,29(3):632-642
蝙蝠算法(BA)是一类基于试探技巧的群智能优化算法,该算法已被广泛用于诸多领域问题的求解.本文提出一个改进的蝙蝠算法NIBA.在算法中,为了加强蝙蝠算法的局部和全局搜索能力,提出了三个改进策略.首先,为了改进蝙蝠的局部搜索能力,在当前最优解处给出了一个新的搜索方程.其次,为了改进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平衡算法的开发能力和探索能力,算法吸收并改进了和声搜索机制.最后,为了进一步提高NIBA算法的搜索能力,在当前最优解处,算法采用了混沌搜索机制.为了验证算法的性能,针对18个标准测试函数进行了数值实验.与其它算法的比较结果显示,NIBA算法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且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4.
差分进化算法(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有较强的全局收敛能力和稳健性,应用该算法可解决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一些复杂优化问题。本文介绍一个改进DE算法,该算法适用于混料模型的近似最优设计问题,对于具有附加约束试验域的混料问题也可高效求解。最后,本文给出应用改进DE算法求解混料模型D-最优试验设计的例子。  相似文献   

15.
模拟退火算法的改进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强 《应用数学》1993,6(4):392-397
模拟退火算法是随机优化近似算法。本文首先介绍其物理背景和一般形式,然后通过对算法增加记忆和返回两个功能以及在算法之后链接一个局部搜索过程,改善了算法性能,接着将改进算法应用于解旅游商问题,最后对该算法作简要的性能评论。  相似文献   

16.
交通信号控制的二层规划模型与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交叉口信号控制的二层规划模型的求解算法.上层模型采用了一种直接处理约束的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下层则采用仿射尺度内点算法,得到了一种信号控制二层规划模型.并对模拟路网进行了数值实验,表明算法是有效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关于使用最大改进规则的单纯形算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5]建立了定理5—3、5—4、5—5,并据此证明了采用该的最大改进规则的单纯形算法是多项式算法。本举例证明了[5]中的定理5—3、5—4、5—5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8.
Google将PageRank定义成某个非周期不可约Markov转移概率矩阵的平稳分布,于是对PageRank算法的改进所得到的矩阵一定要是非周期不可约Markov转移概率矩阵,结合RageRank算法和林共进修正算法思想,以及修正算法存在的问题,本文给出了改进算法,并通过简单试验对改进算法进行调整,调整后的改进算既满足Google的初衷又解决其算法的问题,也没有增加算法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19.
董云达 《数学杂志》2003,23(3):303-306
本文改进了[3]中的一个基本不等式和原算法,从而提高了数值计算的效率,而且在新算法的收敛性分析中去掉了变分不等式问题的单调性条件.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一些客户仅需要一个配送中心提供配送服务,而某些客户需要多个配送中心提供配送服务(需要多个配送中心提供服务的客户就是企业的共同客户)的情形,提出了一类具有多配送中心、有时间窗限制的车辆路径问题,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基于“先分类,后求解”的思想,本文设计了两阶段启发式算法:第一阶段提出基于客户聚类的启发式算法,形成聚类信息,将多中心问题转化成单中心问题;第二阶段通过改进的蚁群算法对每个配送中心的情况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对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与非协同配送方式相比,在配送距离、降低配送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等方面均有明显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