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Ce:KNSBN光折变类光纤在泵浦光和信号光夹角分别为小角度和大角度两种情况下简并四波混频的基本特性.当夹角较大时,在光折变类光纤内部形成了两个四波混频作用区域,获得了比小角度情况提高4倍的大相位共轭反射率.给出了Ce:KNSBN光折变类光纤中,在入射夹角分别为小角度和大角度两种情况下,相位共轭光反射率分别随信号光光强、两束泵浦光光强比变化的实验结果,并用理论公式进行了拟合,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相符.还研究了Ce:KNSBN光折变类光纤四波混频光栅模式和相位共轭光时间响应特性.光折变类光纤的相位共轭响应时间较快,可为秒量级.  相似文献   

2.
Ce:KNSBN晶体中超短激光脉冲二波耦合和四波混频相位共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宽为50~60ps的超短激光脉冲列在Ce:KNSBN晶体中实现二波耦合和四波混频相位共轭。环境的微振动使二波耦合和四波混频相位共轭信号变得不稳定。当泵浦光脉冲从相对于探测光脉冲早到变为迟到时,二波耦合探测光信号从缩小变到放大。四波混频相位共轭信号出现双脉冲。晶体中存在纳秒光折变效应。  相似文献   

3.
从实验上研究了同成分SBN:Cr晶体在He-Ne激光照射下的四波混频相位共轭特性.首先测量了在不同泵浦光与信号光光强比m及不同光束夹角2θ的情况下,晶体的四波混频相位共轭反射率R随泵浦光强比p的变化关系.其次测量了泵浦光束与信号光束耦合方向对SBN:Cr晶体的四波混频相位共轭特性的影响,并就两种不同掺杂浓度的晶体样品进行了对比,所得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最后,利用SBN:Cr晶体四波混频相位共轭特性进行了图象畸变消除实验.  相似文献   

4.
利用Cu∶KNSBN晶体,研究了在两束泵浦光对称入射的条件下,自泵浦与互泵浦相位共轭共存时相互竞争和相互影响的特性,以及共存时的相位共轭特性与两束泵浦光的入射位置、入射夹角和泵浦比之间的关系,并对自泵浦相位共轭反射率和两束泵浦光共同存在条件下的自泵浦相位共轭反射率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Mn:KNSBN晶体中弱入射光高反射率四波混频相位共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佘卫龙  张庆伦 《光学学报》1991,11(6):92-498
功率为1mW左右的He-Ne激光束在Mn:KNSBN晶体中实现四波混频相位共轭。入射光相对于晶体主光轴的取向及入射光偏振组态对相位共轭反射率都有很大的影响。当物光近于布儒斯特角入射时,反射率可达60%。建立时间约为60sec的光折变光栅具有18hr左右的寿命。晶体中观察到诱导四波混频相位共轭。  相似文献   

6.
Cu:KNSBN晶体自泵浦与互泵浦相位共轭共存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许海平  赵卫等 《光子学报》2002,31(5):588-591
利用Cu:KNSBN晶体,研究了在两束泵浦光对称入射的条件下,自泵浦与互泵浦相位共轭共存时相互竞争和相互影响的特性,以及共存时的相位共轭特性与两束泵浦光的入射位置、入射夹角和泵浦比之间的关系,并对自泵浦相位共轭反射率和两束泵浦光共同存在条件下的自泵浦相位共轭反射率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高速调制光自泵浦-互泵浦相位共轭共存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Cu:KNSBN晶体的慢响应光折变效应,研究了高速振幅调制的自泵浦互泵浦相位共轭共存特性,给出了相互作用光的调制频率和入射位置对其相位共轭反射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自泵浦与互泵浦相位共轭共存时,相位共轭光可以无失真的传输时域信息,因而可用于光通信及时域光信息处理.  相似文献   

8.
KNSBN:Co晶体的无外场自泵浦相位共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孙大亮  张治国 《光学学报》1992,12(4):13-317
利用掺Co:(KNa)_(0.2)(Sr_(0.75)Ba_(0.25))_(0.9)Nb_2O_6晶体实现了无外场,无外反射镜、无外加泵浦光束的自泵浦连续波相位共轭,其相位共轭反射率达到40%,阈值功率小于0.02W/cm~2,首次利用此晶体以梯形切割实现了光折变晶体单区域四波混频相互作用产生自泵浦位相共轭波.  相似文献   

9.
光折变晶体几何结构对自泵浦相位共轭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晓颖  石顺祥 《光子学报》2005,34(12):1761-1765
基于Cu∶KNSBN晶体的自泵浦相位共轭实验,研究了光折变晶体的几何结构对自泵浦相位共轭特性的影响,得到在入射角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入射位置的变化相位共轭光输出有最大值,几何结构不同最大值输出对应的位置不同.并从理论上分析了晶体结构在双作用区自泵浦相位共轭机制中的作用,指出几何结构、入射位置与自泵浦光通道、耦合系数的关系及在自泵浦相位共轭效应中存在一个最佳入射光工作位置.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二波耦合和四波混频实验,研究了Zn:Fe:LN(Fe:0.03wt.%,Zn:5.0mol)晶体的光折变二波耦合衍射效率和长时间照射下透射光强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行为,以及其相位共轭效应,分别测试了其二波耦合衍射效率和其相位共轭反射率,结果表明该晶体的衍射率可达到56%,且其衍射效率随着其信号光的减小先增大后减小,相位共轭反射率随信号光的增大呈减小的趋势,最高共轭反射率可达到650%。  相似文献   

11.
贺顺忠  姜全忠 《光子学报》1996,25(3):221-225
本文报道由环形自泵浦相位共轭振荡器(采用 KNSBN:Ce 晶体)所产生的相位共轭波和47%的自泵浦反射率以及在这一装置中还观测到利用晶体缺陷对光的散射作用使变弱的共轭波增强,衍射光环增亮.  相似文献   

12.
BaTiO3自泵浦相位共轭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次报道用国产光折变晶体BaTiO_6制成的反射率大于30%的自泵浦相位共轭镜(SPPCM).并使用它成功地完成了畸变像复原实验.文中给出了自泵浦相位共轭信号的建立与入射光强度.入射光和晶体晶轴夹角的依赖关系及其擦洗速率的实验结果.文中还首次提出了一种使用单块BaTiO_3晶体,使多束入射光同时获得各自相位共轭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多种Rh:BaTiO3和Ce:BaTiO3晶体样品的受激背向光折变散射自抽运相位共轭特性和响应时间特性.结果表明,入射光与晶体a面或b面法线的夹角较大时,自抽运相位共轭光有更高的反射率、更快响应时间.利用前向二波耦合特性和相向二波耦合特性对实验现象给予合理的解释.实验结果表明,多数Ce:BaTiO3晶体比Rh:BaTiO3晶体的共轭光反射率高.  相似文献   

14.
KNSBN晶体猫式互抽运相位共轭光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KNSBN∶Ce晶体中,利用二波耦合作用,在单一光束无法获得相位共轭光的条件下,实现了“猫”式互抽运相位共轭光输出,获得较高的共轭光反射率.实验结果表明,晶体的二波耦合作用可以使晶体的自抽运相位共轭光的阈值光强降低、入射光的入射角范围增大、响应时间缩短 关键词: 钾钠铌酸锶钡晶体 互抽运相位共轭 二波耦合 自抽运相位共轭 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5.
对Ce:KNSBN晶体四波混频相位共轭中间段的强度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建立了在弱后向抽运小信号条件下的理论公式,并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曲线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用He—Ne激光在KNSBN晶体中实现高反射率自泵浦相位共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岳学峰  吴晓光 《光学学报》1990,10(7):06-609
本文报道了用He-Ne激光在(K_(O.5)Na_(0.5)_2y(Sr_(0.61)B_(0.39)))_(1-y)Nb_2O_6(KNSBN)光折变晶体中实现高反射率自泵浦相位共轭,其共轭光的反射率高达40%.研究了共轭光反射率随入射角度变化的关系以及响应时间与入射光功率密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多种Rh:BaTiO3和Ce:BaTiO3晶体样品的受激背向光折变散射自抽运相位共轭特性和响应时间特性.结果表明,入射光与晶体a面或b面法线的夹角较大时,自抽运相位共轭光有更高的反射率、更快响应时间.利用前向二波耦合特性和相向二波耦合特性对实验现象给予合理的解释.实验结果表明,多数Ce:BaTiO3晶体比Rh:BaTiO3晶体的共轭光反射率高. 关键词: 钛酸钡晶体 二波耦合 自抽运相位共轭 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8.
偏振控制的Ce:KNSBN类光纤光折变光开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Ce:KNSBN光折变类光纤晶体中,用不同偏振的读出光控制衍射光强的大小从而实现光折变光开关的开-关功能.实验结果表明e光读出时的光栅衍射效率是o光读出的310倍,而且衍射效率比不随写入光光强比的变化而变化.与块状晶体做了比较,并用理论进行了分析,在光折变类光纤中的衍射效率比是块状晶体的10倍,光折变类光纤晶体有着更好的光开关性能.  相似文献   

19.
Hui ZQ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31(10):2611-2617
研究了信号与泵浦光同向传输,在色散平坦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中的多泵浦四波混频光谱增益特性,从光谱学的角度分析了泵浦光波长漂移,泵浦光偏振方向平行与正交,信号光相对于泵浦光偏振态失配,二者总功率对多泵浦四波混频光谱增益特性的影响,探讨了泵浦光数目对多泵浦四波混频光谱增益特性的冲击。研究发现在36.4 nm波长范围,二者偏振态匹配时多泵浦四波混频效果最好,同时,多泵浦四波混频效应对偏振极为敏感,若两束泵浦光偏振态垂直,则它们分别与信号光发生四波混频,反之,则两束泵浦光之间亦会发生四波混频作用,且在正交泵浦的前提下,信号光偏振方向变化会直接导致各闲频光增益大小发生变化;进一步指出当采用三束连续泵浦光时,同样可以在一定波长范围内实现多泵浦四波混频效应。这些研究对于开发基于光子晶体光纤中多泵浦四波混频效应工作的超快光子器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晓颖  石顺祥 《光学学报》2006,26(9):382-1386
基于两块不同尺寸的Cu∶KNSBN晶体自抽运相位共轭实验,研究了光折变晶体的几何结构及入射角度对自抽运相位共轭特性的影响,得到在入射位置不变化的情况下,随着入射角度的变化相位共轭光输出有最大值,几何结构不同对应的最大值不同。并从理论上分析了晶体结构及入射角度在双作用区自抽运相位共轭机理中的作用,指出几何结构、入射角度与自抽运光通道、耦合系数的关系,及在自抽运相位共轭效应中存在一个最佳入射角度,这时相位共轭光输出最大。最后,对理论上的相位共轭反射率公式进行了修正。对自抽运相位共轭实际应用中,选择最佳入射角度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